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委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片区工作督导室的直接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工作,紧紧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围绕加快灾后重建这个中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发挥比较优势,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一)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二)全年亮点工作1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攻坚之年,为确保顺利完成重建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主要从以下
2、几方面加强了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年初有工作的计划。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党委政府就明确灾后重建是全年工作重点,党委每月专题分析一次灾后重建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针对前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于3月底召开一次专题党委会,对全镇每一项灾后重建项目逐项分析,根据项目要求不同,对每个重建项目都落实一名副职领导具体负责,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为加快重建进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落实责任,监管有完善的机制。我们坚持“确保质量,安全施工”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施工单位、项目监理、业主单位的工作责任,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监督,在有项目监理的情况下,要求各村都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对在建工程进行
3、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镇安办经常到工地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施工,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对于重建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需整改的问题,及时与监理方和村监督小组一道督促施工方限期进行整改,对不按图纸施工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严格按重建专业人员提出的方案进行整改,确保了工程建筑的质量。三是强化协作,重建项目整体推进。不论是部门还是乡镇为业主,我们都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资料齐备的要求立即开工,不齐的由镇上协助指导,补充完备后尽快开工,实现了重建项目开工及时,整体推进。我镇纳入县级管理台账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共62个(县级部门为业主的项目有35个,乡镇为业主的项目27个),估算总投资约为4
4、60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全部开工,已竣工项目32个,预计年底全面灾后重建任务。2加快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3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税收工作,切实锁定税收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分析税源情况,扼制税收漏洞,仅用半年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税收任务。一是年初党委集体研究,成立了财税领导小组,完善了责任制。明确了财税领导小组成员的征管职责和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思路,并坚持每月收报财税入库进度,分析税收来源。二是及时跟踪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税收。从工程招投标起,就将本镇内的工程项目信息提供给税务征管部门,使其征收目标明确,工程税款介缴入库没有遗漏。三是毫不放松个体工商税
5、收入库。每个月税收工作者都利用逢场日到场镇亲自宣传一次税收政策,5月中旬在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一次场镇纳税人参加的税收专题会议,良好的服务态度得到纳税者的支持。四是加大税收管理。尤其对实施家电下乡商家应交税款的管理工作,严格清理纠正头大尾小税票,有效地扼制了税收漏洞。6月4日,镇税收就已入库25.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4%,到年底完成任务3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0%。 一、全县基本情况 (二)全县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对全县彝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彝族村民小组共有77个,3381户,15038人。 对全县瑶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07年底,人均
6、纯收入低于625元的瑶族村民小组共有46个,1446户,6969人。 对全县汉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汉族村民小组共有342个,13807户,67499人。 二、全县民族地区水、电、路的基本调查情况 (一)全县已通水、电、路的情况 (二)全县未通水、电、路的情况 (三)分民族的情况如下: 对全县汉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对全县壮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对全县苗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对全县彝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对全县瑶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三、解决农村水、电、路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九五”计划以来,国家对农村采取
7、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广大农村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解决了很多村寨的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一是实施扶贫攻坚乡的时候,扶贫攻坚乡镇实施了很多村寨的水、电、路项目,解决了部分农村水、电、路困难的问题;二是在实施“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中,解决了一部分农村村寨饮水难的实际困难;三是部门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在整村推进、小康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建设中,由部门整合资金解决了一部分农村水、电、路困难村寨;四是实施农网改造期间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农村电网覆盖进程;五是在解决饮水问题上,因地制宜,有水源的地方就实施管引,没有水源的地方就建水窖,
8、不搞一刀切;六是异地扶贫能整合资源,异地搬迁有效地解决了移民的水、电、路问题;七是坚持国家扶持与广大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在我县的广大农村,很多地方都是政府扶持一部分,群众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创业精神,自筹资金、投工投劳来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四、我县未通水、电、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政困难,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县大民贫,加之财政比较困难,每年光靠上级专项资金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村未通水、电、路村寨的需求。 (二)地处边辟,投资较大制约着水、电、路的建设进程。未通水、电、路的村寨绝大多数都是地处边辟,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的
9、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人背马驮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地区往往是现阶段扶贫难度最大,攻坚克难的地区,尤其是拉电、修路、接自来水里程较长,而这些村寨户数少,人口少,工程量大,投资较大,投入与效益的反差也较大,这些地区成为现阶段扶贫的“硬骨头”,全靠当地群众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三)群众收入低,贫困程度深是严重影响着当地水、电、路的发展。我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都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大多具有人多地少,土质较差,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长期存在。 (四)对民族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和扶贫工作不到位。多年来,虽然各级党委
10、、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对那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加之有困难而不善于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的边远民族村寨,难予列入建设规划,即使有规划,也是比较靠后。由于项目资金较少,因此,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五)由于自然条件、地区差异,各民族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和观念上的差异。有的群众的思想意识仍存在旧的思维方式,难予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部份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怕没饭吃,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不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等、靠、要,得过且过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还很存在,缺乏穷则思变的意识和能力。 (六)县
11、委、政府虽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逐年对“三不通”地区实施项目加以解决,但由于资金有限,群众迫切需要与国家投入之间的差距较大,要彻底解决这些“三不通”问题任重道远,就*这样一个大县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马拉松”工程,导致群众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群众依然长期处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状态。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议上级政府一次规划,集中资金,尽快消除。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逐级上报,对我县“三不通”村寨存在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省州的关心和重视,用一段时间尽快集中资金投入建设实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这些地区的群众也能共享建国六十来的辉煌;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政府公共财政带来的实惠。 (二)
12、建议各级各部门要把“三不通”村寨作为优先扶贫的对象。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到这些“三不通”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群众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之所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否则条件较好和沿线村寨蒸蒸日上,变化较快,边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山河依旧,面貌未改,形成较大的反差。 (三)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要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思想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会的 三、配置应有的资源是构建乡镇街道总工会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市、县区工会在同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工会的精心关怀下,其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履行地方工会的社会职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作为地方工会,在资源问题上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手段,以工作活跃、作用明显的实际行动把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厚望、期望值变为现实;二是继续向党和政府以及上级工会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包括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