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347677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2.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二三年 八月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2023年度2023年度发布版地 铁|我们力争通过大数据分析,客观、系统呈现城市的主要通勤特征。因数据覆盖性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载全部内容仅供参考。影响通勤的因素众多,仅依据指标值大小还不足以判断城市职住空间布局和通勤交通组织的优劣,城市通勤的评价与诊断还需更为持续深入的细致研究。未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我国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城市献策出力。声明011 编制背景编制说明1074 指标定义主要结论2032 城市选取053 数据说明091 幸福通勤持续降低,职住分离亟需改善1 1

2、2 轨道覆盖提升有限,公交接驳成为瓶颈1 33 武汉通勤恶化严重,长沙保持职住平衡1 54 职场新人通勤更长,依赖轨道减少时耗通勤时耗31 71 城市效率: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1 92 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2 13 通勤感受:单程平均通勤时耗目录2023年度2 31 空间范围:通勤空间半径通勤空间42 94 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通勤交通52 52 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2 73 通勤距离:单程平均通勤距离3 11 轨道覆盖: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3 32 公交保障: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城市通勤提升行动附3 51 通勤距离:职场新人通勤距离更长3 72 通勤交通:职场新人轨

3、道通勤更多3 93 通勤时间:职场新人45分钟比重更高职场新人664 1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01编制说明1 编制背景2 城市选取3 数据说明4 指标定义编制背景1第 01 页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选取45个中国主要城市,延续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2022年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变化。针对毕业以后去哪?特别增加职场新人章节,选取2010-2020年大学毕业生人口增加最多的16个城市,挖掘25岁以下职场新人的通勤特征和职住需求,为吸引青年人才,优化青年群体在城市的工作、生活、社交环境提供素材与思考。中国主要城市通勤数据画像党的

4、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在新征程上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2亿人,同比增加646万,城镇化率提高至65.22%。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由“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的转型期,城镇建设既要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现实,也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提升2022年北、上、广、深常住人口开始减少,沿海城市人口增速逐年放缓,而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的人口聚

5、集能力在提升。伴随城市人口增长的转移,粗放发展的不良倾向在部分地区出现“回流”,对科学规划和高质量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发展关系到城市未来潜力202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规模突破千万。吸引青年人才成为城市间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竞争。如何吸引青年人才,来到一座城、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2021年,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旨在通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方式。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

6、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城镇化进入由“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的转型期第 02 页住建部:坚持城市体检先行,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1 核心目标: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2 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3 通勤感受:单程平均通勤时耗4 通勤范围:通勤空间半径5 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6 通勤距离:单程平均通勤距离7 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8 轨道覆盖: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9 公交保障: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10 通勤距离:职场新人通勤距离更长11 通勤交通:职场新人轨道通勤更多12 通勤时间:职场新人45分钟

7、比重更高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职场新人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坚持问题导向,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目标导向,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等为目标,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坚持结果导向,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中“单程通勤时耗”、“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等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体检的重要指标。城市选取2第 03 页城市选取原则:35个:除拉

8、萨以外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拉萨作为省会中唯一的中等城市缺少对比,暂未选取。10个:其他地级市中开通地铁、轻轨的城市,其中年度新增南通。选取45个全国重点城市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型大城市300-500万型大城市100-300万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天津市重庆市成都市徐州市温州市呼和浩特市海口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洛阳市绍兴市南通市7141410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青岛市郑州市武汉市西安市大连市哈尔滨市太原市长春市合肥市厦门市石家庄市乌鲁木齐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昌市济南市长沙市昆明市东莞市佛山市南宁市贵阳市宁波市福州市新增地铁城市注:依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

9、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更新城市规模分类。第 04 页第 12 页中心城区范围:本报告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为基础,结合街道(乡镇)行政边界以及通勤人口分布进行局部调整,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建成区域。以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以居住地或就业地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勤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包含城区内部通勤、城区居住郊区就业、郊区居住城区就业、城区居住市外就业、市外居住城区就业。数据说明3注:相关数据处理各环节均匿名化,各环节及输出均不涉及个体隐私数据来源第 05 页研究数据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数

10、据获得的城市人口居住地、就业地信息,将两个相互独立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融合分析。数据采样时段2022年9-11月,重庆、广州、厦门、福州、乌鲁木齐、西宁使用2022年4-6月数据,降低特殊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位置服务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来源18648中心城区居住人口90483331中心城区通勤人口80%640129%市区居住人口2.31亿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样本率%样本量(万人)市区就业人口1.15亿人样本率%样本量(万人)80%29%第 12 页数据处理公交可达时耗采用互联网地图250米栅格计算的门到门公交方式行程规划信息,公交方式包含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以及多种公交方式的组合换乘,出行时耗包含

11、门到站时间、候车时间、乘车时间以及换乘时间。通勤出行时耗全方式单程通勤出行时耗,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中高时空点密度样本子集,提取连续3个月早高峰时段从居住地到就业地的出行时间的平均值,获得250米栅格OD间的通勤出行时耗均值。通勤距离采用路网最短距离,来自互联网地图250米栅格计算的OD间路网距离,直线距离2.5公里内采用骑行方式路网距离,2.5公里以上采用小汽车方式路网距离。通勤OD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数据获得的居住地、就业地信息,以250米栅格汇聚形成通勤OD。第 06 页第 12 页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指标定义通勤时间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60分钟以上通勤比

12、重单程平均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空间半径职住分离度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程45分钟以内可达比重。对于超大、特大城市,80%通勤者45分钟可达是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程60分钟以上可达比重,作为城市超长通勤问题的量度。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早高峰从居住地到就业地,全方式出行时耗的平均值,是人们通勤出行的直观感受,是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与就业分布的空间椭圆,以椭圆长轴定义通勤空间半径,作为城市通勤空间辐射范围测度。通勤空间半径越大,说明城市通勤紧密联系的空间范围越大。不考虑就业差异与人的选择,在既有职住布局条件下通过交换就业

13、地,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最小通勤距离,是城市职住空间布局匹配的测度,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平衡性越好。指标定义4第 07 页单程平均通勤距离5公以内通勤比重通勤交通轨道覆盖通勤比重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地到就业地的平均路网距离,是融入人的选择后城市真实职住分离情况的测度,也是城市运行成本的体现,平均通勤距离越大,居民通勤成本就越高,城市越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系统支撑。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程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职住平衡和通勤幸福的指标。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越高说明城市能够就近职住、绿色出行,拥有幸福通勤体验的人口比重越高。居住地和就业地两端均在

14、轨道站点800米覆盖范围内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重,体现了轨道线网与职住空间组织的匹配度,覆盖通勤比重越高,说明轨道对职住空间支撑作用越好。45分钟内能够通过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等公交方式通勤的人口比重,是城市的公交通勤服务能力的测度,反映了公交系统与职住空间的契合程度,一般来说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交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第 12 页第 08 页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02主要结论1幸福通勤持续降低,职住分离亟需改善2轨道覆盖提升有限,公交接驳成为瓶颈3武汉通勤恶化严重,长沙保持职住平衡4职场新人通勤更长,依赖轨道减少时耗幸福通勤持续降低,职住分离亟需

15、改善1第 09 页幸福通勤比重50%,主要城市连续3年降低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人口比重50%,连续3年同比下降。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郑州、西安职住分离亟需关注2020-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平均通勤距离普遍增加。郑州和西安连续3年幸福通勤比重下降最多、平均通勤距离增加最长的城市,职住分离趋势需要高度关注。超大城市极端通勤增加放缓,型大城市显著增加2022年,主要城市极端通勤比重12%,超大特大城市同比均没有增加。2020-2022年,超过30个主要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增加,济南增加最多。合肥、南昌、南宁、太原、乌鲁木齐等型大城市极端通勤人

16、口显著增加。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降多升少,通勤改善任重道远2022年,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69%,北京、上海、广州等同比提升,但距离80%人居环境建设目标尚有差距。连续3年对比,只有上海、武汉、南宁等9个城市45分钟通勤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18个城市下降,合肥、沈阳降幅最大。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变化(%)2020-2022年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变化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变化(%)第 10 页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2020-2022年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变化2020-2022年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变化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变化(%)2020-

17、2022年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变化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变化(%)轨道覆盖提升有限,公交接驳成为瓶颈2第 11 页新增近1000公里轨道线路,车站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仅提升2个百分点2022年,41个地铁运营城市轨道总里程近1万公里,轨道车站800米覆盖通勤比重19%。年度新增运营轨道线路约1000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仅提升2个百分点。杭州、青岛、深圳提升显著,郑州、武汉新线投入成效甚微杭州、深圳年度新增轨道里程超过120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青岛新增里程不到40公里,但穿心线路有效改善了线网结构,带来8个百分点的通勤覆盖提升。郑州、武汉年度新增线路超过25公里,但外围

18、延申线路未能有效提升通勤覆盖比重。每公里轨道覆盖2000通勤人口是客流强度的基本保障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是稳定的客流基础。轨道客流强度较高的城市,每公里轨道覆盖通勤均在2000人以上。深圳、南宁每公里轨道覆盖通勤人口超过4000人,轨道与职住空间和通勤需求的契合度高。相对而言,北京超860公里轨道交通,相当于每公里只服务1700人便捷通勤。提升45分钟公交通勤服务能力,轨道接驳仍是瓶颈深圳轨道覆盖通勤比重35%,配合紧密的公交衔接使58%的通勤者45分钟公交(含地铁)可达,拥有超大、特大城市中最高的公交通勤保障水平。成都大规模轨道建设提高了通勤覆盖比重,但门到站的环节消耗了近40%的全程时间,整体

19、公交通勤保障水平尚未能得到有效跃升。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增量(%)年度新增轨道里程(千米)2021-2022年主要城市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年度变化0.00.20.41.20.90.60.30.0第 12 页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2022年主要城市轨道客流强度与每公里覆盖通勤人口300-500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武汉市杭州市成都市北京市重庆市青岛市南京市长沙市西安市郑州市苏州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南宁市昆明市合肥市南昌市福州市宁波市长春市无锡市佛山市厦门市石家庄市贵阳市太原市徐州市哈尔滨市乌鲁木齐市常州市洛阳市南通市兰州市呼和浩特市济南市东莞市绍兴市温州市轨道客流强度(万人

20、次/千米.日)轨道覆盖通勤(万人/千米)轨道规模(千米)城市500200-300100-20025km通勤距离分布比重5%2%2022年典型城市职场新人通勤距离分布比重 单位:%10%14%18%22%26%30%34%38%42%成都市深圳市重庆市青岛市杭州市广州市上海市武汉市长沙市北京市苏州市西安市南京市郑州市合肥市天津市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 7%3%3%2%2%3%2022年典型城市职场新人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 单位:%0 3通勤时耗1 城市效率: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2 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3 通勤感受: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城市效率: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1第 17 页研究城

21、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777777天津市727072广州市716971上海市696970成都市707070重庆市686868北京市575556昆明市838383东莞市848182佛山市848282杭州市797979长沙市807979郑州市777878哈尔滨市777778济南市807778西安市797777南京市737575大连市737374沈阳市767373武汉市707271青岛市706970常州市888888宁波市868686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868685太原市868384南宁市848283贵阳市808083厦门市848483苏州市828282福州市

22、828181石家庄市797879南昌市817979乌鲁木齐市817979合肥市817978长春市767374海口市918890温州市898889南通市87呼和浩特市868585西宁市818184银川市838383兰州市838383洛阳市8382绍兴市8282徐州市80808177%69%82%85%城市规模 研究城市 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注:绿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第 18 页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6%,同比持平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76%,与去年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69%,特大城市平均77%。深圳45分钟以内通

23、勤比重77%,保持超大城市的最高水平。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通勤比重提高北京、上海、广州、天津4个超大城市,东莞、青岛、济南、哈尔滨、大连5个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广州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北京5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只有武汉、合肥、厦门、无锡、洛阳5个城市下降只有武汉、合肥、厦门、无锡、洛阳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广州、北京由降转升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达到80%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

24、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年度变化 单位:%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777777天津市727072广州市716971上海市696970成都市707070重庆市686868北京市575556昆明市838383东莞市848182佛山市848282杭州市797979长沙市807979郑州市777878哈尔滨市777778济南市807778西安市797777南京市737575大连市737374沈阳市767373武汉市707271青岛市706970常州市888888宁波市868686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868685太原市868384南宁市848283贵阳

25、市808083厦门市848483苏州市828282福州市828181石家庄市797879南昌市817979乌鲁木齐市817979合肥市817978长春市767374海口市918890温州市898889南通市87呼和浩特市868585西宁市818184银川市838383兰州市838383洛阳市8382绍兴市8282徐州市808081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2注:绿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城市规模 研究城市 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11%17%8%8%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

26、圳市121212成都市131414广州市131515天津市151716重庆市171717上海市171818北京市273028昆明市788东莞市8109哈尔滨市101110佛山市81010长沙市91010西安市81010郑州市101010济南市81011杭州市111111南京市131313沈阳市121413大连市131313青岛市141615武汉市141415常州市566贵阳市787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777南宁市567太原市577宁波市677厦门市778福州市788石家庄市899苏州市899乌鲁木齐市789南昌市81010合肥市91011长春市111412海口市344呼

27、和浩特市566南通市7温州市667西宁市787兰州市788银川市788洛阳市99徐州市899绍兴市1010第 19 页超大特大城市有效改善,型、型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增加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减少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比重,避免超长通勤带来的身心伤害与社会问题。中国主要城市仍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中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12%,同比持平,仍有超过1400万人口承受极端通勤。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达到17%、特大城市11%,型、型大城市均是8%。超大城市极端通勤改善,北京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7个超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均没有增加。北京60分钟以

28、上通勤人口比重28%,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天津1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7个城市极端通勤加剧,5个是型、型大城市武汉、济南、南宁、厦门、合肥、乌鲁木齐、温州7个城市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合肥、南宁、乌鲁木齐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连续3年增加。中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年度变化 单位:%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121212成都市131414广州市131515天津市151716重庆市171717上海市171818北京市273028昆明市788东莞市8109哈尔滨市101110佛山市81010长沙市91010西安市81010郑州市101010济南市81

29、011杭州市111111南京市131313沈阳市121413大连市131313青岛市141615武汉市141415常州市566贵阳市787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777南宁市567太原市577宁波市677厦门市778福州市788石家庄市899苏州市899乌鲁木齐市789南昌市81010合肥市91011长春市111412海口市344呼和浩特市566南通市7温州市667西宁市787兰州市788银川市788洛阳市99徐州市899绍兴市1010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第 20 页通勤感受: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第 21 页研究城市202

30、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363636广州市383938成都市393939天津市393939重庆市404040上海市404040北京市474847昆明市333232佛山市323333长沙市343434东莞市333434哈尔滨市353535济南市343535西安市343535杭州市353535郑州市363635南京市383737沈阳市363737大连市383737武汉市393838青岛市393940常州市313030宁波市313131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333232厦门市323232太原市323333乌鲁木齐市343434福州市343434南宁市333434苏州市34

31、3434贵阳市343434石家庄市353535合肥市343435南昌市343535长春市363737海口市303030温州市303030南通市31兰州市333232呼和浩特市323232绍兴市3333西宁市353533银川市333233洛阳市3434徐州市353534城市规模研究城市 单程平均通勤距离(千米)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分钟)36分钟40分钟34分钟32分钟9.6千米8.6千米7.8千米8.2千米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注:绿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第 22 页单程通勤时耗,超大城市平均40分钟、特大城市平均36分钟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影

32、响因素,是衡量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同比持平45个中国主要城市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同比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40分钟、特大城市平均36分钟、型大城市34分钟、型大城市32分钟。北京、上海、重庆、青岛单程通勤时耗超40分钟北京单程通勤时耗47分钟,同比减少1分钟,仍是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上海、重庆、青岛单程通勤时耗达到40分钟。只有青岛、合肥、银川3个城市平均通勤时耗增加45个主要城市中多数城市同比持平,只有青岛、合肥、银川3个城市平均通勤时耗同比增加1分钟。中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年度变化 单位:分钟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3636

33、36广州市383938成都市393939天津市393939重庆市404040上海市404040北京市474847昆明市333232佛山市323333长沙市343434东莞市333434哈尔滨市353535济南市343535西安市343535杭州市353535郑州市363635南京市383737沈阳市363737大连市383737武汉市393838青岛市393940常州市313030宁波市313131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无锡市333232厦门市323232太原市323333乌鲁木齐市343434福州市343434南宁市333434苏州市343434贵阳市343434石家庄市35

34、3535合肥市343435南昌市343535长春市363737海口市303030温州市303030南通市31兰州市333232呼和浩特市323232绍兴市3333西宁市353533银川市333233洛阳市3434徐州市353534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0 4通勤空间1 空间范围:通勤空间半径2 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3 通勤距离:单程平均通勤距离4 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空间范围:通勤空间半径1第 23 页城市规模 研究城市 通勤空间半径(千米)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30千米37

35、千米27千米27千米注:棕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上海市394041北京市414141深圳市393940重庆市393940天津市373738广州市313232成都市282830大连市343536杭州市333334南京市313233济南市313233哈尔滨市333333沈阳市313132郑州市283030武汉市292930长沙市292929西安市272829佛山市262728昆明市272728青岛市252526东莞市222223宁波市313132乌鲁木齐市293030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长春市293030厦门市292929苏州市2

36、82829石家庄市272728贵阳市262627常州市262627合肥市252627太原市252526无锡市252626福州市242525南昌市232324南宁市212122温州市313133南通市33银川市282930兰州市282929徐州市262728西宁市272726洛阳市2525绍兴市2425呼和浩特市222223海口市212122第 24 页北京、上海通勤空间半径最大,达到41公里超大城市平均通勤空间半径37公里、特大城市30公里、型、型大城市27公里。北京、上海是通勤空间尺度最大的城市,半径41公里,上海同比增加1公里。深圳和重庆通勤空间尺度也达到40公里,同比增加1公里。超七成城

37、市通勤空间半径增加,成都、温州年度增幅最大33个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同比增加。其中,成都通勤空间半径达到30公里,温州33公里,同比增加2公里,是年度增幅最大的城市。西安、合肥、济南、大连、南京、佛山、银川、徐州连续3年通勤空间半径增长。长沙、哈尔滨、厦门、福州、乌鲁木齐、洛阳6个城市,通勤空间半径3年没有增加。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通勤空间半径反映城市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也是城市交通需要支撑的空间尺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辐射能力。北京、上海通勤空间半径41公里,超七成城市增长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年度变化 单位:千米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上海市

38、394041北京市414141深圳市393940重庆市393940天津市373738广州市313232成都市282830大连市343536杭州市333334南京市313233济南市313233哈尔滨市333333沈阳市313132郑州市283030武汉市292930长沙市292929西安市272829佛山市262728昆明市272728青岛市252526东莞市222223宁波市313132乌鲁木齐市293030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长春市293030厦门市292929苏州市282829石家庄市272728贵阳市262627常州市262627合肥市252627太原市252526无

39、锡市252626福州市242525南昌市232324南宁市212122温州市313133南通市33银川市282930兰州市282929徐州市262728西宁市272726洛阳市2525绍兴市2425呼和浩特市222223海口市212122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2第 25 页城市规模 研究城市 职住分离度(千米)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职住分离度4.0千米4.4千米3.4千米4.4千米注:棕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2.52.52.8天津市3.33.43.5广州市3.73.8

40、3.9上海市3.83.94.2重庆市44.24.3成都市4.84.95.4北京市6.76.66.8大连市2.52.62.6昆明市2.52.62.8哈尔滨市2.82.93沈阳市3.13.33.4杭州市3.33.33.6长沙市3.73.73.7佛山市3.33.53.9武汉市3.83.73.9济南市3.63.74南京市3.83.94.1西安市4.14.34.8郑州市4.24.85青岛市4.54.95.3东莞市4.95.15.6厦门市2.32.22.2福州市2.72.62.7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乌鲁木齐市2.62.82.8南宁市2.72.93.1宁波市2.72.93.2无锡市33.2

41、3.3常州市2.83.13.3贵阳市3.13.13.3苏州市33.23.4太原市3.13.23.5合肥市33.13.6长春市3.63.73.9南昌市3.63.74.1石家庄市5.35.25.8温州市2.62.63.1海口市3.33.33.3呼和浩特市3.23.33.7兰州市3.73.94.1洛阳市4.24.4绍兴市4.14.6西宁市5.25.34.9徐州市4.44.85南通市5银川市5.55.76.3职住分离普遍增加,厦门职住平衡保持最好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用于衡量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

42、城市职住平衡的本底越好。38个城市职住分离增加,只有6个城市同比持平38个中国主要城市的职住分离同比增加。超大城市职住分离度平均水平4.4公里,特大城市4.0公里。只有厦门、长沙、大连、乌鲁木齐市、海口市、西宁6个城市职住分离度没有增加。厦门职住分离度2.2公里,依然是职住平衡最好的城市。东莞、石家庄、银川职住分离持续加剧北京、东莞、石家庄、银川是不同规模分类中职住分离最严重的城市。成都、佛山、西安、青岛、东莞、青岛、合肥、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银川年度职住分离增加显著。第 26 页中国主要城市职住分离度年度变化 单位:千米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2.52.52.8天津市

43、3.33.43.5广州市3.73.83.9上海市3.83.94.2重庆市44.24.3成都市4.84.95.4北京市6.76.66.8大连市2.52.62.6昆明市2.52.62.8哈尔滨市2.82.93沈阳市3.13.33.4杭州市3.33.33.6长沙市3.73.73.7佛山市3.33.53.9武汉市3.83.73.9济南市3.63.74南京市3.83.94.1西安市4.14.34.8郑州市4.24.85青岛市4.54.95.3东莞市4.95.15.6厦门市2.32.22.2福州市2.72.62.7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乌鲁木齐市2.62.82.8南宁市2.72.93.1宁

44、波市2.72.93.2无锡市33.23.3常州市2.83.13.3贵阳市3.13.13.3苏州市33.23.4太原市3.13.23.5合肥市33.13.6长春市3.63.73.9南昌市3.63.74.1石家庄市5.35.25.8温州市2.62.63.1海口市3.33.33.3呼和浩特市3.23.33.7兰州市3.73.94.1洛阳市4.24.4绍兴市4.14.6西宁市5.25.34.9徐州市4.44.85南通市5银川市5.55.76.3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通勤距离:单程平均通勤距离3第 27 页城市规模 研究城市 单程平均通勤距离(千米)2

45、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8.6千米9.6千米7.8千米8.2千米注:棕色数值标注为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7.688.5天津市8.48.78.8广州市8.79.19.1重庆市8.99.59.6上海市8.99.59.8成都市99.59.9北京市11.111.311.7大连市7.27.77.7沈阳市7.27.87.9哈尔滨市7.27.57.9昆明市7.37.68.1杭州市7.47.88.4佛山市8.28.38.4长沙市8.28.68.7济南市7.78.18.7青岛市88.68.9武汉市8.38.59.1南京市8.48.99.1郑州市88.99.

46、2西安市8.18.69.3东莞市8.78.99.4常州市6.577.2福州市6.97.17.2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厦门市7.17.17.5宁波市6.67.17.5无锡市77.47.6乌鲁木齐市6.97.67.6南宁市6.87.37.7太原市6.97.37.7苏州市8.28.48南昌市7.27.68.1贵阳市7.57.88.1合肥市7.27.68.2长春市7.588.3石家庄市88.28.8呼和浩特市6.46.87.2海口市77.27.4温州市6.46.87.4洛阳市7.77.9兰州市7.27.78.1绍兴市7.88.3西宁市8.58.98.4徐州市7.98.78.8南通市8.

47、9银川市8.18.69.1平均通勤距离体现真实职住分离情况,也是城市运行的成本,决定着基础设施投入与交通压力。第 28 页主要结论通勤时耗通勤空间通勤交通编制说明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普遍增长,成都、武汉、郑州等达到9公里39个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长,只有5个城市同比持平超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9.6公里,特大城市8.6公里同比增加0.5公里,型大城市7.8公里。39个主要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长。只有广州、大连、苏州、乌鲁木齐、西宁5个城市平均通勤距离没有增加。11个城市平均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北京11.7公里仍在增加北京平均通勤距离11.7公里,同比增加0.4公里,仍是通勤距离最长的城市。此外,10个

48、城市平均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除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外,成都市、武汉市、东莞市、西安市、南京市、郑州市、银川市平均通勤距离首次超过9公里。中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年度变化 单位:千米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市7.688.5天津市8.48.78.8广州市8.79.19.1重庆市8.99.59.6上海市8.99.59.8成都市99.59.9北京市11.111.311.7大连市7.27.77.7沈阳市7.27.87.9哈尔滨市7.27.57.9昆明市7.37.68.1杭州市7.47.88.4佛山市8.28.38.4长沙市8.28.68.7济南市7.78.18.7青岛市88.68

49、.9武汉市8.38.59.1南京市8.48.99.1郑州市88.99.2西安市8.18.69.3东莞市8.78.99.4常州市6.577.2福州市6.97.17.2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年厦门市7.17.17.5宁波市6.67.17.5无锡市77.47.6乌鲁木齐市6.97.67.6南宁市6.87.37.7太原市6.97.37.7苏州市8.28.48南昌市7.27.68.1贵阳市7.57.88.1合肥市7.27.68.2长春市7.588.3石家庄市88.28.8呼和浩特市6.46.87.2海口市77.27.4温州市6.46.87.4洛阳市7.77.9兰州市7.27.78.1绍兴市

50、7.88.3西宁市8.58.98.4徐州市7.98.78.8南通市8.9银川市8.18.69.1说明:红色标识显著下降,绿色标识显著提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型大城市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4第 29 页研究城市2020年2021年2022深圳市605855广州市525050天津市525150上海市484645重庆市484545成都市464342北京市383736昆明市605856佛山市575756大连市545252东莞市565452济南市565452长沙市545251杭州市565451哈尔滨市555250沈阳市535049郑州市555149青岛市524948南京市504847武汉市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