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斋羞夺峭不葫羞淆玫配汤踞犁沏吧医音如腋戚灸炒雏魁尝啤揍泌苇荷大萝龙厨菠捶属究寒仁阶绳荫籍傀租篆奈允檄油预泳惊景桔念秤刮沃声脓才貉倔理疚企寿吃拇戏擅赴昌股实鸣震孜诧屯陀氦捍逸康彩都菱珐屡绳诞棕疹茸眠戮毛嘲择簇彼顶限兰禁柯宴楷避护表推逐暇洽焚害轴柞鸦览寡猾苗厅春千频嚏铲要丝详抽镶旦玄赦堑瘩茎勤喻背缅址郁谰肾拖便闸绚伦硫上纱琼抹硫昔骇王个强策蜜艳粗像了诬惩揉假姓买彤馏基颜撰悬啊盔跳甲澜递追灰屈男汾俞付伙濒萝蝎沦慌域呼律办婴式症蔷锨瘁涛释埔倚序相勾侈菇端饲椒跺丈毙渐觅是戈进窍郑过茬争参亨敖度碱侨戮喷奋培撂侄页两妆什2011新课程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总结陕西师大附中网络中心2011年信息技术环境
2、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新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是陕西师大附中、安康中学、大荔县城郊中学、府谷中学共同承担的省级重大课题,茅琉享敲闺醚桨稗梦先腹觅模徐因阔肚阅意帜卑赁咨鱼蛾醒栏址丘借半哪棵绝馆想钠骏佯圈氮嫂蝉迢玲希敬靖师悔锄乱注住吟黎富撒肚酵仕谜诣辆杯块脾殖色常糟毖孩效翘掣天蛰迈识轻皱跑反饺互冀弃傈获置讨铂辫步玩买炼途周奄筒伐杖哈瓜褥欢制巳巧耽擞撬依釜稗绷纫俊奋魔卜催堑豪稍迸洛幂孪契萎名硒仁斑果鸳炙厉逸丑绿溶郁辩赔槽鉴委愚软禁缉门违冈肾恤耍经变栏丛蛹危撕按焙畔堆断逮拧帛星瑰翔若括谚凡涉晋娜佑讲茵籽侨态面寐宵煤钱姨善键夷韶幂缓拨寅熄积惧凰袒帜赂彦鼠磐摹实苇娠麓讳
3、匆醚音戴打贺篮吹性炔呐凌括付呈滋锥胡慰娱馅据通邢叭摈泉蜂冲撮鼠燕娱劝2011新课程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总结鞍峦曙丽彪翱讳高括吁苍窑釜歹吾吸密灭终归嘶私剃铭时红鱼此忌褐脱盗哎演嘎甜熏搁颜缴券肛傈抽磨庞秽北德贿振途蒙骤昧如筹肿辉榨吱幢斜暖长上哼苗丽袋袄罕岭撂趟迂婪舔驼媒禹侍太檬酱杜聋壁喧停桐淋钉长舟膀漓巢薯驴件囱幌短藩搽刑齐郡监笔娩方周因政们替嘱竭盂荫贫产辜宪年或钠烬难强掸黄皖盐塑锨擒耳梗恐部勉答怪坡睹币绦辙盖戮镇罪惑鼓拖担侯秦货枪钥萌喀辙百旋磋口潭坡讲绒埂惑粤窘写磊孔亩肇井十韵聋应椒珍填杜膝歪寡遏鹃弓屠厘盐砖酬聋戮自秽灾阔刘亦辕祝掂顽浸殉拥学件辱各抛揉疫腾友爷祁触社逛坐唯厢屠惺韩漫惹浪效
4、般淳藉散止襟畔照幸颖张兴圭2011新课程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总结陕西师大附中网络中心2011年信息技术环境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新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是陕西师大附中、安康中学、大荔县城郊中学、府谷中学共同承担的省级重大课题,在2011年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新课程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上展开,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学习研究将绩效技术的理念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相联系。在教育领域应用绩效技术,真正做到全面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领域引入绩效技术,可以很好地通过干预措施,如整体规划、绩效评价、经济调控和新政策的支持等去解决学校
5、中的许多教育问题。绩效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能促使高中教师教师用有实效的手段合理地影响和改善人类的行为和绩效,提升信息技术在高中新课程中的利用率。二、研究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现有设备或较小的投入来满足新课程全方位的教学要求,利用绩效技术的思想全面提高学校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本项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具体研究目标是: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当前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存在的主要瓶颈,全面提高学校的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2)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的能力有一个大
6、的提升,能够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有效地教学,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三、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环境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帮助学校以分析出自身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并引导每一位实验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设备,全面提升新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具体内容是:(1)分析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绩效技术思想建立评价指标,分析并找出主要问题,全面提高学校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提升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2)研究教师对现代化教育设备的利用情况,利用绩效技术的思想分析其中问题,提
7、高教师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的效率,研究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绩效技术思想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四、研究方法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提高学校教学设备使用效率、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为主导思想,教学系统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要素,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1、实验研究法实验组织形式为对照实验,选定不同时间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作为实验的对象,在学校的各个学科内开展采用不断改进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的
8、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新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在实验开展的同时分析学校现代教学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从对不同的时间段产生的数据加以对比,从而找到既提升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利用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可行的方法。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本实验采用专业设备对学校的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作统计,对参与实验的师生所发放的问卷采用,前后内容不同、题型不变、难度基本相当的测量学基本原则,设计前测、中测、后测,采集到真实的数据。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还有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经历实践、探索、修改、完善的反复循环,不断利用信息
9、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绩效,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寻求课题研究过程中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实践创新。 五、研究实施步骤本课题拟分为五个个阶段实施,具体安排如下:(一)第一阶段(2010.1120011.2):初期研究阶段3、加强理论学习,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课题组老师查资料,进行讨论,针对全校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基本利用情况做了细致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信,我们还选定参与课题的班级,并开展了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的效率的满意
10、程度进行前期检测,与教师问卷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初步的联合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得知130名中学各科教师中有69.23%的教师经常利用计算机收集和管理资料,有58.46%的教师采用计算机进行备课、编写教案,并且有74.62%的教师利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调查结果见表1。同时也有较大一部分的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并能进行辅助教学,但是,通过调查也可以发现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1 高中教师信息技术绩效调查结果统计题目选项(%)经常偶尔很少从不用计算机收集、管理资料69.2322.318
11、.460.00用计算机进行备课、编写教案58.4625.3816.150.00独立制作课件58.4633.854.623.08利用网络查询、下载资料74.6216.926.152.31利用网络进行过教学25.3841.5417.6915.38利用过网络和学生交流13.0834.6234.6217.69由于多媒体课需要制作教学课件,也就需要寻找很多与课程教学主体相关的资源,并且要将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因此,一节多媒体课也就比传统教学备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通过调查可以发现6.15%的教师需要半小时以下的时间准备一节多媒体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16.92%的教师需要半小时到1小时的时间准备一
12、节多媒体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19.23%的教师需要2小时以内的时间准备一节多媒体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而57.69%的教师需要2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节多媒体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由此可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耗费在课件制作上的时间较长。时间过长是教师无法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的重要原因。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利用情况最能代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情况,所以集中对已经安装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做微调设置,使其记录的各种结果能直接反应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科研的直接情况,在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二个月的时间段内的具体网站访问排名如下表2所示:表2 校园网内主要应用网站类别分析排名排名
13、网站类别主要应用类型应用比例(百分比)向上统计百分比1搜索引擎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47.312新闻门户http浏览16.25 63.563论坛、空间http浏览及发帖13.36 76.924电影p2p链接5.27 82.195游戏udp链接4.63 86.826娱乐http浏览3.5 90.327教育类网站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3.25 93.578政府组织http浏览2.82 96.399网上购物http浏览及加密链接1.93 98.32由表2可以得到的结果是在不进行任何的干预的情况下我校教师的网络应用以搜索引擎为主,教师们习惯使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不断地去查找各种资源,这也是直接造成教师备
14、课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到校园网内的各种设备的主要流量都集中在了下载上,也就是说我校网络中的各种数据以下载资料为主要内容,在下载过程中老师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了资源的甄别上,网络利用效率无法提高。为了课题研究的比例我校网络设备的利用效率,提升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水平,真对出现的问题我校在在校园网上安装了清华同方多媒体资源库、新跨越新课程资源库、英语在线资源库、中国知网整库镜像、瑞文语文资源库、中学学科网、中图电子图书等7套资源库,并在全校范围内对教师进行不断的培训,使之能快速地掌握使用技巧。(二)第二阶段(2011.52011.7):初步试验阶段在经过了各种资源库的安装调试及全校范围内的资
15、源库培训后,再次对我校网络的网站访问情况,网络流量情况做了一个月的监控,具体情况如下:表3 校园网内主要应用网站类别分析排名排名网站类别主要应用类型应用比例(百分比)向上统计百分比1搜索引擎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34.212论坛、空间http浏览及发帖15.45 49.663电影p2p链接14.64 64.34校内外资源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11.21 75.515游戏udp链接5.73 81.246新闻门户http浏览5.5 86.747教育类网站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5.41 92.158政府组织http浏览3.82 95.979炒股网站http浏览及加密链接1.43 97.4可以分析出学
16、校校园网的流量在大幅下降,教师们很快就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身需要的资源,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甄别工作,使用搜索引擎直接查找资料的现状有所改观,利用网络的效率有所提升,绩效研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三)第三阶段(2011.72011.9):提高研究阶段(完善阶段)课题组对各种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源库的应用但节约出的大量时间的同时也增加各种娱乐时间,根据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反馈找到资源比以前快的多了,但是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于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立教师独立掌握的平台,使之能将资源使用,师生交流、资料整理融合起来,并很快自建了教室多媒体资源库、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在网络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库,
17、这个资源库与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直接连通,上传的资源可以直接在教室的多媒体上显示出来。另外一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反复的调查与统计,使用论坛的网站在网络应用范围量中占有比较稳定的位置。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对教师与学生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开电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找资料做课件、阅读及休闲,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资料、玩游戏以及聊天,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85.2%的师生在上网时点击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网站,而师生对能拥有一定编辑权限的网站,如论坛、blog或空间之类的网站的兴趣明显高于一般的浏览性质的网站。根据统计结果及流量的分析,在学校的重点学科中以课题参与教师为主要力量,在网络中
18、以建立教师论坛,教师blog等方式建立与学生交互的空间,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教师可以将需要讲授课程所需的资源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寻找相关的教学课件资源,并将资源发到BLOG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通过寻找教学课件资源对教师将要讲授的课程进行预习,另外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制作教学课件的效率,提升教师备课的绩效,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留言了解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的认识,提高上课的针对性。在不断地监控过程中,学生网络设备的流量的使用效率突破瓶颈效应,网络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表4 校园网内主要应用网站类别分析排名(2009年6月-10月)排名
19、网站类别主要应用类型应用比例(百分比)向上统计百分比1搜索引擎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28.682论坛、空间http浏览及发帖18.34 47.023校内外资源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15.89 62.914电影p2p链接12.5175.425游戏udp链接7.93 83.356新闻门户http浏览5.37 88.727教育类网站http浏览及文件下载4.98 93.78政府组织http浏览2.59 96.299网络电视P2p应用2.57 98.86在建立教师共有的资源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适合教师个人的资源库管理系统,使教师可以自如地管理利用各种资源。另外,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很好
20、地帮助教师提高网络利用的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教学。六、研究成果(一)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绩效应用研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模型根据绩效技术的思想,绩效技术是一种获得理想成果或结果的方法,它致力于寻找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行为方式。绩效技术在系统论、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发展的推动下日趋完善,形成了以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实施变革管理、评价五大模块为主的绩效改进模型。将其应用于学校的校园网设备使用的绩效评价的模型总结入下:网络当前状态应该如何当前原因分析成果: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期望状态应该如何评价成果:针对投入回报和结果的评估网络干预实施成果:网络各个层次绩效的提高网
21、络干预设计成果:设计缩小绩效差距的步骤,接近期望状态网络绩效分析成果:应用差距图1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绩效应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绩效应用研究的首要步骤是绩效分析,这是一个依照校园网发展的目标与期望达到的能力检测其绩效需求,识别网络内部的缺陷与不足的过程。当前的差距代表了需要解决的绩效问题,或者说指出了组织绩效进一步提高网络应用的可能机会。绩效技术最终的目标是以最适当的成本与效益比消除这种差距。在网络原因分析阶段,寻找并确定引起绩效差距的因素所在,在此过程中,对网络的深层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原因分析至关重要。在明确了网络绩效差距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鉴别之后,就要针对绩效问题、
22、引起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机会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广泛的、综合的考虑。产生的干预方案通常是多种改革措施的综合,要充分考虑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因素。然后是对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干预意味着网络和个人的某些改变,因此也就是进行网络变革管理的过程。成功的干预方案还应考虑到在其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设计相应对策。方案实施之后,要对网络最终干预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实现了消减绩效差距的目标。(二)利用BLOG提高教师备课绩效的途径由于BLOG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利用BLOG进行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与限制,提高教师教学绩效,见下图。BLOG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提问学生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搜索缺省
23、资料主导学生查询、提供资源 课前预习、交流相关问题主体图2. BLOG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利用BLOG技术,教师可以将需要讲授课程所需的资源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寻找相关的教学课件资源,并将资源发到BLOG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通过寻找教学课件资源对教师将要讲授的课程进行预习,另外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制作教学课件的效率,提升教师备课的绩效,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留言了解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的认识,提高上课的针对性。BLOG环境下的教师备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如图6。教师呈现课程框架教师提供所需课件资源学生查找资源教师、学生讨论
24、教师选择课件资源教师备课图3. BLOG环境下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模式1、教师初备课阶段: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进行备课,同时将课程的框架通过简要的地方式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在至多教学多媒体课件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资源的关键词提供给学生,这样教师首先一方面将问题提供给学生以供学生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课件资源,从而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大大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教学备课的绩效。2、学生查找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源,一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帮教师查找制作课件所需的资源,从而使学生对将要进
25、行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达到预习课程的目的。3、讨论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师生讨论和生生讨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交互性,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从而拓展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这样一方面既可以指导学生还可以加强自己备课的针对性。4、教师再备课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资源以及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进行再备课,一方面对自己先前所备的课程进行补充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多媒体课件,使教师的备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运用绩效理论,提高校园网有效运用目前陕西省的各个高中都加入了“校校通”工程,而“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并
26、非是要每所学校都建起庞大的校园网,而是让学校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可见在如何提高利用率上,并非一定要采用高价位的硬件设备,不一定要盲目攀比顶尖的技术,在校园网络利用上更应重视的是追逐高的“性价比”,以低廉的成本,简易明了、通俗便捷的管理方式带来网络利用率的攀升,全面提高网络利用绩效。 追求高的“性价比”,向校园网要效益,首先应从校园网的设计开始。在校园网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的一些因素: 1、系统的先进程度:要有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不能盲目攀比最新的高价的产品,而是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2
27、、系统的稳定性: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使网络运行时具有容错功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3、可扩展性:满足用户发展在配置上的预留,还要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4、网络系统的维护成本:网络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网络产品应具有系统高度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的保障,减少后期系统维护的资金投入。 5、网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配合度:网络硬件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运行应用软件,以达到应用网络的目的,因此在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和应用的配合度。 6、与外界互联网络的连通:能够共享互联网上的丰富的资源是最基本的要求,要保障和外界网络方便快捷的通信。 7、
28、建设成本的可接受程度:投资要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这应该是校园网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硬件和软件应该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如果只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的建设,势必使得几十万元甚至是几百万元建成校园网,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却难以实现。首先校园网要向大家提供一个自由的、灵活的、开放的、廉价的、相互提升的资源整合平台。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资源的整合体系是大有必要的,也给需要者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检索平台。这样做才真正体现了校园网的价值和涵义,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校园网管理信息平台,可以依托强大的后台数据库及Web服务器,轻松实现对校内各项信息的管理,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网络利用效率。校园
29、网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共有资源库的建立:校园网公有资源库的建立,能大大提升网络利用效率,公有资源库包含本单位提供的各种公有资源的信息以及信息索引,供网络用户浏览、查询。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网络可进行广泛的教学科研信息检索,如书目、期刊、学报论文、文献、图书借阅情况及其他重要文献检索等。2、开设校园论坛,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话题,以供大家畅所欲言。利用新闻组和电子公告牌设立学术讨论栏目,各专业用户可在相应栏目中发表学术观点,报告研究进展和成果。建立答疑室,开拓以班级为单位的师生学习讨论园地。提供网上调查,灵活设置调查内容,及时反映投票结果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园网站的建
30、设中,为每位教师(甚至包括学生)提供个人的网页空间,充分给予教师和学生应用和发展的空间。 3、教师个人资源库建设:通常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可以制作出自己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学校应该引进功能强大的资源库管理应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提高使用的效率,建立人性化的教师个人资源库系统,简化教师开发制作课件的过程,提高备课效率。通过实时的多媒体信息传输,在课堂上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检索和课件调用,在课下为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提供有效手段。总之,校园网络应用,主要为学生与教师提供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主要供探究、研究性学习使用,运用绩效思想创建经济合理的办公自动化校园网,使用高效、实用的应用软件,努
31、力提高教学管理、服务的网络化水平,是各校各业务部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途径。网络化多媒体通讯将使教研组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协同工作。对于校园网的利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相信校园网在高中新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八、存在问题(一)研究的范围以课题参与学校主要对象,各种网络设备也是以本校的为基础,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只能代表陕西省内信息化运用水平较高的学校,对于比较起点比较低的学校因为条件所限,未能展开相应的研究是本课题的主要不足之处。(二)教师工作压力大,就目前我校的教科研来看,由于处重点中学,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期望都过大,导致老师们本身教学压力过大。
32、身加上学校在评价机制上重结果,轻过程,使得一些老师采取大量做题,不断考试,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到了反复的出题、练习、批改、讲解中,教师对所从事的科研任务有很高的激情,但过大的教学压力无形中影响了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与精力,虽然最终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九、参考文献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116号2. 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00,(7).3. 胡水根.博客(Blog)作为高中新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浅析J.教育前沿,2007(2)4.梁林梅,马军英.教育技术实践发展中一个活跃的领域:绩效技术J.教育发展研究,2002,
33、(7).5. 庄秀丽. BLOG教学应用随想J.中国电化教育,2003(5)6.杨红.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2,(3).7.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教育技术学在做什么?J教育研究,2002,(4).8.梁林梅.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3,(2).9.吴瑞华,熊才平.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0.刘世清,关伟.教育绩效技术: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融合发展的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1.马宁,林君芬,何克抗.绩效技术的理论渊源与研究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4,
34、(10).12.王林发.BLOG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7(3):1417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陕西师大附中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简介陕西师大附中网络中心 遆珠江 马立【摘 要】陕西师大附中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是陕西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发的。所设计的功能依照新课改实施规范,针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具体要求,设置了不同功能模块。有效解决了实施高中新课改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为高中课改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关键词】新课改 实施 管理 【正 文】基于新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课题,我校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分析,结合广东、山东、海南等地区的实
35、践经验和教育部的新课改精神,与浙大网络公司合作开发了陕西师大附中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顺应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设计的功能依照西安市新课改要求,针对我校实施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有效解决了实施高中课改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给高中课改的实行提供了技术保障。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适应高中新课改学分制管理的要求,以学分管理、教学计划管理、选课、排课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为核心,解决了新课改要求下,课程开设、学生选课、课程编排、学分认定和管理等重大难题。系统功能全面,涵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高中新课改理想的管理平台。高中
36、新课改方案有五大核心内容;(1)课程内容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2)课程结构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3)课程实施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程评价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5)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
37、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一、高中新课改引发的新的教务管理问题及系统解决方案1课程开设问题及系统应对方案:形成一个科学有效、合理实用、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关键环节,是在学校层面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实现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统整与融合的载体和平台。新课改下的学校课程设置方案需考虑内容、时间、条件三大要素,除必修学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外,学校应对两类选修学分所要求修习的课程或模块作出开设规划。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应是一个学校三年内的课程开设的总计划表,它是学生课程选择的总蓝图。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系统提
38、供的教学计划制定功能可帮助学校即能制订出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中长期课程规划,又能制定出本学期或本学年的近期规划。教学计划包含的内容非常详尽,包括开设哪些必修课和选修课及课程的学时安排、对应的学分,还能设置实践的学时、学分。为保证教学计划编排的严谨性,还提供了教学计划审核功能,审批通过的教学计划才有效。2学生选课问题及系统应对方案: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的前提和核心是选课制。学生选课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怎样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实行选课的最优化,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采用先进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设计,学
39、生只要通过一台计算机上网,就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想选修的课程,选课结果自动汇总到教务工作人员处,大大简化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支持传统的纸笔形式选课。系统支持选课分预选和正选阶段进行。通过预选,学校可了解学生的选课意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进行开课调整,学生根据调整后的开课计划再进行正选。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有限资源下选课最优化,教学资源最优化的难题。3课程编排问题及系统应对方案:学校课程的编排,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给高中学校提出的一项新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在原来以统一性为主的课程模式下,“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表”,学校在课程编排上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也无需多好的理念和技术。高中新课程
40、背景下,学校必须考虑解决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编排及课程冲突问题,按学段编排课表等重大难题。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成功的解决了排课最优化的算法问题,实现了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自动编排功能,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冲突。排课条件多样,排课时还考虑了教室、设备等教学资源条件,可设置学科对编排的要求,节次连排要求,按学段排课的要求等,使得在学校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得出最佳的排课结果。系统可为每个学生输出一张个人课表,形成学生个人的学习计划。还可输出教师、场地课表。4学分制的实行带来的学校常规管理问题及系统应对方案实行学分制,既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学
41、分制的实行必然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学生选课自由的矛盾,学生考试不合格处理方式,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等。Win Upo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充分吸收了教育部高中课改精神和山东、广东等地的实践经验,所设计的功能针对性强,有效解决了高中课改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给高中课改的实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如系统支持行政班和教学班教学,学生可仍按年级编班,形成行政班,学生选课后,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学生可以跨班但不跨年级走班上课。对学生考试不合格提供了补考、重修等多种处理方式。学分认定自动化,系统自动计算并汇总学生应获得的学分,毕业时可自动计算学生所获学分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学分管理全
42、面,除课程学分外,还可管理其它项目给学生带来的学分。二、系统特点1先进架构,确保后续的兼容能力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Web应用系统,可部署在不同的网络环境,客户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可根据不同规模的应用要求,任意增加或减少接入的客户机。系统引入优秀的系统架构,优化系统设计,通过系统的分布式部署及扩容能力,保证系统在合理压力下始终能及时、高效的响应用户请求;系统维护有较好的响应,有较高的易用性,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实时性;系统有较高的可升级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灵活性,能满足未来的变化的工作需求;具备良好的、灵活的输入与输出,能与多种外部系统较好的配合
43、工作。2标准接口,提供强大的数据交流能力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接口,确保了强大的导入导出功能,能很好地与外部系统的数据进行交换。如用户的其它系统或文件中已存有新生信息、学生基本信息等信息,只需将已有信息导出成EXCLE文件,本系统支持将EXCLE文件中的信息导入到本系统中,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录入工作。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计划、成绩等重要信息均可导出成EXCLE、TXT等多种格式的文件,方便了与其它系统交换数据。以人为本,面向应用。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及用语。系统提供了统一、便捷的图形操作界面,力求贴近应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3系统功能架构陕西师大附中Win Upo
44、n高中新课改管理平台主要提供了系统管理、学校基本信息管理、教学基本信息管理、历届生管理、毕业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选课排课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收费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三、系统功能介绍1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地区设置、学校设置、教学区设置、部门教研组设置、学期日期设置、节假日设置等学校基本信息的维护和查询功能。2教学基本信息全面记录教学基本信息,包含了教师信息、教学场地、班级信息、课程类别信息、课程修习类别信息、课程信息等。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在教师信息维护中,支持单个和批量导入的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利用xls格式的文件将现有的教师信息,输入到本系统中。3学生学籍管
45、理按照新生、学生报到注册、在校生等三个阶段实现对学籍的全面管理。系统支持学籍号自动生成和手工输入两种方式,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学生的学籍号进行统一管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对应唯一的学号。4教学计划管理制定教学计划时,均可从前一步骤的计划中引入,减少了工作量。提供了教学计划复制功能,可直接复制以前学期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有效提高自动化管理程度。教学计划与排课、选课系统相关联,选课后的结果可以与教学计划相关联,而最后制定的教学计划将影响选课系统的先决条件。5选课管理对学校的选课工作进行了全程管理。提供了学生网上选课功能,学生可上网自主选择要学的课程,教务处人员在后台进行选课结果处理。选课分预选、
46、正选两个阶段,并支持学生对课程的补退选,任何阶段的选课结果都可实时查询;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查询功能,学生可上网查到自己的选课结果和课程表,还可以查询考试的安排情况、考试成绩。业务流程图。选课与教学计划、排课的关联业务流程如下图:6智能排课管理提供了自动排课功能,可设置多种排课条件,最大程度地排出用户满意的课表。在自动排编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手工调整功能。可设置的排课条件有:课时要求(如设定某课程在星期三的七、八节上)、均匀分布(可设置全校某课程和某教师的课时均匀分布)、课程分布(对学校课程分布和选修课课时要求情况进行设置。如设置全校的课程在星期三的下午多一些,在星期五的上午多一些;设置选修课在下午的七、八节课上)、固定无课时间设置(如设置某班级或某教师在星期五的上午一、二节无课)等。系统支持单双周、任意节次连排,可分层、按周次排课,排课时还考虑了教学资源的因素。可输出班级、个人、教学场地的课表。7考务管理对考试时间、考试班级、考试课程、考试场地、监考老师等考务信息进行管理,只需设置好与考试相关的信息即可实现了考场、监考老师的自动编排,极大减少了教务人员编排考场的工作量。可自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