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348485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察情况的报告 为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县政协于6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题视察活动,视察组由*副主席带队,实地视察了*蔬菜、*绳业、*席草、*马蹄笋等17个专业合作社,召开了县农办、农业、渔业、林业、财政、供销社、科技、工商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视察组部分成员还赴丽水、台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几年来,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猛发展。至2018年8月,已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64家,

2、经农业局备案的有473家,注册资金50479多万元,入社农户59000多户,带动农户181700多户。专业合作社已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领域,其中蔬菜类176家,畜禽类170家,水果类83家,水稻种植类84家,水产养殖类175家,农业服务类18家,其他品种种植58家。合作社生产经营已基本覆盖了全县蘑菇、四季柚、紫菜、席草、蔬菜、畜禽、杨梅、西红柿、食用菌等10多个主导特色产业和产品。经考核达到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6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17家(含省级4家)、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3家(含省级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生产

3、与市场的对接,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存在问题视察中我们也发现,合作社经营运转与农民的愿望,与市场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主要有: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法规还不了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少数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取政府补助资金,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也没有组织成员开展农业生产的经营服务活动,合而不作,出现了不少空壳合作社。二是一些部门、乡镇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氛围不浓

4、。2、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业局,农村经营管理总站是具体指导服务机构。而县农办、林业、渔业、工商、供销社等部门各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职责,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合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格局还未形成。工商部门只负责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农办负责市级以上的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林业、渔业、农业、供销社只扶持各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农业局农经总站则根本无法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乡镇工作脱节,各类政府资金得不到有效整合,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步伐缓慢。3、组织管理不规范。我县大多数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

5、是大多流于形式。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绝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合作层次较低。一是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普遍较低,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真正能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手段很少。仅靠初级农产品买卖所得的利润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合作程度较低。个别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利益连接松散,对成员的约束力弱,成员只愿共享

6、利益,不愿共担风险,组织与会员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另外,长期以来的小农意识,使农户养成了分散经营的习惯,对合作不放心、不积极。5、要素制约严重。一是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在视察中,多数合作社反映缺乏资金。由于农业系弱质产业,风险较大,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自我积累相当有限,加上农民融资环境较差,很难快速发展。如沿浦民鑫紫菜养殖专业合作社反映贷款利率过高,对入社农户也无任何优惠政策。二是合作社发展必要的仓储、冷藏、加工、办公等用地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农业用地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对待,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如*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保鲜仓库、*席草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房等都受

7、到土地的制约。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三、几点建议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建议: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党的xx届三中全会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这就意味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关系到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

8、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意义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解决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能有效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能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同时还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2、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一是要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确定领导同志具体分管。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农业、林业、渔业、工商、财政、粮食、供销、税务、金融等部门的

9、联系和沟通,协调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将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农村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考核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内容,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三是要借鉴瑞安经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作用,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作经费。通过完善联合会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3、加强教育,规范发展。一是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代表、

10、农户代表进行阶梯式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了解合作社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等,培育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乐于奉献的合作社能人。二是要对已建立的合作社进行逐一调查摸底,逐一进行规范指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和完善利益分配、积累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使之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4、注重服务,支持发展。一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标准,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申报无公

11、害产品、无公害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积极举办各种农产品展销会(节)、洽谈会、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工程示范建设,通过宽带接入,使网络信息基本通达每个农户;筹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网站,提供政策咨询、经验交流、市场信息、产品展示的服务和营销平台。二是要注重政策导向作用,要侧重于对示范性、规范化、骨干型、品牌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奖励,对内控制度不健全、利益分配制度不规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合而不作的空壳合作社不予以扶持。三是要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鼓励农民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或鼓励专业

12、合作社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四是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合作社,要注重拉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销售等产业链条,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使专业合作社更加具有生命力。5、破解难题,保障到位。一是要积极破解资金难题,重点解决担保难问题,逐步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奖励的合作社,要在评级、授信、信用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要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探索农民参与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径,鼓励建立农民资金合作社等形式的农村

13、合作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二是对农业用地要有倾斜政策,积极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改善办公设施、培训场所、产品收购场地、冷藏设施、加工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和提高为社员服务的水平。三是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育力度,建立一些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一、”整村推进”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三)群众参与,科学决策。 2、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我们组织贫困户参与项目的实施,以出工投劳方式参与了饮水、沼气池、道路等项目建设。参与式扶贫增强了贫困户在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选择

14、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了扶贫开发的责任心。 3、群众参与项目监督。各乡镇把实施的扶贫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增加透明度,把扶贫开发项目变成”阳光工程”,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四)创新机制,确保实效。 我县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过程中,创新并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从而保证整村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1、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开发”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我县明确了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形成了县抓乡(镇)、乡(镇)抓村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2、健全项目实施运作机

15、制。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确定当年实施的项目计划,每个项目实施后均进行逐村逐户验收。 3、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一是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核手续,实行逐级和有关监督部门审核、审批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现象的发生。二是项目管理责任制。扶贫项目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责任书中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三是审计纪检跟踪制。从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的监督到项目的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参与,保证扶贫开发资

16、金和项目按计划执行;四是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进村到户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贫困村贫困农户真正受益得实惠。 4、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4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为我县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5、完善帮扶机制。县组织了县直机关单位帮扶首批和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加强督查,狠抓落实。 为了促进”整村推进”工作有效开展,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3-4次督查,重点督查部门职责落实情况、帮助措施到位情况、”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等情况。由于领导重视,措施

17、有力,全县形成了各方面关注、支持”整村推进”的社会氛围,广大群众投入扶贫开发的热情高涨,从而促进了”整村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整村推进”取得的成效 我县实施首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产业开发、搞好富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促进了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整村推进”的预期目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方针,在群众参与、集中投入、整村推进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辟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成效。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

18、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抓好重点产业开发,打牢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基础 大力抓好覆盖贫困农户的桑蚕、木薯产业开发,把覆盖贫困农户的产业开发和地方特色产业开发结合起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产业化扶贫道路。 2005年,在11个首批贫困村实施木薯种植项目,种植良种木薯7340亩,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5万元,群众自筹355万元,有贫困户3670户14500人受益,贫困户种植木薯人均增加收入115元。 注重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村产业开发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近年来我们积极为其争取扶贫贴息货款发展生产,2007-2008年共争取得50

19、20万元扶贫贴息货款指标,从而带动了贫困村桑蚕产业发展,许多贫困农户从中受益,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三)扎实开展贫困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促进贫困人口素质提高。 三、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通过几年来”整村推进”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下一步”整村推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整村推进”就实施村来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但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并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今后的”整村推进”乃至整个扶贫开发工作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 1、必须重视对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 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的物

20、质扶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精神扶贫同样不可忽略。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强调得比较多的是物质扶贫,而对精神扶贫却重视不够。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以来生活在落后闭塞、自然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依赖思想、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创新意识弱,争取自主权利益的意识淡薄。这种精神贫困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严重制约因素。所以,消除贫困的治本之道是提高贫困者的自我意识即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贫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历史发展规律证明,内在因素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若扶贫重物不重人,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扶贫效果和质量,已取得的扶贫成果也难以维持和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首要的因素是

21、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把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贫困村大力营造”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浓厚社会氛围,使贫困群众懂得”要脱贫必须先立志”的道理。二是政府在引导、教育和扶持贫困群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提高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加大人文关怀,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信念,帮助他们从封闭落后和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和技能,在现代生活中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开阔眼界、自主发展,走上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22、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实质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始终。体现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就是要做到

23、:一是选择扶贫项目要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对接,确保扶贫项目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最急、最难、最盼望解决的问题,使项目效益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户。要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把项目的选择权、资金的使用权和效益的收益权交给农户,实现项目由群众自主选择,工程由群众自觉监督,资金使用由群众监督,真正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让广大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专款专用,把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民生工程上,落实在为民解困,替民分忧,为民谋利上。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使项目发挥最大最好的效益,使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3、必

24、须坚持依靠社会帮扶的力量加快”整村推进”的进程 4、必须重视贫困村人力资源开发 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的匮乏。因此,扶贫开发应在主要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重视开发人力资源,使知识要素成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必须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渠道,必须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另外,职业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

25、力的重要手段,要重视开展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强化培训的针对性,逐步形成较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促进贫困地区均衡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供动力。再次,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致富能人的带动,提高贫困群众科学致富的本领,为稳定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5、必须抓好劳务输出产业开发 劳务经济以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为主要特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劳务经济已经成为贫困山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贫困地区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他们有

26、强烈的流动意向和增加收入的愿望,但从我县贫困村劳务输出的情况来看,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加上劳务输出多数处于分散的无序的流动状态,造成就业成功率低,达不到增收的目的。因此,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抓好劳动力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二是要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确定专人负责劳务信息的收集、传递,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

27、,尽快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成功。 提升机关服务力的探讨机关是国税工作的决策指挥中枢,发挥着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作用。加强基层建设,关键是要提升基层的执行力和落实水平,那么,就省辖市局机关而言,加强机关建设,关键就是要提升机关为基层的服务力。一、机关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提升机关服务力上1.机关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是为基层搞好服务。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工作宗旨的深度诠释。市局机关是各省辖市国税工作的领导机关,其本质当然也必然是为基层搞好服务。

28、机关为基层服务,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为基层建设投入多少财力、物力和精力,而是涵盖了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全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国税事业的发展。这与基层国税工作的愿景目标也是一致的。2.机关服务力体现了机关工作的水平。服务力是从现代企业管理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名词,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来讲,基层也可以认为是机关的顾客。机关的服务力强不强,能不能充分关心基层、体谅基层,有效指导基层、服务基层,关系着基层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影响着一线干部工作的心境和氛围,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市局的各项工作部署能否真正在基层落实到位。3.机关服务力如何还代表着机关的

29、形象。如前所述,市局机关是国税工作的领导机关,理所当然,机关干部也应当有着更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更高的业务工作水平,和务实进取的工作精神,在各方面为基层广大干部做好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机关工作和机关干部能不能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解基层所难,不仅仅是个工作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作风建设问题,关系着基层的人心向背,关系着机关在基层单位和基层群众中的形象。二、机关服务力不强的种种表现一是服务意识不强。表现在:服务基层意识淡化,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一提抓基层就是开会、检查,忙不过来就到基层要人、要材料,抓基层变成了让基层围着自己转。有的听到基层反映问题和困难就烦,指责基层动手不够、能力不行。这种典

30、型的官僚主义,反映了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偏差。二是服务目的不端正。为基层服务不是从推动工作开展出发,不是从基层管理的实际需要去考虑,而是看上级满意不满意,对本部门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是把基层作为服务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出政绩、得彩头的舞台,搞一些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思想态度不端正,服务肯定到不了位。三是服务方式片面。认为为基层服务就是给钱给物,手中没钱就不敢下基层。其实给钱给物是物质,拿主意、出点子、指路子、解扣子、传经验都是服务。还有一种现象自己既没想法也没办法,认为到基层是添桌子、添筷子、添麻烦。存在这种认识的根子是精神状态有问题,没有“机关抓工作一定要让基层满意”的质量意

31、识。四是服务方法不当。下到基层就发号施令,指指点点,越俎代庖,让基层围着自己的思路转,按着自己的意图干,基层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是有一定指向性的,这个对象就是基层建设中自己想不到、办不好、办不了的闹心事、棘手事和基层迫切需要市局关注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服务也就到位了。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三、充分把握提升机关服务力的主要内容树立一个理念科学的决策就是对基层最好的服务。错误的决策,只会导致错误的落实。对基层来说,正确地组织指挥,让基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服务。正确的决策部署,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的调查研究。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机关的同志要把

32、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正常的工作需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扎实、深入、反复地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占有的信息要加强分析综合,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把思路理清,把关系理顺,把措施想实。二是民主的决策体系。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体系及运行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三是典型的试点培育。对重大的决策或工作部署,要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典型搞好试点,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再在面上推开。这既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减少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突出一个重点强化对重点工作的跟进指导。机关要把科学指导、有

33、效指导基层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真正在为基层解决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上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要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承包制、职能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制”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全局性重点工作,或一项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时,可以实施项目化管理,即:综合业务部门牵头、具体部门负责、基层参与、技术支撑和重大事项局长室研究,形成高效率的管理合力。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督促指导,比如通过建立讲评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促进决策落实到位。对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纠正偏差,使决策不断趋于完善。强化一个保证机关的办事效率是为基层服好务的重要保证。按照总局“两个减负”的要求,机关要加强工作的沟

34、通、整合、督办,下大力气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要精简对基层的发文与会议。加强对制发文件的审核把关,做到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除保留归档的外,一律不再印发和传送纸质公文。加强各类会议的计划管理。未列入一周会议计划安排的,原则上不得临时决定开会。提倡少开会、开短会,能够合并召开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能够视频召开的尽量视频召开。二是要简化基层上报的资料和报表。做到能简并的简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由市局产生的不再要求基层填报,减少基层重复与无效的劳动。三是要统筹安排对基层的考核检查。为基层服务并不等于个个做老好人,不要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和检查;相反,机关为基层服务的一

35、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强化对基层的考核检查,在考核检查中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促进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各类考核检查,应当统一整合在目标管理考核框架下进行,尽可能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加强检查的计划管理,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考核。怀有一份真情真心实意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不能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基层和纳税人反映的意见建议,要严格按照首问责任制的原则办理,当时能答复的要立即答复,当时不能答复的要尽快督促落实,确保按期答复。在基层遇到需要当地党政、兄弟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机关应积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基层加强沟通与协调,努力取得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对基

36、层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继续落实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千方百计加大对基层的投入,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改善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尽力解决基层干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都是机关关心基层、体贴基层、为基层服务的具体体现,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落实好。四、认真落实提升机关服务力的各项措施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牢固确立服务意识。基层是国税工作的基础。国税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到基层来落实。作为机关的同志,要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做好角色转换,摆正机关与基层、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深层次端正抓基层的指导思想。要对基层的同志怀有深厚的感情,以基层的

37、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基层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捧出一颗真心,奉献一份真情,做基层干部的贴心人。要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坚持立足基层,面向基层,一切从基层实际和干部实际出发,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兢兢业业办实事、千方百计办好事、竭尽全力办难事,切实把服务的要求真正贯彻和体现到领导机关抓基层的各项工作中去。2.加强干部素质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本领。为基层服务仅靠微笑的面孔和火热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机关每个干部都分管一到几项工作,理所应当、也必须成为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成为承上启下的业务骨干。如果机关干部对其分管的职能工作还不如基层的同志研究得深和透,那就不能很好地

38、领导、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工作。因此,机关的同志要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境界,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要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税收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更好地为基层服务。3.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规范服务行为。要建立健全机关服务基层的各项制度。对支持基层人、财、物建设的措施,要在注重抓好落实的同时,要注重操作的规范性。认真落实市局领导和机关处室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实行机关与挂点基层同考核、同奖惩,促进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39、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基层的工作举措,如借鉴税源管理联动、业务“减负增效”的经验,把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建立行政管理联动机制。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定期通过局长碰头会、局长办公会、工作协调会等形式进行沟通、整合、督办,打破部门壁垒,着力解决机关工作中的推诿扯皮问题,提升基层满意度。4.加强服务绩效考评,有效提供服务保障。机关为基层服务,基层是否满意,只有基层最有发言权,也只有基层能够最准确地评价机关的服务措施是否真正落实。要结合机关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基层评议机关制度,将基层的评价作为检验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纳入到对机关处室绩效和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中。此外,我们在为基层服务中,还要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坚决不准增加基层负担,造成负面影响。为增强机关干部服务基层的意识,还可以建立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激励机制,组织基层评选“优秀机关工作人员”等活动,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机关干部争当模范的热情。 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