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404690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的母亲胡适省级公开课教案我的母亲教案省扬高中刘平学习目标: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有的: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2.人物形象。3.分几个部分。(本文的文眼。)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本文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

2、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二、教师总结: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1字词等基础知识。2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

3、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轻轻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2)严格督学。(3)保护孩子自尊心。(4)疼爱胡适。

4、(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儿媳之间的矛盾。(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刚烈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容易?痛苦。痛苦体现在何处?(1)寡妇、后母(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4)流

5、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的精神品质。(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

6、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精神品质。(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3)(提醒学生本文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篇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的感情。)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托其

7、母亲的伟大。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1)这篇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以上便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感受胡适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集体朗读最后一段。结束本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