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83644 上传时间:2024-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单元备课一、 教材分析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本单元的主分内容有:分数乘法,分数混合运算,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

2、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3、会

3、灵活选择简便算法进行分数计算。教学难点: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决问题。四、易混点分数乘法的两种意义。五、考点衔接、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解决问题六、课时安排:分数乘法 3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2课时分数解决问题 3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七、教学措施: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2.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单

4、元备课一、教材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

5、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

6、向和路线。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四、教学易混点:从不同方向确定位置。五、考点衔接:根据方向的距离确定位置。六、课时安排:位置与方向1课时位置与方向1课时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的内容: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揭示相关的知识内在联系,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的计算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为

7、后面学习比、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数学计算方法的迁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四、 教

8、学易混点:分数除法的计算与分数乘法相区别,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五、 考点衔接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法应用题六、单元课时安排1.倒数 1课时;2.分数除法 2课时3.解决问题 4课时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四单元 比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比的意义。教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有关内容作为载体引入比,通过这一富有时代的现实内容,引出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在此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介绍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二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启发学生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接着,应用这

9、个性质,通过例1学习化简比。化简整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进除以它们最大的公因数;化简分数、小数比常用方法是把分数比、小数比先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的方法,思路比较统一,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化简方法也可以灵活多样,只要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都是允许的。三是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涉及的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分配。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殊情况。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把比的前、后项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二是求出前、后项分别占总数几分之几,用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

10、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 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 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价值。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 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理

11、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 比和求比值。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 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易混点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联系与区别五、考点衔接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六、课时安排: 比的意义 1课时

12、比的基本性质 1课时 比的应用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七、 教学措施1.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第五单元 圆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面积” 、“扇形的认识”及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四个具体的内容,这四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

13、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会利用直尺和圆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3.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4.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

14、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8.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圆的特征及以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难点: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四、 教学易混点:圆的认识相关概念,圆的

15、周长与半圆周长的计算,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五、 考点衔接:有关圆的知识的判断分析,操作题,圆的周长与面积解决问题。六、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2课时)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3.圆的面积5课时左右4.扇形 1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确定起跑线 1课时第六单元 百分数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百分数的基础上,正式认识百分数。由于百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习百分数对理解和判断生活中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运用百分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单元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百分数与

16、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三是用百分数解决相关的问题。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四、教学易混点:分数解决问题与百分数解决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求比一个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教学。五、考点衔接: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成数,折扣问题。六、教学安排:认识百分数 1课时百分率 2课时百

17、分数解决问题 3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

18、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统计表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五、 教学易混点: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六、考点衔接:总数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求部分量用乘法计算,知道部分量求

19、总数用除法计算,完成扇形统计图七、 课时安排:2课时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作用。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侓,可利用数的规侓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侓

20、、完全平方公式等。还有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小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的反映了这样的思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出数的规律。例如,例1中,从图形的角度直观的理解“正方形数”和“平方数”的特点。二是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例如,例2中,解决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的求和问题,教材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无限”的抽象概念;再如,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示意图的方

21、式可以比较便捷的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书的规侓,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侓。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会利用图型来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的数学思想。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规律找出数与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根据规律找出数与形的特点四、 教学易混点: 化形为数,以数解形五、 考点衔接: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相互印证。形的问题中包含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

22、形的这种完美结合。既可以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互相印证结果、感受数学的魅力。2、使学生感受到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够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如,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的结果为1。但是如果用圆和线段的图形加以说明,学生则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数无限趋近于1时,其结果就是1。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由于用图形来解决,就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了。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写出一个数列的通式,但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图形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用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