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374019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2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25%    B.50%   C.200%   D.400%                       答案:D 【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 m '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 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在本题中,m '=10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 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收益率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        A.100  B.120   C.160   D.200                             答案:160 【答题思路】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股息收入。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预计股息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所需要的货币投放量是  A.4200   B.2400   C.42000    D.420000                     答案:A 【答题思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42000/10==4200(亿)  4.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该年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问货币的流通速度应当是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答案:B 【答题思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42000/5250=8。 5.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答题思路】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 +v)=200/(200+800)==20%  6.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问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100%  B.125%  C.150%   D.175%                             答案:B 【答题思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总产值—预付资本=(C+V+M)—(C+V);年商品总社会价值=30元×10000件=300000;年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10万元/10年+5万元×12月/3月=210000;年剩余价值=年总产值—年预付资本=300000—210000=90000; 年可变资本总额=30元×200人×12个月=72000元。 剩余价值率=90000/72000=125%。 7.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该企业的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 A.1次  B.1.4次   C.1.6次   D.1.8次                         答案:B 【答题思路】 预付资本的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年周转次数= ————————————————————————————                                      预付总资本额           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资本数量×周转次数   该企业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100000×1/10=10000 该企业的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50000×12/3=200000 预付总资本额=100000+50000=150000 预付资本的  210000                     年周转次数= ————=1.4次                     150000    8.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问该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375%  B.400%  C.500%   D.600%                              答案:C 【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 m '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 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 根据第6题的计算,年剩余价值量=90000;年预付可变资本额=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每月预付的可变资本为30元×200人;要连续支出3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可以滚动使用第1个月周转回来的流动资金。)年剩余价值率=90000元/18000元=500%。  9.已知社会两大部类原来的情况为;       第一部类: 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 1600c+800v+800m=3200       其中第一部类按照25%积累率进行扩大再生产,而所追加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为 9 :1 ;那么,为了保持社会协调的比例关系,第 II 部类应当追加投资的不变资本的数量应该是 A.175   B.185   C.195   D.205                              答案:A 【答题思路】第一部类按照25%积累率进行扩大再生产,意味着将原来1000的剩余价值的250用于扩大再生产,转变为投资;所追加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为 9 : 1,意味着在250个单位的投资中,90%即225转变为追加的不变资本;10%即25转变为追加的可变资本;扣除了250 后,资本家新的消费为750, 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 I ( v+Δv+m/x ) =II(c+Δc)  IIΔc= I ( v+Δv+m/x )—IIc=1000+25+750—1600=175。 10.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 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 A 8万,100%        B 4万,400%   C 4万,100%        D 8万,400%                                  答案:D    【答题思路】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由此得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数量分别为8万和2万;由于m'=m/v=100%,所以资本每周转1次的剩余价值量为2万;其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2×4=8万。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8/2=400%。 11.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它一年的周转次数是( ) A4次           B3次 C2/3次         D1/3次                               答案:D 【答题思路】这是把问题换一个角度表达。 12.当年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率时,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A   【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 m'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 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所以,只有当n为1时,M'与 m '相等。 13.某公司今年需要购进钢材100吨,每吨100元;电脑100台,每台5000元;其中有50台电脑可以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进行;此外,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为10万,企业的货币流通速度为每年周转10次。该企业今年需要的现金量是 A.45000   B.36000   C.75000   D.65000                               答案:B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有人把这类题目叫做计算题,实际上没有完全反映出该类题目的实质。它考查的实际上并不是计算能力,而是对公式的具体理解,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公式里面的概念。所以,回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在准确记忆公式的基础上,搞清楚公式里的每个概念的含义,然后把各个数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计算即可。先看所考查的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企业所需要的现金量就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100×100+100×5000;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50×5000;到期支付价格总额=100000;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0;单位货币流通速度=10。把这些量代入公式里,计算出的结果就是36000。 14.已知某资本家的资本总量为100万,其中60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40万用于购买劳动力。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为20万。该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率是 A.100%   B.200%  C.50%  D.150%                                 答案:C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回答这类题目的要害是认真记忆公式,正确识别数字。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在本题中,剩余价值为20,可变资本为40,二者之比为50%。 15.已知某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时间为10小时,销售商品的时间为5小时,工人补充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      A.40%     B.50%    C.80%    D.100%                        答案:D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加入了干扰项的数字型案例题。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其时间构成相应地为购买时间、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 设:某银行自有资本13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费用,12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800亿元用于贷款,存款利息率为2%,贷款利息率为5%,其中,用于经营存贷款业务费用20亿元。请回答: (1)银行利润是多少? (2)银行利润率是多少? (3)通过以上计算,请写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2.某资本家新办一个企业,用20万元建造厂房,又用2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每年厂房、机器设备损耗10万元,资本家购买一年内全部消耗完毕的原材料20万元,雇佣工人一年工资10万元,年产品的总价值为60万元。 试计算: (1)成本价格是多少? (2)利润率是多少? 3.设:某银行家自有资本10.5万元;吸收存款9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除了用于银行业务开支各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率为5%。银行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率9%向外抛售。 试计算: (1)银行利润是多少? (2)银行利润率是多少? (3)每张股票价格是多少? 4.一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试计算: ⑴ 当年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⑵ 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5.设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Ⅰ 24000C+3000V;Ⅱ 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请回答: ⑴ 当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多少? ⑵ 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的积累率为60%,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1∶1,则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该是多少? ⑶ 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6.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未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制品为1000万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万件。试计算: ⑴ 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 ⑵ 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多少? 7.设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Ⅰ 12000C+1500V;Ⅱ 3000c+75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6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试计算: ⑴ 当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多少? ⑵ 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9:1,剩余价值率不变,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1.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 12000 c + 1500 v ; II 3000 c + 750 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6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1)请写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3)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9:1,剩余价值率不变,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4)通过上述两大部类的计算,说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那些基本规律性?     2.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 24000 c + 3000 v ; II 6000 c + 1500 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1)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1:1,则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4)请写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计算题答案     1.解:社会两大部类当年实际使用不变资本的情况如下:     I c =(12,000 c × 60% × 20%)+(12,000c×40%)=1,440c+4,800c= 6,240c     II c=( 3,000 c × 60% × 20%)+( 3,000c×40%)= 360c + 1,200c= 1,560c     社会两大部类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计算如下:     I w = 6,240 c+ 1,500 v + 1,500 m= 9,240 ;     II w = 1,560c+ 750 v +750 m= 3,060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I w 9240 +II w 3060 =12300。     社会两大部类积累追加资本情况计算如下:     I m 1,500 = 600 m/x + 810△c + 90△v     II m750 = 50 m/x + 630△c + 70△v     社会两大部类追加资本后调整如下:     I ( 6,240 c+ 810△c )+( 1,500 v + 90△v )+ 600 m/x = 9,240     II( 1,560 c+ 630△c )+( 750 v + 70△v )+ 50 m/x = 3,060     社会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后社会总产品价值计算如下     I 7,050 c+1,590 v + 1,590 m= 10,230     II 2,190 c+820 v + 820 m = 3,830     扩大再生产后社会总产品价值:I w 10,230 + II w 3,830 = 14,060     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     14,060 - 12,300 = 1,760     答:(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m)>Ⅱc,(c+m-m/x) > (v+m/x)。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v+m/x)=Ⅱ(c+△c),或用     Ⅰ(c+v+m)=Ⅰ(c+△c)+Ⅱ(c+△c)、Ⅱ(c+v+m)=Ⅰ(v+△v+m/x)+Ⅱ(v+△v+m/x)来表示。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12300。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1760。     (4)上述计算说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规律性:一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各个行业之间保持平衡;二是:要求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三是: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增长为条件。     2.解:     (1)I w=(24,000 c×50%×20%)+24,000c×50%+3,000 v+3,000m=20,400     II w =(6,000c×50%×20%)+6,000c×50%+ 1,500 v+1,500m=6,600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I w20400 + IIw6600 = 27000     (2)先求:Ⅰ(c+△c)+ m/x =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     因为:Ⅰ(c+△c)+ m/x =Ⅱ(c+△c),所以:II△c = 4,350 – II3,600c=750     因为:m-m/x =△c+△v,所以:II△v = 1,500 m×60/100-750c=150     所以:II△c:△v := 750:150 = 5:1     (3)先求:Ⅰc和m, II c和m.     I c={(24,000c+1,650△c)×50%}×(1+1/5)=12,825×6/5 = 15,390     IIc={(6,000c+750△c)×50%}×(1+1/5)=3,375×6/5 = 4,050     I m= I(3,000v+150△v)×100% = 3,150     IIm= II(1,500v+150△v)×100% =1650     第一部类的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m) ÷(14,400c+3,000v+3,000m)=106.32%     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m) ÷ (3,600c+1,500v+1,500m)= 111。36%     答:(1)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27,000.     (2)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5:1.     (3)第二年,第一部类的发展速度是106.32%,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是111.36%。     (4)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物质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发展是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答案:M1=m1×n=100%×1/4=0.25×100%=25%     2、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答案:P1==m/c+v=200/(200+800)==20%     3、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1)、m1是多少?(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3)、M1是多少?     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1=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M1=90000元/18000元=500%。计算方法2:M1=m1×n=125%×12/3=500%。     4、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     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     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1     5、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     解:(1)n=U/u=12/3=4(次)     n=U/u=12/0.5=24(个月)=2(年)     答:(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为4次。(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为2年。     6、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10年;乙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5次,资本有机构成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求     (1)两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各为多少?(2)年剩余价值率各为多少?(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各为多少?     解:(1)年剩余价值量:     M甲=v×m’×n=100/(9+1)×100%×10=100(万元)     M乙=v×m’×n=100/(9+1)×100%×15=150(万元)     (2)年剩余价值率     M甲'=M/v=100/10=1000%     M乙'=M/v=150/10=1500%     (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n甲= = ==2.08(次)     n乙== =9.08(次)     7.全社会有甲乙丙三个部门,投资总额均为1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9:1、4:1、7:3,固定资本分别为总资本的80%、60%、40%,使用年限为10年;流动资本一年周转1次;m'为100%。计算:(1)各部门的所费资本总额?(2)剩余价值总额?(3)利润率?(4)平均利润率?(5)平均利润?(6)生产价格?     解:(1) K甲=c+v =100×80%×(1/10)+(100×9/(9+1)-100×80%)+100/(9+1)     =8+10+10=28(亿元)     K乙=c+v =100×60%×(1/10)+(100×4/(4+1)-100×60%)+100/(4+1)     =6+20+20=46(亿元)     K丙=c+v =100×40%×(1/10)+(100×7/(7+3)-100×40%)+100/(7+3)×3     =4+30+30=64(亿元)     (2) m甲=v甲•m'=10×100%=10(亿元)     m乙=v乙•m'=20×100%=20(亿元)     m丙=v丙•m'=30×100%=30(亿元)     (3) P'甲= m甲/C甲=10/100=10%     P'乙= m乙/C乙=10/100=10%     P'丙= m丙/C丙=10/100=10%     (4) '==60/300=20%     (5)P'=100×20%=20(亿元)     (6)生产价格甲= K甲+ =28+20=48(亿元)     生产价格乙= K乙+ =46+20=66(亿元)     生产价格丙= K丙+ =64+20=84(亿元)   2、计算表中空缺的(1)——(8)空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8分)   生产资本各要素 价值(万元)  固定资本周转次数 年周转价值总额(万元) 固定资本 800 (1) (2) 其中:厂房 300 1/20 (3) 机器设备 400 1/10 (4) 工具 100 1/4 (5) 流动资本 200 5 (6) 预付总资本 1000 (7) (8)     (1)80 / 800 =1/10     (2)15+40+25=80     (3)300 / 20 =15     (4)400 / 10 =40     (5)100 / 4 =25     (6)200×5 =1000     (7)(80+1000)/ 1000=1.08     (8)80+1000=1080 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机器30万元,使用期限5年。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该企业年产值27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总额5万元。运用上述资料计算: (1)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 (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3)年剩余价值率多少? (1)1.5次 (3分)  (2)100%(3分)     (3)400%(4分) 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机器30万元,使用期限5年。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该企业年产值27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总额5万元。运用上述资料计算: ①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 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③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①1.05次/年     ②100%    ③40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