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3626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100 C 5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9422019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Criterion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in filling station 2019 - 05 - 31 发布 2019 - 06 - 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194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2、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晓丽、张振明、黄世文、苏益、吕林、段平宁、黄翔、黎海红、欧军荣、梁娜、黄吉。 DB45/T 19422019 1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加油站总体布局、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有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密闭空间作业卫生要求、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以及对劳动者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

3、B 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 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40 工

4、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 GBZ/T 160.42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8 部分:噪声 GBZ/T 195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加油站 gasoline station 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3.2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v

5、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gasoline unloading process 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3.3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filling process DB45/T 19422019 2 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 3.4 油罐油气回收装置 vapor recovery device for oil depot 通过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焚烧等方法,将收集来的可燃气体进行回收处理至达标浓度的装置。 3.5 汽车加油站密闭空间作业 worki

6、ng in confined spaces in gasoline station 进入储油罐进行清洗、焊接、涂装、切割等作业。 4 总体布局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4.1 加油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GB 50156 的要求,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 GB 50493、GBZ/T 223 的要求。 4.2 加油站应按照 GBZ 1 的要求,采取工程控制等措施,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应符合 GBZ 2.1 和 GBZ 2.2 的要求。 4.3 加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其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如果油品是乙醇汽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有甲醇),可能引起的

7、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甲醇*中毒,工程防护采取密闭、油气回收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冲洗设施,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备)、防静电工作服、耐油手套(备)和防砸防静电鞋、防护眼镜(备)。 4.4 卸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其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甲醇*中毒、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密闭、油气回收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基础减振、冲洗设施,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防静电工作服

8、、耐油手套和耐油防护鞋、防护眼镜、耳塞(备)。 4.5 清油罐等密闭空间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硫化氢,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硫化氢中毒、缺氧性脑病,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送风、氧含量仪、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冲洗设施、照明装置,个体防护采取空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防毒面具、防化服、耐油手套和耐油防护鞋、防护眼镜。 4.6 工作环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加油站汽车尾气,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氮氧化合物中毒,工程防护采取通风,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 4.7 喷涂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及

9、苯系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有机类化合物、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有机溶剂中毒、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排毒,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耳塞。 4.8 焊接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电焊弧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焊工尘肺、锰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排毒,个体防护采取防尘口罩、耳塞、防护面罩、防护眼镜。 4.9 打磨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尘肺、噪声聋,工程防护采

10、取机械通风,个体防护采取防尘口罩、耳塞。 5 职业卫生管理 5.1 应在醒目位置公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确定专人负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 5.2 应按 GBZ 158 的规定公示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甲醇*等化学物的名称、特殊危险性和化学成分、有害物质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以及安全卫生负责人。 DB45/T 19422019 3 5.3 用人单位应按 GB/T 11651、GB/T 29510、GB/T 18664 等规定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教育和督促其正确使用,避免与油品直接接触。 5.4 劳动者在加油、卸油和量油时宜站在上风口。 5.5 不应用汽油洗手、洗工具和衣服。

11、当手上和衣服上溅上汽油后,应及时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当汽油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淡盐水和蒸馏水冲洗。 6 有害因素监测 在加油站相应岗位检测汽油、苯及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采样及测定应按照GBZ 159、GBZ/T 160.40、GBZ/T 160.42、GBZ/T 189.8的规定执行。 7 职业健康监护 7.1 汽车加油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按 GBZ 188 执行;不同作业岗位在岗期间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参见表 1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表 1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 查 项 目 健康检查周期 目标疾病 苯(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

1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 ALT、心电图、肝脾 B 超。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注意细胞形态及 分类) 、尿常规、心电图、血清 ALT、肝 脾 B 超; b.选检项目:尿反-反粘膜糠酸测定、尿酚、骨髓穿刺。 复查 受检人员血液指标异常者应每周复查 1 次,连续 2 次。 应急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运动功能、病理反射检查;眼底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肝脾 B 超; b.选检项目:尿反-反

13、粘糠酸、尿酚、脑电图、头颅 CT 或 MRI。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 1 年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禁忌证: 1) 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者: 白细胞计数低于 4109/L 或中性粒细胞 2109/L; 血小板计数低于 8109/L。 2)造血系统疾病。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职业病: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 2)职业禁忌证:造血系统疾病。 3.应急健康检查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 汽油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皮肤科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14、;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 1 年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禁忌证: 1)严重慢性皮肤疾患; 2)多发性周围神经。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 DB45/T 19422019 4 表1 (续)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 查 项 目 健康检查周期 目标疾病 汽油 血清 ALT、血糖; b.选检项目 神经-肌电图。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皮肤科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 ALT、血糖; b.选检项目:神经-肌电图。 应急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15、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病理反射检查;眼底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 胸部 X 射线摄片; b.选检项目:脑电图、头颅 CT 或 MRI。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 1 年 1)职业性慢性溶剂汽油中毒; 2)汽油致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禁忌证: 1)严重慢性皮肤疾患; 2)多发性周围神经。 3.应急健康检查 职业性急性溶剂汽油中毒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1)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慢性) ; 2)汽油致职业性皮肤病。 正己烷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a. 内科常规检查; 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16、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 ALT、血糖; b.选检项目:神经肌电图。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a. 内科常规检查; 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糖; b.选检项目:神经肌电图、尿 2,5-己二酮。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a. 内科常规检查; 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糖; b.选检项目:神经肌电图、尿 2,5-己二酮。 1 年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禁忌证: 多发

17、性周围神经病。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职业病: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2) 职业禁忌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DB45/T 19422019 5 表 1(续)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 查 项 目 健康检查周期 目标疾病 噪声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 ALT、纯音听阈测试; b.选检项目:声倒抗、耳声发射。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心电图; b.

18、选检项目: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注: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 48 h 后进行) 。 应急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耳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外耳有无损伤;鼓膜有无破裂及出血,听骨链有无断裂等;合并眼、面部复合性损伤时,应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医科常规检查;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b.选检项目:声导抗(鼓膜无破裂者) 、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40 Hz电反应测听;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 a)作业场所噪声 8h 等效声级85dB,1年1次;b)作业场所噪声 8h 等效声级80 dB,85 dB,2年1次

19、。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禁忌证: 1) 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500 Mz、1 000 Mz 和 2 000 Mz 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 dB) ; 2)高频段 3 000 Hz、4 000 Hz、6000 Hz 双耳平均听阈40 dB; 3)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禁忌证: 1)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 Mz、1 000 Mz 和 2 000 Mz 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 dB) ; 2)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3)噪声敏感者(

20、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但噪声作业 1 年之内,高频段 3 000 Hz、4 000 Hz、6 000 Hz 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 。 3.应急健康检查 职业性爆震聋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噪声聋。 8 职业卫生培训 8.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保障职业卫生培训所需的资金投入,将职业卫生培训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8.2 培训对象应包括法定代表人、管理者代表、实际控制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劳动者。汽油加油站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建立档案备查。 8.3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培训内容:国家

21、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8.4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8.5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噪耳

22、塞)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 8.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变原有材料及相配套的防护措施时,培训内容也应随之更新和补充。 8.7 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实行安全与职业卫生一体化培训,统一培训,统一考核。 8.8 职业卫生培训初次培训不得少于 16 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 8 学时。 DB45/T 19422019 6 9 密闭空间作业卫生要求 9.1 应按照 GBZ/T 205 进行密闭空间作业。 9.2 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期间,至少要安排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 进入密闭空间(储油罐等)前应做好以下工作: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

23、备对准入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检测、采样方法按相关规范执行,检测顺序及项目包括: 1) 测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为 18%22%,缺氧的密闭空间应符合 GB 8958 的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2) 测爆:密闭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0%,对油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 3) 测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应符合 GBZ 2.1 所规定的接触限值。如果高于接触限值,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b)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进入密闭空间前应按照 GB/T 18664 和 GBZ/T 195 的要求进行选择和佩戴。 9.3 进入油

24、罐等密闭空间作业应遵守 GBZ/T 205 的规定,清洗油罐时应: a) 应先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罐内油气浓度符合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清洗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防护服、胶靴、胶手套和空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防毒面具,方可进罐作业,清洗现场应设置监护人员。清洗人员在罐内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 10 min15 min,应换人; b) 作业人员不得直接进入罐内清除底油。抽净底油后,应利用自然或机械强制通风,充分排除罐内油品蒸气。 10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加油站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参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执行,建立建设项目职业

25、卫生三同时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与检测评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和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 对劳动者的要求 11.1 加油、卸油、密闭空间作业、工作环境、喷涂、焊接和打磨等工作岗位劳动者应熟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11.2 劳动者应熟知所接触的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进入工作场所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11.3 劳动者应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密闭空间作业等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1.4 劳动者应严格遵守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口腔和皮肤接触油品;严禁在油罐区、加油区、卸油区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工作场所进食和饮水;如确需在工作期间进食、喝水,应用肥皂仔细洗手后,离开作业场所进食或饮水。 11.5 劳动者应积极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汽车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DB45/T 1942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