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 减速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1设计题目一、 带式传输机的传动装置. 题目数据:运输带速度v/(m/s)2.0运输带工作拉力F/KN1.6卷筒直径D/mm450二、 运输机工作条件工作时不逆转,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年限为8年,二班制;1.2 设计任务1、进行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已拟定完成)2、 电动机功率及传动比分配,3 、主要传动零件的参数设计标准件的选用.4 、减速器结构、箱体各部分尺寸确定,结构工艺性设计。5 、装配图
2、的设计要点及步骤等。6 、设计和绘制零件工作图7 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1.3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1.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张;2. 零件工作图3张;3.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主要参考文献: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杨光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毛谦德,李振清主编机械设计师手册(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徐学林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湖南大学出版社.7庞国星主编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业
3、出版社.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12012.12.31-2013.01.01分析任务,建立模型,绘出草图22013.01.032-2013.01.03确定各零件,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起传动比分配3 2013.01.04-2013.01.04完成说明书、检查4 2013.01.05-2013.01.06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主指导教师签名汤迎红日期: 2013 年 01 月 10 日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 减速器的设计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汤迎红 湖南
4、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 制目 录第1章 设计任务1第2章 传动方案分析2第3章 原动件的选择与传动比的分配23.1原动件的选择23.1.1工作机有效功率23.1.2查各零件传动效率值33.1.3电动机输出功率33.1.4工作机转速33.1.5选择电动机33.2传动比的分配4第4章 各轴动力与运动参数的计算44.1.各轴转速44.2.各轴输入功率:44.3.电机输出转矩:44.4.各轴的转矩54.5误差55.齿轮传动设计与校核计算55.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55.2齿轮传动校核计算65.2.1高速级65.2.2低速级10第6章 轴径计算及轴的校核156.1初算轴径156.2轴的校
5、核166.2.1中间轴(轴II)166.2.2输入轴(轴I)216.2.3输出轴(轴III)24第7章 键的校核287.1.输入轴(轴I)上键的校核287.2.中间轴(轴II)上键的校核287.3.输出轴(轴III)上键的校核28第8章 轴承的寿命的校核298.1.输入轴(轴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298.2.中间轴(轴I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308.3.输出轴(轴II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31第9章 选择联轴器32第10章 润滑方式32参考文献32第1章 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如图1.1所示,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其中带的圆周力F=1600N带速v=2m/s滚筒直径D=450mm;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工
6、作,工作时有轻度震动。使用寿命8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轴承受命为齿轮寿命的三年以上。运输链的、速度误差为链速度的。1.电机2. 联轴器3齿轮传动4联轴器5.卷筒 6.运输带图1.1带式传动系统示意图第2章 传动方案分析 减速方案选用两级减速,传动简图如上图1-1所示 此方案的特点: (1)齿轮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允许速度高、尺寸紧凑、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在传动系统中一般应首先采用齿轮传动。由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平稳性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好,故在高速级或要求传动平稳的场合,常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带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吸振等特点,且能起过载保护作用。但由于它是靠摩擦力来工作
7、的,在传递同样功率的条件下,当带速较低时,传动结构尺寸较大。在设计时,为了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应将其布置在高速级。 (3)本传动装置传动比不大,采用二级传动,带传动平稳、吸振且能起过载保护作用,故在高速级布置一级带传动。在带传动与带式运输机之间布置一台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轴端连接选择弹性柱销联轴器。第3章 原动件的选择与传动比的分配3.1原动件的选择3.1.1工作机有效功率 3.1.2查各零件传动效率值 联轴器(弹性)效率, 轴承效率 , 齿轮效率 滚筒效率 故:3.1.3电动机输出功率3.1.4工作机转速 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 取10003.1.5选择电动机 选电动机型号为Y112M
8、-4,同步转速1500r/min,满载转速1440r/min,额定功率4Kw表1.电动机外形尺寸中心高H外形尺寸 底脚安装尺寸底脚螺栓直径K轴伸尺寸DE建联接部分尺寸FG1121901401228608243.2传动比的分配 (1).理论总传动比 (2).传动比分配 故 , 第4章 各轴动力与运动参数的计算4.1.各轴转速 4.2.各轴输入功率: 4.3.电机输出转矩:4.4.各轴的转矩 4.5误差表2.带式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轴 名功率 P/Kw转矩 T/Nmm 转速 n/r/min传动比 i效率 /%电 机 轴3.7624936.1111440199 轴3.722424686.751
9、4404.69696 轴3.5746111326.598306.6443.55496 轴3.5035379947.23586.281 轴3.4685376147.76386.2811985.齿轮传动设计与校核计算5.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 考虑到齿轮所传递的功率不大,故小齿轮选用45#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4055HRC,齿轮均为硬齿面,闭式。 选用8级精度。5.2齿轮传动校核计算5.2.1高速级1传动主要尺寸 因为齿轮传动形式为闭式硬齿面,故决定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尺寸。由参考文献1P138公式8.13可得:式中各参数为: (1)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2
10、)初选=24, 则 式中: 大齿轮数; 高速级齿轮传动比。 (3)由参考文献1 P205 表10-7,选取齿宽系数。 (4)初取螺旋角。由参考文献1P215公式图10-26可计算齿轮传动端面重合度: 由参考文献1 P216得 由参考文献1 P217图10-28查得螺旋角系数(5)初取齿轮载荷系数=1.3。(6)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齿轮当量齿数为 , 由参考文献1 P200表10-5查得齿形系数=2.65,=2.17 由参考文献1 P200表10-5查得应力修正系数=1.58,=1.80(7)许用弯曲应力可由参考文献1 P205公式10-12算得: 由参考文献1 P208图10-20(c)可
11、得两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分别为:和。 取安全系数=1.25。 小齿轮1和大齿轮2的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 式中:齿轮转一周,同一侧齿面啮合次数; 齿轮工作时间。 由参考文献1 P206图10-18查得弯曲强度寿命系数为: 故许用弯曲应力为 = 所以 初算齿轮法面模数 2 计算传动尺寸 (1)计算载荷系数 由参考文献1 P193表10-2查得使用 由参考文献1 P194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由参考文献1 P196表10-4查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参考文献1 P195表10-3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则 (2)对进行修正,并圆整为标准模数 圆整为 (3)计算传动尺寸。中心距 圆整为106mm
12、修正螺旋角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圆整b=40mm 取 , 式中: 小齿轮齿厚; 大齿轮齿厚。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由参考文献1 P218公式10-20 式中各参数: (1)齿数比。 (2)由参考文献1 P201表10-6查得弹性系数。 (3)由参考文献1 P217图10-30查得节点区域系数。 (4)由参考文献1 P205公式10-12计算许用接 触应力 式中: 接触疲劳极限,由参考文献1 P209图10-21分别查得, ; 寿命系数,由参考文献1 P206图10-18查得 ,; 安全系数,由参考文献1 P147表8.7查得。故 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5.2.2低速级1传动主要
13、尺寸 因为齿轮传动形式为闭式硬齿面,故决定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尺寸。由参考文献1P216公式10-17可得: 式中各参数为: (1)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2)初选=23, 则 式中: 大齿轮数; 低速级齿轮传动比。 (3)由参考文献1 P205 表10-7,选取齿宽系数 (4)初取螺旋角。由参考文献1P215公式图10-26可计算齿 轮传动端面重合度: 由参考文献1 P216得 由参考文献1 P217图10-28查得螺旋角系数 (5)初取齿轮载荷系数=1.3。 (6)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 齿轮当量齿数为 , 由参考文献1 P200表10-5查得齿形系数=2.618,=2
14、.215 由参考文献1 P200表10-5查得应力修正系数=1.593, =1.776 (7)许用弯曲应力可由参考文献1 P205公式10-12算得: 由参考文献1 P208图10-20(c)可得两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 应力分别为:和。 取安全系数=1.25。 小齿轮3和大齿轮4的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 式中:齿轮转一周,同一侧齿面啮合次数; 齿轮工作时间。 由参考文献1 P206图10-18查得弯曲强度寿命系数为: 故许用弯曲应力为 = 所以 初算齿轮法面模数 2 .计算传动(1)计算载荷系数 由参考文献1 P193表10-2查得使用 由参考文献1 P194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由参考文献1
15、 P196表10-4查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参考文献1 P195表10-3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则 对进行修正,并圆整为标准模数 圆整为 (2)计算传动尺寸。中心距 圆整为155mm修正螺旋角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圆整b=55mm 取 , 式中: 小齿轮齿厚; 大齿轮齿厚。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由参考文献1 P218公式10-20 式中各参数: (1)齿数比。 (2)由参考文献1 P201表10-6查得弹性系数。 (3)由参考文献1 P217图10-30查得节点区域系数。 (4)由参考文献1 P205公式10-12计算许用接触 应力 式中: 接触疲劳极限,由参考文献1 P2
16、09 图10-21分别查得, ; 寿命系数,由参考文献1 P206图 10-18查得 ,; 安全系数,由参考文献1 P147表8.7查 得。 故 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第6章 轴径计算及轴的校核6.1初算轴径 按照需要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1P370表15-3取故有:由参考文献1P370公式15-2可得: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考虑到键对轴强度的削弱及联轴器对轴径的要求,最后取。 中间轴的最小直径:。考虑到键对轴强度的削弱及轴承寿命的要求,最后取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考虑到键对轴强度的削弱及联轴器对轴径的要求,最后取。 式中:由许用扭转应力确定的系数6.2轴的校核6.2.1中间轴(轴I
17、I)1.齿轮2(高速级从动轮)的受力计算:由参考文献1P213公式10-14可知式中:齿轮所受的圆周力,N; 齿轮所受的径向力,N; 齿轮所受的轴向力,N; 2.齿轮3(低速级主动轮)的受力计算:由参考文献1P213公式10-14可知 式中:齿轮所受的圆周力,N; 齿轮所受的径向力,N; 齿轮所受的轴向力,N;3.齿轮的轴向力平移至轴上所产生的弯矩为: 4.轴向外部轴向力合力为:5.计算轴承支反力: 竖直方向,轴承1 轴承2 水平方向,轴承1 , 轴承2,与所设方 向相反。 轴承1的总支撑反力: 轴承2的总支撑反力:6.计算危险截面弯矩 a-a剖面左侧,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b-b剖面右侧,竖直
18、方向 水平方向 a-a剖面右侧合成弯矩为 b-b剖面左侧合成弯矩为故a-a剖面右侧为危险截面。7. 计算应力 初定齿轮2的轴径为=32mm,轴毂长度为10mm,连接键由参考文献1P106表6-1选择=108,t=5mm,=25mm。齿轮3轴径为=35mm,连接键由P106表6-1选择=128,t=5mm,=32mm,毂槽深度=3.3mm。 由 , 故齿轮3可与轴分离。 又a-a剖面右侧(齿轮3处)危险,故: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弯曲应力 扭转切应力 8.计算安全系数对调质处理的45#钢,由参考文献1P362表15-1知:抗拉强度极限=640MPa弯曲疲劳极限=275 Mpa剪切疲劳极限
19、=155Mpa轴磨削加工时的表面质量系数由参考文献附图3-4查得绝对尺寸系数由附图3-2和3-3查得:又由3-1及3-2的碳钢的特性系数键槽应力综合系数得:(插值法)由参考文献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数7许用安全系数S=1.51.8,显然SS,故危险截面是安全的6.2.2输入轴(轴I)1.计算齿轮上的作用力 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得,齿轮轴1所受的力与齿轮2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轴向力,径向力,圆周力2.平移轴向力所产生的弯矩为:3.计算轴承支撑反力 竖直方向,轴承1 轴承2 水平方向,轴承1 , 轴承2, 轴承1的总支撑反力: 轴承2的总支撑反力:4
20、.计算危险截面弯矩 a-a剖面左侧: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其合成弯矩为a-a剖面右侧: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其合成弯矩为 故危险截面在a-a剖面左侧。5.计算截面应力抗弯截面系数抗扭截面系数 弯曲应力 扭剪应力 6计算安全系数对调质处理的45#钢,由参考文献1P362表15-1知:抗拉强度极限=640Mpa弯曲疲劳极限=275 Mpa剪切疲劳极限=155Mpa轴磨削加工时的表面质量系数由参考文献附图3-4查得绝对尺寸系数由附图3-2和3-3查得:又由3-1及3-2的碳钢的特性系数键槽应力综合系数得:(插值法)由参考文献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数许用安全系数S=1.51
21、.8,显然SS,故危险截面是安全的6.2.3输出轴(轴III)(三)1.计算齿轮上的作用力 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得,齿轮4所受的力与齿轮3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轴向力,径向力,圆周力2.平移轴向力所产生的弯矩为:3.计算轴承支撑反力 竖直方向,轴承1 轴承2 水平方向,轴承1 , 轴承2, 轴承1的总支撑反力: 轴承2的总支撑反力:4.计算危险截面弯矩 a-a剖面左侧,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其合成弯矩为 a-a剖面右侧,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其合成弯矩为 故危险截面在a-a剖面左侧。5.计算截面应力 初定齿轮4的轴径为=40mm,连接键由参考文献1P106表6-1选择=128,t=
22、5mm,=28mm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弯曲应力 扭剪应力 6计算安全系数对调质处理的45#钢,由参考文献1P362表15-1知:抗拉强度极限=640Mpa弯曲疲劳极限=275 Mpa剪切疲劳极限=155Mpa轴磨削加工时的表面质量系数由参考文献附图3-4查得绝对尺寸系数由附图3-2和3-3查得:又由3-1及3-2的碳钢的特性系数键槽应力集中系数得:(插值法)由参考文献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数许用安全系数S=1.51.8,显然SS,故危险截面是安全的第7章 键的校核7.1.输入轴(轴I)上键的校核 联轴器处连接键由参考文献2P106表6-1选择=87,t=4
23、mm,=40mm。轴径为=25mm联轴器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由于键,轴的材料都为45号钢,由参考文献1P106表6-2查得,显然键连接的强度足够!7.2.中间轴(轴II)上键的校核 齿轮2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 齿轮3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由于键,轴,齿轮的材料都为45号钢,由参考文献1P106表6-2查得,显然键连接的强度足够!7.3.输出轴(轴III)上键的校核 联轴器处连接键由参考文献1P106表6-1选择=108,t=5mm,=70mm。轴径为=35mm 联轴器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 齿轮选用双键连接,180度对称分布。参考文献1P106表6-1选择=128,t=5mm,=28mm。轴径为=44mm
24、 齿轮处键连接的挤压应力 由于键,轴的材料都为45号钢,由参考文献1查得,显然键连接的强度足够!第8章 轴承的寿命的校核8.1.输入轴(轴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 由参考文献2P191表8-33查7206C轴承得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17.8KN,基本额定静负荷=12.8KN 轴承1的派生轴向力为: 轴承2的派生轴向力为:由于故轴承2为松端,轴承1为紧端 故轴承1的轴向力,轴承2的轴向力 由参考文献1P321表13-5可查得:又取故取 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查参考文献1P320321表13-4,13-6得温度系数,载荷系数,寿命系数。由P218公式11.1c得轴承1的寿命 已知工作年限为8年单班,故轴
25、承预期寿命,故轴承寿命满足要求8.2.中间轴(轴I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 由参考文献2P191表8-33查7207C轴承得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23.5KN,基本额定静负荷=17.5KN 轴承1的派生轴向力为: 轴承2的派生轴向力为:由于故轴承1为松端,轴承2为紧端 故轴承1的轴向力,轴承2的轴向力由参考文献1P321表13-5可查得:又取 故取 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查参考文献1P320321表13-4,13-6得温度系数,载荷系数,寿命系数。由P218公式11.1c得轴承1的寿命 已知工作年限为8年单班,故轴承预期寿命,故轴承寿命满足要求8.3.输出轴(轴III)上轴承寿命的校核 由参考文献2P
26、191表8-33查7208C轴承得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26.8KN,基本额定静负荷=20.5KN 轴承1的派生轴向力为: 轴承2的派生轴向力为:由于故轴承1为松端,轴承2为紧端 故轴承1的轴向力,轴承2的轴向力由参考文献1P321表13-5可查得:又取故取 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查参考文献1P320321表13-4,13-6得温度系数,载荷系数,寿命系数。由P218公式11.1c得轴承1的寿命 已知工作年限为8年单班,故轴承预期寿命,故轴承寿命满足要求第9章 选择联轴器由于电动机的输出轴径(d=38mm)的限制,故由参考文献2P196表8-36选择联轴器为Lx1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孔径取25mm。
27、由于输出轴上的转矩大,所选联轴器的额定转矩大,故选Lx3型,孔径取35mm。第10章 润滑方式由于所设计的减速器齿轮圆周速度较小,低于2m/s,故齿轮的润滑方式选用油润滑,轴承的润滑方式选用脂润滑。考虑到减速器的工作载荷不是太大,参考文献3P781表14-2故润滑油选用工业闭式齿轮油(GB59031995),牌号选68号。润滑油在油池中的深度保持在6880mm之间。参考3P779表14-1轴承的润滑脂选用通用锂基润滑脂(GB 73241994)。牌号为2号。由于轴承选用了脂润滑,故要防止齿轮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将润滑脂稀释,也要防止润滑脂流如油池中将润滑油污染。所以要轴承与集体内壁之间设置挡油环。参考文献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杨光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毛谦德,李振清主编机械设计师手册(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徐学林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湖南大学出版社.7庞国星主编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