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76330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208 大小:9.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 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序 序 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 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原本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不得不按下暂停键;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使得原本脆弱的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岌岌可危。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然受到上述时代发展问题波及,“断链”现象时有发生。新冠疫情和贸易战已经证实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后疫情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时代发展中的挑战,只有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符合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随着我国“十四五”

2、规划的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中将产业链与供应链两个名称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随后产业链供应链一词进入大众视野,并在短时间内大量转载,可见产业链供应链的概念得到中央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党中央统筹布局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产业链供应链在碳减排领域面临高耗能、高排放、碳排放数据不透明、碳数据无法形成资产等挑战。面对国家重大需求,需要有效杜绝“断链”事件发生,实现“双碳”目标,并做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发展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传统技术手段下,要想实现上述提及 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3、定、自主可控是极其困难的。传统离散型、孤岛式的信息化模式下,系统集成难度大、成本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难题无法逾越,很难让企业数据发挥更高价值。当下,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涌现,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等。面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链供应链要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将创新技术融入自身发展之中,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石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格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当前全国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

4、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 100 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 7300 万台套,工业 APP 数量达到 40.3 万个。工业互联网具有泛在连接、云化服务、知识积累、应用创新四大特征,这正是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将以价值为核心,驱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优化;以“双碳”为目标,打造数字化可持续供应链;以数据为基础,补链强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以管理为保障,关注组织架构调整与员工适应。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将犹如猛虎添翼般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2021)是工业互联网联盟发布的首本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 链的

5、专题系统研究报告,对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格局,工业互联网历史新阶段做出了全面论述,同时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必要性与意义、技术路径、应用场景、面临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和建议提供了系统性的分析,观点清晰,案例翔实,在凝聚产业共识、引领企业创新、加速应用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和产业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汲取经验、不断探索,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共同创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价值!是为序。组织单位: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北京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 编写组主编:编写组主编:李勇建(天津大学)、王明征(浙江大学、

6、浙江数据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编写组副主编:编写组副主编:张继红(北京外国语大学)、贺舟(中国科学院大学)、马潇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刘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沈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写组编委:编写组编委: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陈伟、姜伯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范美华、罗祠璋、宋晓波、霍军亮、王芝虎 京东物流集团:傅兵、卫海星、郑研、戴进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骆英豪、赵恺 航天云网平台产业本部:曹丽霄、陈冀华、刘 东、曹 琳 富士康科技集团:王惟志、朱芷仪、宋忠堂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威洛斯、韩玉春、高远志、袁凯、张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杨昊亭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7、司:齐铮、原烽、王洪、肖铭、骆欢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周念念、邓春龙、严涵琦、钟爱雪 深圳市携客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张剑峰、刘培宾 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原高伟 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宇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公司:隋占疆、韩秀华、顾磊、廖鲁、刘春燕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时宗胜、王飞、沈理浩、陈娟 北京渐风科技有限公司:张斯扬、白松虎、邹超 格创东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袁昕 思贝克集团:韩杰、朱岩钧 上海不工软件有限公司:周峰、张梓萱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严芸、杨文峰、张昌福、王玉洁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倪文勇、刘富慧、唐毅、方东 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卢竞攸 平安银

8、行:李跃、邓俊毅、谢超 中国建材报社:陈明、付志伟 北京宏途创联科技有限公司:刘猷韬、刘中土、周浩婷 华清科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凡、晨光、黄小武 震兑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魏慕恒、张羽、张瑞、李永杰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唐有智、史清荷、谭力克、朱剑威 睿蜂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刘树全、张迎冰、张磊 易见纹语科技有限公司:林咏华、高彦慧 深圳嘉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叶曙光、李虹、陈慧强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何渝君、邬明罡、李玉松 深圳点链科技有限公司:贺小鹏 浙江大学:李浩瀚、张源凯、王子卓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朦晰、宋琪 天津大学:王旭东 南开大学:姚松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宋亮 北京外

9、国语大学:李雪、林超华、邓静雯、李晓思 目 录 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格局.1(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定义与内涵.1(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4(三)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势在必行.7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历史新阶段.10(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与特征.10(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11(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新机遇.13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必要性与意义.14(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14(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意义.15(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17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路

10、径.23(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23(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28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应用场景.34(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协同.34(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弹性提升.40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46(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普惠金融.51(五)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碳达峰碳中和.55 六、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挑战.60(一)上下游衔接特点识别困难,产业生态构建面临难题.60(二)不同产业的特征差异显著,数据迁移应用存在障碍.61(三)供应链标识

11、解析体系残缺,标准互认推广尚未普及.62(四)多维度安全风险意识欠缺,数据全面治理迫在眉睫.64 七、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建议.66(一)以价值为核心,驱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重构.66(二)以双碳为目标,打造工业互联网赋能可持续供应链.67(三)以数据为基础,补链强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69(四)以管理为保障,关注组织架构调整与员工适应.71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案例目录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案例目录 海尔智慧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赋能橡胶行业数字化转型.73 航天云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经济产业链监测与创新链分析.80 华清科盛 Wisdom 数智物流运营

12、平台赋能工业内部供应链管理.89 携客云 SRM 供应链协同平台赋能壹连科技数字化转型.95 海尔万溯云溯源管理 SaaS 赋能冷链物流安全可溯.106 海克斯康质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长盈精密智能化升级.113 中祥英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图像不良自动分类.127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工厂产业链供应链应用.134 用友精智平台赋能零售业智能物流规划能力的复用.142 震兑供应链管理云平台赋能船舶制造业网络化协同.152 华为数字化供应链韧性建设.158 天星数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普惠金融.162 贵州兴达兴砼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混凝土产业协同.169 航天云网基于产业数字孪

13、生的国资布局与全产业链分析监测.178 江西省赣州市现代家具产业链供应链一网五中心.185 1 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格局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格局(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定义与内涵(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定义与内涵 产业链作为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特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供应链特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1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出与定义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出与定义 产业链供应链一词首次出现在 中

14、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求“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指在面临外部产品、零部件、技术等供应受限时,还能够依靠国内稳定运行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从而能够满足国民经济运转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产业链供应链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名词的简单拼凑,产业链供应链是产业链和供应链交叉融合的高级阶段,产业链比供应链更加广泛,产业链中一定有供应链,而企业是产业链中的主体,离开企业就没有产业链。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链供应链

15、的定义应将产业链与供应链交叉融合(如图 1-1),即利用供应链优化的分析方法考察产业链,产业链中每个产业类型(大量企 2 业构成)都可看作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节点。我们可以说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高度柔性和强健韧性的产业生态和供需网络纵横交织形成的立体网络结构。通过改善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提高供应产业、制造产业、零售产业、服务产业等的业务效率,以获得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图 1-1 产业链供应链系统的结构模型 2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与内涵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与内涵 建议 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产业链与供应链两个名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是基于特定的情境、语境,

16、并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载,可见产业链供应链的概念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冠疫情和贸易战已经证实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现后疫情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3 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其一,产业链供应链更多强调构建价值网络。产业链供应链注重的是价值网络的构建,而非产业链中单一价值链,其作为产业链整合的升级版,立体的网络结构中每一个节点都存在多家企业,不同节点的企业可以根据供需关系自由来往。处于同一节点的企业,也能够在系统中实现信息沟通,构成整体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其二,互联互通的真正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系统中

17、的核心企业可能不止一个,而是包含两个或多个企业,实现不同节点企业、同节点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传统供应链单个核心企业的现状,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模式带来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传输的实时、透明、有效。其三,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形成良好生态。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不再是单一公司完全垄断,核心企业之间也不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大家共同维护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彼此共享供应商资源。供应商们利用区位优势形成产业集聚,进而提高核心企业的供应稳定性,进一步维护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的良好运作。其四,产业链供应链强调整合协同。整合协同对于解决供应中断问题至关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凭借自身构建的具有自愈能力的生态

18、,在面对外来因素影响时,能够及时地形成协同互补的关系,产品供应不会出现“卡脖子”的状况,整体产业不会被外来因素轻易摧毁。4 (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现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现状 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推动,我国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无国界化的企业经营趋势加剧,推动了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瓶颈)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瓶颈 我国社会化供应链成本占到 GDP 的 18%左右,远高于欧

19、美国家(7%8%)。传统的企业供应链协同与管理存在诸多弊端,譬如沟通方式老旧,效率低下;采购协同、互动及跟踪线下进行,无法及时响应变化;企业和供应商系统没有衔接,主要以人工进行催单和对账;产品、物料、价格没有历史记录,后续查证对比缺乏依据;合同模版的定义与审批、补充协议业务没有系统支撑,执行进度难以监督等等。(2)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机遇)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机遇 面对上述一系列的发展瓶颈,如何有效突破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云计算和 5G 等技术的兴起,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愈发明显。产业链供应链应牢牢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以谋求企业的蓬勃发展。据埃森哲调查显示,85%的企业已经

20、开始或者计划引入数字技术改造其供应链,并且投资甚大。借助数字化技术正确推动制造行业供应链协同智慧转型,增强供应链柔韧性已成为制造企业 5 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据调研,有效的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有望推动企业收入增长 10%,采购成本下降 20%,供应链成本降低 50%。然而仅 10%的企业通过成功改造在营收增长、利润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收获显著回报。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企业在装备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方面的投资意愿不足,使得我国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总体水平不高。综上,可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正处于发展的初期,一方面企业认识到传统供应链模式的弊端,譬如沟通方式老旧、效率低下等,迫切希望借助产

21、业链供应链构筑新模式;另一方面,原有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投入巨大,较多企业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仅少量企业完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2.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趋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趋势 当今制造业企业都面临向智能化转型的市场与管理的双重压力,这同时也是机遇。谁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把握自身发展方向,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具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内外基础管理,以敏捷的适应能力贴合市场变化,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产业链供应链的出现恰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从单个企业各自为战转

22、向趋于高度协同)从单个企业各自为战转向趋于高度协同 从最开始的各个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内部供应链职能,到协同上下游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供应链协同计划和作业,6 再到产业链供应链各方的接入、共同搭建一个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自动化管理和云端协同,通过数字化赋能、资源集群管理和调度,在生产过程中开源、节流和提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生态建设和企业价值提升。(2)从单纯追求效率成本,转向趋于追求韧性、安全)从单纯追求效率成本,转向趋于追求韧性、安全 从单纯追求效率成本中跳脱出来,逐步完

23、善上、中、下游企业布局,完成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使产业链供应链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能迅速重整,制定战略,实现业务韧性;以客户为核心,打造敏捷、弹性、高效的供应链,提高客户的体验,完善和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3)从全球整合资源、高度分工协作,转向趋于区域内循环)从全球整合资源、高度分工协作,转向趋于区域内循环 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冲突和疫情突发,海外供应链受到重大影响,冲击国内复工复产,因此由分工协作转向区域内循环成为趋势。打造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内循环服务生态系统,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契合制造业企业需求,构建打通上中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去中间化,降

24、低成本,建设全链路数字化,建立具有数据自动化和业务流程高度可塑的制造业企业框架。(4)从传统的链条式业务模式,转向复杂的网络结构)从传统的链条式业务模式,转向复杂的网络结构 7 传统的链条业务模式以“效率化”为支柱,满足于生产、采购、营销等活动结果所连带的派生的位置,更多聚焦于日常业务活动的效率提升,较少有根本性的模式创新。因此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以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新旧竞争优势转换,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三)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势在必行(三)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势在必行 我国“十四五”规划

25、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规划 强调“供应链”达 8 次之多,提出“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并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强链、补链”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目标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势所趋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势所趋 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链条弹性。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链条弹性。当前的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其中任意结点受到外部冲击(特别是黑天鹅事件)将会对整个结构产生多方位的、难以估量的影响,新冠疫情让多数制造

26、企业意识到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因此弹性成为衡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增强我国自主可控能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增强我国自主可控能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严重限制我国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在贸易争端加剧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将进一步放大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8 受限等制造业危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我国补链、防断链的关键抓手,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基础,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以利于实现对产业政策引导的实时响应和灵活调整,推动产业生态持续进步。2做强内部、协同内外部产业链供应链是必由之路做强内部、协同内外部产业链供应链是必由之路

27、做强企业内部供应链是做强企业内部供应链是“强链强链”的重要一环。的重要一环。供应链属于成本端,企业通常不愿投入过高预算进行升级改造,导致链条环节残缺,发展滞后。多数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建设内部供应链体系,不同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物理布局以及资源储备等存有差异,故出现了照搬标杆企业,胡乱复制,拿来就用的“盲从”现象,使得企业在内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大量不适配问题,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进而制约整个供应链发展。因此,做强企业内部供应链刻不容缓。完善企业内外部供应链协同对完善企业内外部供应链协同对“补链补链”不可或缺。不可或缺。目前主流内外部供应链协同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完全依靠

28、固定计划协调资源,过度依赖人员经验,其计划和调度的准确性存在局限。当外部供应链不能按照计划如期推进时,内部供应链缺少有效的应对手段。企业需要更强的资源调度能力和适配范围,必须完善企业内外部供应链协同。3产业链供应链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做强补齐做强补齐”是整体产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是整体产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我们要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我们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分析 9 发现核心技术环节,以利于产业政策引导。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催生出贸易壁垒,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断链”风险加剧。“强链、补链”对于发挥我国较强的产业链集群优势,提

29、升供应链风险管控能力,具有时代发展必然性。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国家大力鼓励制造业企业解决制造端问题,使得供应端问题暴露得也愈加明显,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做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10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历史新阶段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历史新阶段(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与特征(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与特征 1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背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背景(1)制造业变革与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交汇)制造业变革与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交汇 金融危机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制造业转型

30、升级。德国依托雄厚的自动化基础,推进工业4.0。美国在实施先进制造战略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法、日、韩等国也纷纷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驱动传统产业变革加速。伴随制造业变革与数字经济浪潮交汇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工业知识的集成创新不断加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2)制造业智能化对平台工具提出新需求)制造业智能化对平台工具提出新需求 当前制造业正处在由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核心是基于海量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通过端到端的数据深度集成与建模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控制指令,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

31、化延伸等新型制造模式。传统数字化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化需求。通过网络化平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制造企业能够实现资源快速整合利用,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催生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互联网技术、理念和商业模式成为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方式。2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与关键特征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与关键特征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11 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包括边缘、平台(工业 PaaS)、应用三大核心层级。泛在连接、云化服务、知识积累、应用创新是辨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四大特征。

32、一是泛在连接,具备对设备、软件、人员等各类生产要素数据的全面采集能力。二是云化服务,实现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三是知识积累,能够提供基于工业知识机理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实现知识的固化、积累和复用。四是应用创新,能够调用平台功能及资源,提供开放的工业 APP 开发环境,实现工业 APP 创新应用。(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 1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根据研究机构 Markets and Markets 统计数据,2017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25.

33、7 亿美元,2018 年初步估算达到 32.7 亿美元,预计2023 年将增长至 138.2 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3.4%,美国、欧洲和亚太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地区。随着GE、微软、亚马逊、PTC、罗克韦尔、思科、艾默生、霍尼韦尔等诸多巨头企业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类初创企业持续带动前沿平台技术创新,美国当前平台发展具有显著的集团优势,并预计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而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SAP 等欧洲工业巨头紧随其后。中国大陆、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需求持续促进亚太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 12 发展,亚洲市场增速最快且未来有望成为最大市场。2我国工

34、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 我国平台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平台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一是涌现出更多新的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 100 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 7300 万台套,工业 APP 数量已达到 40.3 万个。既有海尔、宝信、石化盈科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的需求构建平台,也有航天云网、树根互联、徐工信息、格创东智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专注于平台运营,还有用友精智、东方国信、浪潮云洲等传统 IT 软件企业打造的工业互

35、联网平台。二是形成一批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如在研发设计方面,涌现出数码大方设计与生产集成打通、索为研发设计与产品运维一体化以及安世亚太基于工业知识生态的先进设计等平台服务。在生产制造方面,形成了格创东智泛半导体行业高价值设备智能健康管理、航天云网精密电器智能化生产等一批平台解决方案。在应用模式创新方面,树根互联、天正、生意帮等企业探索出“平台+保险”“平台+金融”“平台+订单”等新模式新业态。3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蓬勃发展初期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蓬勃发展初期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运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复杂程度更高,部署和运营难度更大,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技术、

36、资金、人员投入,商业应用和产业推广中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场景复杂、成效缓慢等诸多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是一 13 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发展政策层层出台,从国家发展到地区相应,工业互联网进程不断实现跨域式前行。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化普及还需要解决三个难题。一是在技术领域,平台技术研发投入成本较高,现有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全部工业应用需求;二是在商业领域,平台市场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导者,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寻找市场机会的阶段;三是在产业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平台产业生态也还需持续构建。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仍然处于蓬勃发

37、展初期,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预计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成熟发展阶段。(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新机遇 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其蓬勃发展势头已然显现,各行各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自身产业进行赋能,平台经济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在此历史新机遇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亟需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深化推进两化融合,即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手段降低供应链运行成本、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转型,借助智能化平台算法、大数据计算实现布局优化,大幅

38、缩短人员和运输工具的空驶距离,用同样多的资源处理更多的产业链供应链任务,这将成为企业未来保持高速增长的共同选择。14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必要性与意义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必要性与意义(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 1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背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背景“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而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渐向垂直行业深耕细作、纵深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39、助力传统工业与新兴技术协同发展,构建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体系。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及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在新环境下受到极大的挑战,深化推进两化融合,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手段降低供应链运行成本、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成为了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共同选择。2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背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背景 随着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智能应用,偏向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物流执行的自动化,其信息流也互不相通,具有明显的“割裂性”。显然,这样分散的、片

40、面的智能化,只解决了局部问题,很难带来供应链的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同时,面对日益增强的市场需求波动和供应链熔断风险,传统的供应链水平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生产需求。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推动数据的采集、汇聚、流通和综合集 15 成,形成了自主感知、深度学习、挖掘分析、智慧决策与智能控制能力,实现产品需求的动态响应、新产品的迅速开发以及对生产和供应链的实时优化,促进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意义(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意义 1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意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意义 作为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41、,工业互联网通过云计算、物联网、5G 等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改变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运用数据工具,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打通供应链生产端、需求端、市场供应、物流运输等环节的数据,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实现高效对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融通是打破产业链主体间服务断点和信息孤岛的重要手段。二是加速技术赋能,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打造自主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工业互联网正依托所承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领域发展。作为衔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

42、字化的关键环节,工业互联网将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三是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上下游的数据 16 流动和管理工作转化为数字从而提供给相关人员准确的表达、评估和预测的过程。数字化转型不再是模块化,单点式的能力补足,而是以全局管控为视角,促进全产业,全价值链协同发展。转型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持续去库存去产能,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2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意义工业互联网平台

43、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意义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中,不仅可以发挥其对人、机、物、系统等要素强大的全面连接能力,也可以依托其数据平台优势,在打通“信息孤岛”的同时,将数字化智能科技与供应链相关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全链智能化”的融会贯通。对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而言,从单点智能到联合智能,其转型可以打造产业链协同优势,促进产业链整体高效、资源整合、自主可控,提升管抗风险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利用智能解决复杂问题。利用智能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利用智能降低断链风险。利用智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协同有效配置,培育和补全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对于内部供应链而言,通过工业互联网挖掘

44、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增强预测并辅助决策,帮助工厂实现模型化、可视化、全局化的内部供应链运营,以此达成智能化转型的目标。中国制造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渗透,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的建设,进而达到内部供应链“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双维智能化,从“被动”到“主动”,从“孤立”到“汇通”,从“个体”到“平台”的全 17 面智能化升级。(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 1问卷调研概况问卷调研概况 为了调研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企业的反馈数据,一共收集到 626

4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有 553 份,有效率达 88%。收集到的企业统计信息如下图所示。图 3-1 显示,从企业规模(上一年的全年销售收入)上看,收入在 1-10 亿的企业占比超过 20%,与第二位收入在 10-100 亿的企业数量较为接近。图3-2 显示,从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占比最大,占比近 70%。从被调查的企业的分布特征来看,大多数是年收入超过 1 亿的制造型民营企业。图 3-1:企业规模的分布 图 3-2:企业的性质的分布 18 2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路径与场景调研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路径与场景调研 图 3-3 表明,超过 80%的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

46、字化、智能化、抗风险、上下游协同、自主可控、融资六方面水平持赞同意见。其中企业认同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水平程度最高,符合程度(一般符合+符合+非常符合)达到 90.41%;其次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水平,符合程度达到 90.23%;第三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符合程度达到 89.87%;第四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符合程度达到 88.97%;第五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符合程度达到 86.8%;第六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融资能力,符合程度达到 82.82%。图 3-3:工业互联网对六项能力的提升 (

47、1)技术路径)技术路径 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六种属性中,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作为基础能力,为赋能其他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持。1.99%1.81%1.81%1.45%1.45%1.99%8.14%9.22%7.96%8.14%11.75%15.19%35.99%36.17%39.42%36.35%35.08%37.07%41.59%40.87%39.60%42.31%41.23%35.44%12.30%11.93%11.21%11.75%10.49%10.3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数字化水平智

48、能化水平抗风险水平上下游协同水平 自主可控水平融资能力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19 如图 3-4 所示,50%以上的企业认可公司采用了数字化手段采集数据,提升与供应链伙伴及客户的交流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和分析率。另外,从年平均数字化投入资金情况上看,如图 3-5 所示,51.5%的企业年平均投入 500 万以上的资金推进企业数字化发展,两个维度的数据说明企业重视数字化的建设,并已经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图 3-4:企业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各方面能力的调查 图 3-5: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年平均投入资金 (2)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应用场景,经调

49、查问卷验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分别为:网络协同,弹性提升,自主可控,1.63%2.17%1.99%2.35%10.67%13.38%9.04%14.83%33.27%33.63%36.17%32.01%38.52%37.61%37.43%37.07%15.91%13.20%15.37%13.74%0.00%10.00%20.00%30.00%40.00%50.00%数据采集、存储和传播提升交流效率提升产能、产品质量、追溯产品的能力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和分析效率1 非常不符合2 不符合3 一般符合4 符合5 非常符合 20 普惠金融。在网络协同方面,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来往紧密。图 3-6 显示,在评

50、估协同性的四个题项中,认为一般符合及以上的企业数量远高于提出否定意见的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有沟通与互助意愿及行动的企业占比超过 80%,说明调查的企业与其上下游单位的合作关系很强。图 3-6: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往来情况 .目前,依托工业互联网的企业的自主可控水平较高,没有呈现出对外界资源极强的依赖性。数据显示,在 42%的受访企业中,企业难以替换的供应链伙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其全部所需产品和服务中的占比低于 40%。3.44%0.54%0.72%3.07%13.56%5.61%4.52%8.86%36.17%38.34%36.35%29.11%37.25%43.04%43.76%43.40%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