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20667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篇一)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爱工作,爱病人,爱学生*,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

2、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

3、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钻研科研,言传身教*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2008年2011年,每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011

4、年,为了激发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他指导成立了临床医学系科研团队,培养出许多名优秀科研人才。2014年,他参与组建的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义诊团队被*省共青团评为“*省芙蓉学子百强精英项目”。关爱病人,忠于职守*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

5、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2014年3月,他兼任综合老年内科主任以来,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住院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情况下,科室发展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抱怨,而是“勤”字当先,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耐心安抚住院患者,并没有因为条件限制就降低医疗水平。科室从原来的30余张床位发展到现在50余张,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计其数,科室医护人员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2015年2月,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荣获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及“绩效贡献”奖。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同志无私奉献,廉洁行医。2012年的某一天,急

6、诊送来一位何姓老年脑出血患者,意识昏迷,由于患者是一名环卫工人,发病时倒在马路边,被120紧急送来医院。他接到病人后,只说了一句:“救人要紧,别等她家人来了,住院费我先帮他垫着。”正因为他的热心、果敢,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疗。联系上患者家属后,家属得知事情经过,非常感动,把垫付的住院费还上,并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在他身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他经常帮人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他诉苦,他也会慷慨相助。同事都笑他,说他太相信陌生人,容易吃亏,但他一笑置之:“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值。”不久之后,病人及家属都会把钱如数还上。他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

7、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红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送来红包,他实在拒绝不过,只好先收下,等家属走后,将红包费用交在患者医院账户上抵住院治疗费用。患者出院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患者及家属,大家纷纷称赞:这样的医生让我们放心。在医疗环境如此严峻,医闹、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形势下,*同志能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并且从医多年,所在科室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差错事故,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这实在让人称赞。“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

8、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篇二)一位平凡医生的美丽情怀良好的医德医风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笑容,展示的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个人修养,更展示了医院的形象与文化素养。*今年35岁,是杜集区人民医院外科的一名医师,他质朴敦厚,因为职业的关系又多了几份稳健和淡定。他199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工作,从医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赢得了患者的尊敬。2013年9

9、月25日,家住杜集区的苏成英老大娘找到淮北报社的记者,一边落泪,一边说道:“我遇到好人了,救了老伴的命”到底什么事让76岁的苏成英如此感动。原来,1996年3月19日,作为工程师的爱人到工地检查时出了车祸,导致脑颅出血,虽被及时送到医院保住了命,却落下全身瘫痪。2013年1月20日,苏成英给老伴擦身时发现身上多处溃烂,有几处已露出了骨头。苏成英到我市几家医院都没医院敢接收,因为褥疮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如果感染,还将危及生命,但*接收了这位病人并安排住进病房。从那以后,*成为了苏成英老伴的主治医师,每天上班他都会亲自帮他翻身清洗、换药、按摩、测量血压,一天两次,每一次都要持续半个多小时。经过王

10、医师的悉心医治,病人原先溃烂的地方逐渐长出了新鲜肉芽,伤口逐渐愈合,8月中旬便出院了。虽然不住院了,可是下班后只要有空,*就会到苏成英的家中看望他这位病人。“王医师不仅对我们好,对其他的病人也都是很细心,尤其对老人特别耐心”,苏成英这样说到。她陪着老伴住院好几个月,病房里换了好多病人。王医师的一言一行她都看在眼里,他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这件事,在2013年9月30日的淮北晨刊、2013年10月22日淮北日报都有报道过。*对待每位患者都像亲人,良好的医德医风,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杜集区医院外科每年都收到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和大量的表扬信。医者既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在他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在工

11、作和生活中,还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在治疗的同时,*主动与他们交朋友,耐心进行心理疏导,给病人的心里点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多年来,只要经他治疗过的患者几乎都成了他的“老熟人”、“老朋友”,每天找他看病、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为每位病人“开方”、“解惑”。他勤奋敬业,手艺的提高来自于临床的积累和勤奋的理论学习,对患者的态度如沐春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痛苦。古语有“医者父母心”,作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心人,*说:“让患者痛苦而来,微笑而归是我工作的宗旨。患者就诊,是信任我,他们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给了做医生的我,能够尽一切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看到他们明媚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12、(篇三)他是一名骨科医生,怀着一颗朴实的心,热情对待每一个病人,严谨处理每一个细节,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骨科有些病发病机理复杂,且多疑难病症,有些病的片子似是而非,很难诊断。若盲目用药,不但不能见效,还会贻误病情,痛失治疗良机,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所以,他面对每位患者,都以极大的耐心,认真询问,细致检查,对每一张片子都仔细审阅,从问诊检查中去发现患者的多种体征。不管是不是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不管还等着多少病人,他总是耐心的一个一个检查,尽量减少误诊、漏诊。他先后在*二院骨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进修学习。期间,得到多位教授专家的手把手操作指导及他们的言传身教,使他对骨科

13、手术操作的精髓及骨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理解、掌握,尤其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有较为独到的见解。深泽一陈姓患者莫名其妙地手脚麻木,没力气,到省里、市里的医院都去看过,但却找不到原因,后来找到了他,查出来是得了“脊髓空洞症”。由于这种毛病很少见,他就帮联系好上海的专家做了手术。为提高骨科疑难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用自家电话进行病人随访。近年来,他已随访上千人次。窈川乡依山下村的周大爷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妻子是哑巴,也无子女,家境困难,行动不便。为掌握周大爷病情,他每星期都打电话询问病情变化、功能锻炼及服药情况。安文镇下葛村的陈某腰椎骨折、跟骨骨折后保守治

14、疗,家里没装电话,他每周骑车去随访,直到康复。他不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还不忘继承一些传统复位、按摩推拿、穴位封闭术及中医骨伤疗法,并与现代治疗有机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杂志中。(篇四)身边好医生从事医疗工作十多年来,自己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从医十多年来,自己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贫富、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对症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始终坚持

15、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仔细交接。十几年没有一个节假日,没有一天是能按点下班。在救治中,有些老年人经常是又吐又拉,呕吐物喷到脸上溅到衣服上是常有的事,此时我都主动帮助老人整理,从不嫌弃和躲避。急诊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多,经常有120出诊接回的病人,身上无钱更没有家属在身边,每当此时我都充当着双重角色,一边给病人诊治,一边自己带病人做检查。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众多患者就诊的第一步,在这里工作,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所以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

16、断,给予及时治疗。 一天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被家人抬进了抢救室,老人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口唇青紫,已经神志不清,家人急得满头大汗。我和护士立即帮家属把老太太放在了抢救床上并摇起了床头。“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液泵”,一边检查病人一边准确迅速的下达着口头医嘱,护士一边重复着医嘱,一边仔细迅速的执行着,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伴随我们旁边的是家属急躁而生硬的催促,“快点、快点、快点、耽误了有你们好看的”,“大夫怎么还不好,怎么还不好”,“你会不会治,不会治叫你们主任来,我告诉你,治不好有你们好看的”,你不用看我,再不好别怪我不客气了。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患者症状终于开始

17、缓解。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边在电脑上开着医嘱,一边耐心的与患者的儿子进行沟通交待病情:“经我们初步诊断,您母亲目前存在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很重。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抢救,你都看到了,护士的每项操作都是跑步进行的,没有给病人耽误任何时间,我们治疗都是按照指南规范进行,虽然现在经过我们的抢救病情暂时缓解,但是考虑到您母亲年龄大加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所以有病情加重甚至恶化的可能性,请您要有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我们的抢救,你们只留一个人在老人身边,保持安静,好吗?“好的,好的,大夫,我听您的,只要你能把把我母亲治好怎么着都行,花钱我有的是,治好了咱们就是兄弟”,我没有说什么,静静的观察着病人的变化,

18、半个小时以后,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了,神志也变清楚了,儿子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这几天天气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我一边对家属讲解着病因慢慢的走到办公桌前。“请坐,你母亲病了几天了?“快十天了一直在家拖着,也不怎么吃药,今天突然加重,不省人事了,刚才有点急,说话不注意,你别见怪呀。不过,你的医术很高,真是谢谢啦。明天请你吃饭,你可别客气。”“谢谢你的好意,那些事以后再说,咱们还是讲讲你母亲的病情吧,如果这次安全度险之后,您母亲一定要注意积极预防并按时服药,如果有条件的话定

19、期来医院体检。”“我还要重申一遍,你母亲的病情虽然缓解可是并不代表脱离危险,你和其他家属讲一下,要有个思想准备,毕竟是年龄大基础病变多了,很难纠正”。“我明白,我明白”。“理解病情,心里有数比啥都强,这是知情同意书,刚才和你讲的内容就是这些,请你在这里签个字吧。”急诊的工作应急性强,家属心情暴躁,时常会产生医患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只有充分的忍让,利用专业知识和交流技巧化解矛盾。辛酸与委屈并行,理解与奉献同在。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我深深体验并将之发扬。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过硬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

20、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本专业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使自己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得到了患者的信赖。 三、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工作以来自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从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自己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诊治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始终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

21、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使自己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四、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在科室中充分发挥积极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地参加医院的各类文艺、专业技术比赛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任务,立足于本职,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曾被评为2003年抗非先进个人、2006年青岛市卫生系统窗口文明标兵、2007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先进个人、2012青岛市卫生系统文明服务明星

22、、2013青岛市卫生系统文明服务明星,2013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先进个人。 五、在工作中自己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只要工作需要,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自己不懈的工作真正让病人体会到我们医院“亲情和谐,润泽生命”的服务理念。(篇五)呕心沥血勤耕耘,群众满意铸医魂1987年秋,他风华正茂,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市优抚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他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在精神科这个特殊领域,一干就是二十五个春秋,用自己的努力守护了*地区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片晴天。他就是

23、*市优抚医院精神科一病区主*。在患者及家属心中,他医德高尚,是一名贴心医生。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的躁狂不安,不吃不喝;有的蓬头垢面,伤人毁物;有的极度抑郁,痛苦至极,屡次自杀,有的怀疑一切,敌视所有人天天与这样一群被心魔折磨失去理智的病人打交道,其间的委屈、痛苦与付出,非常人所能想象。而潘主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挨过多少次病人的打骂,受过多少次家属的误解,他从不会讲。对他来说,患者的痛苦超过一切,他们在精神病状态下所做的一切,都能理解。他有仁者之心,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位患者,他热爱精神科医生这份职业,愿意为这份工作献出毕生的精力。只要你去病房,就能看到他关切地在询

24、问每一名患者的病情,与他们倾心交谈,以发现他们的每一个精神症状,每一个躯体体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节假日查房,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风雨无阻。特别是重症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病人,他总是要亲自到病房查看,待病情稳定后方才离开。许多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他都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费用,遇到贫困患者返家时没有路费,他毫不犹豫地给予资助。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和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使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尽,他们不由地称赞:“潘主任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人民的好医生,是我们的贴心人。”在同事心中,他技术精湛,是一个资深专家。他在精神、心理卫生领域孜孜不倦的工作了25年,

25、对诊疗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坚持订阅多种专业杂志,购买大量专业书籍,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掌握国内外精神医学领域的学术动态,并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为医院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他率先在医院引进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坚持“心病还要心来医”的理念,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对精神患者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疗,推行全程、系统的康复训练,大大提高了精神疾病的治愈率,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被大家称为“专业学术的带头人!”在青年医生心中,他授业解惑,是一名引路前辈。在工作中,他肩负着医院精神科多数病区的三级查房、专家门诊工作。每次查房

26、时他耐心询问病史,详细体检,细心观察指导诊断和治疗,每年查房数百人次,对急、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处理亲自指挥。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撰写科普文章,他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对精神疾病不了解。”作为科主任,他不仅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还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临床医生。他利用每周二下午的业务学习和业务管理论坛时间,结合现有病例系统讲解精神病学的理论知识,介绍诊疗技术新进展,无私地分享管理及诊治经验,促使年轻医生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形成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在去年医院进行中层

27、干部竞争上岗中,有两名由他带教的青年医师走上中层干部岗位。他被大家称为“青年同志的引路人!”在医疗活动中,他带头树立行业风尚,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不收礼、不吃请,拒收红包,他的一身正气影响着周围的医务人员,在院内形成了廉洁行医、精诚奉献的良好氛围,医患关系融洽,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赞扬。曾经有一名患者家属这样称赞着潘峰主任:“您就是那一缕阳光,驱散了我们病患心头的阴霾”!是的,他心系患者,关爱患者的赤诚情怀,在没有绚丽光环的拼搏之路上,书写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无悔人生。(篇六)*,*省*市人,*毕业于*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就职于*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自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

28、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积极践行先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使原心内三科的诊疗水平及科研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科室的医疗质量及社会满意度、知名度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救及综合抢救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查房带教一、攻坚克难,振兴科室原心内三科于2016年国庆节期间开科,成立之初,包括科室负责人仅有10名医生,病房及基础设施简陋。为了向患者传播心血管科普知识,她亲自设计科普内容,在走廊的墙面上贴满心血管科普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她为科室发展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方案,如敦促科室年轻医生不断深入学习本专业领域知识,培养年轻

29、医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时常提醒大家要有工作中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态度。她给全科医生制定每周小讲课任务,侧重于讲解最新指南与共识,要求讲课结尾出题讨论,并亲自做最后总结,旨在让每一位医生紧跟心血管疾病的前沿,进而指导临床一线工作。病房里时常看见*的身影,她在床边为每一位临床医生答疑解惑,指导制定治疗策略。在介入手术方面,她着重培养年轻一代医生,秉持放手不放眼原则,从早到晚,守到最后一个病人手术结束,通常完成最后一台手术已是深夜,为的就是要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的同时规避手术风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克服心血管领域的疑难重症,如成功给90多岁高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

30、入术,给90多岁患者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血运重建术,成功救治心梗后电风暴患者,顺利为一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脉内夹层患者行微创介入治疗。*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冠脉内血管内超声、冠脉内旋磨术的应用,亲自为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开展心房颤动患者的快速冷冻球囊消融术,并不断完善这些新技术,朝着让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这些世界一流优势技术的目标不断努力。二、响应号召,技术下基层*心中常想着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水平,心系家庭条件差未能来省城看病的患者身体健康情况,2016-2107年在科室紧张的工作中,她带队下基层,走访县域医院50余家,进行专题讲座50余次,讲授心血管

31、专科最新指南、最新前沿信息、最规范的治疗策略,开展50余场疑难病例大查房,通常是清晨出门,深夜回到住所。与先心病术后患儿在一起2017年夏天,为了质控与提高县域医院介入水平,炎炎夏日中,她一天中走访了相隔数百里的三家医院,对每家医院导管室、心内科介入开展条件、介入人员业务水平进行查看调研,并对介入影像资料、术后患者病历、术后患者随访进行督查,对各地医院大力支持、科室积极开展介入表示赞赏,对不足之处也给予点评,提出详细的改进措施。此外,*开展了心血管领域远程网络视频会议“江右心血管网络交流会”,对县市级医院进行线上面对面培训,先后进行数十次线上网络教学;同时线下举办了*省心血管病研讨会、国家继教

32、项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进展”、*省心律失常研讨会议,获得基层医生的一致好评,起到预期效果。三、重视科研、崇尚创新*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履行共产党人的义务、担当与责任,她在本职岗位上,按照院领导安排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临床工作之余,她积极投身科研,主持承担冠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中远期疗效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脑钠肽对内皮祖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等多项省级课题,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多次于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得到了院领导的一致好评与支持。参加学术会议作为第二负责人的课题应用PDA封堵器治疗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33、2009年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被评为*中医学院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省卫生厅先心病免费救治工作先进个人等。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但健康意识仍然欠缺,本着普及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知识的理念,借助*经济生活频道天天健康栏目平台,她在电视上与观众及网友开展面对面交流,旨在提高大众的心血管健康知识,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时、准确地找准治疗方向,达到预期效果。四、以身作则、以情感人作为科室负责人,*模范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早上班迟下班,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天天都能在科室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逢年过节,她常常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喊破嗓子,不如做

34、出样子”,这是她一贯的作风。她在工作上对大家严格要求,但生活上对同事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医护人员关系融洽,工作配合默契。*想方设法完善新病房的仪器配备,尽量为病人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每天坚持科室主任查房,对危重病人细致处理;不管病人的地位高低、贫穷或富有,不管是生人或朋友,都一视同仁精心诊治。急诊科经常会送来一些既无姓名又无家属及住址的“三无病人”,*都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救治,还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食品,保持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向社会展示了我院医务人员的人本主义精神。(篇七)*同志从事临床一线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二十五年以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

35、绩。他扎根边疆、乐于奉献、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临床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以患者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最高人生目标,多年来已使近百位濒临死亡的心血管患者重-获新生,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及同行的充分认可。在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李志枚同志已不记得多少次于半夜被叫至科室或导管室处理危重患者、行急诊手术。杨雨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患者,当时已77岁的高龄的杨大爷2005年因脑梗塞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任心内科主任的李志枚同志刚刚出差到家,晚间12点接到值班医生报告后不顾劳累迅速赶至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患者因年龄大、病情复杂多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李志

36、枚主任冷静沉着、镇定指挥抢救,最终成功完成手术,当走出导管室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次日他又最早赶至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向主管医生交代注意事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也因此受到了无数患者的好评及肯定。2003年夏天,一位名叫李兰英的老人被120送至我院急诊科,经诊断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正在家吃午饭的李志枚同志立即于急诊科参加抢救,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他不怕脏乱认真查体、积极抢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经长达1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了,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老人每年都会来到军区总医院看望李志枚主任,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一定会到军区总院治疗,她说“军区总院就是我第二个家

37、”,她还把周围的许多老朋友介绍到军区总院看病,在她心目中,人民军医才是最可信的人。事迹材料网郭金乐老人家住军区总院对面的地矿局家属院,今年已有80高龄了,从1998年开始他就和我院心内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植入冠脉内支架到反复心衰的治疗,老人一次次在心内科住院,每次都能转危为安,在10余年的看病过程中,他也和李志枚主任成为了忘年之交,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有着诚挚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老人说“我的孩子都在国外,李主任就是我的亲人”。李志枚主任就是这样,把每一个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热情、认真、负责的对待着,不仅看好了身体的疾病,也让他们的精神有了更大的安慰。这么多年

38、来,李志枚主任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了心内科最忠实的宣传者。在担任心内科主任期间,李志枚同志注重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人才培养,将科室人员分批送至国内各大知名医院进行学习,不断引进先进治疗方法,短短几年内使心内科的冠脉介入、电生理及先心病的介入技术均领先于国内及全军水平。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又许多疾病需要接触放射线进行治疗,而放射线对人体是有一定损伤,李志枚同志在工作中对年轻医生手把手传帮带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科室各级医生的工作与休息妥善安排,而自己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却不顾休息。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专业实力强大的心内科

39、,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室先后多次被医院和联勤部表彰为先进科室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而李志枚主任也成为了科里各级医生学习与敬佩的榜样。李志枚主任注重医德修养,从医多年,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红包,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为科室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25年以来,李志枚同志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科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在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于2004年被医院任命为医院副院长。曾任新疆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电生理专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区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军区高职评委,西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军医

40、杂志编委;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主席团成员;06-09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学术组成员,*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区“十五”重点人才,医院危重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副院长等。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三等功3次,其中战功1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军队和自治区的表彰。(篇八)我是感染二科主治医师*。回想自04年来到*医院工作至今,工作中有苦、有乐,有许许多多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情。 04年初一到感染二科,就遇到了麻疹高发期,病房收满了麻疹、肺炎、心衰的孩子,他们的病情瞬息万变,患儿的家长对病情的变化非常紧张,但对孩子病情的观察常常并

41、不到位。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经常巡视,密切观察,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天凌晨2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巡视病房,患儿和家属都平静的睡着了。突然发现一个上次巡视时还很平稳的6个月大的孩子,有异常情况,忙上前仔细观察孩子,发现他呼吸急速,小脸通红,咳嗽无力,胸部体检见呼吸三凹征,双肺跟开了锅一样热闹,一测指氧,很低,只有85%-90%,痰堵气道,立即进行抢救,翻身拍背,接负压吸引器,从孩子的气道中吸出大量的粘稠的痰液,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给予化痰治疗。经过一番忙碌,孩子又响亮的哭起来了,血氧上来了,我终于舒了一口气。再一看家属还一片茫然的看着我们在忙忙碌碌,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了。虽然辛苦,

42、但是看到孩子们从气若游丝,在生死线上被救回来,心里还是很有一种成就感的。我常常给家里人说,在感染科,给孩子看病最烦,但也是最有成就的,孩子的生命力很脆弱但也很坚强。 当然,给孩子看病也有让人苦恼的事情。我看病不怕累、不怕苦,就怕患者家属不理解。比如,有一次一个3岁手足口患儿,已经在外院尤其是儿童医院、儿研所几经周折,在那里患者多,医生没有时间看孩子,来到我院时候高热、惊厥、频繁抽搐。家长心急如焚,早已积累了许多的不悦与怨言,来到病房,首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要一针给孩子扎上,你们谁把我们孩子给治坏了,我们跟你们没完,我们把你们医院给砸了你们信不信?当时许多人都不敢过去,作为病房主治医,我立即冲过

43、去检查孩子,制定治疗抢救方案。一边救治孩子一边安慰家长。待患儿病情稳定再耐心的给家属进行思想工作,向家属交代病情,抚平家属,并且让护士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给孩子扎针。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患者治愈出院了,看着自己的孩子活蹦乱跳的出院家属很是感激,并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表示道歉。 回想起在手足口患者救治中,有许多的患者家属开始是满腔牢骚、极度不满,后来能够开开心心带着孩子出院。我想这也是我们感染二科这个团队集体作战的功劳。我们在手足口的治疗中,陈志海主任经常给我们说危重症病人注意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患者从IIIa期向IIIb期进展。我们在看病人时,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患者的小手、小脚摸一摸,看看温

44、度,甚至护士都知道手脚凉了就叫医生。一旦发现患者四肢温度降低,我们就会立刻将救治药物米利农用上,从护士配液到用上药物也就不到5分钟。在我们这一年收治的手足口患者,没有死亡病例,多数患者从重症就被阻断,没有发展成为危重症,挽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在手足口的治疗中,我总是觉得孩子来到我们这里,是他们的幸运,也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的骄傲。 许许多多的患者是很朴实的,有时后你觉得自己是在做份内的事情,但是患者的一句话也会让你觉得挺感动。主管了许多的肝病患者,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肝癌的年轻人。他大量顽固性腹水,利尿效果不好,需要经常放腹水,而他的腹水又是血性腹水,为了安全,不能快速给他放,每天给他放腹水要

45、占去我很多的时间,每天还有其他日常工作要做,总是缓慢给他放。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有一次这位患者说的话让我感动,他说:宋大夫,谢谢你能这么耐心给我放水,你总是放那么长时间,每次你放完我都没有什么特殊不舒服,特希望每次都是你给我放水,每次都要耽误你那么久的时间,谢谢你。本是份内之事,却得到这样的理解,真是让我觉得医生很神圣,在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能给患者减轻一些痛苦。 09年5月3日,我遇到了一件进退两难的事情。甲型H1N1流感这个新发传染病来了,当时大家对这个病不了解,都十分恐惧,而我们科接受了甲流排查的任务。当时,我还是哺乳期,许多人都劝我和医院申请调离这个科室。我也很犹豫,孩子还很小,这个

46、病也不知道是什么,万一我得了,孩子还在喝奶,万一给孩子传染上怎么办?这个病会不会和SARS一样凶恶呢?这么多的万一,怎么办呢?但是医院给了我信心,医院对我们非常照顾,防护措施也很好,而且一种医生的使命感使我毅然决定留下来与大家一起战斗。 在收了甲流确诊病例时,我上了住院总医师。在此期间,我院承担了收治甲流重症、危重症的任务,在我的班上,确诊了第一例甲流危重症患者。半夜我们将患者从普通病房转入ICU,并且向上级逐级汇报,组织并接待全市专家会诊,听取会诊意见,并记录上报。跑前跑后,为整个程序能顺利、有序的进行。由于卫生局、政府及媒体对甲流非常重视,我们需要实时向卫生局汇报,半夜请全市专家会诊、病例

47、讨论成了家常便饭,经常一宿一宿不能睡觉。虽然劳累,但是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比如在我班上上了我院第一台体外膜肺(ECMO),看到并学习了许多新技术。回想二线期间,也是与甲流奋战的时间,辛苦但是学到了许多以后难以学到的知识和能力。2010年,我在感染二科上岗主治医,角色变化。在此期间,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每当病房有事情,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及时处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甚至连夜赶到科室处理一些住院医不能处理的事情。记得有一个患者叫赵新,是一个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不明的患者。患者入院前就高热、寒战1月余,辗转于各个医院,但是都没有查出病因,患者情绪很坏,因此刚来住院时态度非常恶劣,稍不如意就骂人

48、,并且将医生护士赶出去。以至于住院医及护士没人敢去他的病房。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先和患者进行了一番沟通,询问了他的病史,并且向主任汇报这个病例,制定了治疗的方案。跟患者进一步沟通后,患者对自己的态度表示歉意。但是这个患者的病因确实也是困扰我们的事情,嗜酸这么高,我们首先考虑是寄生虫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医院查所以有关寄生虫方面的东西都是阴性,怎么办?怎么诊断?由于我们医院寄生虫患者收治也较少,我们通过私人关系也联系了国家CDC相关的人员,他们介绍了上海寄生虫防治所的老师给我们,但是那里太远,无法检测。又通过上海专家的私人关系找到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的老师,帮我们把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他们研究所能开

49、展的项目的所有检测,最后确诊为曼氏裂头蚴。我们正确的使用了抗寄生虫药物,患者体温正常,嗜酸下降明显,现在仍在与我们电话联系,经常给我们汇报他的血常规情况。 感染科是个特殊的科室,经常收一些发热待查的病人。记得有一个老太太叫常荣贵,住在北大医院附近,长期发热1年半了,在北大医院反复住院3次,最长的一次长达三个月,用患者的话讲就是从没有供暖到供暖结束。没查出发热原因,长期应用激素控制体温,体温还控制的不好。多方打听,听说我们这里治好了许多发热待查的患者,就来到我们科室住院。我们经过仔细的检查、问病史,反复讨论,终于发现是真菌感染,予以抗真菌治疗,体温正常。出院后我们保持联系随访有半年时间,患者体温正常,一切行为良好。 目前,我担任感染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