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351444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元旦刚过,许多家长便向记者热线诉说,反映孩子节日期间不懂礼貌令家长尴尬不堪,同时家长们意识到生活中对孩子礼仪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春节即将到来,孩子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机会会更多,因此少儿乐园在此提醒家长。不懂礼仪闹尴尬 尴尬镜头之一:元旦这天,章先生的儿子正坐在门厅的沙发上看电视。门铃一响,几个同事来家拜访。章先生高高兴兴地接待同事,并让儿子让出位置,让叔叔阿姨就座。可儿子坐在沙发上似乎没反应,还没好气地说:“你们不会到里屋说话去吗?”章先生尴尬地笑着,用眼瞪瞪儿子,意在让其尽快离开。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竟大声嚷道:

2、“你瞪什么眼,我看我的电视,又不影响你!”同事们只好尴尬地寒暄几句,匆匆离去。而章先生则在尴尬地送客之后,陷入恼羞之中。 尴尬镜头之二:宋女士的儿子在家里正玩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没好气地接起电话:“找谁?没在家!”随即“啪”地一声挂了。岂不知,来电话者正是宋女士的领导有公事来找,而宋女士正在厨房做饭,对此却浑然不知。尴尬镜头之三:李女士应邀带着女儿去赴宴,行前深怕女儿不知礼节而使场面尴尬,便嘱咐女儿一定要懂得礼节。可是在家无法无天惯了的女儿尽管随口应诺,其实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几个菜刚上桌,女儿就急不可耐地伸出了筷子吃了个遍,最后挑出自己愿吃的菜,放在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大家饭没吃完,已

3、经饱腹的她便大声喊道:“我吃饱了,我想回家!”搞得李女士无地自容。 采访到的类似孩子不懂礼节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很多家长平时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而一旦到了一定的场合,才出现了本不应有的尴尬。 将餐桌当成课堂 英国家庭教育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有“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之语。 在采访一些在餐桌礼仪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

4、完了。”然后才能离开。孩子如果要大小便,一定要悄悄地告诉妈妈,不要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说“我要撒尿”之类的不文明语。同时,吃饭时不要用手抠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大一点的孩子要学会使用牙签,并用手捂住牙签剔牙。 据在某机关工作的崔先生讲,他常常带着女儿参加一些朋友的宴会,他成功地借助这种场合,对女儿进行了有效的礼仪教育。开始的时候,女儿并不习惯,但他不断地循循善诱。一旦女儿做得好时,还要适时表扬。特别是客人们表扬女儿时,他还会锦上添花地继续表扬。女儿在这种肯定中,越来越知情达礼,成了一个人人称道的小淑女。 在日常交往中学习礼仪 教育学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曹云昌主

5、任认为,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

6、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体验礼貌的回应是很实际的礼仪练习。在家长指导着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接听电话

7、有礼仪 接听电话是透视一个家庭是否具有礼仪的一个窗口,所以要借助这一载体,适时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教育专家提出了9条基本礼仪要求,可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借鉴 (1)孩子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你好”、“请问”、“请等一下”这样的礼貌用语。 (2)接电话时声音要放轻一些,不要在电话中大声嚷嚷。 (3)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以长时间不回应对方的问题,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时,把电话一扔跑到别处去。 (4)大人打电话时,孩子不要在一旁插嘴或抢话筒。 (5)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 (6)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接电话。 (7)挂话筒时,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话筒,或重重

8、地挂电话。 (8)接打电话时,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 (9)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通话时间不可太长,也不要选择太早或太晚的时间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的休息。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一个朋友发来一张图片,是在布里斯班国际机场拍摄的,透明玻璃墙上贴有一张白纸,上书“请不要随地吐痰,谢谢合作”,中文的。他说在澳大利亚所有机场,主要文字是英文,日语也较常见,都没有这样的提示,中文极少见。却是这样的提示,让他感到很难过。随地吐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记忆中,小学时就学过“五讲四美三热爱”。20多

9、年了,随地吐痰依然随处可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过单位附近的东单地下通道,每一个台阶上都至少有一块痰迹,新的、旧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踩到其中一块。 但我已习惯了,甚至有些麻木,看见旁边有人张口一吐也无动于衷,继续走我的路。按说何者美,何者丑,道理上似乎是一清二楚,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来扬善去恶,于是往往不以丑为丑,或反将美作丑。 看靳羽西的风度何来书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中国小女孩儿,很小就到美国读书,在美国上学时,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带一个塑料袋,把自己当天的废纸和垃圾装入袋中,然后带回家来做分类处理。后来她回国内读书,把这个好习惯也带回了新学校,想不到,竟

10、然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个人神经有毛病,捡垃圾拿回家,她家里一定很穷。小女孩儿很受伤,从此不再带塑料袋了。 不随地吐痰和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卫生好习惯需要有鼓励好习惯的氛围和大环境才能滋润生根,需要有外在的压力才会长久坚持。非典时期,人人勤洗手、不吐痰,是与当时的舆论宣传和大家对疾病的恐惧密不可分的。我自己真正做到不随地吐痰,也是因为工作后一个女孩儿的劝诫。没有她的“鼓励和压力”,可能我现在还是会时不时啐上一口,只图方便,而不以为丑。 如果您已经是一个丈夫,想在妻子面前显得颇有教养,那就必须: 接过妻子的大衣,让她第一个进门; 下班回来,吻一吻妻子,对他说上几句赞美话; 在晚会上首先与妻子跳舞,不

11、当着她的面前后左右张望其他妇女; 经常送给妻子一些小礼物; 在业余时间从家里出去时,告诉妻子离家的目的和回来的时间,有时也向妻子问一下,当自己不在家时,她做什么事情; 夸奖妻子做的饭菜和她的新衣服; 没有完全穿好衣服之前不在房间里走动。 作为男性中的一员,您要懂得男子应该遵守许多年来形成的对于妇女的礼节: 当您与一位妇女共同上楼梯时,您通常应走在前面;一起下楼时,您则应走在后面。然而,在下很陡的楼梯时,您应走在妇女的前面。这样,如果这位妇女突然绊了一下,您就可以搀扶她。在楼梯上相遇时,您应该总是首先向妇女以及任何一位比自己年长的男子问好。 除有紧急事情外,男子在街上叫熟悉的妇女站住是不合乎规矩的。但是,彼此关系很友好,也允许这样做。而妇女本人可以主动停步,以便与熟悉的男子交谈。 男子在握妇女的手之前,无论何时都应该脱下手套。妇女只有在同另一名女子握手问好时才这样做。 还有两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即男子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双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嚼着口香糖向他人问好。遗憾的是有些男子特别是一些小伙子常常不守上述规矩,这是极不礼貌的。 来源:鹤壁信息港 5 / 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商务礼仪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