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324466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像铁人一样工作读后心得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曾把论语心得比作“问病泉”,无论任何人历经其中,都能感知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而阅读像铁人一样工作这本书,更像一场穿越“问病泉”的心灵洗礼,除了毫发毕现的呈现自身的不足,更在深深的感动之余,带给我们殊途同归的醒悟和智慧的启迪。把像铁人一样工作这本书,当做一生的良师益友,常伴左右,时时研学,刻刻提醒,更适合我们每一个石化工人。 在企业竞争日趋全球化、残酷化的今天,铁人教会我们,该如何用“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责任感,做一个“勇于担当、事不避难”的人;如何用“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强烈使命感,做一个“

2、为国分忧、与企业共命运”的人。学会用铁人式的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去应对压力和遇到的难题,压力与成长,困难与成绩,从来都是相互成就,相并产生的。刀锋的锐利,只能让钻石折射出更耀眼的光芒,条件的艰难,也从来只是勇气与意志力的陪衬!铁人的精神告诉我们:越是希望渺茫,越需要积极的眼光,越是家大业大,越需要勤俭节约,越是面对成绩和荣誉,越要饮水思源,常怀一颗谦虚和感恩的心。 在变革频繁,重组缤纷的当代,铁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最出色、最有价值的员工。正如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著名公式:i(我) we(集体)=fullyi(完整的我)。拥有朋友般的同事,开发自己潜能的同时,也感染和影响周围

3、的人;与同事团结一致,自觉承担起社会和企业赋予自己的使命,时刻与企业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企业的利益正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同样,积极主动且不折不扣执行的员工,也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 在注重管理,讲究绩效的时代,如何凝聚集体的力量,保持大家工作的热情和无穷的斗志?铁人也同样给了管理者一种更明确的启示:再完美的策划和制度,再伟大的目标和愿景,总要有人把它分解成具体的工作,总要有人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并负责到底,他不仅是专业的带头人,技术的辅导者,更要做下属心态的建设者,和结果反馈的监控者;他必须是“谁不讲质量,我就和他拼命”,把追求细

4、节和质量当作自己生命一样来对待的人;还应像铁人一样,有信心处理好各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坏消息,能够迅速调集所有的才智去解决难题,而不是守着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就心安理得。作为实际管理者,他懂得用“队长的行动就是命令”去发号施令,自古就有“为政,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古训,这些用在铁人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行为”带头人,铁人还是一个及时掌控员工思想动态的“行家”,善于展开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大讨论活动,扫除思想和情绪上的障碍,唯有思想统一,才能政令畅通。同时,一个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的管理者,必然是一个铁人一般,用事实和实际成绩讲真心话的人;一个“以法治

5、企”、“以情带队”的人;一个用实际行动去彰显语言价值的人;一个惜时如金、公私分明的人;一个用“识字搬山”的精神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的人;一个没学过“修身、治国、平天下”,依然做到了“慎独、慎初、慎微”和“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人 大浪淘沙,百舸争流,无论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等,如何随着社会经纬的移动而不断的演变,铁人式的敬业、创新精神;勇闯难关的钢铁意志;不解决问题绝不饶人的难缠劲头,是每一个想干、会干、干成点事的人永远所必需的,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从事怎样的工作,“铁人精神”将永远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和制胜的法宝。“铁人精神”,必将作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抗震精神”和“胜利

6、精神”一脉相承,永续相传下去! 抓工作落实,促工作开展,把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是广大党员干的基本职责。能不能抓好工作落实,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和执行力的考量。工作落实不力,必然影响形象、贻误全局。抓好工作落实,要始终保持三股劲。 保持咬定目标、奋力求成的干劲。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式是凭着这种朝着既定目标坚实不移迈进的信心和决心,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也告诉我们,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目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

7、紧盯目标,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缶前推进。一个地方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党员干部没干劲,没有干事创业抓落实的氛围。作为党员干部,既要善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定好发展目标。更要善于凝聚人心,汇集人气,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围绕一个目标干,朝着一个方向走,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松懈干劲,不因条件困难而退缩不前,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实现发展目标。在抓落实上,党员干部还要发挥带头作用,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一点应酬、多深入基层,真正把精力集中到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工作上,以此带动基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抓落实、谋发展。当然,保持充足的干劲,并不是要蛮干,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工

8、作技巧,对涉及全局的工作,要讲原则、讲大局,一点也不能含糊,一点也不能让步;在具体工作落实上,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到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和谐稳定,有利于既定目标的实现。 保持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拼劲。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总是布满了荆剌,充满了挑战。抓落实贵在始终保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当前,有的干部对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一事当前先讲条件,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有的干部功夫全在嘴皮上,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抓落实则软弱无力,本领导欠缺、直接造成了政策难贯通、工作难到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害了群众利益;有的干部遇到容易解决的事

9、情,出政绩的事情积极争抢,遇到难题就绕着走,推诿于人,或者干脆采取“拖”的办法,留给继任者去伤脑筋。这些都是与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相违背的。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已经步入深水区,许多表面的,浅层次的、易解决的问题已经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得到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深层次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特别需要大智慧和创新精神去化解的难题。这些难题,或是长期积累的痼疾,或是发展中产生的新矛盾,都是开展工作的拦路虎,绕不过去,回避不了。对此,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轻言放弃,必须敢于直面,迎难而上。对各类矛盾和问题,要分类梳理,深入剖析,认真查找根源,仔细研究办法,采取对路措施加以解决,真正将解决问题,化解矛

10、盾的过程,转化为推进工作,抓好落实的具体实践。 保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韧劲。发展永无止境,抓落实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长期抓,抓经常。一方面,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不良心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也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工作,包括吃透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掌握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了解工作任务的规律性,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推进工作落实。决不能想当然办事,拍脑袋决策,更不能搞瞎指挥,盲目冒进,造成失误,欲速则不达。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摸索规律,研究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积累抓工作落实的经验,提高工作的针

11、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健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防止抓抓停停,忽冷忽热,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心态。通过强化责任目标、考核评价、监督制约、工作保障等“四个机制”建设,使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时刻感到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自觉做到责无旁贷,抓紧不放、跟进指导、靠前指挥,不见成效不撒手,初见成效不让步,推进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实践证明,全方位实行乡镇工作村为主,既是乡镇工作的新方法,又充分体现了乡镇工作的创新性,乡村干部的密切性,更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同时,更大程度上更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创新工作机制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及农村各

12、项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那种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大包大揽、一包到底的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村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客观上要求乡镇一级必须适应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及时转变行政理念和工作职能。如不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和潜能,仅靠镇政府和联系村的镇干部,想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惠民政策落实到村,把农村最基层的各项工作开展好,许多事只能是纸上谈兵,力不从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级组织自身的潜能和应有的作用,从根本上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让各项工作做到“村为主”。 二、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农村经济要发展,基层组织最关

13、键,“给钱给物,不如建好一个支部,建强一支队伍”。为此,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立“村为主”工作机制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一是突出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在配班子、用干部上特别注重村支书“领头雁”作用的发挥。二是靠活动载体牵引带动。坚持以“五个好”为目标,利用调整后健全的组织设置优势,狠抓“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等活动载体的落实,认真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给广大党员干部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从激活每个党员“细胞”入手,对基

14、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创新性调整和改进,着眼于将支部建在各种经济形态和经济组织之中,在各村党支部下根据产业布局设立了各类种植、养殖、民营经济等产业党小组。这样,有效地改变了党员多、驻地散、集中活动难开展的状况。使组织资源在农村农业各项工作中得到了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四、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首先着眼于“换思想”,提高思想素质。一方面,充分利用农闲,采用领导授课、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电化教育、交流研讨等形式,经常组织村干部学习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理论和实用农技知识;组织村干部参与学历教育,用知识理论武装基层干部的头脑;另一方面,多次分批、有针对性地组织村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和

15、外出考察学习,借“它山之石”,教育党员干部拓展视野,正视差距,更新发展理念,清除传统守旧、观望等靠等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着眼于“强本领”,提高创业技能。 五、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增强村级组织的主事能力 有实力才能有作为。没有集体经济作支撑,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寸步难行。为解决村级组织“有想法、没办法”或“有办法、没钱办”的困境,激活其带领组织农民创业致富的内动力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责任感,积极引导各村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兴办经济实体,鼓励引导各村依托大型企业并积极为其提供服务等办法,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有村级集体经济作后盾,村级组织的主事能力才得以保证,村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吸引力才得到增强。 六、乡镇工作“村为主”必须倾情为民办实事 “村为主”的基本落脚点是以民为本,大大增强了全镇干部心系百姓、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利用本地厂矿企业多的特点,发挥企业福利优势,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二是创建平安名乡(镇)。三是实施惠民工程。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