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474415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筋砼、浆砌块石挡墙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挡土墙管理流程1、目的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挡土墙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挡土墙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2、适用范围适用于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的全面质量控制。3、工作流程4、各挡墙施工要点4.1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要点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2、垫层施工21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22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23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基础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3、基础钢

2、筋制作与安装31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鉴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2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有严重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3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安装。34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所有箍筋转角处应全部绑扎,不可交错绑扎。3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6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 37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8在绑扎双层

3、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3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渣应清除干净。4、支立基础模板4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42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43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44轴线、模板线放线完毕,应办理好预检手续。45模板安装后,应检查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46模板支撑时模板下口先做水平支撑,再加斜撑固定。5、浇筑基础混凝

4、土5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应隐检验收合格。模板安装牢固,缝隙平整、严密,杂物应清理干净,积水排除,并办理预检手续。52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53混凝土浇筑时自由落差一般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用导管或溜槽输送。54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应根据挡土墙的具体形式、尺寸确定浇筑方案。当基础与墙体分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支搭挡土墙墙体模板。(2)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宜在基础内埋设供支搭墙体模板定位连接件。55混凝土振捣(1)基础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当振捣棒以直线行列插入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若以梅花式行列插入,

5、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75倍;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2)振捣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表面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泥浆为度。若发现表面呈现水层,应分析原因,予以解决。(3)振捣棒宜与模板保持50lOOmm净距。不宜振捣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振捣。(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0mm。各层混凝土浇筑不得间断;在混凝土坍落度达到30mm-50mm时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6、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要求参照本标准3、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有关规定施工。7、支立墙体模板71按位置线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牢固,下口处加扫地方木,占口模内加方木内撑,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

6、松动、跑模。72按照模板设计方案先拼装好一面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应明确规定。7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至模板垂直后,拧紧对拉螺栓。74模板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污染钢筋。75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理预检手续。8、浇筑墙体混凝土8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茬处先用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水泥沙浆冲洗。82混凝土应按规范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应连续进行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

7、设在设计伸缩缝处。83预留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对称均匀浇筑。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以上,防止洞口移位、变形。84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行找平。85墙体混凝土的其他施工可参照本标准5、基础混凝土浇筑要求施工。9、混凝土养护9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的情况,适当延长。92对大体积混凝土挡墙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旌,将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10、模板拆除101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

8、并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102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拉杆,一次松开长度不宜过大。不允许以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IO3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104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4.2、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要点1 、砌毛石应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高约300400mm。砌筑方法采用铺浆法。用较大的平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砌前应先度摆,使石料大小搭配,大面平放朝下,外露表面要平齐,斜口朝内,逐块卧砌坐浆,使砂浆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堵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严禁先填塞小石块后灌浆的做法。灰缝宽度一般制在2030

9、mm 左右,铺灰厚度4050mm。2、 砌筑时,石块上下皮应互相错缝,内外交错搭砌,避免出现重缝、干缝、空缝和孔洞,同时应注意摆放石块,以免砌体承重后发生错位、劈裂、外鼓等现象。3、 如砌筑时毛石的形状和大小不一,难以每皮砌平,亦可采取不分皮砌法,每隔一定高度大体砌平。4 、为增强墙身的横向力,毛石每0.7 面至少应设置拉结石,并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在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 cm5、 在转角及交接处应用较大和较规整的垛石相互搭砌,并同时砌筑,必要时设置钢筋结条。如不能同时砌筑,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1.2m 不得留锯齿形直槎。6 、毛石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

10、2m,正常气温下,停歇4h 后可继续垒砌。每砌34 层应大致找平一次,中途停工时,石块缝隙内应填满砂浆,但该层上表面须待继续砌筑时再铺砂浆。砌至设计高度时,应使用平整的大石块压顶并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7 、料石的砌筑方法与混凝土砌块基本相同,砌筑形式有全顺、丁顺叠砌丁顺组砌等方式,第一皮及每个楼层的最上一皮丁砌。组砌前应按石料及灰缝平均厚度计算层数,立皮数杆。砌筑时,上下皮应错缝搭接;砌体转角交接处,石块应相互搭接。料石宜用“铺浆法”砌浆,铺浆厚度2030mm,垂直缝填满砂浆并插捣至溢出为止。灰缝厚度为1020mm。如在墙转角或交接处石块搭砌有困难时,则应每隔1.01.5m 高度设置钢筋网或钢

11、筋拉结条。8、 石墙勾缝应保持砌合的自然缝,一般采用平缝或凸缝。勾缝前应先剔缝,将灰浆刮深2030mm,墙面用水湿润,再用1:1.53.0 水泥砂浆勾缝。缝条应均匀一致,深浅相同,十字、丁字形搭接处应平整通顺。5、施工管理要求5.1各道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5.2需进行整改的部位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重新组织检查验收。 5.3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好工程资料、绘制竣工图。 5.4竣工验收交付。 5.5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根据边坡的安全等级应对挡土墙的变形稳定性继续进行监测。 5.6对于植物进行定期养护。6、编制依据6.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6.3、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6.5、砌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理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J008-13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