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163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3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贵州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35.020 L 7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3332018 LTE 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 测量方法 Test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of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supporting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2018 - 09 - 04 发布 2019 - 03 - 04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2/T 1333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3.1 术语和定义

2、. 1 3.2 缩略语 . 2 4 测试概述 . 2 4.1 测试环境 . 2 4.2 其他要求 . 2 4.3 终端信息 . 2 5 射频最小性能测量 . 3 5.1 性能指标计算 . 3 5.2 模拟卫星定位测量 . 3 5.3 网络辅助定位 . 29 6 协议一致性测试 . 30 6.1 协议基本功能测试 . 30 6.2 网络辅助 GPS 定位 . 31 6.3 网络辅助北斗定位 . 31 6.4 网络辅助北斗/GPS 双模定位. 3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模拟卫星定位测试系统连接示意图. 33 DB52/T 133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

3、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机械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提出。 本标准由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机械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赛伦北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涛、易晶晶、戚婉君、管梅、刘林、任正东邪、刘珲、徐蓉蓉、雍萍。 DB52/T 13332018 1 LTE 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概述、射频最小性能测量、协议一致性测试。

4、本标准适用于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试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2575-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D 110001-2015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BD 420010-2015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设备通用规范 BD 420012-2015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3GPP TS 37.571-1 通用陆

5、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 用户设备定位一致性规范 第1部分:一致性测试规范(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and Evolved UTRA (E-UTRA) and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UE positioning; Part 1: Conformance test specification) 3GPP TS 37.571-2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 用户

6、设备定位一致性规范 第2部分:协议一致性(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and Evolved UTRA (E-UTRA) and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UE positioning; Part 2: Protocol conformance) 3GPP TS 37.571-5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 用户设备定位一致性规范;第5部分:测试场景和辅助数据(Universal Ter

7、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and Evolved UTRA (E-UTRA) and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UE positioning; Part 5: Test scenarios and assistance data)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BD 110001-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卫星导航定位模块 包含BD 4200102015中4.2.1设备定位功能、具有或支持后续扩展

8、外部射频端口的定位模块。 DB52/T 13332018 2 3.1.2 UE 在本标准中特指具有卫星导航定位模块并符合YD/T 2575-2013 TD-LTE要求的用户设备。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CSFB电路域回落(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EPC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

9、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SS GNSS模拟器(GNSS System Simulato); LCS位置服务(Location Services); LPP LTE定位协议LTE(Positioning Protocol); MO-LR终端发起的定位请求(Mobile Originated Location Request); NAS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 SMLC演进服务移动定位中心(Enhanc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er); SV ID空间设备识别码(Space Vehicle Identit

10、y); TTFF首次定位时间(Time To First Fix)。 4 测试概述 4.1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按照3GPP TS 37.571-2中关于测试环境的规定进行。 4.2 其他要求 4.2.1 测试采用被测 UE 与 GSS 模拟器通过射频线缆互联的测试方式,要求 UE 的定位模块具有外部射频端口。根据具体测试点不同,适当增加频谱仪、信道模拟器、干扰信号发生器以满足监测和测试条件的要求。具体连接图参考附录 A,接口标准参考 BD 420012-2015 中 4.6 接口要求。 4.2.2 GSS 模拟器满足 BD 420012-2015 中的功能、性能要求。 4.2.3 频谱仪、信

11、道模拟器、干扰信号发生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 4.3 终端信息 测试前终端厂商需要提供的信息见表1。 表1 测试前厂商应提供的信息 序号 内 容 1 终端型号标识、芯片型号 2 硬件及软件版本编号 3 终端进行测试的必要性设备信息,例如连接电缆、连接器、电源需求、配置编程信息等 4 终端支持的功能和技术特性(如 pics 表格) DB52/T 13332018 3 5 射频最小性能测量 5.1 性能指标计算 5.1.1 2-D 定位误差:参考 BD 420010-2015 中附录 B 的水平定位精度计算方法。 5.1.2 最大响应时间:参考 BD 420010-2015 中 5.3.5 的首

12、次定位时间计算方法。 5.1.3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 BD 420010-2015 中 5.3.5 的计算方法。 5.1.4 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 BD 420010-2015 中 5.3.5 的计算方法。 5.1.5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 BD 420010-2015 5.3.5 的计算方法。 5.1.6 重新捕获时间:参考 BD 420010-2015 中 5.3.5 的计算方法。 5.1.7 最大周期更新间隔:参考 BD 420010-2015 中 5.3.5 的计算方法。 5.2 模拟卫星定位测量 5.2.1 模拟 GPS 定位 5.2.1.1 捕获灵敏度 5.2.1.1

13、.1 最小性能要求 捕获灵敏度测试在模拟器设置为表2参数下应满足表3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2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8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1 GPS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7 HDOP范围 1.1 to 1.6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42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7 表3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0 m 300 s 5.2.1.1.2 初始化状态 5.2.1.1.2.1 测试环境按照 4.1 的规定。 5.2.1.1.2.2 按照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

14、头上。 5.2.1.1.2.3 对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2 设置参数。从 3GPP TS 37.571-56.2.1.2模拟的星座表格中选择首个卫星 SV ID 作为高功率的卫星。 5.2.1.1.2.4 打开 UE。 DB52/T 13332018 4 5.2.1.1.3 测试步骤 5.2.1.1.3.1 按照 3GPP TS 37.571-5 的 6.2.1.2, 开启 GNSS 场景#1, 根据 3GPP TS 37.571-5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

15、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 5.2.1.1.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1.3.3 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1.3.4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1.3.4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1.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1.3.5 用 GNSS 场景#2 取代场景

16、#1, 重复 5.2.1.1.3.1 到 5.2.1.1.3.4, 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够变化。 选择相关表格中定义的第一颗卫星 SV ID 作为高信号功率的卫星进行 3GPP TS 37.571-56.2.1.2的仿真。在 5.2.1.1.3.1 中 UE 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1.3.6 重复 5.2.1.1.3.1 到 5.2.1.1.3.5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 或 #2 时,GNSS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 2 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每次使用场景#1或#2时, 从相关表格中选择上次使用的下一颗卫星SV I

17、D作为高信号功率的卫星进行3GPP TS 37.571-5 6.2.1.2 的仿真。 5.2.1.1.4 测试要求 UE在模拟器设置为表4参数下应满足表5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按照3GPP TS 37.571-1附录D ,其置信水平为95%。 表4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1 GPS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5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41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6 注:根据UE能力,GPS这里可以指GPS L1 C/A、现代化GPS、或者两者。 表5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

18、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1.3 m 300.3 s 5.2.1.2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2.1 最小性能要求 冷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在模拟器设置为表6参数下应满足表7所规定的精度和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DB52/T 13332018 5 表6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 - 8 HDOP范围 1.1到1.6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30 表7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5 m 120 s 5.2.1.2.2 初始化状态 5.2.1.2.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

19、.2.1.2.2.2 按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2.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6 设置参数。 5.2.1.2.2.4 打开 UE。 5.2.1.2.3 测试步骤 5.2.1.2.3.1 按照 3GPP TS 37.571-5 的 6.2.1.2,开启 GNSS 场景#1,根据 TS 37.571-5 中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 5.2.1.2.3.2 启动 UE

20、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2.3.3 如果 UE 在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5.2.1.2.3.4 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2.3.4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2.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2.3.5 用 GNSS 场景#2 取代场景#1, 重复 5.2.1.2.3.1 到 5.2.1.2.

21、3.4, 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够变化。在 5.2.1.2.3.1 中 UE 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2.3.6 重复 5.2.1.2.3.1 到 5.2.1.2.3.5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 或#2 时,GNSS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 2 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2.4 测试要求 UE在表6参数下应满足表8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按照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8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6.3 m 120.3 s DB52/T

22、13332018 6 5.2.1.3 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3.1 最小性能要求 温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在模拟器设置为表9参数下应满足表10所规定的精度和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表9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 - 8 HDOP范围 1.1 to 1.6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30 表10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5 m 120 s 5.2.1.3.2 初始化状态 5.2.1.3.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3.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23、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3.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9 设置参数。 5.2.1.3.2.4 打开 UE。 5.2.1.3.3 测试步骤 5.2.1.3.3.1 如 3GPP TS 37.571-5 的 6.2.1.2,开启 GNSS 场景#1,根据 3GPP TS 37.571-5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 5.2.1.3.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系统连续播发信号 20 min,使 UE 能够稳

24、定输出定位结果,并接收到完整的历书信息。 5.2.1.3.3.3 重复 5.2.1.3.3.1, UE 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原来的随机数值, 场景的时间不确定度为 1 s。 5.2.1.3.3.4 重新启动 UE 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的星历信息。 5.2.1.3.3.5 如果 UE 在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5.2.1.3.3.4 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3.3.6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3.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

25、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3.3.7 重复 5.2.1.3.3.3 到 5.2.1.3.3.6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3.4 测试要求 UE应满足下表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DB52/T 13332018 7 表11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6.3 m 120.3 s 5.2.1.4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4.1 最小性能要求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在表12测试参数下应满足表1

26、3所规定的精度和冷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表12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 - 6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30 表13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5 m 3 s 5.2.1.4.2 初始化状态 5.2.1.4.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4.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4.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12 设置参数。 5.2.1.4.2.4 打开

27、UE。 5.2.1.4.3 测试步骤 5.2.1.4.3.1 如 3GPP TS 37.571-5 的 6.2.1.2,开启 GNSS 场景#1,根据 3GPP TS 37.571-5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 5.2.1.4.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系统连续播发信号 20 min,使 UE 能够稳定输出定位结果,并接收到完整的历书信息。 5.2.1.4.3.3 重复5.2.1.4.3.1, 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原来的随机数值, 场景的时间不确定度为1 ms

28、。 5.2.1.4.3.4 重新启动 UE 定位功能。 5.2.1.4.3.5 如果 UE 在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5.2.1.4.3.4 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4.3.6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4.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4.3.7 重复 5.2.1.4.3.3 到 5.2.1.4.3.6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

29、始时间重新开始。 DB52/T 13332018 8 5.2.1.4.4 测试要求 UE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2测试参数下要满足表14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14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6.3 m 3.3 s 5.2.1.5 动态范围 5.2.1.5.1 最小性能要求 动态范围测试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5参数下应满足表16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15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2 GPS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4 HDOP范围 1.4到2.1

30、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29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7 表16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0 m 120 s 5.2.1.5.2 初始化状态 5.2.1.5.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5.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5.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15 设置参数。 5.2.1.5.2.4 打开 UE。 5.2.1.5.3 测试步骤 5.2.1.5.3.1 如 3GPP TS 37.571-5

31、 的 6.2.1.2, 开启 GNSS 场景#1, 根据 3GPP TS 37.571-5 中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 5.2.1.5.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5.3.3 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5.3.4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5.3.4 读取定位结果,与

32、 5.2.1.5.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DB52/T 13332018 9 5.2.1.5.3.5 用 GNSS 场景#2 取代场景#1, 重复 5.2.1.5.3.1 到 5.2.1.5.3.4, 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够变化。在 5.2.1.19.1 中 UE 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5.3.6 重复 5.2.1.5.3.1 到 5.2.1.5.3.5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 或#2 时,GNSS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 2 min。一旦

33、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5.4 测试要求 UE要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7参数下满足表18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17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2 GPS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4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28.2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6 注:根据UE能力,GPS这里可以指GPS L1 C/A、现代化GPS、或者两者。 表18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

34、1.3 m 120.3 s 5.2.1.6 多径场景 5.2.1.6.1 最小性能要求 多径场景测试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9参数下应满足表20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19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单径信道卫星数 - 2 GPS系统卫星数 两径信道卫星数 - 4 HDOP范围 1.4 to 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28.5 注:根据UE能力,GPS这里可以指GPS L1 C/A、现代化GPS、或者两者。 DB52/T 13332018 10 表20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0 m 120 s 5.2.1

35、.6.2 初始化状态 5.2.1.6.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6.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6.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19 设置参数。 5.2.1.6.2.4 打开 UE。 5.2.1.6.3 测试步骤 5.2.1.6.3.1 如 3GPP TS 37.571-5 的 6.2.1.2, 开启 GNSS 场景#1, 根据 3GPP TS 37.571-5 中 6.2.1.2.6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 UE 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 3 km 以内,UE 的高

36、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0 m 到 500 m 之间,多径模型中两条径的初始相位差在 0 到 2 p 之间随机选择。 5.2.1.6.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6.3.3 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6.3.4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6.3.4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6.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

37、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6.3.5 用 GNSS 场景#2 取代场景#1,重复 5.2.1.6.3.1 到 5.2.1.6.3.4,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够变化。在 5.2.1.6.3.1 中 UE 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6.3.6 重复 5.2.1.6.3.1 到 5.2.1.6.3.5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 或#2 时,GNSS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 2 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6.4 测试要求 UE要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9测试参数下满足表21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

38、-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21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1.3 m 120.3 s 5.2.1.7 移动场景和周期更新 5.2.1.7.1 最小性能要求 首次位置估计上报后,周期上报的位置估计在表22测试参数下应满足表23中的要求。 DB52/T 13332018 11 表22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卫星总数 - 6 HDOP范围 1.4 to 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28.5 表23 最小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周期性上报间隔 95% 50 m 2 s 5.2.1.7.2 初始化状态 5.2.1.7.2

39、.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7.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7.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5,按表 22 设置参数。 5.2.1.7.2.4 打开 UE。 5.2.1.7.3 测试步骤 5.2.1.7.3.1 如 3GPP TS 37.571-5 中的 6.2.1.2,开启 GNSS 场景#5。 5.2.1.7.3.2 启动 UE 定位功能,删除 UE 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7.3.3 记录接收到的有效定位结果,记录接收的时间。如果接收

40、时间和上次接收时间的差值大于 2.5 s,则记录一次定位失败点。否则,按 5.2.1.7.3.4 处理此结果。 5.2.1.7.3.4 将定位信息与 5.2.1.7.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 计算二维定位误差。 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7.3.5 如果 UE 发送的第一个定位结果于 GNSS 开始场景前 240 s,提前结束测试。否则收集定位结果持续 900 s,从 5.2.1.7.3.3 中记录的时间开始。如果连续两次定位的时间差大于 240 s,提前结束测试。根据测试要求,利用搜集的定位成功点和定位失败点来确定

41、成功或失败。 5.2.1.7.4 测试要求 UE在模拟器设置为表23的参数下要满足表24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24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周期更新间隔 95% 51.3 m 2.5 s 5.2.1.8 信号失锁重捕获时间 5.2.1.8.1 最小性能要求 信号失锁重捕获时间测试在表25参数下应满足表26所规定的精度和失锁重捕时间。 DB52/T 13332018 12 表25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 - 6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28.

42、5 注:根据UE能力,GPS这里可以指GPS L1 C/A、现代化GPS、或者两者。 表26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失锁重捕时间 95% 15 m 10 s 5.2.1.8.2 初始化状态 5.2.1.8.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1.8.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8.2.3 对于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25 设置参数。 5.2.1.8.2.4 打开 UE。 5.2.1.8.3 测试步骤 5.2.1.8.3.1 如 3GPP TS 37.571-5 中的 6.2.1

43、.2,开启 GNSS 场景#1。 5.2.1.8.3.2 开启 UE 定位功能。 5.2.1.8.3.3 测试系统连续输出信号 120 s,使被测终端稳定捕获信号。 5.2.1.8.3.4 测试系统输出信号中断 30 s。 5.2.1.8.3.5 测试系统连续输出信号 120 s,如果 UE 在最大失锁重捕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8.3.6 进行处理。如果 UE 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8.3.6 读取定位结果,与 5.2.1.8.3.1 中 UE 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

44、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8.3.7 重复 5.2.1.8.3.4 到 5.2.1.8.3.6 直到满足测试要求,利用搜集的定位成功点和定位失败点来确定成功或失败。 5.2.1.8.4 测试要求 UE应在表26的参数下满足表27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27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失锁重捕时间 95% 16.3 m 10.3 s DB52/T 13332018 13 5.2.2 模拟北斗定位 5.2.2.1 捕获灵敏度 5.2.2.1.1 最小性能要求 捕获敏度测试在表28参数下

45、应满足表29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28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1 北斗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5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36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5 表29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0 m 300 s 5.2.2.1.2 初始化状态 5.2.2.1.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2.1.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2.1.2.3 对于 TS 37.571-5 中

46、的 GNSS 场景#1,按表 28 设置参数。从 3GPP TS 37.571-56.2.1.2模拟的星座表格中选择首个卫星 SV ID 作为高功率的卫星。 5.2.2.1.2.4 打开 UE。 5.2.2.1.3 测试步骤 参照5.2.1.1.3。 5.2.2.1.4 测试要求 UE在表30参数下要满足表31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DB52/T 13332018 14 表30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总卫星数 - 6 高功率信号卫星数 - 1 北斗系统卫星数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 - 5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

47、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 dBm -135 参考低信号功率 dBm -144 表31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响应时间 95% 101.3 m 300.3 s 5.2.2.2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2.2.1 最小性能要求 冷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表32参数下应满足表33所规定的精度和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表32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北斗系统卫星总数 - 6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33 表33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5 m 120 s 5.2.2.2.2

48、 初始化状态 5.2.2.2.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2.2.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2.2.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32 设置参数。 5.2.2.2.2.4 打开 UE。 5.2.2.2.3 测试步骤 参照5.2.1.2.3。 5.2.2.2.4 测试要求 UE在表32参数下要满足表34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DB52/T 13332018 15 表34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冷启动首次

49、定位时间 95% 16.3 m 120.3 s 5.2.2.3 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2.3.1 最小性能要求 温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表35参数下应满足表36所规定的精度和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表35 测试参数 参数 单位 值 北斗系统卫星总数 - 6 HDOP范围 1.4到2.1 传播条件 - AWGN 参考信号功率 dBm -133 表36 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5 m 120 s 5.2.2.3.2 初始化状态 5.2.2.3.2.1 测试环境按 4.1 的规定。 5.2.2.3.2.2 如附录 A 所示,将 GSS 连

50、到 UE 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2.3.2.3 对于 3GPP TS 37.571-5 中的 GNSS 场景#1,按表 35 设置参数。 5.2.2.3.2.4 打开 UE。 5.2.2.3.3 测试步骤 参照5.2.1.3.3。 5.2.2.3.4 测试要求 UE应满足表37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 TS 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37 性能要求 成功率 2-D定位误差 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 16.3 m 120.3 s 5.2.2.4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2.4.1 最小性能要求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在表38测试参数下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电信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