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词解释离合器自由间隙:为保证摩擦片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结合状态下,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间预留的间隙。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消除离合器自由间隙,所踩下的离合器踏板行程。主销后倾角: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的角度。主销内倾角:从车辆正面看,在转向轮上转向主销轴线与铅垂直线的夹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安装后,从正面看,车轮中心平面向外倾斜的角度。前轮前束:前轮安装后,从上向下看,前轮前端间距与后端间距的差值。转向中心:汽车转弯时所在的曲线轨迹曲率半径的圆心。转弯半径:从转向中心到外转向轮中心的距离。转向盘自由行程:为消除转向系统间隙及弹性形变,所空转过的转向
2、盘行程。领从蹄式制动器:制动鼓正向、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制动鼓正向、反向旋转时,均能借制动鼓之间的摩擦而产生自增力作用的制动器。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所需的力。地面制动力:产生于制动力矩,并在制动力作用下,由地面作用于车轮,使汽车减速或停止的外力。2 功用发动机传动系: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行驶系。中断传动-起步平顺、换挡平稳、防止过载变速、倒车变角度传动减速增距、差速、改方向行驶系:接收来自传动系的动力,与路面作用产生力,并将力传递给车身缓冲减振与转向系配合,共同保证操纵稳定性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意志进行转向行驶制动系3 汽车传
3、动系统各布置方案优点(1) 前置后驱 FR :维修发动机方便、离合变速器的操纵机构简单、前后轴轴荷分配合理;但需要一根较长传动轴,增加整车质量,影响效率。主要用于载货汽车,部分轿车和客车(2) 前置前驱 FF :提高操纵稳定性(没有传动轴则底板可以低)、提高舒适性(车内凸包高度可以降低) 、动力总成紧凑但要使用等速万向节、前轮轮胎寿命短(因制动磨损)、爬坡能力差、正面碰撞损失大。广泛应用于微型中型轿车,中高级,高级轿车应用渐多(3)后置后驱 RR : 配合客车载客特点则前后轴轴荷分配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噪声低、,行李箱体积大;发动机冷却条件较差(因散热器不能迎风)、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机构复杂。
4、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车(4)中置后驱 MR:有利于实现理想轴荷分配,能得到客车车厢有效面积最高利用率广泛应用于赛车(5)全轮驱动 nWD: 驱动时,充分利用所有车轮与地面的附着条件越野车4 膜片弹赁离合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特点(1)轴向尺寸较小径向尺寸很大, 有利于在提高离合器转矩能力的情况下减小离合器轴向尺寸。(2)分离指起分离杠杆作用, 故不需专门的分离杠杆, 结构简化, 零件数目少,质量轻。(3) 轴向尺寸小,可适当增加压盘厚度,提高热容量,还可在压盘上增设散热筋,在离合器盖上开设较大的通风孔来改善散热条件。(4)主要部件形状简单,可冲压加工,大批量生产时可降低生产成本膜
5、片弹簧离合器结构优点(1)轴向尺寸小增加压盘厚度以提高热容量、增加摩擦片数目提高传递转矩(2)分离杠杆+弹簧结构简单、零件少、质量轻(3)主动部分形状简单方便大批量生产(4)比圆柱弹簧有更理想的力与位移关系特性工作原理简述:弹簧放松、压盘放松 弹簧压缩、压盘压紧 弹簧反锥、压盘放松5 锁环惯性式同步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步器工作原理:接合套推滑块、滑块推锁环移动。锁环锥面与接合套锥面接触。锥面的摩擦力矩(转速不同导致)使锁环相对接合套、滑块转动一角度。接合套齿端倒角与锁环齿端倒角接触,在齿圈的惯性力矩作用下,接合套移动受阻(锁止)。齿圈与锁环同步后,摩擦力矩消失、拨环力矩使锁环转动回位(锁止解除)
6、,接合套移动,与锁环、齿圈啮合。锁环对接合套的锁止作用是由齿圈的惯性力矩造成的,因此称“惯性式”。6 液力变矩器简要原理导轮固定在发动机带动下泵轮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内缘移动向外缘;冲击到涡轮叶片,液压油沿着涡轮叶片从外缘向内缘移动;冲击到导轮叶片,液压油沿着导轮叶片移动回到泵轮进入下一个周期泵、涡、导的液体流动称为涡流;绕中心轴线的液体流动称为环流泵轮液体冲击涡轮产生力FB、液体冲击导轮且由于导轮不动反作用于涡轮作用力FD,涡轮力为FB与FD合成力。当涡轮转速不断增加,涡轮环流速度不断增加、涡流速度不断减小,到冲击导轮液体的速度方向与导轮叶片相切,FD=07 转向驱动桥结构上的特
7、点半轴(外套转向节)+等速万向传动装置+半轴半轴分成内外两段;有等速万向传动装置;转向节轴颈为中空,方便半轴穿过。8 车轮定位参数大小及作用主销后倾角:不超过23。 回正力矩主销内倾角:不超过8。 回正力矩、使转向操纵轻便、减小从转向轮传到转向盘的冲击力前轮外倾角:一般1左右。 防止车辆受载后,车轮内倾(内倾将造成车轮磨损、加重外端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前轮前束:012mm。 消除前轮外倾导致的边滚边滑9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活塞杆上腔A、活塞杆下腔B、减振器外腔C压缩行程:活塞杆相对下移,由于上腔被活塞1占去一部分空间,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故流通阀8、压缩
8、阀6都打开,油液 BA、BC;由于阀的节流作用产生阻尼。伸张行程:活塞杆相对上移,同理,故补偿法7、伸张阀4都打开,油液 AB、CB;由于阀的节流作用产生阻尼。活塞运动速度慢,阻尼大:速度慢且不足以打开阀时,油液经伸张阀或压缩阀的常通孔隙(未画出)流动,通道横截面积小,则产生较大的阻尼力活塞运动速度快,阻尼小:速度快且足以打开阀时,油液经伸张阀或压缩阀流动,通道横截面积更大,则产生较小的阻尼力。同样油压力作用下,伸张行程阻尼力比压缩行程大的多: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比压缩阀大。10 麦弗迅式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和其优缺点。无主销:用于前轮时,筒式减振器上下铰点连线为主销轴线车轮沿着摆动的主销轴
9、线 运动悬架变形时,主销定位角和轮距都变化。然而通过适当地调整杆细的布置,可使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很小。优点:增大了两个前轮内侧的空间,便于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布置缺点:滑动立柱摩擦磨损较大11 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类:转阀式、滑阀式结构:动力缸、储液罐、油泵、控制阀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器工作原理:直线行驶时,四个孔均开一半,左右动力缸储满油液后,油液从油泵经控制阀流回储液罐;左转时,滑阀移动(转向力不够大时,螺母不旋转则螺杆移动),进油道与右动力缸相连,回油道与左动力缸相连,活塞左移。右转同理12 真空助力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制动主缸推杆、油液 大气阀门、控制阀、控制阀推杆控制
10、阀、大气阀门真空通道、大气通道真空室、膜片后气室工作原理:控制阀推杆前移控制阀组件前移控制阀关闭真空通道;控制阀推杆继续前移大气阀离开真空阀,打开大气通道。膜片前后压力差推动膜片前移;控制阀推杆继续前移主缸推杆前移产生真空助力;大气阀受到主缸推杆反作用力关闭大气通道,制动力保持平衡13 ABS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液压调节器、轮速传感器、电动机、ECU(对四通道型,双回路下独立调节四个轮的制动压力)电动机功用:将储液器里的液体送回主缸工作原理:常规:液压油从主缸送到轮缸;减压:电磁阀大电流通电,柱塞上移到顶,进油通道关闭,回油通道打开;保压:电磁阀小电流通电,柱塞到中部,进油、回油通道关闭;增压:电磁阀断电,柱塞到底端,进油通道打开,回油通道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