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

上传人:li****ok 文档编号:14764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2 3 1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2 3 1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经乳酸乳球菌(L a c t o c o c c u s l a c t i ss u b s pl a c t i s) 发酵后提取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2 分子式、 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C1 4 3H2 3

2、 0O3 7N4 2S7(N i s i nA)C1 4 1H2 2 8O3 8N4 1S7(N i s i nZ)2.2 结构式N i s nA: 第2 7位氨基酸为组氨酸(H i s) ;N i s nZ: 第2 7位氨基酸为天冬酰胺(A s n)2.3 相对分子质量N i s i nA:3 3 5 4.3 5( 按2 0 1 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N i s i nZ:3 3 3 0.3 1( 按2 0 1 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G B1 8 8 6.2 3 12 0 1 62 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浅棕色至乳白色状态粉末

3、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效价/ (I U/m g)9 0 0附录A中的A.3干燥减量,w/%3.0G B5 0 0 9.3氯化钠,w/%5 0.0G B/T5 0 0 9.4 2铅(P b) / (m g/k g)1.0G B5 0 0 9.7 5 注:商品化的乳酸链球菌素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乳酸链球菌素为原料, 可添加氯化钠、 乳固体等辅料而制成,其效价符合声称。3.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菌落总数/ (C F U/g)1 0G

4、B4 7 8 9.2大肠菌群/ (MP N/g)3.0G B4 7 8 9.3大肠埃希氏菌/ (MP N/g)3.0G B4 7 8 9.3 8沙门氏菌不得检出G B4 7 8 9.4G B1 8 8 6.2 3 12 0 1 63 附 录 A检 验 方 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 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 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应按G B/T6 0 1、G B/T6 0 2、G B/T6 0 3的规定制备, 试验用水应符合G B/T6 6 8 2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2 鉴别试验A.2.1 试

5、剂和材料A.2.1.1 盐酸溶液:0.0 2m o l/L。A.2.1.2 氢氧化钠溶液:5m o l/L。A.2.1.3 脱脂牛奶: 脂肪含量1%。A.2.1.4 石蕊牛奶培养基。A.2.1.5 检测菌: 乳酸乳球菌(AT C C 1 1 4 5 4,N C I MB8 5 8 6) 。A.2.2 分析步骤A.2.2.1 试样储备液制备取1g试样, 溶于1L盐酸溶液中, 溶液效价约为10 0 0I U/m L。A.2.2.2 对酸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用盐酸溶液将试样储备液稀释至约5 0I U/m L, 制成试样溶液。将该试样溶液煮沸5m i n, 按效价测定方法测煮沸过的试样溶液中N i s i

6、 n效价。计算煮沸过的试样中N i s i n的效价, 计算结果在其效价值的(1 0 0%5%) 内, 表明无显著活性损失。A.2.2.3 对碱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用盐酸溶液将试样储备液稀释至约5 0I U/m L, 制成试样溶液。将该试样溶液煮沸5m i n,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 H至1 1.0将溶液加热到6 5保持3 0m i n, 冷却。然后滴加盐酸调p H至2.0, 用效价测定方法测定最终溶液中N i s i n的效价。在按照上述操作处理后会出现抑菌活性的几乎完全损失。A.2.2.4 不同抑菌物质中N i s i n的鉴别A.2.2.4.1 乳酸乳球菌的培养: 乳酸乳球菌( 工作菌株) (

7、AT C C 1 1 4 5 4,N C I MB8 5 8 6) 在无菌脱脂牛奶中培养,3 0培养1 8h。A.2.2.4.2 准备1个或多个装有1 0 0m L石蕊牛奶培养基的长颈烧瓶, 在1 2 1灭菌1 5m i n, 将0.1g试样加入该无菌的石蕊牛奶培养基中混匀, 在室温下静置2h后加入0.1m L检测菌,3 0 下培养2 4h。A.2.2.4.3 检测菌( 乳酸乳球菌) 可在该效价的试样( 约10 0 0I U/m L) 中生长, 但不能在相似浓度的其他抑菌物质中生长。G B1 8 8 6.2 3 12 0 1 64 A.3 效价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乳酸链

8、球菌素标准品( 效价:11 06I U/g) 。A.3.1.2 盐酸溶液:0.0 2m o l/L。A.3.1.3 吐温溶液: 吐温2 0水=11。A.3.1.4 培养基(S1) : 胰蛋白胨0.8%; 酵母膏0.5%; 葡萄糖0.5%; 氯化钠0.5%;磷酸氢二钠0.2%; 琼脂粉1.2%1.5%, 灭菌后p H6.87.0。A.3.1.5 检测菌: 黄色微球菌(N C I B 8 1 6 6) 。A.3.2 分析步骤A.3.2.1 检测菌(N C I B 8 1 6 6) 的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A.3.2.1.1 检测菌的培养用无菌接种环从甘油管或冻干管中取一环检测菌(N C I B 8 1

9、 6 6) , 接种在无菌的S1平皿上, 进行自然分离, 挑出饱满、 边缘光滑的菌落, 扩大, 接在S1的试管斜面上, 在3 0恒温箱中培养2 4h, 放入25冰箱中。A.3.2.1.2 菌株悬浮液的制备取在冰箱中的检测菌(N C I B 8 1 6 6) , 用无菌生理盐水洗脱下来, 制成1 08C F U/m L浓度的细胞悬液,备用。A.3.2.2 平板的制备配制S1培养基2 0 0m L( 按比例先把琼脂溶化, 依次加入各组分溶解, 磷酸氢二钠溶解后加入) , 经1 2 1、2 0m i n灭菌后, 放冷至7 0左右, 加入4m L吐温2 0溶液, 充分摇匀, 等冷却到5 05 5左右,

10、 加入已制备好的菌株悬浮液适量, 使培养基中检测菌的最终浓度为1.01 06个/m L, 摇匀, 倒入水平放置的已灭菌的平板中, 等完全凝固后, 用直径为7mm打孔器, 在平板上打出所需的孔数, 小心挖掉孔内琼脂, 移入洁净工作台中吹风1.5h3.0h( 吹风时间按空气中的湿度大小而定, 同时控制室内温度最低, 尽量不要让检测菌生长) , 吹干后, 置25冰箱中, 到次日使用。A.3.2.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乳酸链球菌素标准品( 精确到0.0 0 01g) , 溶于盐酸溶液中, 使最终浓度为2m g/m L(20 0 0I U/m L) , 摇匀, 用盐酸稀释成3 0 0倍、6 0 0

11、倍, 即成高、 低剂量标准溶液。A.3.2.4 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精确到0.0 0 01g) , 用盐酸溶液溶解后, 稀释成高、 低剂量试样溶液, 其乳酸链球菌素含量, 按估计单位高、 低剂量与标准品溶液大致相当。A.3.2.5 滴加溶液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平板, 用移液器, 取7 0L8 0L标准品高剂量溶液, 随机滴加在平板的孔中, 滴6个孔, 再取7 0L8 0L标准品低剂量溶液, 随机滴加在与高剂量溶液同一平板其余孔的6个G B1 8 8 6.2 3 12 0 1 65 孔中。试样溶液和标准品溶液滴在同一平板上, 其操作同标准品。A.3.2.6 恒温培养等孔内的溶液渗透完

12、全后, 移入3 0恒温箱中培养1 6h2 4h后, 测量抑菌圈直径。A.3.3 结果计算用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 取其平均值, 按式(A.1) 计算效价:CS H=CB Hk(XS H+XS L)-(XB H+XB L)(XS H+XB H)-(XS L+XB L)(A.1) 式中:CS H 试样溶液的效价, 单位为国际单位每毫克(I U/m g) ;CB H 标准溶液的效价, 单位为国际单位每毫克(I U/m g) ;XS H 高剂量试样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为毫米(mm) ;XS L 低剂量试样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为毫米(mm) ;XB H 高剂量标准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为毫米(mm) ;XB L 低剂量标准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为毫米(mm) ;k 高剂量与低剂量浓度的比值。若试样估计值不在测定值的9 0%1 1 0%范围内, 需重新估计试样效价, 重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供应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