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05828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1北京市民政局继续教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讲第一讲 作为科学与专业的作为科学与专业的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 社会工作一般理论社会工作一般理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熊跃根 2010年12月25-26日 学术简历学术简历:1984-1988 吉林大学经济学系本科毕业1990-1993 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硕士毕业1994-1998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社会福利哲学博士1998-2000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2000年7月至今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年11月-2003年9月 牛津大学英国学术院 王宽诚访问学人代表著作代表著作:熊跃根,2008年,需要、互惠和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

2、的政策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熊跃根,2009年,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o通讯方式:通讯方式:10087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参考书目参考书目:Barlette,H.M.1970.The Common Bas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NASW Press.Gibbs,L.2003.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als.Wadworth.Orcutt,B.A.1990.Science and Inquir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Co

3、lumbia University Press.Payne,M.1991.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Lyceum Books,Inc.Reamer,F.1994.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Work Knowledg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ubin,A.and Babbie,E.2008.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Thomson Books/Cole.王思斌 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托马斯.库恩 著,金吾伦、胡新和 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

4、社,2003年。唐纳.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英)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丽娜.多米内利:社会工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贺玉英、阮新邦 主编:诠释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八方文化创作室,2004年。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何国梁、王思斌 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八方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2月。王思斌 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中

5、文期刊中文期刊(包括以书代刊包括以书代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编)2002-2010年出版的1-7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江西民政厅主办)社会福利研究社会福利研究(山东大学)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 在我们学习社会工作理论之前,先就一些基本的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独特性在哪里?与其他相邻的专业相比,社会工作有哪些优势?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怎么看待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的内涵(1)教科书上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和专业”。“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6、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2)社会工作国际组织/协会的定义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BJSW):“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它以人为中心,包括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各种人群。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保护脆弱人士,强化关系,帮助家庭尽可能维系在一起,促使人们尽力过独立和完善的生活。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专业密切合作,包括教育、卫生和惩教服务。在社会工作领域工作的人员可以是在探访的家庭里提供服务,也可以是在志愿或慈善机构、私人组织、学校、医院或者其他机构里开展工作。”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IASSW)和国际社

7、会工作者联盟(IFSW):“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促进社会变迁、解决人类关系中的问题,提升人的潜能并赋予人们增强福祉的自由。通过使用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社会工作在人与环境互动的环节进行干预。人权和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基石。”(3)政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o无论是哪一种定义,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要素:价值观、知识、干预行动或策略。价值观、知识、干预行

8、动或策略。o在西方,社会工作的核心是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突出专业服务。o在中国,社会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协调关系,解决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突出政治与社会功能。2、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 -什么是理论?通过概念和命题来描述、分析和解释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功用。-什么是社会工作理论?在我看来,社会工作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从哲学思维、伦理操守和实践应用三个层面上,帮助社会工作者澄清问题问题(Problems)、协助其科学评估需要需要(Needs)和引导其正确干预干预(Interventions)的概念、理论和实践模式

9、。o-为什么需要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第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对现实世界中人的问题与需要、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第二第二、理论可以深化我们对民政工作以及其他助人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第三第三、理论可以提升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第四、理论可以从总体上改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提高我们在社会行政与社会服务管理中的效率。o社会工作已日益发展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其实践过程与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而不仅仅依赖个人的工作经验与日常感悟。o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的问题也变得多样化与复杂化,处理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o理论学习的不同阶段:第一第

10、一、从社会调查和工作实践中进行理论反思;第二第二、通过学习获得理论;第三第三、从专业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概念与理论;第四第四、将不同的理论进行综合。o什么是好的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第一、理论必须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二第二、理论应遵循科学验证;第三第三、理论应没有伤害性;第四第四、理论符合本土社会的文化情境。o由于社会工作实践范围比较宽泛,涉及很多领域和人群,覆盖诸多的机构与社会组织,因此,社会工作理论的知识基础也是多元和宽阔的。o社会工作理论的认识与分析目标:-受助人群或受助者系统(多样性与危机人群);-社区系统(需要、问题、环境);-机构与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行动与策略(评估、干预

11、与评价)。二、如何确定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与二、如何确定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范畴?实践范畴?1.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与学科知识边界的确定 费雷克斯纳(1915):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格林伍德(1955):专业的属性与判断标准 阿博特(1995):社会工作的边界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作为应用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作为剩余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o1)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演化:从医学传统到开放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的对象和基础:“自然与事实自然与事实”艺术科学知识的对象和基础:“感觉和想象感觉和想象”社会工作知识的对象与基础:“人及其人及

12、其 行为行为”o 19世纪末:志愿主义与半专业活动o 20世纪上半叶:专业与学科的合法性o 20世纪中期:确立专业与学科的知识基础o 20世纪下半叶:对学科与专业的既有知识基础进行反思和批判o瑞姆(Reamer)(1994)在社会工作知识基础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专业,其知识基础是由一个特定的价值观基础、知识主体和训练方法所构成。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并不牢靠,主要依赖别的社会科学和医学的知识。o20世纪30-40年代后,社会工作领域才逐渐出现“专门的”或“自我生成的自我生成的”(self-generated)知识,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或专家,从

13、这一时期开始,社会工作者开始仔细地对其实务进行概念化的工作。o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出现和增强,也进一步型塑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早期的社会工作知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专业群体内部取得基本共识,即所有社会工作者都应掌握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的知识基础,从而具备某种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o在早期,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和专业化发展进程中,人们还普遍面临不同的理论和干预模式之间的对立或冲突,这对专业训练尤其是对社会工作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甚至贻害。因此,要提升专业认同,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使得社会工作实践有一个牢靠而稳固根基的知识基础。o2)社会工作

14、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戴维.豪(Howe)的七阶段理论和肯普(Kemp)等人提出的六阶段理论,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工作理论明显出现了反叛期,女性主义、建构主义、激进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层出不穷,而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工作理论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同时又在朝着整合的方向努力。-医学中的病理学知识和临床治疗实践理念/方法;-心理学、精神病学知识基础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知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伦理学和哲学的相关知识。o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豪(1991):社会工作的理论与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佩恩(1991):外借理

15、论与实务理论。瑞斯(1991):大理论、策略理论和实践观念。o佩恩(2005)的理论三分法:反思性反思性治疗性理论治疗性理论:心理动力学、人本主义理论、角色/沟通、危机干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集体主义理论:激进理论、反压迫理论、增权理论。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改良主义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系统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任务中心理论。o豪(1987)的理论四分法:激进的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解释性的社会工作和功能主义的社会工作。上述理论针对不同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启蒙者、革命者、意义寻求者、修补者。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即“实务理论”最重要(不用“实践理论”这一

16、称谓,是为了区别布迪厄等社会学家讨论的“实践理论”)。o3)社会工作的专门领域和专才特质 罗森非尔德(1983):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从历史上就是缩小受助者(系统)需要与资源系统之间的差距;社会工作领域的本质决定了其专才特质。o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对确立社会工作的专门领域至关重要,它不仅取决于社会工作自身的实践有效性,也取决于社会需要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不一致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弥补。o社会工作的领域必须以经验资料(知识)为基础,而不同的干预实践方法则塑造了社会工作的专才特质。o2.社会工作实践范畴的确定社会工作实践范畴的确定 瑞姆(1994):社会工作知识的演化;基础知识和课程计划的发展.哈特曼(199

17、4):不同的世界观、本体论和认识论形成了社会工作的实践。社会工作知识和实践的多样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实践的理论、价值观与技巧的三维关系行动中思考与思考中的行动。o微观社会工作实践的范畴:个案工作-临床治疗实践中针对个体的心理与情绪问题-家庭社会工作与治疗.o中观社会工作实践:小组工作和小组治疗.o宏观社会工作实践: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三、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科学性及其三、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科学性及其反思反思1.科学探究与哲学范式-实证主义;-诠释主义;-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激进主义。2.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产生和科学性的认定-实践经验;-思考和反思;-学习和增权。科学的基

18、础:证据为本;实践的有效性。3.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不确定性问题(或“探索真实/真理的多样性”)-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和干预策略的标准化与程式化问题;-上述模式与策略在受同一问题影响的不同对象上的不同结果;-对问题和需要的不同界定。4.社会工作实践知识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价值观和伦理如何影响知识的生成?-谁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谁接受和使用知识?-人们如何看待知识?-对实践和实践方法的价值的看法。四、社会工作是否有元理论?四、社会工作是否有元理论?o1.专业性的确定和理论的关系o2.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元理论的先天缺乏o3.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形成与知识的发展五、当前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五、当前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中面临的困境面临的困境o1.核心理论缺乏和元概念的稀少o2.概念与知识的普适性和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的问题o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和文化敏感性问题4、本土文化和政治/行政体制对专业实践的制约和影响 -关系社会和情感文化;-行政意识主导实际工作;-讲政治与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文化敏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