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373851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和要求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原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温馨提示】 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只有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其他如股票、技术入股等所得,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除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实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温馨提示】 劳动收入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的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两部分,而按劳分配只针对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问题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张师

3、傅在中石化上班,月工资为5200元;妻子购买了中石化的股票,每年可分红35 000元;儿子是中石化的技术骨干,除了每月6200元工资外,还能获得12 000元的技术分红;女儿在一家外企上班,月工资8000元。(1)张师傅一家的收入分别属于何种分配方式所得?(2)你知道我国当前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经济原因吗?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有利于拓宽投资市场,增加居民收入,缓解社会融资难现状。考点二效率与公平1收入

4、分配公平(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奠定物质基础两大举措举措之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举措之二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

5、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3兼顾效率与公平【温馨提示】 从宏观调控角度认识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1)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2)合理调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3)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4)完善金融市场,促进投资多样化,拓宽人民收入渠道。【典型例题1】 2012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

6、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材料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a)、图(b)所示。图(a)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图(b)我国政府、企业与民居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

7、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2. 2015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在讲话中指出,要创新科技收益的分配机制,支持科技人员靠智力创新致富,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2015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一系列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创新政策,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千米”。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水平。第8课财政和税收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财政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

8、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实现形式: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本质:一种收入分配关系。(2)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保证财政收入持续增加。(2)分配政策【温馨提示】 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财政支出(1)含义:国

9、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2)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3财政收支关系(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温馨提示】 合理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过大的财政赤字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问题正确认识财政收入与支出李克强总理指出,2016年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财政部2016年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16月,全

10、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 514亿元,同比增长7.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 165亿元,同比增长15.1%。(1)2016年我国持续增加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全面认识财政赤字(1)含义: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财政赤字。(2)出现的原因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调节经济: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3)产生的影响经济过热: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经济过冷: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增加,拉动经济发展,促

11、进经济回升。(4)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变式训练3】 2015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材料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

12、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考点二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财政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1)社会公平: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保障生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1)行业建设:国家通过财政支

13、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建设。(2)地区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4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具体措施经济增长滞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经济过热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温馨提示】 财政政策的调节都是反向调节,如果经济过热,就实施从紧的政策;如果经济过冷,就实行宽松的政策。问题财政政策的运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为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坚持扩张支出与防控财政风险兼顾,

14、更加强调精准发力,把财政资金用于关键和薄弱环节,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我国如何才能用好财政资金?材料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道理。考点三征税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

15、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该税种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温馨提示】 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

16、人不享有监督纳税机关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2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税收的性质: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作用: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公民义务: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实施手段结果偷税欺骗或者隐瞒不缴或少缴欠税超过缴税期限拖欠骗税用欺骗手段获取税收优惠不缴或少缴抗税暴力行为不缴问题税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营改增试点自启动以来,超过97%的试点纳税人实现

17、税负下降或持平,累计减税已达3133亿元。 截至2016年4月,营改增及增值税改革累计为企业减税6412亿元。(1)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国家应该如何利用税收调节经济运行?1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

18、)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1)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3市场经济三个主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国家:是社会再生产的调控者和引导者,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特别是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19、与需求,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为社会再生产打造良好的客观环境。(2)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企业生产必须依据消费者个人消费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3)劳动者(消费者):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必需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只有实现就业,才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作为消费者,消费趋向引导着企业生产,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并且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制约着企业生产。问题 中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并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