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1935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3 -【农民问题】农业经济 2023/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吕昫光 杜昊 摘 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培育、引导及走向建立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体现于青年大学生择业观。因此,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进而优化青年大学生择业观、汇聚人才活水反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既是紧迫的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乡村人才振兴;时代向度;基本遵循;现实理路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一方面,深耕“脱贫攻坚田”,共圆“全面小康梦”,历史性地解

2、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另一方面,从战略眼光进行科学擘画,着眼于长远,认清乡村振兴需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特别是在人才机制方面更应清醒客观,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因此,如何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的关系,厘清两者交融耦合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现实理路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一、认清“重大战略”与“生命线”交融耦合的时代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人才作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重要维度,其孕育、壮大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培根铸魂的“

3、生命线”密切相关,时代向度交融耦合,共同指向青年择业观调整优化的现实需要。(一)乡村人才振兴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维度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人才振兴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重要维度,一方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对乡村人才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专业素质、保障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考验;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工作繁琐、一些农村地区艰苦偏远等多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人才队伍的工作动力、工作周期及日常心态,日益凸显的供求矛盾与现实问题呼唤信仰坚

4、定、理论扎实、素质过硬、心怀乡土情结的“三农”工作队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造一支接力精准扶贫的“冲锋队”,筑牢一道防止复贫返贫的“铁防线”,锻造一副激发强劲活力的“新引擎”,走好一程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二)高校思政工作是新发展阶段培根铸魂的“生命线”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长远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活水”持续注入。然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一朝一夕即可铸就的,需一以贯之的持续熏陶滋养,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长期的培养锻造过程。高等学校恰恰为两者的共同融合、齐步共进提供了育人树人的直接途径,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牢青年大学

5、生主力军、用好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成为重中之重、解题之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教育领域作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可在做好多维能力提升、专业课程培养、研判评价标准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高效高质量推进,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自觉融入治党治国大格局,培根铸魂,引领大学生实现价值重塑,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强力根基。(三)优化青年择业观是两者交融耦合的新时代要求在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号召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要求双向互动的共同呼应下,优化青

6、年择业观自然成为高校当前工作的目标导向与现实选择。新时代大学生从事什么职业、决定什么工作地点等体现青年择业观的具象化表达,实则是其个人进行职业规划时在“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价值选择的直接反映,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现实回应,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成果的重要标准,是乡村能否实现“人才振兴”、重大战略能否收获预期效果的现实考量。致力于乡村振兴便是植根于中国现实土壤并符合马克思“幸福属于千百万人”语境的从业选择之一。高校可通过深度、广度两个维度着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坚定思想指引的前提下丰富相关课程,助推当代大学生在毕业时于内卷化困境、传统式期

7、盼等外部因素的环绕下自觉考虑并自信选择乡村岗位、从事乡村振兴工作。-84 -【农民问题】农业经济 2023/7二、秉持“核心理念”与“善用规律”紧密联结的基本遵循自 2016 年 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体悟人民立场、明确价值追求、善用三大规律,为探索“乡村人才振兴+高校思政工作”新模式、提出交融耦合新思路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3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高校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其促成青

8、年择业观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坚持人民立场、绘就人民底色。立场站稳,一是培育“为了人民”的深厚情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领会“党群鱼水情”的宗旨理念,始终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补足强心剂、清醒剂与营养剂,自觉明晰乡村振兴事业是“为了人民”的伟大事业,进而自信融入其中、有所作为;二是坚定“依靠人民”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使青年大学生群体牢固树立向人民群众求教问策的基本理念,放低姿态、摆正态度,拓宽眼界、增长才干,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三是秉持“造福人民”的最终走向,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

9、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青年大学生明晰为了人民、理解依靠人民的最终走向是造福人民,愿意同乡村振兴战略一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实现人民幸福这一中国之治的“最大公约数”。(二)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对青年择业观的教育熏陶中应时刻牢记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价值落实,一是要全面全方位了解世情国情党情,高校大学生要在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认同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的不渝追求,在思考择业从业时更多从国家

10、战略出发,意识到“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推动其调整择业观念、选择投身乡村发展大潮;二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大学生要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的学习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衷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进而树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择业观念,并自觉付诸实践;三是要对照比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高校大学生要自发对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审视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重新考虑自身原定择业观是否符合价值层面的要求,在赋能之时以更为积极和主动的姿态贴合,与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战略同向同行。(三)坚定依循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

11、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在秉持“核心理念”之时树立规律意识并能善用之,才可将结合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在优化青年择业观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规律把准,一是依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总方向”,高校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强化系统观念、树立辩证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效统一,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性;二是依循教书育人规律,做好“育人育才”的“统一者”,高校教师应关注本职工作,使青年大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做好“经师”,同时,高校教师应守好“

12、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通过课程思政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年大学生既有本领又有担当,做好“人师”;三是依循学生成长规律,当好“拔节孕穗”的“贴心人”,高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需求、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诉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青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对于调整择业从业观念的迫切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亲近感、对于自身投入伟大事业的自豪感。三、落实“一以贯之”与“多维共振”协同延展的现实理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时代向度召唤有所作为、应当赋能,基本遵循引领何以作为、如何赋能,两者共同指向在全过程中落实落细组织建设“一以贯之”与课程设置、工作队伍、保障机制“多维共振”以达成协同延展的现

13、实理路,推动高质量、高标准赋能有序、有效进行。(一)夯实组织建设,“三位一体”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6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进程中,高校应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各党支部、党员要筑就“三位一体”格局带领青年大学生培育人民情怀。一是各级党委要履行好领导职责,各级党委要以“生命线”为抓手,将乡村振兴战略理解、贯彻、执行到位,及时更新发布各地有关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岗位的相关政策、通知,并完善调查研究、述职评议等相关制度,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就业需求,并针对性地完善相应机制,给予指导帮助;二是高校基层党支

14、部要发挥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应利用数量多、覆盖广、联系深等优势特点,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功能,在日常及专题学习中融入“三农”元素,打造支部品牌,将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三是高校党员师生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员师生既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又是政治信仰的践行者,要学懂弄通三农领域的相关文件,在教育、学习生活中广泛宣传,在青年大学生择业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桥梁”。-85 -【农民问题】农业经济 2023/7(二)创新课程设置,“知行合一”强体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高校各类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能发挥直接作用、出直观成果,尤其高校思

15、政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更是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使命,须使青年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既有知识层面的收获又有实践层面的体悟,实现将传授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要注重学理性,在“大思政”格局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传达给青年大学生,并通过著作研读、课堂展示等途径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二是要突出时代性,理论只有跟上时代,才能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难题。针对现实需求,可开设人才强国战略、马克思主义择业观等理论专题模块和与乡村振兴紧密关联的就业专题模块,教导青年大学生在择业从业的过程中统筹考虑相关要素,在为国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是要强化实践性

16、,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青年学生应从高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大学生参与调研、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爱上农村8,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其从理性、情感、意志等多个层面增强对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认识与行动自觉。(三)壮大工作队伍,“教学相长”提效果当前,以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核心,以辅导员队伍、行政管理干部为主体,以学生骨干队伍为主力,以导师队伍、网络思政队伍为补充的多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9但面向赋能需要,这支工作队伍仍需练好内功。一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工作队伍应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日

17、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坚定政治意识,把握时代大势,坚信乡村人才振兴的客观成效与自身工作实况紧密联系,进而有所触动、有所行动、有所带动;二是提升专业素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青年大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故工作队伍应牢记育人初心,秉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拓宽知识储备,强化学科能力与管理能力,在赋能进程中更有质量、更高效率、更受认可;三是转变育人观念,工作队伍应当培育一种“双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适应青年大学生自主性、开拓性特点,利用多种教学管理手段,例如就乡村人才振兴这一主题进行双方互动,探讨过程中在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认同乡村振兴的同时宣传最新的乡村人才引进政策,使赋能

18、深入实际、深入人心、深入浅出。(四)健全保障机制,“主动返乡”促振兴乡村振兴要引得进人才、用得好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融入乡村振兴、致力乡村振兴,更要化解其对于选择乡村立业、扎根乡村一线的后顾之忧。然而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上述既定目标仅靠一校之力去实现是不切实际的,其对应的是庞大的交流系统和丰富的社会资源,需汇聚多方合力,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青年大学生“主动返乡”,真正让乡村人才振兴更具保障、更有底气。一是校地常态化互动,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间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高校+政府+企业”融合模式,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和地方辐射效应,推动地

19、方为想干事、能干事的返乡大学生提供对点政策支持和配套公共服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并宣传好乡村振兴对人才这一宝贵资源的盼望需要和资源保障,使青年大学生毕业之际自发深入乡村一线、扎根乡村一线、建设乡村一线;二是家校协同式交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和地方常态化互动,还要与学生家长通过日常沟通、邮件互通等形式构建联系,针对就业问题共建家校联盟进行协同式交流,介绍国家发展与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一致性,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青年大学生选岗择业特别是决定从事乡村工作之时来自家庭方面的阻力和误解;三是技术高水准应用,高校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高校

20、可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研发全程反馈服务平台,定期关心毕业生在乡村工作时是否有成长条件、有晋升通道、有发展前途,薪酬、住房、交通、医疗等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地方是否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跟踪岗位质量,以“毕业不散场、温暖不缺位”的姿态让青年大学生愿意返乡并真正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参考文献1 常钦,齐志明,王瑨,杨彦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N.人民日报,2022-10-21(006).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07):22-28.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1-07

21、-02(002).DOI:10.28655.4 言成.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 J.旗帜,2021,(04):92.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N.人民日报,2017-10-28(001).6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 259 页.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1页.8 陈柏林,周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 J.农业经济,2022,(10):115-117.9冯刚.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05):31-40.作者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