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范文最新推荐------------------------------------------------------
婚前协议书模板
甲方(女)姓名:_____________乙方(男)姓名:______________
兹因双方情投意合,故订于________年___月__日在________举行婚礼仪式。为了能够营造一个互信、互敬、互爱、互谅、健康乐观、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美满婚姻的共识下,继续发扬恋爱时期相互欣赏、互为促进的恩爱精神,使婚后的家庭幸福美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婚姻法》中有关规定,双方基于平等自愿的情况下协商,共同遵守以下条款:
一、财产约定
(一)房产
1甲方拥有座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产一处,面积________平方米,为________权房,由________方式取得。
乙方拥有座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产一处,面积________平方米,为________权房,由________方式取得。
2、婚后若对该房产进行处置,重置财产中如包含该部份财产价值,仍属原产权人,不视作夫妻共同财产。婚后若对该房产另行添附,其增值部份视作夫妻共同财产。
(二)动产
1、甲方拥有货币存款人民币________元。 乙方拥有货币存款人民币________元。
2、婚后,货币存款不因存单到期另行转存而视作共同财产,因存款取得的利息收益仍归原存款人所有。
3、婚后双方继承或接受的赠予归各自所有,被继承人和赠予人有明示的遵照明示。
(三)贵重物品约定
甲方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婚后若对该部分财产变现,现金归原所有人。
(四)家庭财务
1、登记后,乙方须向甲方公开经济收入账目,不得少报、瞒报和漏报。
2、乙方方将工资卡、信用卡及现金等所有收入,交由甲方管理和支配。
3、甲方承诺在管理家庭的经济账目中,财务公开。
4、甲方保证家庭收支平衡,并有节余。
5、在单项家庭消费1000元以上,须告知对方,并一起商定。
二、相互忠诚义务
对方有知情权,并征得对方同意方可,若违犯视同背叛性质。
三、信任尊重
(一)双方要互为信任,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信任对方。
1、若遇事心有疑问,应抱以信任和积极的态度,及时向对方求证。对方也应用积极的态度及时回应,解释,消除疑问。
2、双方在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要抱着向前看的态度和加深感情的原则,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不出口伤人,不翻旧账,不消极。
3、在双方遇有矛盾、争执,双方要主动退让,包容。必须倾听对方的说明,解释。
4、若双方发生争吵或生气,必须当天和解,不管什么不愉快的事不能放过夜,更不应以消极的态度,引入冷战。
(二)夫妻个人守则
1、文明用语,相互尊重。一切能伤害彼此的话语请三思后再说,杜绝一切难听的骂人词语。
2、夫妻间不得有任何隐瞒,不得说谎(无论善意的还是故意的),包括与任何朋友(尤其以前的男女朋友)的联系,借贷,都应及时告知对方,以免引起误会,影响感情。
3、不得出入色情场所。(包括合法或非法之色情场所)
4、不可沉迷赌博。(包括合法或非法之赌博)
5、不可服食违禁药物。
6、不可经常性摄取过量酒精。应酬及朋友聚会适量可理解,但坚决杜绝借酒发疯。
7、夫妻间不可作出伤害彼此的行为。包括心理上、生理上,伤害之定义以双方的感觉为依据。
8、夫妻间在任何时刻,均不能失去联络。12小时内任何藉口,例如电话没电之类原因,皆不被接纳。
9、夫妻间不能企图或意图影响各自的观点意见、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若夫妻间对事物持有不同意见,以共同协商的意见为最后依据。
10、若因个人发展不同,导致双方不再有共同语言,非过错方可提出并让对方改进,若无改进,对方先提出警告,而后屡教不改则提出离婚。
11、夫妻间应彼此尊重,不可勉强对方做任何非自愿去做的事。
12、夫妻间需互相关心爱护,夫妻间有责任了解双方之喜好,并应尽其所能满足要求。
13、吵架不当着父母、亲戚、邻居的面吵,更不能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发生争执。在公共场所给对方面子。 14、吵架时男方不准挂电话,不管谁对谁错,只要一吵架,男方必须先轻声轻气哄女方一次,否则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全部由男方负责。
15、双方在家里吵架均不准一走了之,不许不带手机和关机。更不可彻夜不归。
16、有错一方要主动道歉,无错一方在有错方道歉并补偿后要尽快原谅对方。双方都有错时要互相检讨,认识错误并道歉。
17、男方不得与妻子或家人以外的异性有过分及不必要之亲昵举动。过分或亲昵之定义由妻子界定。
18、夫妻双方必须尊重对方家庭成员,发生任何情况,均不得辱及对方家庭成员。
19、女方例假期间,男方应尽量忍让,不与其计较;应该替对方的身体健康着想,双方若发生争执,男方应自觉退让。
20、男女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分床睡。
四、生活态度
(一)双方对待婚后生活,继续坚持二十四字原则:爱财有道,不贪不赌;不拿不要,自食其力;轻松工作,智慧赚钱。
1、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有科学健康的方法,并确保家庭民主。
2、在家庭遇到困难时,不要对生活抱消极态度,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共同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3、在健康的前提下,要相互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接受对方具有个性的生活方式。
4、双方对待金钱方面,少挣少花,没钱不花,花钱不是最重要的,没钱花能让自己开心才是重要的。
五、子女抚养和待人
(一)同意婚后子女从□父姓□母姓。
(二)双方对子女的教育负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既要讲科学又要讲家庭民主。双方同意遵守下列之行为:
1、不得不当体罚、虐待、伤害或操控子女。
2、保证提供子女健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3、不得唆使子女从事危害健康、危险性工作或欺骗子女。
4、不得遗弃子女。
5、不得为其它对子女或利用子女犯罪或为不正当之行为。
(三)对子女的家庭辅导,按各自的特长分工。在辅导中,双方要相互学习,互为促进,共同提高,不能抱有应付的态度。
(四)对亲戚长辈
1、双方父母由双方共同赡养和照顾,一视同仁,不袒不偏。
2、对待双方的长辈要宽容礼让。在出现分歧时,要善于沟通,不要抱抵触和消极的态度。
3、对方的长辈和亲友,都应受到双方的尊重和热情款待。
4、与亲戚长辈若有矛盾,在不伤和气和感情的前提下,作为晚辈理应主动忍让。在缓解矛盾,解决问题中,要积极主动,态度诚恳,不能耍脾气。
5、双方自己的钱财可以借给或者赠予自己的亲戚朋友,需要向对方通报,借款金额低于人民币1000.00元以下对方可不干预,超过人民币1000.00元则须经对方同意方可外借。
6、过年过节有义务参与对方直系亲属的生日宴会等必须的活动,已促进小家大家都和和睦睦。
7、夫妻双方承诺婚后互负贞操、忠诚义务,不得有婚外情婚外性等行为,如有一方违反者,应给付他方精神损失费用(量具体情况来定金额)。如果想和别的男人或者女人好,必须先提出离婚。
8、绝对不发生家庭暴力,如有一方违反或若对方因此产生了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以后共同生活,无过错方可提出离婚,对方不可拖延。情节严重交于当地公安机关刑法处理。
9、如任何一方发生打骂虐待老人的情况,另一方均可提出离婚。
六、责任分担
※双方应互相协助他方之家务工作
2、要珍惜双方的劳动,爱护刚打扫干净的房间,不乱扔东西,及时整理衣物,保持清洁。
3、家里的一般性事务由乙方决定,重大事务由双方协商决断。
4、家外的事务,由乙方出面交涉。
七、权利
1、夫妻双方有保留各自的朋友圈子(指正常社会关系的朋友)和必要的私人空间的权利。
2、夫妻双方有了解对方工作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权利,有了解对方收入和花销情况的权利,双方应主动交流沟通,任何一方不得故意隐瞒和欺骗。
3、女方在怀孕、生病及哺乳期间等中有拒绝离婚的权利,男方不得提出异议。
4、夫妻双方在离婚后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在子女未满18岁之前,任何一方不得单独替子女作出重大决定,比如更改姓名、考学、工作等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八、义务
1、夫妻双方有义务关心、爱护对方。外出参加吃饭聚会等活动必须提前汇报,未争得对方允许,不得夜不归宿(因工作出差、调动等情况除外)。
2、尊敬对方的父母长辈,不得打骂老人,不得虐待老人,不得嫌弃老人,吵架不开心不能对父母无礼。
3、婚后夫妻双方有赡养各自父母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阻碍对方孝敬父母且有义务协助对方孝敬父母。
4、夫妻双方负有生育子女的义务,不得以非医学理由拒绝生育。
5、夫妻双方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离婚后有给予抚养费的义务。
6、夫妻一方意外亡故,另一方有赡养对方老人的义务。
九、特约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婚后发现有修改和添加的必要,应及时处理。
双方正式结婚前(以办理登记手续为准)若因其中一方违反以上条约,另一方有权提出终止本协议。若有未尽事宜,可另行签订补充异议,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协议一式二份,未婚夫妻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起生效。
甲方签名: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名: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用人单位:_____
劳 动 者:姓名:_____ ,身份证号:_____,电话: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和〈陕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劳动者伤残补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共同遵守、履行。
第一条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时左右,_____在__________ ,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经西安市人社局认定,劳动者的此次事故属于工伤事故。
第二条 经双方充分协商,劳动者同意放弃申请工伤伤残评定的权利,由用人单位参照有关标准给予劳动者相应的一次性补偿。
第三条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充分协商,劳动者同意由用人单位给予其如下工伤待遇:
(1)医疗费及后续治疗费用为:__________ ;
(2)误工费(含医疗期间及出院之后的康复期)为:__________ ;
(3)其他费用(含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为:_______________ ;
(4)前述费用计人民币:_______________。
对于前款约定的补偿款,甲方应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3日内全额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拖延;劳动者本人应领取该补偿款,不得委托他人代为领取,若委托他人,应提供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第四条 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即行终止,各项社会保险关系也同时终止,双方之间也无其他任何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劳动者应当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3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手续(如工作交接等)。
第五条 劳动者在本协议生效后,同意不再就此事以任何理由向用人单位主张任何补偿请求,若劳动者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则同意由将已经收取的前述补偿费用全额退还给用人单位。
第六条 本协议约定的前述补偿为一次性补偿,劳动者在取得补偿款后,同意不再以此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补偿,也不再以此为由妨碍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应当补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七条 本协议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用人单位执三份,劳动者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九条 因本协议发生的争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第十条 本协议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签订于甲方办公室。
用人单位(盖章):_____ 劳动者(签字):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签字):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甲方将租用的____市____区____路____号第____层两个教室转租给乙方作为办学使用。
第一条:房屋座落在____市____区____路____号,________市场有限公司办公楼第____层内廊南侧西头起第____间房、第____间房。
第二条:租赁期限为一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三条:年租金为 元人民币(壹万贰千元整),押金: 元(贰千元整)(合同到期后,如乙方不拖欠甲方任何费用,由甲方返回押金给乙方),乙方先付一季度房租 元,剩余房租分别于: 年 月 日前付 元、 年 月01日前付 元 。协议期满,乙方若要继续租赁房屋,甲方可以优先考虑与乙方续签租赁协议,租赁费用和年限另议。
第四条:乙方按时向甲方付清房租,每逾期一日,由违约方按照房屋租金的千分之三向对方给付滞纳金,无特殊情况,违约超七日,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责任由违约方承担,甲方不返还给乙方押金和剩余租金。乙方在租赁期间,所办理相关手续和费用,全部由乙方负责。
第五条:乙方须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守法经营,否则甲方有权终止履行协议,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第六条:租赁期内,乙方应承担电和内部改造维修等全部费用,并对所租房屋(场所)由于乙方原因出现的一切事宜承担责任,包括火灾、失盗或其它安全事故。
第七条:如甲乙双方有一方提前终止本合同,须经另一方同意,否则应按照合同总租金的一倍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第八条:协议履行期内,办公楼若遇规划拆迁;自然灾害而无法继续承租,甲方应提前一个月通知乙方,乙方将无条件退出。未达到承租时间,甲方应无条件返还乙方剩余租费。
第九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以补充协议予以明确;本协议若有争议,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解决不了,可由当地人民法院裁决。
第十条: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第十一条:本协议由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11 /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