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399249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介入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介入放射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介入放射治疗第一节第一节 相关解剖知识相关解剖知识一、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是气管和胸膜的主要营养血管,发自降主动脉(腹侧T5-T6水平),左侧支气管动脉多为两支,右侧支气管动脉多为一支。正常支气管动脉血流方向经支气管静脉和肺静脉回流。正常造影片上肺野内不应看到支气管动脉内的造影剂向肺动脉分流。二、肺动脉 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动脉圆锥,分左右两支,分别经肺门入左肺和右肺,沿支气管分支分布,终于肺的毛细血管网。三、肋间动脉 肋间动脉共10支,均起自胸主动脉,右侧支气管动脉约50%从右侧3-5肋间动脉起始。约有5%的脊髓动脉与肋间动脉、肋

2、间-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存在交通,甚至直接开口于肋间动脉。因此,在支气管动脉造影时,造影剂容易误入脊髓动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脊髓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四、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分左锁骨下和右锁骨下动脉,前者直接由主动脉弓发出,后者起始于头臂干。第二节第二节 相关介入技术相关介入技术一、经导管栓塞术经导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embolizationTAE,也称栓,也称栓塞治疗塞治疗),是经动脉或静脉内导管将栓塞物有控制地注入到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能之目的。1、栓塞物 按性质可分为对机体无活作用

3、的物质、自体物质和放射性微粒。按使血管闭塞时间的长短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按在身体内能否被吸收又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种。如:血块、明胶海绵、无水乙醇、载药微囊(球)等。栓塞物螺圈 球囊导管球囊导管 导管前端有一球囊置入血管内,充胀球囊,阻断血流后,注入栓塞物,可避免栓塞物返流入正常血管造成误栓 2、栓塞技术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剌插管法,可以股动脉、颈动脉、腋动脉或肱动脉以及股静脉等插管。先行诊断性血管造影,在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病变血管结构、血液动力学改变之后,将导管尽量接近病变部位,缓慢推注栓塞物,在栓塞过程中应不断监视导管的位置和栓塞后病变的变化。栓塞结束后要行造影复查

4、,观察栓塞效果。3、临床应用:控制出血、治疗肿瘤、消除病变器官的功能等。4、栓塞治疗的反应与并发症 器官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可引起疼痛、发热,还可有恶心、呕吐、反射性肠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等。这些反应,有人称之为栓塞后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一般在1周内逐渐减轻、消失。在选择应证、仔细操作的情况下,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栓塞物误入正常血管,可造成正常器官的缺血、梗塞或坏疽等。二、动脉内药物灌注术(二、动脉内药物灌注术(Intraarterial infusion,IAI):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建立由体表到靶动脉的通道(导管

5、),再由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IAI的基本方法的基本方法:经皮穿刺,动脉内插管至靶动脉,再以等量于静脉给药的药物剂量甚至较小的剂量动脉内灌注,就使靶器官药物浓度提高和通过各种方法延长药物与病变的接触时间,而外周血药浓度不增加,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第三节第三节 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一、肺癌的介入放射治疗(一)、临床基础:病理分型:可分为小细胞型或非小细胞型,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三类;按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闷、间歇性痰中带血、咯血和胸痛等。(二)支气管造影影像学征象:(1)

6、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肿瘤供血血管明显增粗、扭曲、新生血管增多,呈网状、簇状,分布紊乱;(2)肿瘤血管的侵蚀破坏:表现为肿瘤血管的狭窄、闭塞、僵直和肿瘤包绕征;(3)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区有丰富的小支气管动脉分布,呈网状或丛状。(三)适应征和禁忌征(四)、术前准备(五)、介入治疗 操作技术 1、支气管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穿刺术经股动脉将导管送至T5-6水平上下滑动,在电视监视器下操作导管,调整导管头部指向要选择的支气管动脉的开口部位,注入造影剂造影。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3、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易造成其他脏器栓塞。4、肺动脉灌注和栓塞化疗:易导致心率失常等并发症。肺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的变化肺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的变化锁骨下动脉穿刺药盒导管植入锁骨下动脉穿刺药盒导管植入肺癌化疗药物灌注化疗前后 (六)并发症 1、血肿 2、脊髓损伤 3、血栓形成二、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一)、临床基础 肺具有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大咯血主要源于支气管动脉,少数来自肺动脉。大咯血常以肺结核、支扩、肺癌等导致支气管动脉破裂引起大咯血为多见。(二)、支气管动脉造影影像学征象 可见造影剂从病变受累的支气管动脉溢出,是活动性出血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为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曾粗、迂曲、紊乱或呈丛状及支气管静脉提前显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