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440261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介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功理一、霍乱一、霍乱霍霍 乱乱概述概述u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急性性肠肠道道传传染病染病u法定甲类传染病法定甲类传染病u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之检疫传染病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之检疫传染病u国际检疫传染病国际检疫传染病霍霍 乱乱病原体病原体霍乱弧菌:霍乱弧菌:1.O1群(古典型、埃尔托生物型)霍乱 2.O139群 霍乱 3.非O1、非O39群 感染性腹泻霍乱毒素霍乱毒素:剧烈腹泻的主要致病主要致病物质霍霍 乱乱-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剧烈泻吐(数次剧烈泻吐(数次失禁)失禁)u水样便(黄色、清水、米泔或血水样)

2、水样便(黄色、清水、米泔或血水样)u多无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多无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u迅速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尤其腓迅速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尤其腓肠肌和腹直肌),无尿或少尿肠肌和腹直肌),无尿或少尿u中毒者神志不清中毒者神志不清u潜伏期:潜伏期:12天(数小时天(数小时5天)天)霍霍 乱乱流行特征流行特征u人群人群:新发疫区(年龄别无差异),老疫:新发疫区(年龄别无差异),老疫区(儿童高发)区(儿童高发)u时间时间:夏秋季高峰,没有明显的年份发病:夏秋季高峰,没有明显的年份发病周期周期u地区地区:疫点突然出现,呈暴发样流行,疫:疫点突然出现,呈暴发样流行,疫区迅速扩大,跳跃

3、性出现区迅速扩大,跳跃性出现霍霍 乱乱预防措施预防措施u“三管一灭三管一灭”:水源:水源 饮食饮食 粪便粪便 苍蝇苍蝇u个人卫生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u改善饮食改善饮食: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u建立建立肠道门诊肠道门诊,开展,开展疫情疫情和和环境环境监测,加强监测,加强病病例报告例报告u健康教育、疫苗健康教育、疫苗和和药物药物预防预防霍霍 乱乱流调及标本采集流调及标本采集u个案调查:水源个案调查:水源 饮食饮食 粪便粪便 苍蝇苍蝇u病前病前5天食物史天食物史u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大便大便 肛拭肛拭 呕吐物(直接接种呕吐物(直接接种或置或置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蛋白胨水

4、或C-B管常温送检管常温送检)霍霍 乱乱隔离消毒隔离消毒u对象:病人对象:病人 带菌者带菌者u解除:症状消失或停药后粪便培养每天解除:症状消失或停药后粪便培养每天1次,次,连续连续2次阴性次阴性u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u密接者:病人发病前密接者:病人发病前5天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天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密切接(医学观察:密切接(医学观察:5天,粪检连续天,粪检连续2次阴性)次阴性)霍霍 乱乱病家处置病家处置u病家调查:基本情况、卫生状况、食物加工病家调查:基本情况、卫生状况、食物加工储存及可疑物品储存及可疑物品u采样:高危或剩余食物采样:高危或剩余食物u环境拭子:砧板环境拭子:砧板 洗

5、菜盆洗菜盆 厕所厕所u水:病家饮用水、生活接触用水和污水排放水:病家饮用水、生活接触用水和污水排放的河流、池塘、水井的河流、池塘、水井u消毒消毒u灭蝇防蝇灭蝇防蝇霍霍 乱乱可疑食物调查可疑食物调查u来源来源u贮藏和加工方法贮藏和加工方法u食用方法食用方法u消耗或食用量消耗或食用量u剩余食物处置剩余食物处置霍霍 乱乱疫点或疫区解除疫点或疫区解除u疫点解除疫点解除疫点处理后,接触者连续查便二次阴性,污染疫点处理后,接触者连续查便二次阴性,污染物(区)消毒后第二次检测结果阴性,且无续物(区)消毒后第二次检测结果阴性,且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疫点处理后,疫点处理后,5天后无新病例出现

6、天后无新病例出现u疫区解除疫区解除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5天,无新病人和天,无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带菌者出现二、手足口病二、手足口病一、2011年疫情概况报告病例 5074例(发病日期)重症病例 1例死亡病例 0例报告病例数较2010年同期的3813例上升33.07%。时间分布人群分布57月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1011月出现第二个发病小高峰05岁儿童为主入托年龄(25岁)患儿约占%男女性别比为1.75:1 三间分布地区分布各镇(街)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前五位:大石街(783例,20.54%)钟村街(645例,16.92%)市桥街(567例,14.87%)南村镇(388

7、例,10.18%)石基镇(298例,7.82%)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16起发病51人 涉及3604人发生场所:托幼机构、家庭二、相关文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引(穗卫201121号)广东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粤卫办20107号)广州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粤卫办201115号)三、疾病概述病原学临床表现病例定义l 肠道病毒l 微小RNA病毒l 至少100个分型病原学概述l Cox A 2 4 5 6 7 9 10 16l Cox B

8、1 2 3 4 5l ECHOl EV 71手足口病病原体引起皮肤、内脏及神经系统疾病子代病毒随血流扩散到其他敏感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肠道内繁殖肠道病毒物理化学特性l 普通病例F临床诊断病例(没有皮疹不予诊断,尽量不报疑似尽量不报疑似)F实验室诊断病例l 重症病例F重型(神经系统受累期)F危重型(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l 聚集性病例事件l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l 密切接触者相关定义聚集性病例事件p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p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p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p同一

9、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p同一自然村、居委会、托幼机构及学校等单位(或管区),1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病例发病前在病例发病前7 7天至发病后天至发病后3 3天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下列儿天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下列儿童童p家庭成员家庭成员p同宿舍成员、同班级成员同宿舍成员、同班级成员p共同就餐人员共同就餐人员p共同玩耍人员等共同玩耍人员等p有其它流行病学联系的儿童有其它流行病学联系的儿童p持续高热不退p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p呼吸、心率增快p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p高血压p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高血糖p具以上特征,尤其3岁以下患者,

10、短期内可能发展成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识别要点根据根据p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p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p请在请在“实验室结果实验室结果”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p“备注备注”栏注明相应型别栏注明相应型别p结果为结果为“阴性阴性”者,在者,在“备注备注”栏注明栏注明“实验室结果为阴性实验室结果为阴性”个案报告病例报告病例报告 调查处理调查处理 病例转诊病例转诊 死亡病例上报死亡病例上报重症及死亡病例处置病例

11、报告F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时,立即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病例报告或订正F在病历卡片中的“是否重症”一栏选择“是”,同时电话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F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时开展手足口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的报告审核管理工作F危重症病例在“备注”注明调查与处理p24小时内开展调查。小时内开展调查。p调查内容: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诊疗过程、调查内容: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诊疗过程、感染传播情况、病原检测结果等感染传播情况、病原检测结果等p重症病例填写重症病例填写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表p死亡病例填写死亡病例填写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手足口病

12、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p个案信息录入个案信息录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警信息系统”p采集患儿及密接采集患儿及密接粪便粪便标本标本重症收治医院重症收治医院p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p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省重点病例重症收治医院省重点病例重症收治医院死亡病例上报死亡病例上报n严格报病,需由收治医院专家组讨论确认后才严格报病,需由收治医院专家组讨论确认后才进行网络直报。进行网络直报。n出现出现疑似疑似手足口死亡病例,需在患儿死亡后手足口死亡病例,

13、需在患儿死亡后4848小时内小时内将病历等资料复印件寄送至将病历等资料复印件寄送至省厅医政处省厅医政处,由省专家组进行讨论确认,同时,抄送广州由省专家组进行讨论确认,同时,抄送广州市市卫生局医政处。卫生局医政处。主动检索 疫情报告 调查处理 托幼机构防控要点聚集性病例处置主动搜索主动搜索p区县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区县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生院p每日登录每日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通过发病日期、工作单位、现住地址等条件通过发病日期、工作单位、现住地址等条件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筛选,发现手足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筛选,发现手足口

14、病异常增多或聚集性分布报告后及时上报口病异常增多或聚集性分布报告后及时上报疫情报告疫情报告p病例异常增多病例异常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时,要及时向当地疾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时,要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控机构电话电话报告报告p疾控、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建立报告渠道。负责传染疾控、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建立报告渠道。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专职工作人员病疫情报告专职工作人员p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按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按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并以最快方式逐级上报疾控机构生事件信息报告,并以最快方式逐级上报疾控机构调查处理调查处理p报告内容:报告内容:v疫情单位概况:地理位置、内

15、部功能结构、环疫情单位概况:地理位置、内部功能结构、环境卫生状况等。境卫生状况等。v疫情概况:报告单位,报告时间,发病人数和疫情概况:报告单位,报告时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例三间分布,首例病例或指示病死亡人数,病例三间分布,首例病例或指示病例发病经过等;例发病经过等;v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区域接触,病例间接触,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区域接触,病例间接触,晨检和缺勤登记落实情况、消毒措施等;晨检和缺勤登记落实情况、消毒措施等;v采样与实验室检测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24小时内开展小时内开展调查与处理 p首例病例、指示病例和住院病例v填写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p流行病学调查后,填写v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调

16、查报表v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一览表v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p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要求及时做好事件初次、进程与结案报告托幼机构防控要点p晨检、缺勤登记、传染病管理制度落实v皮疹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凭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传染科的健康证明复课 p健康教育、清洁消毒工作v消毒水配置、紫外灯消毒、消毒擦拭停留时间、消毒频次v教授儿童正确洗手方法v致家长一封信、开设卫生课堂等p停课建议 停课10天v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所在班级v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班级v托幼机构停课: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p

17、要求及时采集标本,要求及时采集标本,p建议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建议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标本p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标本的采集由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标本的采集由病例所在医院病例所在医院负责负责p标本送检由标本送检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中心负责负责聚集性病例事件、突发事件聚集性病例事件、突发事件p采集采集至少至少5例例病例标本(病例少于病例标本(病例少于5例的全部采集例的全部采集p采集相同数量的未发病密切接触者采集相同数量的未发病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的标本健康儿童的标本病原学监测常规病原学监测常规病原学监测p番番禺禺区区:县县级级及及以以上上综综合合医医疗疗机机构构每每月月最最少

18、少需需采采集集5例例首首次次就就诊诊的的普普通通手手足足口口病病病病例例标标本本,于于每每月月25日日前前送至市疾控中心。送至市疾控中心。p采集种类:采集种类:粪便粪便,必要时采集咽拭子、肛拭子、疱疹,必要时采集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等样品。液等样品。建议建议可同时采集环境标本等其他生物样品。可同时采集环境标本等其他生物样品。p保存与送检:采集标本后,需填写保存与送检:采集标本后,需填写手足口病样品登手足口病样品登记表记表,4暂存暂存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小时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以下低温冷冻保藏。临床标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温冷冻保藏。临床标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反避免反复冻融复冻融

19、。2012年工作提点监测提醒 2012年疫情概况 工作重点提醒15周19周截至2012年15周(4月15日)报告病例 5633例重症病例 3例死亡病例 0例报告病例数较2011年同期的1431例上升293.64%2012年手足口病工作重点把好预防关l病例早诊断:F各级医疗机构均有手足口病诊断权,重症病例需市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死亡病例需省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l聚集早发现:F病种主管需每日至少一次对近1周手足口病报告卡进行聚集性筛选l疫情早报告:F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发现聚集及时上报 加强监测l落实信息系统录入工作(重症、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l市疾控中心定期进行手足口病专报反馈监测情况

20、切实落实控制措施l托幼机构:l执行停课制度、返校证明纳入督导考核项目l疫情发生时召开家长会、派发“致家长一封信”l消毒液配置、停留时间、紫外灯安装与消毒时间l活动场地、午休室设置(空间、个人物品等)l社区:l公共活动设施消毒、健康教育l宣传海报张贴l预防接种门诊:l宣传单张取阅点、宣传片滚动播放三、流感三、流感流感流感概述概述u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引起u上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上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u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u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流感流感分型分型u甲型甲型(A):世界大流行,动物中分布广泛,引起大:世界大流行,动物中分布广泛,引

21、起大量动物死亡量动物死亡u乙型乙型(B):常引起局部暴发,仅在人体中分离到:常引起局部暴发,仅在人体中分离到u丙型丙型(C):散在出现,主要引起婴幼儿发病:散在出现,主要引起婴幼儿发病流感流感传染源传染源u病人病人 (主要主要):0-7天天,23天最强天最强u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u动物动物:猪、鸡猪、鸡流感流感传播途径传播途径u空气空气u飞沫飞沫u间接接触:茶具、食具、毛巾间接接触:茶具、食具、毛巾呼吸、讲话、咳嗽、喷嚏呼吸、讲话、咳嗽、喷嚏流感流感易感人群易感人群u普遍普遍易感易感u型或亚型间型或亚型间无交叉无交叉免疫免疫u新生儿新生儿病情较成人和年长儿童重病情较成人和年长儿童重u抗体抗体感

22、染感染1周出,周出,23周达高峰,周达高峰,1年左右降年左右降到最低到最低流感流感流行特征流行特征u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季节性升高,广一年四季,季节性升高,广州春夏季州春夏季u传染性强传染性强,流行或大流行,流行或大流行u新亚型新亚型易引发暴发或大流行易引发暴发或大流行流感流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中毒:中毒:高热高热、头痛、头晕、畏寒、全身酸、头痛、头晕、畏寒、全身酸痛、乏力痛、乏力u呼吸道:呼吸道:咽痛咽痛、干咳干咳、流鼻涕、流泪、流鼻涕、流泪u消化道: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消化道: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吐和腹泻流感流感诊断依据诊断依据u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流行

23、季节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或医院门诊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u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发热发热38、伴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伴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乏力;u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病毒阳性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增高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倍或以上流感流感预防措施预防措施u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最有效和经济最有效和经济北方

24、北方10-11月,南方月,南方12月月-次年次年2月月u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补充,不能替代疫苗补充,不能替代疫苗u重点集团单位重点集团单位:学校、幼儿园和社区:学校、幼儿园和社区四、登革热四、登革热登革热登革热概述概述u蚊媒传染病蚊媒传染病u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u血清型:血清型:DENV-1,2,3,4u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疫苗u蚊媒控制是有效方法uDF/DHF/DSS登革热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起病急,发热起病急,发热3940,头痛,眼眶痛,全身,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u皮疹皮疹u白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u且血小板减少

25、(低于且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传传播途播途径径患者患者健康健康人士人士带病毒蚊带病毒蚊潜伏期:3 3至1414日常見为4 4至7 7日登革热登革热预防措施预防措施u灭蚊防蚊灭蚊防蚊紧急措施紧急措施u清理孳生地清理孳生地彻底措施彻底措施u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常态措施:常态措施登革热登革热健康教育三句话健康教育三句话u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u伊伊蚊蚊生生长长在在水水缸缸及及花花盆盆、罐罐、瓮瓮等等小小积积水水(清水)容器中;(清水)容器中;u3-53-5天天刷刷洗洗水水缸缸,换换水水一一次次;翻翻盆盆倒倒罐罐,清清除除积水,就能控制登革热积水,就能控制登革热五、流行

26、性出血热五、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概述概述u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u主要传染源:鼠主要传染源:鼠u病理:全身广泛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病理:全身广泛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传染源u黑线姬鼠和褐家属、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和褐家属、大林姬鼠u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褐家鼠褐家鼠褐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黑线姬鼠黑线姬鼠黑线姬鼠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u动物传播动物传播 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消化管传播消化管传播 u虫媒传播虫媒传播(螨媒传播)(螨媒传播)u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易感人群易

27、感人群u普遍易感普遍易感u隐性感染率低隐性感染率低:野鼠型为野鼠型为1%4%,家鼠,家鼠型为型为5%16%u感染发病后获得稳定免疫力感染发病后获得稳定免疫力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流行特征u地区:地区:主要分布亚洲,我国疫情最重主要分布亚洲,我国疫情最重u季节性和周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四季均可发病,有明显高峰季节:四季均可发病,有明显高峰季节u黑线姬鼠:黑线姬鼠:11月月-次年次年1月高峰,月高峰,5-7月小高峰月小高峰u家鼠:家鼠:3-5月高峰月高峰u林区姬鼠:夏季高峰林区姬鼠:夏季高峰u人群分布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为主,男: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女2:1,u与与接触接触传染源传染源

28、机会机会有关有关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潜伏期潜伏期:446天,天,2周多见周多见u典型病例典型病例: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u分五期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恢复期u重症病例二或三期可重症病例二或三期可重叠重叠,轻症不典型病例可,轻症不典型病例可越期越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措施防控措施u疫情监测疫情监测u防鼠灭鼠防鼠灭鼠u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u疫苗注射疫苗注射六、伤寒六、伤寒伤寒伤寒概述概述u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病后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病后2-4周粪便排菌

29、周粪便排菌量最多量最多u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污染的水、食物)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污染的水、食物)u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伤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初期初期 病程第一周,体现阶梯形上升,达病程第一周,体现阶梯形上升,达3940u极期极期 病程第病程第23周,肠出血、肠穿孔等多在本期出现周,肠出血、肠穿孔等多在本期出现 (1)发热)发热 呈稽留热,持续呈稽留热,持续1014天;(天;(2)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3)神经)神经系统症状;(系统症状;(4)循环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5)肝、脾肿大;()肝、脾肿大;(6)皮疹)皮疹 多多是

30、病程第是病程第6天,天,2-4mm红色小斑丘疹红色小斑丘疹u缓解期缓解期 病程第病程第3-4周,体温波动逐渐下降,上述症状缓解,脾缩小。周,体温波动逐渐下降,上述症状缓解,脾缩小。u恢复期恢复期 病程第病程第5周周伤寒伤寒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u WBC WBC偏低或正常偏低或正常(35109/L35109/L),粒细胞减少,嗜,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诊断价值)(诊断价值)u血培养血培养 确诊依据:确诊依据:第第1212周阳性周阳性80%-90%80%-90%,第三周为,第三周为50%50%u骨髓培养: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骨髓培养: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u粪便培养

31、:第粪便培养:第3434周阳性率较高周阳性率较高伤寒伤寒预防控制预防控制u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隔离期:发病隔离期:发病-临床消失临床消失-体温恢复体温恢复15日;日;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阴性次阴性(每周每周1次次);带菌者应彻底治疗带菌者应彻底治疗u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搞好“三管一灭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u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区接种流行区接种七、细菌性痢疾七、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概述概述u夏秋季常见夏秋季常见u临

32、床表现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粘液脓血便u病理表现病理表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炎症和溃疡直肠和乙状结肠炎症和溃疡u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传染源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病人及带菌者 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粪口途径 u易感性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免疫力不持久免疫力不持久无交叉免疫无交叉免疫u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夏秋季夏秋季儿童,中青年儿童,中青年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潜伏期潜伏期l l一一3d(3d(数小时至数小时至7d)7d)u除典型表现外,可伴发热及

33、全身毒血症症状,感染除典型表现外,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感染性休克性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u病情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 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急性菌痢u普通型普通型(典型典型)u轻型轻型(非典型非典型)u中毒型中毒型(儿童多见儿童多见)(1)休克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周围循环衰竭型)(2)脑型脑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型)(3)混合型混合型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典型菌痢典型菌痢u高热,寒战高热,寒战u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腹泻,里急后重u粘液脓血便粘液脓血便u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细菌性痢疾细

34、菌性痢疾非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u毒血症状轻,低热或不发热毒血症状轻,低热或不发热u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u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中毒性(周围循环衰竭)中毒性(周围循环衰竭)u严重毒血症状严重毒血症状u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绀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绀u血压下降,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u少尿或无尿少尿或无尿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中毒性(呼吸衰竭)中毒性(呼吸衰竭)严重毒血症状严重毒血症状烦躁,嗜睡,昏迷,惊厥烦躁,嗜睡,昏迷,惊厥瞳孔改变瞳孔改变呼吸异常或衰竭呼吸异常或衰竭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慢

35、性菌痢慢性菌痢u 原因原因 治疗不当治疗不当 耐药,福氏志贺菌感染耐药,福氏志贺菌感染 免疫力低免疫力低 基础疾病基础疾病u分型分型 慢性迁延型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慢性隐匿型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u血常规:血常规:WBCWBC,N N ,慢性可贫血,慢性可贫血u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WBC15WBC15个个/HP/HPu病原学:分离培养病原学:分离培养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预防措施预防措施u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症状消失症状消失/粪便培粪便培养养2 2次阴性)次阴性)u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u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