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3174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20220729 发布 20220729 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26/T 232-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林地条件 . 1 5 菌种制备 . 2 6 栽培技术 . 3 7 管理技术 . 4 8 档案记录 . 4 DB5226/T 23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赛因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谌金吾、杨永成、苏昌龙、王 杰、孙厚静、蒋芳芳、陆玉胜、蒙 辉、吴元华、李 威、王正文、郭显会、陆兰芳、谢 永、王明鸾、李膳利、杨再云、杨俊春、胡庭坤、李琳琪、 陈 杰、黄 燕、韦军斌、高红艳、杨胜江、尚 斌、吴清江、陆承云。 DB5226/T 232-2022 1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林下

3、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林地条件、菌种制备、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和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大球盖菇林下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

4、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赤松茸,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因其形似松茸,又被称为“松茸菇”和“云茸”,是球盖菇科、球盖菇属的珍稀食用菌。 3.2 采收期 幼菇长大成熟,达到采收标准的时间段。采收期 5d7d。 3.3 转潮期 采菇后至菌丝重新萌发成菇蕾、幼菇和成菇的时间段。转潮期 15d20d。 3.4 林下栽培 依托林下自然生态环境小气候,结合大球盖菇生物学属性进行人工栽培。 4 林地条件 4.1 林地选择 DB5226/T 232-2022 2 坡度25,林分郁闭度 0.30.8,土壤 pH 值 5.58.0,通风良好,排灌便利

5、,杉、松、柑橘等常绿树林;梯带油茶林、经果林等,梯带宽度在 2m 以上。 4.2 基地选择 4.2.1 条件 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交通便利、 水质优良, 周围无污染, 远离城区、 工矿区、 畜禽养殖区,距离交通主干道 150m 以上。 4.2.2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4.2.3 辅助设施 按用水量 1m3/667m2建高位水池及配套灌溉设施。 5 菌种制备 5.1 菌种选择 5.1.1 菌种 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强、广温、抗逆性强、出菇转潮快、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品种。 5.1.2 制种时间 一级种 6 月8 月,二级种 7 月9 月,三级种 8 月10 月。

6、 5.2 菌种生产 各级菌种生产应符合 NY/T 528 的规定。 5.2.1 一级种生产 培养基: a)马铃薯 200g,蔗糖 25g,玉米粉 4g,蛋白胨 1g,6-BA 0.5 mg,琼脂 20g,水 1000mL。 b)在 1000mL 常规 PDA 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 1g,酵母粉 1g,蛋白胨 1g。 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 18mm180mm 的带硅胶塞试管,压力 0.11Mpa0.12Mpa,温度 121,灭菌20min 后取出摆斜面,冷却至 30,接入菌种,于 25避光培育 13d15d,菌丝长满管,进一步转管扩繁,转管次数不能超过 3 次。 5.2.2 二级

7、种生产 培养基: a)谷壳 80%,杂木屑 10%,棉籽壳 10%。培养基含水量 65%70%。 b)谷壳 75%,杂木屑 25%。培养基含水量 65%70%。 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规格为(13.0cm18.0cm)(26.0cm36.0cm)(0.05mm0.08mm)聚丙烯食用菌菌袋中,压力 0.11Mpa0.12Mpa,温度 121,灭菌 2h4h。菌袋冷却至 30以下,接入一级种,25避光培育 35d45d,菌丝长满袋,获得二级种。 DB5226/T 232-2022 3 5.2.3 三级种生产 培养基和接种方法同二级种生产方法,所用菌种为二级种。 6 栽培技术 6.1 栽培基质配制

8、6.1.1 栽培基质配方 a)杂木屑 30%,谷壳 20%,玉米芯 50%。 b)谷壳 50%,玉米芯 50%。 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应符合 NY/T 1935 的规定。 6.1.2 发酵料栽培基质 培养基质拌匀后,加入 1%的石灰水至含水量达到 70%75%;在背风向阳处建宽为 1.5m2.0m,高为 1.2m1.5m, 长不限的梯形料堆, 在料堆表面间隔 0.5 m 打直径为 8.0cm10.0cm, 深为 1.2m1.5m的通气孔,可在料堆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第一次翻堆:当料温55时,维持 1d2d,把料堆内外上下翻匀,补水至含水量达到 70%75%,完成第一次翻堆;再重复翻堆两次,完成发

9、酵。 6.1.3 生料栽培基质 培养基质充分混合后,在 3%石灰水中浸泡 72h 后,捞出、沥水 2h,直接作为栽培基质。 6.2 林地整理 清理林下小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堆积于树下;按照 50kg/667m275kg/667m2石灰粉撒于地面,翻耕林下 10.0cm 厚土层,不伤林木根系,平整林地。 6.3 建畦播种 6.3.1 时间 9 月11 月,海拔在 1400m 以上林地可提前至 8 月。 6.3.2 方式 9 月10 月中旬播种栽培,采用发酵料栽培基质栽培;10 月下旬11 月播种栽培,可以采用生料栽培基质栽培,也可以采用发酵料栽培基质栽培。 6.3.3 方法 从高至低顺坡度堆积

10、栽培基质建栽培畦,宽 30.0cm35.0cm、厚 10.0cm20.0cm、长 15m25m;把三级种掰成 3.0cm5.0cm 大小的菌种块,每隔 10.0cm 播于栽培畦中,深为 5.0cm8.0cm。菌种播入后,恢复栽培畦呈现“”形状。栽培畦之间留 40.0cm50.0cm 作业通道。 6.4 浇灌铺设 在作业通道两侧铺设喷灌带,或者在栽培畦上铺设喷淋设施。 6.5 覆土覆草 DB5226/T 232-2022 4 菌种播入栽培畦 30d40d, 菌丝长满整个栽培畦后, 把预留作业通道的林下土壤覆盖在栽培畦上,盖土厚度 3.0cm5.0cm;把清理林地预留的杂草、枯叶等覆盖于覆土上,覆

11、草厚度 3.0cm5.0cm。 7 管理技术 7.1 发菌管理 利用滴灌/喷灌设备设施,保证栽培畦基料含水量 65%75%,畦面空气相对湿度 75%以上。 7.2 催蕾管理 覆土覆草后, 利用喷淋设施浇透栽培畦, 一天 2 次 (早上 8:00, 晚上 20:00) , 每次浇注时间 30min60min,栽培畦面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每 6d7d 翻动覆草 1 次,加强通风透气,直至菌丝扭结成白色子实体原基。 7.3 长菇管理 按照“少喷、勤喷、细喷”的喷水原则,保持表土湿润及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若有条件此时可喷雾化水。 7.4 成菇采摘 大球盖菇达到采收期后进行采摘,以菌膜尚未破

12、裂,菌盖为钟形时,最迟应在菌盖内卷,菌褶皱为灰白色时采摘。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菇体下部,轻轻旋转菌柄,使其松动后,轻轻拔出菇体,尽量不要破坏栽培畦表面菌丝体。采摘完成后,去除菇脚泥土。 7.5 转潮期管理 采菇后,清理畦面菇残体,抚平栽培畦面,静息养菌 2d3d。如连续晴天,可以在养菌后浇水,以料畦边缘有水微微渗出为宜,并保持基料含水量 65%75%和栽培畦面空气相对湿度在 85%以上。采后15d20d,出第 2 潮菇。第 2 潮菇采后,静息养菌 2d3d,方法同第一潮菇采后管理。可出 3 潮菇。 7.6 病虫害防控 7.6.1 日常防控 每隔 20d,用生石灰粉 10kg/667m215k

13、g/667m2撒在作业道和栽培场地四周边缘地带。 7.6.2 出菇期防控 糖醋液防虫:每 4m2用 100mL 糖醋液悬挂于畦面上方 50.0cm100.0cm 处,每 10d 更换一次,更换的糖醋液集中移除栽培场地无害化处理。糖醋液配制比例为红糖:白醋:水:白酒:吡虫啉=2:5:90:2:1。 出菇期病虫害防控使用农药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8 档案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栽培的温湿条件、栽培季节、菌种、栽培基质配方及处理、产量、品质、采收时间、病虫害防治和用药等。 DB5226/T 232-2022 5 DB5226/T 232-2022 6 DB5226/ T 232-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