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文体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理解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县在新的重大机遇、新的发展形势下推进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是提高发展改革工
2、作水平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二、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创新突破迎挑战,科学务实谋发展,文体建设上水平”主题,以文体建设“七大工程”为载体,以提升文体综合实力为动力,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在文体发展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水平。1、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自觉
3、树立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的观念,做到在坚持科学发展上坚定不移,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在推动文体事业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跨越。要做到查找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要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地去改,不断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适合铜山文
4、体事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新路径、发展新方式。继续在深化文体事业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解放思想,在创新文体事业科学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在解决制约文体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解放思想。2、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上有新作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文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为我县文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履行好部门和岗位职责。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
5、头整改落实。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努力把处室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大家真正受教育。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发展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争当先锋,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营造求真务实之风、力戒浮躁、虚夸、拖沓之风,形成讲求效率
6、、讲求业绩、讲求质量的良好风气。四、统筹兼顾,确保实现“两不误、两促进”。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部门岗位工作的关系,既不能脱离实践搞学习,也不能脱离中心工作搞学习实践活动,更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实现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我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载体,抓住学习和实践两个关键,不断学习,扎实工作。要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
7、的基础上,深刻思考下一步文体工作怎样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在谋划和推动工作上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突破,在增强党性、提高修养、促进工作上有新的成效,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力争思想觉悟、思想认识有新的进步和提高。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
8、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
9、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
10、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
11、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持续发展。其次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
12、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近年来,党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搞了不少次,比如“三讲”、“三个代表”、“党的先进性”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较好地统一了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创新实践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很好
13、的理论和实践的铺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不良风气和倾向。本人认为,为了使即将分批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稀里糊涂,当门外汉,搞瞎指挥。但是,学习只是途径,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顶个屁用。应该说,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外延等概念和理论并不是不知晓、不懂得,而是知之不行、学
14、之不用,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这样,无论是对个人决策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真理,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应用应用再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离开实践,就成了无
15、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将会走弯路、走错路。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既抓好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特色,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全体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16、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尊重人民群
17、众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干部的模范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山绿水、和谐安宁、美满幸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引导和带领群众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共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离不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实践方式。但是一定要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无论是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创新实践,都不能一味地追求名
18、字的好听、响亮,而要更多地关心、关注其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坚决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形式坚决不搞,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以内容统领形式,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造势而造势,将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五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主要的障碍是,我们现行的干部考核总是“爱近恶远”对基层干部眼前的成就看得多些,对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似乎还不太关注。这就形成了干部任用中的一个导向性问题,还容易使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里,一方面,需要改革干部任用
19、方式,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价值观,要有“不怕今人说不好,就怕后人骂脊梁”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和得失看淡些,把党和国家的千秋事业发展看得更重些,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文件中走向当地发展的实践中,并在生动、实在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着重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搞好舆论引导,坚持统筹兼顾,努力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20、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应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间、原则和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掏出真心、付出真行。总之,作为一名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本人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整改,努力弥补差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社会要进步,我市中小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
21、下,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煤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xx总经理关于“以人为本,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员工,要给我们的员工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良好的学习提升机会,要切实关心广大员工的生活,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讲话,深入人心,鼓舞士气,值得深思。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近年来,中国电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固话业务萎缩,企业战略转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权利、利益分配出现了较大调整与变化,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被打破,员工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对和谐企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
22、“家和万事兴”,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关系,激发员工活力,推进企业稳健发展。因此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员工,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所在。一、当前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目前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绝大多数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
23、待,而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认识和事后的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战略转移特别是全业务经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等现实压力,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企
24、业到处是中老年同志占据了岗位,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福利方面与老同志相比更是吃了亏,与其他it企业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技术的人远不能相比。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因同工未同酬原因,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较高,大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工资较低,工作辛苦,生活艰辛,在心理意义上和正式职工相比存在等级差别,属于“边缘人员”,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这些员工大部分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其它运营企业去了,不
25、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上述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二)无法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近几年,随着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加快推进,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得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另外占员工总数60的一线员工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
26、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感觉到自身竞争力不足、工作自信心不强,前途渺茫、整天为生存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述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对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等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因此一部分人惰性滋生产生了“混”的思想,工作进取心不足。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
27、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天长日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理解、尊重和关爱员工,尽最大可能有效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倡导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
28、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对劳务派遣工,要保障他们的权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的不良倾向。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
29、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 (二)建立有效沟通、激励、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价值体现、竞争能力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
30、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所以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员工畅所欲言,管理层释疑解惑,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通过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提升激励、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激效评价体系,倡导“岗位靠竞争、薪酬看绩
31、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不断启发员工追求高目标,调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员工竞争能力。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工程”,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持续发展。(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都十分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当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受到重视时上进心才能激发,因此应根据新员工、中年员工和老员工三类人员来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2、稳定员工队伍。新员工一般希望能较快地做出贡献,想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给他们机会和创造空间,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年员工一般能独挡一面,对于他们,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要通过提拔晋升,使其职业通路畅顺。老年员工处于职业后期阶段,在这一部分人的职业规划上,要注意做好细微的思想工作,既要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又要对退休等事宜给予细致周到的计划和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渠道,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面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员的内部流动,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
33、、开展岗位交流,推动员工的合理和正常流动。完善人才储备,离岗退养、内部待岗、员工离职等引进和退出机制,摆脱长期困扰企业“想进的人进不来,该出的人出不去,要走的人走不了”的机制障碍。建立与人才选任通道相匹配的退出通道,干部达到退出年龄要正常退出,考察不称职、考核末位、完不成绩效考核目标等要提前退出。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与时俱进、“不进则退、不进则下、不进则出”的氛围,使员工自加压力,自觉提高素质,增强企业活力。在当前企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确保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企业和员工产生“谐振”,奏出和谐的音符。/p 1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