收藏 分销(赏)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729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189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 陈爱丽 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湖北 咸宁 437000 摘要: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人们对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需要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通过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应用。通过实践发现,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多个多方面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关键词: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633 0 引言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

2、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意识以及习惯。总之,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运用好问题情境,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显着提升,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起到关键的带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合的分析,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水平。1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时,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挖掘。因此,教师教学工作的实施一定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鼓励学生充分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协助学生保证学习效

3、率和效果。借助大量心理学专家的研究发现,兴趣是人们深入探索未知知识的主要动力。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简单地采取使用灌输式教学法,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1.2 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需要发挥自己的指导教师的作用。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应用灌输给学

4、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集合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可以在多个角度理解知识。问题情境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合作意识。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全方位认识。明白合作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参加探究性学习对于更高效地掌握和理解知识非常有帮助,会带动学生不断提高合作意识。1.3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高中数学新课标而言,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相关心理学家借助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并会在提出问题、

5、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2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题情遵循的原则(1)提问要随着时代一起成长,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问题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和小学的学生。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思维也比较活跃。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些高中生的思维甚至超前,得以接受周围的新事物。为此,教师在创题时应当需要抓住高中生这一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190 特点,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二次创作,并作为新颖的教材,充分渗透课堂教学,激发学

6、生的思考,从而得以发挥其教学作用。(2)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应为少数人创设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问题情境,对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学以致用。(3)提问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师引导学生表演 学生是进行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主导者。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运用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更多地参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提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

7、。在问题情境创设时,应当需要保证活动情节的逻辑性。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能够给予他们必须的指导,这将有助于促进相关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3.1 丰富问题情境材料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需要始终坚持丰富性以及多样性的原则,从而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实现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发展,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探索中贯彻核心数学素养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被认为是问题情境的创造者,一定要更新和丰富问题情境的素材。一方面,数学题情境的素材来自于世间万物。教师只有大量阅读书籍,或灵活借助网络与他人交流或开展学习等,才

8、可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灵,对多样化材料进行应用,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此外,教师还应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各种问题情境材料,其中包含:数学史、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数学自然规律、热点新闻等,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数学中解脱出来。在教材中,创设数学问题场景,最终帮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问题场景中逐步形成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最终帮助学生在问题场景的探索中提升核心数学素养。最后,在丰富实验情境材料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对问题情境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同时,学生围绕问题思考,也会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思考和探索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提升课堂学

9、习效果。3.2 问题情况的控制难度 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核心数学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控制问题情境的难度。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场景太难,内容太深刻,学生就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不仅难以达到自己的要求,而且容易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如果问题情境设置的不够简单,学生在情境探索中就很难获得灵感和进步。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题情的准确性,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问题情境的难易程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创设之前,教师需要对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水平进行详细了解,以确保问题情境能够贴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并确保问题情境能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落实,教师

10、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还应模拟教学准备环节中已经创设的题情。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划。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所予以问题情境的难易程度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需求。3.3 借助故事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生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他们通常会阅读一些悬疑小说或影视剧,对真相有着炽热的追求。教师能够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数学题情境做成悬疑故事。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像求真一样认真对待数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教师能够制定情境,借助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内涵进行掌握,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运用故事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压力进行快速释放。他们还能够在数学课堂上以寓教于

11、乐的方式学习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课堂粘性。今后学生对教师的数学课堂充满期待,教师要不断创新思路,设计更多新奇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3.4 选用有趣的游戏来创造问题情境 高中生学习的知识内容非常多,承受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很少,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对教师而言,需要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成绩对他们命运的巨大效果,因此会在教学中制造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191 紧张气氛,势必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环节,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应当需要积极参加讨论,自

12、己总结学习要点。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3.5 选用典故制造问题情境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时间特别的宝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运用典故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提升,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数列”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运用下棋的例子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当国王问发明者希望获得什么奖赏时,发明者说请把一粒小麦放在第一格,两粒放在第二格,四粒放在第三格。以此类推,直至格子填满,最后问同学是否有可

13、能把所有的格子都填满?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起到一定的从旁协助作用,学生会进行计算。这时教师能够向学生说明,借助几何数列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6 借助环境创造问题情境 借助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时,得以合理地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数学第一章“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能够借助课堂上的课桌椅向学生讲解知识,并采取使用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角度的感受。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想。3.7 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学

14、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授“圆锥曲线”的知识时,教师能够提出“你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示例问题?”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示例问题的解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等。这一连串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从一定程度上看来,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不止一种。因此,教师能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

15、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能够让学生运用“圆锥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高中数学的难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内容的开放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时间一久,学生能自然而然地高效内化数学知识,甚至自主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进入数学学习的深入阶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方法。4 结语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中,通过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数学进行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增加相应的乐趣,同时还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参考文献 1李保臻,陈国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建模问题情 境 的 比 较 研 究J.数 学 教 育 学报,2022,31(03):6-14.2张军,邰海峰.基于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3):72-74.3张成成.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35-23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爱丽(1977),女,汉族,湖北咸宁人,本科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