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571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8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燕霞 女 广东汕头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袁金明 男 安徽太湖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 体制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重点课题“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马燕霞 袁金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摘 要:高职院校扎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必须完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育人工作有序、有效运行 树立问题导向意识 紧盯育人工作的“盲点”“堵点”

2、“难点”攻坚克难 确保育人工作有效推进 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育人“金”课建设水平 提高综合育人质量效益 积极运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育人 引导青年学生成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合格职业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方法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不容忽视的是 当前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项 影响了育人效果的充分发挥 面向新时代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要形成新格局、取得新成效 就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进步对“德技并修

3、、工学合一”职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不断优化和拓展“三全育人”工作方法路径 努力在守正固本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一、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提升协同育人实效“三全育人”育什么、怎么育、谁来育?这是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上必须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 没有真正将各部门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导致各主体之间缺少有效的互联互通、密切协同 相互配合、相互协同不够 因此 高职院校要从完善“三全育人”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入手 确保“三全育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有人落实(一)完善“三

4、全育人”体制机制 保障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制度带有根本性 机制带有约束性 制度和机制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要卓有成效 就必须有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作保障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要从完善体制机制着手 一是要强化“三全育人”组织领导“三全育人”工作要扎实推进 坚强的组织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马燕霞: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领导是关键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成立“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为“三全育人”工作把关定向、全程督导、跟踪问效 要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方协调互动、育人主体各

5、司其职的全方位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 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 要将“三全育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纳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 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办学治校实际制定实施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三全育人”工作评价细则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绩效考核奖惩办法 等 真正做到“全员”协同配合、“全程”有效推进、“全方位”综合发力 在育人质量提升上下真功、见实效 二是要严明“三全育人”的职责分工“全员育人”重点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育人责任、育人情怀 强调育人队伍的系统性、协同性 有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浮在表面、成效

6、不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 导致育人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履职落空 高职院校要着力强化各级领导的引领和担当作用 切实将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真功实效纳入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业绩考核和述职测评的指标体系之中 将“优、良、中、差”不同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职称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要高度重视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机制 着力发挥好思政教师、心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 引导专业课教师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切实凸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要把“三全育人”工作成效纳入管理服务岗位人员职责和考评范围 引导后勤物业、医疗保障

7、、保安服务等相关人员齐心协力育人 三是完善“三全育人”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要在纵向上建立学校、院(部、系)、班级的三级育人联动机制 同时要在横向上打通学校、家庭、社会、企业育人的协同通道 加强教师、家长、企业导师等各个育人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 切实做到立台账、明责任、破壁垒、扫盲区、连断点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互通、相互交融的“三全育人”工作闭环 确保育人工作真正走深走实、落实见效 要完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 努力形成教学科研、党团工学、后勤物业等部门“一盘棋”思想和“一股绳”力量 由教学科研部门牵头抓总 各部门分工负责 按照“方案实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成果推广、

8、深化拓展”的总体思路 完善和强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 使学校各部门分工协作、综合发力(二)强化育人主体责任 发挥协同育人的综合效益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要取得实效 必须强化育人主体责任 不仅要明确“谁来管、怎么管”“谁来做、怎么做”更要关注“做没做、做得好不好”通过落实制度、完善机制、明确职责、监督考评、兑现奖惩等措施发挥协同育人的综合效益 一是在育人目标上要保持协同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理念中 目标协同居于首要地位 目标优化、目标分解、目标考核、目标激励等运行机制 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

9、重要价值 在育人目标上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做到铸魂育人、启智润心 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勠力同心、奋发有为 二是在育人方法上要注重融合性 高职院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综合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融合育人优势 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在开展和参与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暑期“三下乡”、学雷锋活动、创业创新等社会实践中涵养品德、锤炼意志、淬炼思想 三是在育人合力上要体现互补性 高职院校育人不能仅靠少数部门、少数人唱“独角戏”必须形成“事事关联育人、人人关心育人”的“

10、大合唱”局面 在学校统一领导、周密协调下 发动党团工学、武装工作以及后勤服务与管理等各个部门的教职员工协同教书育人、聚力人才培养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紧盯“三全育人”短板弱项 聚焦“三个焦点”赋能育人高职院校要围绕“三全育人”工作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 紧盯所在院校、所在部门存在的育人责任主体缺位、育人过程时紧时松、育人环境亟待优化、育人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对症下药 聚焦存在的短板弱项解困破难 确保“三全育人”工作抓常抓长、久久为功(一)填补“全员育人”的“盲点”积极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协同育人积极性“全员育人”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形成“四位一体”的育人联动机制 在“四位

11、一体”中 家庭育人、社会育人是高职院校推行“三全育人”的“盲点”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 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 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责任”这导致家庭育人与学校育人无法有效同频共振、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很难做到协同配合有鉴于此 高职院校要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避免家庭育人“挂空挡”“留死角”辅导员(班主任)平时要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就学生在校的思想状态、学习表现等与家长交换意见 假期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劳动实践情况 寒暑假实行“一信、一书、一表”制度 要求学生携带 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大学生文明度假告知书 回家返校时带回有家长签字和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的大学生文明假期表现鉴定表 作为对学生

12、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高职院校要认真组织好学生企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活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同时要建设并利用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引导青年学生在扎实的企业实践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做到学思践悟、真知笃行(二)疏通“全程育人”的“堵点”着力提高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育人质量效益在一些高职院校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 职业实践技能提升成了中心任务 智育、体育、劳育可以得到一定培育 至于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心育等却存在“学校鞭长莫及 企业难以顾及”的“堵点”学生远离学校教育环境 不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身边 遇到思想疙瘩、心理问题、成长困惑、职业迷茫等无法获得及时有效

13、的指导和帮助 正因于此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推进“校企育人共同体”建设 在与学生实习企业签订协议时要特别约定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修养、心理健康、遵章守纪等内容 学校领导、院(部、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要定期走访企业 掌握学生实习表现、思想状态、道德品行、守纪情况、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情况 学校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与企业导师(带教师傅)之间应保持密切且畅通的联系 通过强化校企合作育人 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做到能力素质“双提升”、思想品行“齐进步”(三)破解“全方位育人”的“难点”发挥好奖(助)学金评选的正向激励作用在高职院校 学生的奖学金评比和贫困生资助金推选是个牵涉面广的敏感话题 也是学

14、生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解决得好就会“以点带面”解决得不好可能会“打击一片”甚至还会引发不当舆情 高职院校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门有关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的规定精神 制定实施 奖学金评定办法励志奖学金评定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 等规定 组成由校领导牵头 教学科研、党团工学等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领导、相关专家教授共同参与的奖(助)学金评定领导小组 在个人申报、班级评议的基础上由所在二级学院推荐 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公示 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实现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零纠纷、无投诉评出正能量、评出好导向、评出好风气 达到以评促建、以奖促优的目的 发挥好奖(助)学金评

15、选的正向激励作用和特殊的育人功能三、发挥迭代互补效应 实现“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有的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远、大、虚、空、老、旧、偏、怪”等问题 缺乏时代感没有新颖性 学生的抬头率不高、点头率更不高在方法上“照本()宣科”不分专业对象“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没有指向性 学生听了索然无味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有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第一课堂”育人 而对“第二课堂”“网络课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马燕霞: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堂”疏于建设和管理 育人实效不够明显(一)挤水育金 精心打造“第一课堂”发挥好主渠道育人作用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第一课堂”是育人的

16、主阵地 在“第一课堂”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专业课、基础课等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讲好思政课 教师是关键 方法很重要 必须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以时不我 待 的 担 当 和 壮 士 断 腕 的 气 魄 挤“水”育“金”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真正做到当时代新师、教时代新课、育时代新人 同时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要认真落实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要求 深入挖掘专业课、基础课中的学理知识、价值理念、道德素养、传统文化等思政育人元素 将思政元

17、素巧妙自然地应用到课程育人的教学环节之中 发挥好课程思政育人的独特作用和特殊功能 打好育人的“组合拳”形成思政课与专业课、基础课等互通共融的一体化课程育人体系 合力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培根铸魂 开辟“第二课堂”发挥好多载体育人作用“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 两者有机融合、相互衔接就会发挥出“”的育人效应 高职院校要构建好团学工作育人、武装工作育人、创业创新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志愿者行动、义务支教以及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在回报人民、奉献社会的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 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育人

18、功能 组织职业规划、创业设计、技能创新等竞赛活动 开展“青马工程”“攀登计划”“榜样青年”等活动 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 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激发青年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树立忧患意识 关注国家安全 踊跃报名参军入伍 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经常性地举办诗歌朗诵会、民歌音乐会、红歌大合唱、青春风采发布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 使青年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洗礼 定期举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艺术作品设计比赛活动开展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视、唱红色歌曲、诵红色诗篇、讲红色故事、学红色榜样、践红色誓言、立红色志向、游红色圣地、走红色

19、道路、踏红色足迹、做红色传人等系列红色传承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三)启智润心 激活“网络课堂”发挥好新媒体育人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思想舆论的重要领域 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阵地“机不离身 一网情深”成为青年学生的“标配”手机和网络成为青年学生须臾难离的生活工具、学习载体 高职院校要顺势而为、迎“网”而上 积极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和阵地 创新网络育人方式方法 将互联网从思想政治引领的最大“变量”变成助力铸魂育人的最大“增量”使“网络课堂”成为学生乐于访问、勤于学习、拓宽视野、便利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必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好“云课堂”“雨课堂”等新型

20、网络课堂和“超星”“学习通”等新型教学媒体 使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使线上育人与线下育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要按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要求整合育人阵地资源和平台优势 实现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互补 最大限度汇聚网络育人资源 开发和拓展校园官微、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等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 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和网络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用网护网的法规制度和道德要求 坚决抵制庸俗、低俗、恶俗的“三俗”网络“亚文化”坚决反对网上出现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积极传播正能量 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网络红军”和“网络卫士”四、注重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注重以“

21、三种精神”融合育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是高职院校遵循学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生成长规律、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所必备的重要教育资源 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应当将这“三种精神”有机嵌入、深度融合 促进青年学生成为堪当大任的新型职业人才和合格劳动大军(一)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坚持以劳模精神育人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快速发展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就越需要劳动模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年 月 日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全国总

22、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 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劳模的作用是巨大的 高职院校要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教育纳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日常教育、文化活动、企业实习等途径开展讲劳模故事、赞劳模风范、学劳模精神等活动 通过“走出去”看劳模行为示范和“请进来”让劳模传经送宝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劳动模范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学习践行劳动模范立足平凡岗位矢志不渝的闯劲、钻劲、干劲 努力成为传承劳模精神的新型高素质职业人才(二

23、)弘扬劳动光荣美德 坚持以劳动精神育人劳动创造财富 劳动滋养生命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越是憧憬美好的未来 越需要我们焕发劳动热情 越需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高职院校办学治校 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体而言就是为社会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劳动大军 新时代 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对于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职业人才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规划 纳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纳入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大力营造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 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经常性开展以劳

24、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引导学生懂得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深刻道理 努力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转化为自觉行为 做到既要向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学习 又要向辛勤的普通劳动者学习 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成为知识报国、奉献社会的优秀职业人才(三)激发爱岗敬业动力 坚持以工匠精神育人新时代 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和职业大军 它呼唤着高职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青年学生而言 学习是中心任务 其中“学”主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习”则主要解决的

25、是“会不会”的问题 实践出真知 高职院校育人既要重视“学知”还要强化“习知”在提高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涵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既有利于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为此 高职院校要把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三全育人”体系中 引导学生在学习成才路上做到学以明理、工致匠心、真知笃行 努力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做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努力向大国工匠学习、向技术能手对标、向行家里手看齐 成为创业创新的排头兵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现中国梦

26、的伟大历程中成就自己的成才梦、成功梦 成为国家栋梁材、社会的主心骨、家庭的顶梁柱五、结语高职院校扎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校情学情的具体特点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三全育人”工作的体制机制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要奔着现实问题去 凝神聚力迎难而上 在破解问题、排忧解难中与时俱进、务求实效 要立足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 建设好“第一课堂”同时精心打造好“第二课堂”合理运用好“网络课堂”顺应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马燕霞: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的机制赋能和路径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 通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教育养成 培育和塑造大批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合格职业人才参考文献岳龙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全员育人体系建构 思想教育研究():吴长锦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求是():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耿云霄黄国平 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