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3058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7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B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60 A 4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882019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astline Survey 2019 - 05 - 29 发布 2019 - 06 - 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3588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海岸线界定 . 2 4.1 海岸线分类 . 2 4.2 海岸线界定基本原则 . 2 4.3 海岸线界定方法 . 3 5 海岸线调查 . 7 5.1 调查内容 . 7 5.2 基准系统

2、 . 7 5.3 成果图件比例尺 . 8 5.4 调查基准年 . 8 5.5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 . 8 5.6 内业处理 . 9 5.7 成果质量检查 . 10 6 主要成果 . 10 6.1 表格 . 10 6.2 数据集 . 10 6.3 图件 . 10 6.4 报告 . 11 6.5 档案 . 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海域使用分类 . 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13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外业调查表 . 15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调查汇总表 . 17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矢量数据属性字段要求 . 18 附 录 F

3、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调查统计表 . 19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图件编绘要求 . 20 参考文献 . 21 DB37/T 358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素霞、陈可可、修淳、杜明、单春芝、卢鑫、刘莹、张祎、王波、高鹰、于冬。 DB37/T 35882019 1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山东省海岸线调查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技术要

4、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海岸线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930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1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12763.1 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819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GB/T 2025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

5、式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32067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 GB/T 3318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 000 1:10 000正射影像地图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9008.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 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 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岸线 coastline 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痕迹线。 GB/T18190,定义2

6、.1.1 3.2 自然岸线 natural coastline 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岸线。 3.3 DB37/T 35882019 2 人工岸线 artificial coastline 由永久性人工构筑物组成的岸线。 3.4 河口岸线 estuarial coastline 入海河流与海洋的水域分界线。 3.5 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coastline with natural beach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受海陆相互作用自然恢复或人为干预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岸滩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3.6 自然岸线保有率 natura

7、l coastline percentage 自然岸线保有量(长度)占海岸线总长度的百分比值。 4 海岸线界定 4.1 海岸线分类 海岸线包括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和其他岸线。其中,自然岸线包括基岩岸线、砂(砾)质岸线和粉砂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是由永久性人工构筑物组成的岸线;其他岸线包括河口岸线、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海岸线分类体系见表1。 表1 海岸线分类体系 一级类 二级类 自然岸线 (1) 基岩岸线(11) 砂(砾)质岸线(12) 粉砂淤泥质岸线(13) 人工岸线 (2) / 其他岸线 (3) 河口岸线(31) 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32) 4.2 海岸线界定基本

8、原则 4.2.1 遵循自然属性 DB37/T 35882019 3 海岸线界定应严格遵循海岸线的自然地理与生态特性, 实事求是调查海岸线位置, 合理界定海岸线类型。 4.2.2 符合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自然资源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依规界定海岸线。 4.2.3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 海岸线界定应有利于保护海岸线资源, 有利于维护陆海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 有利于保障海岸线生态安全。 4.3 海岸线界定方法 4.3.1 自然岸线的界定 4.3.1.1 基岩岸线界定 基岩海岸是由基岩构成的海岸。基岩岸线一般界定在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海水痕迹线处,见图1。 图1 基岩岸线界定示意图 4.3.1.2

9、砂(砾)质岸线界定 砂(砾)质岸线一般比较平直,在平均大潮高潮能影响的海陆分界处,往往形成滩脊,以及砂生植被、生物碎屑、杂物砾石等分布的痕迹线,海岸线一般界定在痕迹线处,见图2。 图2 砂(砾)质岸线界定示意图 DB37/T 35882019 4 4.3.1.3 粉砂淤泥质岸线界定 粉砂淤泥质海岸主要是潮汐作用塑造的低平海岸, 潮间带宽而平缓。 海岸线应根据平均大潮高潮位时的海水痕迹线,结合海岸植被生长变化状况、生物碎屑等分布情况综合分析界定,见图3。 图3 粉砂淤泥质岸线界定示意图 4.3.2 人工岸线的界定 4.3.2.1 构筑物人工岸线的界定 构筑物人工岸线指海堤、码头、沥青道路、船坞、

10、护岸(混凝土或抛石结构等)等顺岸构筑物组成的岸线。对斜坡结构的非透水构筑物工程,海岸线一般界定在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处;对直立型岸壁、护岸的非透水构筑物工程,海岸线一般界定在构筑物的堤顶前沿线。带闸堤坝和带闸桥梁通过海闸与外海保持水动力联系, 向陆一侧存在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海水能达到的情况, 海岸线一般界定在陆地向海一侧的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处,见图4。 对于与海岸线垂直或斜交的狭长的构筑物(包括引堤、突堤式码头、栈桥式码头等),则以其与陆域连接的根部连线作为该区域的海岸线,见图5。 图4 构筑物人工岸线界定示意图 DB37/T 35882019 5 图 4 构筑物人工岸

11、线界定示意图(续) 图5 引堤、突堤式码头等工程的岸线界定示意图 4.3.2.2 填海造地人工岸线的界定 填海造地是指筑堤围割海域填成土地,并形成有效岸线的用海方式。对直立型岸壁、护岸的填海造地工程,海岸线一般界定在填海造地工程外侧的堤顶前沿线;对斜坡结构的填海造地工程,海岸线一般界定在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处。对部分完成填海造地工程的,且外侧已形成永久护岸,按照工程当前的状态进行海岸线类型和位置界定,见图6。 DB37/T 35882019 6 图6 填海造地人工岸线界定示意图 4.3.3 其他岸线的界定 4.3.3.1 河口岸线的界定 河口岸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进行

12、界定: a) 以河口区最靠近海的第一条拦潮闸(坝)作为河口岸线,见图 7; b) 根据河口区域海岸线的管理现状, 以历史习惯线或者管理线作为河口岸线, 或者以河口区域的道路、桥梁外边界线作为河口岸线; c) 以河口区潮流界或盐水楔上溯的上界作为河口岸线。 图7 河口岸线界定示意图 4.3.3.2 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海岸线的界定 由于沿岸泥沙运动、陆域来沙输入或整治修复,海堤等人工构筑物向海一侧岸滩淤涨,恢复部分自然岸滩剖面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 则海岸线界定为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海岸线的位置确定在海堤等人工构筑物与海滩的交界处,见图8和图9。 DB37/T 358820

13、19 7 图8 具有(砂砾质)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界定示意图 图9 具有(粉砂淤泥质)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界定示意图 注:若人工构筑物向海一侧的自然岸滩基本恢复,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海水已无法完全淹没岸滩到达人工构筑物,则依据底质特征界定为砂(砾)质岸线或粉砂淤泥质岸线。 5 海岸线调查 5.1 调查内容 海岸线调查内容应包括: a) 海岸线的位置、类型、分布、长度等; b) 海岸线利用的位置、类型、长度等。 5.2 基准系统 5.2.1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5.2.2 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 5.2.3 深度基准 理论最低潮面。 5

14、.2.4 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 DB37/T 35882019 8 5.3 成果图件比例尺 海岸线调查成果图件比例尺为1:10 000,重点岸段可适当扩大调查比例尺。 5.4 调查基准年 海岸线调查的基准年为海岸线调查启动前一年。 5.5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 5.5.1 资料收集 海岸线调查收集资料一般包括: a) 调查基准年内的高分辨率(优于 1 m)遥感影像; b) 海岸线涉及的地形图、海图、海籍图、地籍图等图件; c) 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岸线变迁调查资料; d) 涉及海岸线的海岸带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区划资料,以及海岸线管理与保护等相关资

15、料; e) 土地开发利用相关资料; f) 海域开发利用相关资料; g) 已公布的与海岸线有关的文件资料等。 5.5.2 底图编制 工作底图采用最新地形图(比例尺不小于1:10 000)和高分辨率(优于1 m)遥感影像编制。 5.5.3 遥感调查 5.5.3.1 遥感影像收集 采用调查基准年内能清晰反映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的高分辨率(优于1 m)遥感影像。 5.5.3.2 遥感影像处理 影像几何校正处理及影像融合按照GB/T 7930的规定执行。 5.5.3.3 信息提取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结合实地踏勘验证,建立海岸线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采用人机交互法,结合第4章的海岸线界定方法,初步判定海岸

16、线位置、类型、属性及海岸线两侧开发利用现状等。 信息提取的主要技术要求: a) 岸线特征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应按 GB/T 33182 的规定执行; b) 对于直线型海岸,首尾拐点位置需要精确勾绘,中间可适当减少节点,对于弧线型海岸,需加密中间点,保证岸线走向平滑,无突点、折点; c) 海岸线矢量数据拓扑检查,保证海岸线连续、无悬点、无重叠; d) 海岸线向海一侧,解译信息类型按照 HY/T 123 的规定执行; e) 海岸线向陆一侧,解译信息类型按照 GB/T 21010 的规定执行。 5.5.4 海岸线现场调查 DB37/T 35882019 9 5.5.4.1 现场调查基本内容 根据遥感影像

17、提取的海岸线信息,开展海岸线位置、类型、属性及海岸线两侧开发利用现状的现场调查工作,具体包括: a) 沿遥感影像提取的海岸线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海岸线位置、类型等特征信息; b) 记录岸线两侧的开发利用情况,分别按照 HY/T 123 和 GB/T 21010 的规定进行分类(参见附录A、附录 B),确定海岸线利用类型等属性信息。 5.5.4.2 现场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 现场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方法:对可以到达区域进行 GNSS RTK 测量(如大部分人工岸线和砂质岸线等),对于难以到达的区域(基岩岸线等)进行航空摄影测量; b) 技术要求: 1) 调查路线沿遥感影像提取的海岸线

18、布设,测量点选取海岸线拐点、类型分界点、遥感解译验证点等特征点; 2) 岸线测量点应有代表性,对于直线型海岸线,测点布设间距不超过 200 m;对于弧线型海岸线,测点布设应体现其弧线形态;对于折线型海岸线,测点布设应体现折线形态,测点最大间距一般不超过 100 m;在变化复杂及特殊岸段应加密观测点,测点最小间距一般不小于 10 m; 3) 现场测量点的平面位置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1 m,按照 HY/T 124 的规定执行;航空摄影测量平面位置中误差0.3 m,按照 CH/T 9008.3 的规定执行; 4) 市、县(区、市)的海岸线的分界点的位置,应由调查人员进行现场确定; 5) 现场测量执

19、行 CH/T 2009 的规定; 6) 航空摄影测量执行 GB/T 7930、GB/T 7931 的规定。 5.5.4.3 调查记录技术要求 调查记录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岸段应按顺序编号,按海岸线调查要求填写岸线位置、类型和岸线两侧开发利用情况,具体要求参见海岸线外业调查表(附录 C); b) 每个岸段现场不少于四张照片, 每张照片不小于 1 兆, 照片附带经纬度信息, 可反映岸线形态、开发利用现状等信息,视频应反映岸段全貌,时长不小于 15 秒; c) 现场测量草图应体现测岸段编号、岸线走向形态、明显标志物等相关信息。 5.6 内业处理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对现场调查记录和航空

20、摄影测量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编, 形成海岸线调查汇总表, 其格式参见附录D。编制矢量数据集,矢量数据集数据格式采用shapefile格式或者file geodatabase格式,通过拓扑检查,矢量数据属性字段符合附录E。 5.6.2 海岸线统计 5.6.2.1 海岸线长度统计 DB37/T 35882019 10 按照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分别量算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和其他岸线长度,统计海岸线总长度,填写海岸线调查统计表(附录F)。 5.6.2.2 自然岸线保有率统计 计算自然岸线保有率时,将基岩岸线、砂(砾)质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河口岸线以及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岸线纳入自然岸线保有

21、量统计。自然岸线保有率按公式(1)计算: . (1) 式中: R自然自然岸线保有率; L自然自然岸线保有量(长度); L总 海岸线总长度。 注:海岸线长度量算单位采用米,数值保留1位小数;自然岸线保有率百分比统计到0.01 %。 5.6.3 图件制作 依据海岸线调查汇总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海岸线类型分布图、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布图,成果图件编绘符合附录G的规定。 5.6.4 报告编制 根据调查工作要求,分别编写海岸线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a) 海岸线调查工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概述、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依据、组织实施、成果提交、质量控制; b) 海岸线调查技术报告:

22、包括但不限于区域背景概况、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海岸线长度与类型分布、海岸线利用现状、结论建议。 5.7 成果质量检查 成果质量检查通过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方式进行控制,按照GB/T 24356的规定执行。 6 主要成果 6.1 表格 表格成果主要包括: a) 海岸线现场调查表; b) 海岸线调查登记表; c) 海岸线调查统计表; d) 海岸线调查汇总表。 6.2 数据集 数据集成果主要包括: a) 遥感影像镶嵌数据集; b) 矢量数据集,元数据说明; DB37/T 35882019 11 c) 现场数码影像数据集。 6.3 图件 图件成果主要包括: a) 海岸线类型分布图; b) 海岸线开发利用

23、现状分布图。 6.4 报告 报告成果主要包括: a) 海岸线调查工作报告; b) 海岸线调查技术报告。 6.5 档案 海岸线调查成果归档按GB/T 12763.1的规定执行。 DB37/T 35882019 1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海域使用分类 海域使用类型及编码见表A.1。 表A.1 海域使用类型及编码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1 渔业用海 11 渔业基础设施用海 12 围海养殖用海 13 开放养殖用海 14 人工鱼礁用海 2 工业用海 21 盐业用海 22 固体矿产开采用海 23 油气开采用海 24 船舶工业用海 25 电力工业用海 26 海水综合利用用海

24、 27 其他工业用海 3 交通运输用海 31 港口用海 32 航道用海 33 锚地用海 34 路桥用海 4 旅游娱乐用海 41 旅游基础设施用海 42 浴场用海 43 游乐场用海 5 海底工程用海 51 电缆管道用海 52 海底隧道用海 53 海底场馆用海 6 排污倾倒用海 61 污水达标排放用海 62 倾倒区用海 7 造地工程用海 71 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 72 农业填海造地用海 73 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用海 8 特殊用海 81 科研教学用海 82 军事用海 83 海洋保护区用海 84 海岸防护工程用海 9 其他用海 DB37/T 35882019 13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2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见表B.1。 表B.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表 一级 二级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1 耕地 0101 水田 0102 水浇地 0103 旱地 02 园地 0201 果园 0202 茶园 0203 橡胶园 0204 其他园地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0302 竹林地 0303 红树林地 0304 森林沼泽 0305 灌木林地 0306 灌丛沼泽 0307 其他林地 04 草地 0401 天然牧草地 0402 沼泽草地 0403 人工牧草地 0404 其他草地 05 商服 用地 0501 零售商业用地 0502 批发市场用地 0503 餐饮用

26、地 0504 旅馆用地 0505 商务金融用地 0506 娱乐用地 0507 其他商服用地 06 工矿仓 储用地 0601 工业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603 盐田 0604 仓储用地 07 住宅 用地 0701 城镇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DB37/T 35882019 14 表 B.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表(续) 一级 二级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801 机关团体用地 0802 新闻出版用地 0803 教育用地 0804 科研用地 0805 医疗卫生用地 0806 社会福利用地 0807 文化设施用地 0808 体育用地 0809 公用设施

27、用地 0810 公园与绿地 09 特殊 用地 0901 军事设施用地 0902 使领馆用地 0903 监教场所用地 0904 宗教用地 0905 殡葬用地 0906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10 交通运输 用地 1001 铁路用地 1002 轨道交通用地 1003 公路用地 1004 城镇村道路用地 1005 交通服务场站用地 1006 农村道路 1007 机场用地 1008 港口码头用地 1009 管道运输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01 河流水面 1102 湖泊水面 1103 水库水面 1104 坑塘水面 1105 沿海滩涂 1106 内陆滩涂 1107 沟渠 1108 沼泽地 1109

28、 水工建筑用地 1110 冰川及永久积雪 12 其他用地 1201 空闲地 1202 设施农业用地 1203 田坎 1204 盐碱地 1205 沙地 1206 裸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DB37/T 35882019 15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外业调查表 海岸线现场调查表见表C.1,调查登记表见表C.2。 表C.1 海岸线现场调查表 调查区域: 调查时间: 天气状况: 测量方式: 岸段序号 海岸线位置 海岸线类型 土地利用现状 海域利用现状 海岸线利用类型 照片编号 备注 现场测量草图 调查人: 校核人: 调查单位: 填表说明: (1)岸段序号:现场岸段的编号。 (2

29、)海岸线位置:描述测量岸段的具体位置。 (3)海岸线类型:按第4章的规定执行。 (4)土地利用现状:海岸线向陆一侧的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 二级类)。 (5)海域使用现状: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海域利用类型(海域使用分类 HY/T 123 二级类)。 (6)海岸线利用类型:结合附录A和附录B执行。 (7)照片编号:填写现场照片编号。 (8)备注:填写其他重要信息。 DB37/T 35882019 16 表C.2 海岸线调查登记表 调查区域: 调查时间: 岸段 序号 点号 地理位置 海岸线类型 海岸线利用类型 照片编号 备注 经度 纬度 填表人: 校核人: 调查单位:

30、 填表说明: (1)岸段序号:与表C.1海岸线现场调查表中填写一致。 (2)点号:现场调查点的编号。 (3)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采用度分秒形式,精确到0.001。 (4)海岸线类型:按第4章的规定执行。 (5)海岸线利用类型:结合附录A和附录B执行。 (6)照片:填写现场照片编号。 (7)备注:填写其他重要信息。 DB37/T 35882019 17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调查汇总表 海岸线调查汇总表见表D.1。 表D.1 海岸线调查汇总表 岸段序号 所在 行政区 岸线类型 岸线长度 端点坐标 利用现状 备注 调查人: 校核人: 填表说明: (1)岸段序号:按照自北向南顺

31、序编号。 (2)海岸线类型:按第4章的规定执行。 (3)岸线长度:长度单位m,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端点坐标:采用每个岸段的起点坐标,采用度分秒形式,精确到0.001。 (5)利用现状:结合附录A和附录B执行。 (6)备注:填写其他重要信息。 DB37/T 35882019 18 E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矢量数据属性字段要求 矢量数据属性字段要求见表E.1。 表E.1 矢量数据属性字段要求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备注 1 岸段序号 字符型 5 自北向南顺序编号 2 所在行政区 字符型 30 按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到县、市、区 3 位 置 字符型 50

32、填写岸段起始点附近的习惯地理名称 4 岸线类型 字符型 30 自然岸线和其他岸线填写二级分类; 人工岸线填写一级分类 5 岸线长度 双精度型 15 1 长度以米为单位 6 端点坐标 字符型 30 3 填写岸段起点坐标,度分秒格式,秒后精确到 3 位小数 7 利用现状 字符型 30 结合附录 A、附录 B 填写 8 备 注 字符型 100 DB37/T 35882019 19 F F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海岸线调查统计表 海岸线调查统计表见表F.1。 表F.1 海岸线调查统计表 项目名称: 调查单位: 行政单元: 调查时间: 一级类 二级类 岸线长度(m) 小计 自然岸线 基岩岸线 砂(

33、砾)质岸线 粉砂淤泥质岸线 人工岸线 / 其他岸线 河口岸线 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海岸线总长度 调查人: 校核人: 填表说明: 长度单位m,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DB37/T 35882019 20 G G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图件编绘要求 G.1 分幅及编号 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成图的图件分幅及编号按GB/T 13989的规定执行, 其他比例尺可根据需要采用自由分幅形式。 G.2 图式图例 基础地理信息图式按GB/T 20257的规定执行。 海岸线分布、海岸线利用类型等专题信息图式图例应符合GB/T 32067中规定。 G.3 比例尺 海岸线调查成果图件采用1:10

34、 000。 G.4 图廓整饰 成果图件编绘应有图名、图号、比例尺、主要地物等基础地理要素、图例、坐标系和投影、必要的说明和责任表等。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制图者、技术负责人以及资料来源、制图日期等。 DB37/T 35882019 21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海岸带调查技术规程.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 国海发20175号 海岸线调查统计规程(试行) 3 国海岛字201018号 海岛界定与数量统计方法 4 国海岛字2016547号 海岛四项基本要素监视监测技术要求(试行) 5 国海发20172号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6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7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 8山东省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20162020年)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