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281972 上传时间:2024-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业一一、选择题(单选题)20分1.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A.低档商品 B.替代商品 C.互补商品 D.一般商品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商品 B、 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C、 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产品D、 寡头垄断产品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3. 在一个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中,下列恒等关系式正确的是( C ) A储蓄净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税收;B储蓄折旧总投资政府财政盈余;C储蓄税收总投资政府支出;D储蓄折旧净投资政府财政盈余;4.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

2、格上升( C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需求为( A )A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6.当何种情况时,厂商如果要使成本最低,应停止营业。( C ) A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 B价格低于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收益低于平均可变成本; D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7图1是一个企业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生产30单位产品时,哪一种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能实现最低成本技术( C )A. 3单位劳动和4单位资本 B. 1单位劳动和8单

3、位资本C. 4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D. 6单位劳动和2单位资本8 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D )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9边际成本曲线(MC)( D ) A.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B.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C. 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D.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10 中

4、央银行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将减少?( D )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率;C买进有价证券; D卖出有价证券;二、判断题(对的为,错的为)10分1. 边际效用主要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 收入效应总是大于替代效应。 3.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4.人造黄油的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这表明该旧品为低档商品。 5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6.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小。 7. 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该厂商永远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8.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

5、不可能是负数。 9. 在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10.MC一开始递减是因为生产中的边际收益递增引起的。 三、名词解释:20分1.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而决定的。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3.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

6、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4.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四、问答题:35分1.分析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答:1 .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性越多,替代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越大;相反,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少,替代程度越低,该商品

7、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2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他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3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而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非耐用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而耐用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5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整个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整个总支出中占得比重越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若对该商品指出在整个总支出中占得比重越高,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6.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商品对消费者越是重要,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商品

8、对消费者越不重要,需求价格弹性越大。2. 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情况。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都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的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的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9、。3. 表1是苹果的需求与供给表。表1价格(元/斤)需求量(万斤)供给量(万斤)765432610141814121086(1)作出苹果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2)苹果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与交易量是多少?(3)在价格为4元时,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是多少?4.小王邀请小李参加他的婚礼,小李接受了邀请。下面哪一项是小李参加小王婚礼的机会成本,哪一项不是,并说明原因。(1)小李给小王买了100元的礼物。不是(2)小李在一周前理发花了10元。不是(3)小李在前往小王家的途中吃午餐用了20元。不是(4)为了参加婚礼小李放弃了听一次哲学讲座。是机会成本是为了参加婚礼而不去讲座的成本。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

10、是如何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 1、内在稳定器又称为“自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是指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2、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

11、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3、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

12、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四、论述题:15分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家将如何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

13、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 (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 (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

14、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剌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建立规范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题中应有之意,而且,越是改革日益向纵深拓展,就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

15、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界定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由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体管理。为廓清宏观调控的边界,有必要区分以下几点。首先,宏观调控不同于政府管制。无论在政界还是在学界,把宏观调控与政府管制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宏观调控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而政府管制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二者的差别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济干预的层次不同。宏观调控是国家对总量经济的干预,政府管制则是对个量经济的干预。第二,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不同

16、。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臵创造前提,但它本身不是资源配臵的方式,而政府管制是不同于市场调节的另外一种资源配臵方式。第三,实施的原因不同。要实行政府管制,是因为存在着市场失灵,影响了资源配臵的效率。要实施宏观调控,是因为宏观非均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必然,当非均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宏观经济全局,这时就需要实施宏观调控。第四,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政府管制即使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社会中也曾存在,在古典经济学家的专著中也可以找出有关政府管制的论述。而宏观调控,只是到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非均衡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障碍问题之后才出现的,是现代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17、。其次,宏观调控不同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都是政府行为,但属于不同的范畴。市场经济秩序是指市场经济中规范交易主体、中介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体系。所谓市场经济有序,是指各类市场和各市场主体的约束体系健全,各市场主体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和契约双方共同达成的准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合法利益与行为得到保护,非法行为受到惩罚和社会谴责,市场配臵资源的效率最大可能地实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在构建和完善一种约束体系和体制,而宏观调控重在以经济政策改善经济运行质量。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市场经济秩序良好,有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

18、实现,但仍不能把宏观调控等同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后,宏观调控不同于纵向管理和针对重大经济问题的举措。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部门和领导者对宏观调控与纵向管理、宏观调控与针对重大经济问题的举措存在着模糊认识。如有的部门把对其下属部门的管理冠之以宏观调控,把凡是带有全局性质的管理都称为宏观调控,把一些针对重大经济问题的举措也视为宏观调控,其实,宏观调控和纵向管理有着严格的界限。宏观调控可以理解为一种纵向管理,但不是所有的纵向管理都可以称为宏观调控。同样,宏观调控和针对重大经济问题的举措的区别亦比较明显。宏观调控所涉及到的固然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重大经济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大经济问题都

19、是宏观调控的对象。 二、宏观调控应该与时俱进,保持动态调整宏观调控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不可能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因为经济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宏观调控也应该密切关注宏观调控环境的新变化,适时进行调整。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交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正处于进入WTO后最为关键的“过渡期”,一方面,我国经济开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必须利用时问有限的“过渡期”,提高驾驭宏观经济全局的能力,以适应日益加速的开放步伐。由于时间表的限制,与过去20年的“自主开放”相比,其紧

20、迫性将更为突出,刚性将会更强,将会更加“不由自主”。对于在开放型经济深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质的变化宏观调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Mundel1Fleming模型,经济开放必然会对一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将会受到冲击;在利率降低、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会引起资本外流,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同时,在资本有限流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增加,相应净进口增加,造成贸易逆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逆差将导致货币供给下降,直至总需求恢复到初始水平。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也表述了同样的道理,他认为,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

21、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而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目前,我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而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管制。这意味着,一旦资本流动得不到完全管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会大打折扣。而实际情况是,虽然我国资本项目不能自由流动,但巨额的“错误与遗漏”数额的存在表明,资本项目一直在变相地实现着国际间的流动。这说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条件还不充分,也为决策层如何处理好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内平衡的政策限度提出了挑战。第二,宏观调控的运作环境进一步复杂化。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属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更为凸现,使得宏观调控的运作环境相对复杂化,可变性大,主要表现:一是经济的市场化程

22、度不够高。从现实经济可以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行为都不尽合理,还没有成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从企业的经济行为来看,无论是公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都存在着不清晰或不甚清晰的问题,还没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生产经营行为短期化,产品缺乏竞争力,资源配臵和使用效益不高现象十分突出。就个人经济行为而言,作为劳动力,难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公平自由流动;作为消费者,尚未完全以货币所有者身份进入市场;作为投资者,尚不具备独立的资格自由从事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市场信号扭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这些扭曲现象得不到纠正,宏观调控措施就很难到位。三是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进一步突出。首先,在出El下降和进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下,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压力仍很突出,需求的内在自主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其次,城乡居民就业压力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人数将升到峰值,加上现有的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每年劳动力供给量都在2200万人以上,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万个左右,缺口很大。最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趋突出,存量资产结构重组、增量资产结构高效要求更加迫切,地区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任务更加繁重 。这些新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调控重点、政策搭配等相应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