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件附件 3 3:金陵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评价等级(评价等级(K Ki i)A AB BC CD DE E一级一级指标指标二级二级指标指标主主 要要观测点观测点指标内涵指标内涵分值分值(M Mi i)1.01.00.80.80.60.60.40.40.20.21-1课 程负责人 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教学效果显著,并应承担过该课程的教学任务。4 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 质团队结构与师资培养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并有不少于 2 人的专任教师团队。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课程改革与建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5 分1师资队伍建设15 分1-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能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主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6 分2-1-A理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定位准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行业发展要求;知识结构合理,学时分配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能及时把学科、行业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2教学内容20 分2-1课程内容2-1-B实验课程内容设计设计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一定成效;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实习)指导书,操作规程规范,有指导计划及措施,效果好;及时批改、讲评实验(实习)报告。10 分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 排理论联系实际,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10 分3-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安排进行设计,能将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工作中。7 分3-2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运用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7 分3教学方法与手段20 分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 用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根据课程特点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6 分4-1网络教学环境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学习网站互动性强,并能经常更新(或有详细的网络建设计划)。8 分4教学条件15 分4-2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较高水平的选作实验)。7 分5-1教学 大纲、教案大纲的制定与典型教案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行业发展对本课程的要求,内容科学、先进,重点难点突出,学时分配合理,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并有特色;有与大纲配套的典型教案。7 分5教学文件资料建设20 分5-2 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建设与 选 用选用优秀教材(校级以上精品教材、较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较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能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并能及时更新、充实,满足教学需要。5 分5-3教 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的 制 定与 执 行认真、按时制订教学进度表,经教研室审查,执行严格,并有检查制度。3 分5-4试题库及试卷分 析材 料试题与试卷库的建立已建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试题库或试卷库。试题覆盖面大,试题量、难易度适当。5 分6-1同 行及校内督导组评 价校外专家及 校 内督导组评价从教师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收获及体会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5 分6教学效果10 分6-2学生评教学生评价意 见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及个人对专业、职业的认识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5 分7课程特色10 分附加项目突出特色在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突出、特色鲜明。10 分说明:1.指标 7 为附加分;2.优秀课程评选将分组进行,本指标内理论课与理论(含实践)课程评估指标分值为 110 分(含 10 分附加分);实践(验)课程评估指标分值为 110 分(含 10分附加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