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98381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四(2)班有学生48人。学生通过三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

2、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4、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5、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

3、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要求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

4、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安排了“滴水实验”、“编码”和“数图形的学问”三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三、教学重点: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

5、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3、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在探究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并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5、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6、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

6、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8、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难点: 1、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

7、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六、课时安排:1、认识更大的数 - 8课时2、线与角 - 8课时3、乘法 - 6课时4、整理与复习 - 2课时5、运算律 - 9课时6、方向与位置 - 4课时7、除法 - 12课时8、生活中的负数 - 3课时9、数学好玩 - 4课时 10、可能性 - 3课时 11、总复习 - 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