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342755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1 学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的句子。2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4 读写结合,练习做读书笔记卡或写简短的读后感。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挑山工,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挑山工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 现在请你自己再轻声地读课文,把含义深刻但不容易理解的句子划下来。2 生朗读,师巡视。3 交流。(三)引导感悟,体会。1 估计学生划的句子是:(

2、1)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包蕴、意味深长、哲理。)(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你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需要它。)2 同学们提出的这两句句子的意思含蓄、深刻,作者没有直接点明,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怎么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呢?导读中已经告诉,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出示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3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尝试先理解第一句,你看看该联系课文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来理解?(1)自读、自悟。(2)交流。(你读懂了么?你是联系哪些内容读懂的?)生:挑山工的话。师:是呀,要读懂这句话

3、(指卡片)必须联系上文挑山工那几句朴素的话来理解体会。(出示挑山工的话)(3)请这名学生朗读。谁也是联系这段话来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完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可能会说)我体会到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读)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师划。师:挑山工就是这样步步踩实,不耽误工夫,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师引读:游人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生: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4)现在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而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所以常常跑到游人的前边去了。请你自己好

4、好读一读,找一找。(5)交流。1 或者或者或者这里列举了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的三个情形:他们或者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是多么的逍遥,多么的自在。那么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游人游山赏水时的悠闲和轻松呢?试着再读一读。请几名学生读。挑山工呢?生读。他们一个劲儿往前走,时间长了,就走到游人前边去了。读好游人和挑山工的不同表现。同组读。男女生读。2 三次相遇。(1)山下相遇,很快超过他。(练习朗读)(2)回马岭舒展(练习朗读)(3)五松亭(练习朗读)3 还有句子么?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流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

5、地超过了我们。练读。(6)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我亲眼看到挑山工几次与我们同时起程,每次都是我们先超过他,可每每被他赶上,甚至超过,所以听了挑山工的这段话,我心悦诚服。(点出)(7)让我们再来读读挑山工的话。你从挑山工的话中还体会到了什么呢?a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b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练读)c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d 我想到了我们学校门前的一幅壁画。(可出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若生讲不出认定目标)师可引:游人与挑山工登山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或换一种说法,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时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认定目标或有明确的目标)请生在黑板上随意书写。师总结:你看,

6、挑山工认定目标,决不三心二意,坚持不懈,决不信步游走,坚韧不拔,决不半途而废。这就是挑山工话中包蕴着的意味深长的哲理。(8)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4 挑山工的朴素的话语包蕴着如此深刻的道理。我想,同学们也肯定能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出这句话(指需要)的含义。作者需要它,你需要它吗?人们都需要它吗?同学们,你能看着这幅图,把你的理解、体会用笔表达出来吗?(四)交流读后感。(五)小结。同学们通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阅读内容的好方法。以后我们还要经常运用。(六)引起深思,激发阅读。挑山工就是挑货工,那作者为什么不称他们为挑货工、运输工或别的什么名字,而叫挑山工呢?这个问题留给你课外去思考。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教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