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307892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2023 年 06 月 06 日 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 中国素来被称为“人口大国”,2017 年,中国人口迈入 14 亿人口大关。与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此相反的是,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22 年,全年新增人口-85 万人,为 21 世纪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过去,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自较高的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提高,曾有过 3 次婴儿潮。然而,在前两次婴儿潮人口过了生育年龄的情况下,第三次婴儿潮在计划生育政策

2、的影响下并没有带来再一次的生育高峰,我国的出生人口没有再一次经历婴儿潮周期。人口在每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出生率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在每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出生率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指出,结婚率是影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晚婚的趋势可能使育龄妇女错过最佳生育时期,从而降低出生率。我们通过改进中国生育率研究的计量模型,对未来人口及关键变量进行预测,认为我国将于 2027 年达到人口峰值,2040 年人口跌至 13.59亿。我们与学界和机构预测数值相比处于中间位置我们与学界和机构预测数值相比处于中间位置,但人口负增长,生育

3、率下降但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下降大趋势不变。大趋势不变。在临近人口拐点、老龄化愈加严峻的状况下,除了对社会福利和医疗体系外,对经济供给侧、需求侧也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应针对育龄夫妻出台降低经济负担等措施,稳定中国出生率,保持总人口平稳下滑或不变。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有偏差;出生率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疫情疾病等使死亡率突然上升。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国家安全问题“复杂艰巨”,地缘政治风险抬升2023-06-05 2、美国制造业产需错配加重2023-06-02 3、可 转 债 个 债 分 析 淳 中 转 债(113594.SH)2023-06-01 宏观

4、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中国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3 2.人口预测模型推导.5 2.1 出生率、老年抚养比假设.5 2.2 城镇化率和贷款比值设定.6 2.3 结婚率设定.7 2.4 预测结果.8 3.测算总结及建议.8 4.风险提示.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中国总人口及新增人口.3 图表 2:中国出生人数及事件.3 图表 3:各年份年龄层结婚登记人口分布.4 图表 4:各国结婚率.4 图表 5:各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4 图表 6:中国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4 图表 7:中、日、韩老龄化状况.5 图

5、表 8:中、日、韩死亡率.5 图表 9:预测值及实际值拟合.5 图表 10:各国死亡率与老龄化关系.6 图表 11:各国城镇化比率.6 图表 12:城镇化率预测值.6 图表 13:国内信用占 GDP 比重.7 图表 14:2006 年、2011 年和 2016 年年龄别生育率.7 图表 15:各年龄段结婚登记比.7 图表 16:粗结婚率预测值.7 图表 17:预测结果及关键指标.8 图表 18:报告预测值与其他预测对比.8 vUhUmUjZcVoWpOmNbRcM9PmOmMmOmPjMmMsMeRmMpR8OtRpOMYnRqMwMmMtO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

6、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中国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素来被称为“人口大国”,2017 年,中国人口迈入 14 亿人口大关。与此相反的是,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七普”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总体生育率为 1.3,迈入“超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我们指出中国陷入低生育率水平已有 20 多年。近 30 年,我国新增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 年,全年出生人口 1062 万人,死亡人口 1014万人,全年新增人口仅 48万人。2022 年,全年新年,全年新增人口增人口-85 万人,为

7、万人,为 21 世纪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世纪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图表1:中国总人口及新增人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过去,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自较高的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提高。过去,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自较高的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提高。纵观我国出生人口变动趋势,自建国以来,我国共出现了三次婴儿潮,三次婴儿潮都带来了平均每年两千万以上的人口增长,其中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孩子成年后生育行为带来了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然而,在前两次婴儿潮人口在前两次婴儿潮人口过了生育年龄的情况下,第三次婴儿潮在计划过了生育年龄的情况下,第三次婴儿潮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并没有带来再一次的生育高峰

8、,我国的出生人口没有再一次经历婴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并没有带来再一次的生育高峰,我国的出生人口没有再一次经历婴儿潮周期。儿潮周期。图表2:中国出生人数及事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政府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我们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指出,结婚率是影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晚婚的趋势可我们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指出,结婚率是影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晚婚的趋势可能使育龄妇女错过最佳生育时期,从而降低出生率。能使育龄妇女错过最佳生育时期,从而降低出生率。在 2003-2013年这十年里,我国粗结婚率自 6.30增长至 9.92,2013 年后快速下行,到 2021年降至 4.40。除此之外,中国年轻人晚婚趋

9、势愈加明显。2005 年 20-24 岁结婚的人数居全年龄段首位,之后这一占比逐年下降。2018 年,25-29 岁结婚人数占比超过 20-24 岁年龄段占比,-50005001000150020002500051015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2004200920142019中国:总人口(亿人)新增人口(万人)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同时 20-29 岁结婚人数占全年龄比重自 2005 年开始逐年下降。图表3:各年份年龄层结婚登记人口分布 年份 年龄段(岁)20-24 25

10、-29 30-34 35-40 40 2005 47.0%34.3%9.9%4.9%3.9%2008 37.9%35.3%10.7%5.8%10.3%2009 37.0%34.1%10.7%6.0%12.2%2010 37.6%31.9%11.3%6.6%12.9%2018 21.5%36.3%15.5%7.6%19.1%2019 19.7%34.6%17.7%8.1%19.9%2020 18.6%34.9%19.3%8.3%18.9%2021 15.5%33.1%18.7%8.2%24.4%资料来源:民政部、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从日、韩两国对比看,两国结婚率都在高峰期后下降,中国刚结束了

11、一段结婚高峰。从日、韩两国对比看,两国结婚率都在高峰期后下降,中国刚结束了一段结婚高峰。日本在 1925-1980 年结婚率处于较高的阶段,中间经历了两波小高峰,1982 年后结婚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18 年降至 4.7。韩国结婚率在 1997 年后大幅下降,2022年降至 3.7,下降速率较日本更高。中国结婚率在 2019 年回落至高峰期前的正常值,2020、2021 年结婚率持续下降,结束了一轮结婚高峰期。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结婚率走势与日、韩相似,缓慢下降后稳定在某一水平。图表4:各国结婚率 资料来源:CDC,日本统计局,韩国统计局,民政部、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中国的平均寿命的提升

12、也是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之一,得益于医疗条件的提升,我国平中国的平均寿命的提升也是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之一,得益于医疗条件的提升,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自均预期寿命自 1981 年年 67.7 岁上升到岁上升到 2020 年年 77.9 岁。岁。但预期寿命不可能无限的增长,且其增长到一定区间还会带来严重的老龄化问题。2021 年,老年抚养比首次突破20,既反映了年龄结构的老化,也一定程度的突出了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状况,养老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经济的压力逐渐浮现。2014 年前,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呈负相关关系,而 2014 年后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两者均有上升趋势。从总抚养比看,2010 年为最

13、低点,2010 年后总抚养比持续上升。图表5:各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 图表6:中国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4681012141925 1940 1955 1970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 2018 2021日本结婚率中国结婚率韩国结婚率美国结婚率55657585197019761982198819942000200620122018中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总计日本: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总

14、计韩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总计010203040500102030405060199019941998200220062010201420182022中国: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平均寿命的增长对人口变动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人口死亡率。以日本为例,日本自 1969年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7%以上,迈入老龄化社会,即使预期寿命的延长,死亡率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而中、韩两国老龄化情况相似,医疗条件的差距决定了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高低。中韩两国死亡率走势相似,稳定在 5-7范围内,新冠疫情期间略有上升。图表7:中、日

15、、韩老龄化状况 图表8:中、日、韩死亡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韩国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2.人口预测模型推导人口预测模型推导 2.1 出生率、老年抚养比假设出生率、老年抚养比假设 我们通过中国生育率研究中的模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改进后得到以下模型1:该模型基于城镇化率、贷款 GDP 比率、老年抚养比和粗结婚率,分阶段预测未来人口的总量和变化过程。基本原理是在现有各年龄段人口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老年抚养比基本原理是在现有各年龄段人口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老年抚养比和各变量得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并计算新生人口数量,得出下一阶段

16、人口分布,并由此和各变量得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并计算新生人口数量,得出下一阶段人口分布,并由此进行迭代预测下一阶段的情况。进行迭代预测下一阶段的情况。图表9:预测值及实际值拟合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死亡率与老龄化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日、泰两国走势与我国较为相近。死亡率与老龄化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日、泰两国走势与我国较为相近。基于上文对 1根据中国生育率研究中固定时间效应模型剔除不显著变量后重新进行回归,由于常数项系数不一定,进行再回归得到最后生育率公式。010203040199019941998200220062010201420182022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17、口比重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中国:人口结构: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46810121978 1983 1988 1993 19982003200820132018中国:死亡率日本:粗死亡率韩国:死亡率0510152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拟合出生率()全国出生率()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我国死亡率的判断,我们假设死亡率在将来因老龄人口过多而逐步上升。在老年抚养比的计

18、算中,我们依据各年龄段人口计算年龄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年龄小于 65 岁的每 5岁为一组,大于 65 岁的为一组。由于年龄分组步长为 5 岁,因此我们以 2020 年为基期,每五年根据出生和死亡人数变更老年抚养比,计算新一期各年份的出生率和总人口。老年抚养比计算公式如下:图表10:各国死亡率与老龄化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2 城镇化率和贷款比值设定城镇化率和贷款比值设定 中国城镇化率目前仍处于增长趋势,考虑城镇化的阶段特征和收敛特征,中国城镇化率目前仍处于增长趋势,考虑城镇化的阶段特征和收敛特征,我们参考苏红键(2022)分阶段推断得到的城镇化

19、率并通过插值法填补空缺,得到预测值。该方法运用“六普”、“七普”各地区城镇化率,通过公式:估算参数 a 和 b,令 10 年期的 T 为 1 以此估计 2010-2020 年的收敛关系。再根据2010-2020 年各地占总人口的份额调整趋势估计 2030 年各地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结合各地城镇化率预测结果计算 2030 年的总体城镇化率,公式如下:公式中,R 表示城镇化率,P 表示各地人口,p 为各地人口占比,i 表示地区,t 表示时间。通过改变 T 的大小可对不同节点进行外推。图表11:各国城镇化比率 图表12:城镇化率预测值 0246810121405101520253035泰国死亡率韩国

20、死亡率中国死亡率日本死亡率65岁以上人口占比(%)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中国、日本国家统计局,联合国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苏红键(2022),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我们在M2/GDP 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中研究发现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制造成货币的创造机制是依靠信贷实现的,而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会造成M2/GDP 持续上升并且不会收敛。持续上升并且不会收敛。从历史数据来看,日本包括经济、人口、房地产和金融等多方面指标都领先于我国。以信用占 GDP 比重和货币流通速度

21、(GDP/M2)指标为例,日本与我国走势相似且领先我国 26 年。通过线性拟合国内信用/GDP 和 M2/GDP指标,拟合优度分别达为 0.9661 和 0.9697,而贷款 GDP 比值与两者相关系数为0.9706 和 0.9962,呈现强相关性。我们推断,未来贷款我们推断,未来贷款 GDP 比值将出现线性上升走比值将出现线性上升走势。势。图表13:国内信用占 GDP 比重 图表14:2006 年、2011 年和 2016 年年龄别生育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2.3 结婚率设定结婚率设定 目前,我国目前,我国 20-24 岁

22、和岁和 25-29 岁年龄组的居民结婚登记比下降较快,而岁年龄组的居民结婚登记比下降较快,而 30-34 岁、岁、35-39 岁和岁和 40 岁以上居民结婚登记比较稳定。岁以上居民结婚登记比较稳定。基于我国国情与日、韩相似的前提,我们假设 20-24 岁、25-29 岁年龄段居民结婚率以恒定的结婚登记比下降速率下降至30-34 岁居民结婚率水平后稳定于该水平,然后通过各年龄层占比计算出各年份总(粗)结婚率。经预测,经预测,20-24 岁、岁、25-29 岁居民结婚率将分别于岁居民结婚率将分别于 2025 和和 2033 年降至年降至30-34 岁结婚率水平。岁结婚率水平。图表15:各年龄段结婚

23、登记比 图表16:粗结婚率预测值 0501001949 1958 1967 1976 1985 1994 2003 2012 2021中国:总人口:城镇:比重(城镇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城市化率:韩国0204060801001949 1961 1973 1985 1997 2009 2021 2033E2045E城镇化率:全国城镇化率:全国(预测值)R=0.9661(100)0100200300400500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中国:占GDP比重: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用日本:占GDP比重: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用(+26年

24、)0.000.010.020.030.040.051977 1984 1991 1998 2005 2012 2019 2026 2033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日本:货币流通速度:+26年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民政部,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资料来源:民政部、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2.4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条件测算得出,中国人口将于根据以上条件测算得出,中国人口将于 2028 年达到峰值后下降,人口峰值为年达到峰值后下降,人口峰值为 14.16亿人。亿人。2040 年,我国人口将进一步萎缩至年,我国人口将进

25、一步萎缩至 13.59 亿人次。亿人次。图表17:预测结果及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 预测结果 2020 2025E 2027E 2030E 2035E 2040E 人口数量(亿)14.12 14.15 14.16 14.14 13.98 13.59 出生率()8.52 7.99 7.17 6.56 4.95 3.52 老年抚养比 19.70 20.8 21.57 21.57 28.99 40.08 城镇化率(%)63.89 68.52 73.57 74.20 76.70 79.96 贷款/GDP 1.76 1.83 2.02 2.06 2.21 2.40 人口数量(亿)14.12 14.15 14

26、.16 14.14 13.98 13.59 出生率()8.52 7.99 7.17 6.56 4.95 3.52 老年抚养比 19.70 20.8 21.57 21.57 28.99 40.08 资料来源:民政局、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3.测算总结及建议测算总结及建议 我们与学界和机构预测数值相比处于中间位置,低于联合国预测,高于陈卫(我们与学界和机构预测数值相比处于中间位置,低于联合国预测,高于陈卫(2022),),蔡坊和育娲人口结果。蔡坊和育娲人口结果。蔡昉认为我国将于 2025 年达到人口峰值,而本报告预测人口顶点出现在 2027 年。联合国 2022 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

27、 2022对中国人口做出预测,认为 2022 年是我国人口负增长元年,预计 2030 年人口达 14.16 亿。部分研究采用Leslie 模型,基于生育率为高、中、低三种情况对人口增长率进行预测。陈卫(2022)的预测认为 2040 年前人口负增长较为缓慢,劳动人口 2028 年前下降趋势并不明显,劳动年龄人口基本维持在 9.7 亿左右。图表18:报告预测值与其他预测对比 y=-8E-08x+0.0042R=0.8232y=-1E-07x+0.0063R=0.990500.00050.001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40+岁登记比3

28、5-39岁登记比30-34岁登记比25-29岁登记比20-24岁登记比0246810122000 2006 2012 2018 2024E2030E2036E2042E2048E粗结婚率粗结婚率(预测)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联合国、陈卫(2022),蔡昉、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未来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下降大趋势不变。未来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下降大趋势不变。本报告预测初期人口值偏高可能在于对结婚率和贷款 GDP 比预期较为乐观。模型中,城镇化率和粗结婚率趋于平稳,是我们预测好于其他预测水平的主要原因,但贷款比和老年抚

29、养比在未来持续攀升,使十年后我们的预测值出现快速下滑的趋势。2022 年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愈加严峻的状况下,除了对社会福利和医疗体系外,对经济供给侧、需求侧的冲击可能更大。为缓解生育率下滑,提高我国生育意愿,应从经济为缓解生育率下滑,提高我国生育意愿,应从经济激励和加强社会福利两方面入手。激励和加强社会福利两方面入手。例如,加大改革,改变债务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发展,降低年轻人经济压力;出台婚育政策,鼓励青年人结婚。4.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有偏差;出生率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疫情疾病等使死亡率突然上升 引用:1苏红键.人口城镇化 趋势预测与高 质量城镇化 之路J.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研究,2022,No.164(02):48-56.2陈卫.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J.社会科学辑刊,2022(05):133-144.3育娲人口研究,中国人口预测 2023 年版 4蔡昉,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应对 12.513.013.514.014.520202022E2024E2026E2028E2030E2032E2034E2036E2038E2040E人口(亿)本报告预测值联合国预测值陈卫预测值蔡昉预测值育娲人口预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