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428176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根据部机关安排,5月18日至20日,我们一行三人深入*镇和*乡两个乡镇及19个行政村,对农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这两个乡镇,首先听取了党委书记关于本乡镇农村两委班子的整体情况汇报,之后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通过与两委班子成员座谈和实地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乡14个行政村中8个村连选连任,“一肩挑”的达到13个村;*镇38个行政村中2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9个村连选连任。通过调研,两个乡镇党委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比较重视,能够及时处理农村班子建设中的突

2、出问题,可以说,两个乡镇的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2、个别村存在干部不

3、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连续担任村主干长达二十余年,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无能为力”。*村全村800余口人,常住人口仅300余人,61岁老支书*,担任书记27年,一心想搞好村里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却受地理位置限制,只好当老百姓的邮递员、修理员。*村,全村280余口人,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仅有30多位老人常住在村,由于地理位置偏高,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难以解决。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面对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显得“无能为力”。三是“有力难为”。

4、*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是*公司总经理,平时忙于经营企业,没有太多精力考虑村里的事情,甚至连最基本的农村日常事务也不能及时办理,影响了该村的发展。还有一些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常年在外打工,难以参与该村的事务管理。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67岁,*村党支部书记*现已64岁,这两个村的两委干部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

5、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4、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对村委工作不支持,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5、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坚持制度最好的*村,在以前

6、坚持每月三次党员例会,后来变成每年召开四次党员大会,现在感觉到组织一次党员大会都非常困难。6、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运行不规范。个别村会计出纳形同虚设,没有规范的账目,财务收支只是一个笔记本;部分村“两委”主干法律观念淡薄,素质相对较低,认为只要给村里办了事就行,不用向村民公开太多;个别村干部怕麻烦,长时间不向群众公布账目,致使村民对村干部产生猜忌和误解,随即出现上访告状的情况。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年轻党员培养发展困难;同时受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2、乡镇党委对加强村级组

7、织建设重视不够。乡镇对农村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只注重经济建设,轻视党的组织建设,甚至以经济建设替代组织建设,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部分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难以取得实效,致使部分干部新当选不久,便问题不断,在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通过对这两个乡镇的调查,只有郭家庄镇的郑家庄村有集体收入,其余村的集体收入几乎是空白。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

8、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4、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薪酬待遇低、难兑现。目前我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月工资报酬一般在100元左右,村“两委”成员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有的村连干部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只好挂在账上。村干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自己垫钱。还有一些老干部,一心扎在农村干了20年、30年以上,如今自身生活难以保障,感觉到心灰意冷,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

9、的现象较为普遍,卸任村干部每年虽然享受一定的补贴,但数额有限,难以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5、农村干部开展工作阻力较大。一是卸职老干部“不服气”。个别卸任村干部不是利用威信高、经验丰富的优势为村集体发展出谋划策,而是暗地较劲,寻找麻烦影响新班子工作,致使个别新老班子之间矛盾尖锐。二是离退休老干部“不满意”。个别回村离退休老干部只讲组织原则,不讲村里实际,工作中“指手画脚”,不做实际贡献。三是部分群众“乱告状”。村干部频频接受纪检、审计部门审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背上了思想包袱,影响了工作开展。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进

10、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完善农村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管理、奖惩激励等机制,特别是要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加强农村

11、干部队伍培养和管理。一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要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加强培养锻炼。同时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二是进一步落实村级干部的“双定、双述、双评”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干部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三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3、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

12、内在活力。针对农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所处环境艰苦,工作难做,报酬又低,不少优秀年轻党员不愿担任村干部的实际,要在提高政治地位的基础上,切实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继续落实县委实行的卸职干部定额补助制度,让村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4、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结合县委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

13、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5、细化办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力度。要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承担的党建责任目标。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责任目标好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不能完成的,实行末位淘汰、黄牌警告、诫勉谈话等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     6月29日,我校电子信息分院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小分队一行10人在 老师的带领下,结合“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前往安吉市地铺镇三官村针对当地村民自治问题展开调查,现将课题组对三官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

14、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三官村村委会领导介绍,三官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

15、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

16、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17、。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

18、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

19、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

20、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

21、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

22、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

23、督。 调查中发现,三官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从这上面来看,确实三官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村里的负责人对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的工作方式,方法。三官村是一个很大的村,总共有600多户,共2800多人,整个村的座落是比较狭长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召开村民大会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因此村里决定什么大事情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参考。三官村总共分成16个小分队,每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要

24、管理人员几十致上百人不等。队长是从他们队下由村民推选上来的,这点做得很民主。村里决定或是传达事情就是通过村长,书记等向队长们来共同探讨,具体的再由队长去负责实施他们队里的细节工作。在三官村村委会的外面有一个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上面详细具体的把村里的各项计划以及许多村里的开支,收入公布在上面。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

25、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

26、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实行民主决策,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委决策上的本质体现;加强民主决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重大课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27、,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

28、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安吉县三官村随机抽选的60位村民做了问卷调查。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占53%,其余对此不了解;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2)    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

29、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有村里的领导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领导人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    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    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 (5)    50%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30、。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以上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在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村务事实可被区分为二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一类为重要村决策,主要由村社区领导集团集体决策。另一类是特大村务决策,分别以不同

31、的方式、一定程度地吸纳了村民群众直接参与议决过程。但是,这种参与的机会不多,而且对决策的实际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基本不召开,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集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 2 、村领导集团决策

32、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村级民主决策

33、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但是,正是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总是在具体的村治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因素影响,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难免发生对民主决策制度安排的偏离。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民主决策,多数表现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特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实际上主要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村第一把手(一般为书记)手里,与民主决策的制度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决策机制或许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但有可能因决策权过于集中而容易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决策脱离群众。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基本还处在“干部治理”或“精英治理”阶段,离“群众自治”还有一定距离。村民自治有一个从干部治理精英治理群众

34、自治逐步演进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背景下主观、盲目、强制性地推行“群众自治”和民主决策,极有可能造成危害农村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  四、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

35、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内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自身的高度自觉,人民的民主监督,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监督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

36、现状,我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举行“三下乡”活动,到安吉市三官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在三官村有61.9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47.6的村民不清楚村里是否有村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室。而据村委会干部介绍,村里有相应的民主监督政策及举措,实践分队的同学们也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下看到了内容详尽的村务公开栏,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

37、,目前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农村现状显示,村民委员会所具有的集中管理权,与分散的监督权呈现出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往往又导致管理者权力意识的膨胀,引发与民主制度背道而驰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监督的职能,但是这种监督在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的现实情况下,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是受到一定影响的。针对这一现状,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应抓好村务公开的普遍实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积极作为、村民罢免权的切实行使及对村委会成员实行工作过失追究制度等。从三官村村民自治现状来看,民主监督已经从抽象的“纸上权利”变成了实际行动,对于制约村干部的

38、用权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使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入人心,使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除针对性课题的调查外,我分院实践小分队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三官村开展了实践“三个代表”、宣传防治非典、电脑演示教学等系列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三官村村委会赠送“三个代表”学习书籍、防治非典宣传画等,并与村支书记就三官村经济建设、村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让大学生的我们在做好课题的同时,更深入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把目光投向人群、投向社会、投向现实,寻求新

39、的获得真知的途径!    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保持先进性发展添动力今年初,*省委书记*到*县就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民营经济“通过20多年来的探索,闯出了一条好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很有活力,很有实力,也很有竞争力。”要求“更好地总结和宣传*的经验,推动我省县域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县民营经济之所以如此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紧紧抓住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不放松。如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民营企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

40、互动双赢?带着这些问题,我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县进行了两次调研。*县地处黄河深滩区,基础差,底子薄,资源贫乏。改革开放以来,*县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20xx年,全县民营企业达到3343家,从业人员11万余人,民营企业贡献率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5、财政收入的68、农民现金纯收入的85,“三分天下有其二”,形成了“*现象”。县委审时度势,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着力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目前,全县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85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913个,党的工作覆盖面达到95,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立足执政,围绕发展

41、,把思想统一起来能否做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这篇大文章,思想认识是前提。调研期间,无论是接触乡、村干部,还是在卫华集团、飘安集团、东方防腐公司、豫中起重集团等民营企业党建开展比较好的10多家企业,我都深深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执政意识和发展意识。可以说,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氛围已初步形成,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意识已深入人心。强化执政意识执政意识强不强,想问题办事情,对事物的判断,所做出的决策,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带来了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客观上为我们党的建设拓宽新领域,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从*县的现状看,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占全县总

42、人口近七分之一,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理应成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既不能把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更不能把民营经济这个重要领域拱手相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县委始终坚持站在执政的高度,树立大党建理念,把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对党建工作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村党建和民营企业党建“两翼拓展”,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季报制度等,全县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乡镇党委具体负责,企业党组织全力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化发展意识党在企业的执政能力

43、强不强,关键看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强不强。*县的实践证明,凡是党建工作搞得好的民营企业,信誉就高,形象就好,职工干劲就足,发展就快。东方防腐公司原来施工队伍不到10支,产值不足千万元。1999年建立党支部后,通过抓党建工作,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形象好了,信誉高了,现在公司施工队伍已发展到几十支,产值达到几千万元,合同履约率100,优良工程率85以上,连续7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工程质量起诉率为零。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董事长李献民深有感触地说:“我真是看到了抓党建的好处,尝到了抓党建的甜头。”强化“双赢”意识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既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寻求党建与企业发

44、展的最佳结合点,避免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出现民营企业党建与企业生产发展“两张皮”现象。*县就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三不”原则:一是结合不分离,把党的工作与民营企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二是参与不干预,与民营企业主一起共同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三是渗透不包揽,把党的政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使企业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目前,形成了“企业需要,业主支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实现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因“企”制宜,强化指导,把党的组织建起来没有党的组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就空无载体。要根据民营企业的规模、发展状况、党员人数等方面情况,考虑民

45、营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为开展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因“企”制宜建立党组织*县委坚持区分情况、分别对待。对有党组织的改制企业,做到企业改制和党组织改建同步进行,紧密跟进企业改制的步伐,适时调整、改建企业党组织。对没有党组织的民营企业,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对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民营企业设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在50名100名的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的建立党委,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选派党建指导员任何一个民营企业都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营企业,也不应成为党的建设空白点。*县

46、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营企业采取组织委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农村党支部成员兼任的办法选派党建指导员,每个党建指导员负责35个企业,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实现了“有企业就有党的人,有企业就有党的声音”。建立了民营企业党务干部人才库,将退居二线的科局级干部、机关党员干部、教师、军转干部等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纳入人才库。近3年来,组织供需见面会14次,进行双向选择,推荐党建指导员87名。目前,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营企业,全部选派了党建指导员。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调研的10多个民营企业党组织,凡是党组织作用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好的,无一不是有一个讲政治、善协调、肯奉献的党组

47、织书记。*县根据民营企业的不同情况,通过内选、外聘、推荐等方式,把思想作风正、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棒、协调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同志选拔为党组织负责人。东方防腐公司党总支书记李秀俊,原来担任过县乡镇企业局纪检组长、宗教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党性强,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熟悉党务工作,退居二线担任党总支书记后,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主动靠前搞服务调研中,有一种现象使我很受感动,陪同调研的组织部门、乡镇机关干部,和企业的关系、和企业主的关系、和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企业主发自内心的热情欢迎。在推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县、乡领导

48、甘当企业的服务员,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规范工作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开展党的工作。对一些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县委组织部的同志也积极上门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帮助他们积极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变“坐等成熟”为“促其成熟”。健全制度,创新载体,让基层支部“活”起来让党徽在岗位上闪光,让党员在企业里光荣。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民营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做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党组织在工作中,要靠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正确处理党组织与企业主的关系,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党组织与职工的关系,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制度建设是开展工作的保证。所调研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党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