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750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7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规范(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080.01 CCS C 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0152021 健康体检机构 服务规范 Physical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Service specification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4/T 4015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

2、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皖北康复医院、池州市人民医院 、铜陵市立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庆市立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海鸥、姚蓓、曹静、赵杰、王寒冰、吴倩、谢怀珍、查晓娟、朱福海、黄

3、日龙、马竟波、陈霞、苏祁红、曹湘云、吴德华、范瑜、朱峰、姚岚、任恒亚、杨鑫、王新华、陈寿伟、张晓琴、史万青、王华、汪俊虎、陈琳、黄照国。 DB34/T 40152021 1 健康体检机构 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体检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提供、质量控制和监督评价及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健康体检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576.1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1部分:通

4、用要求 WS/T 418 受委托临床实验室选择指南 WS/T 428 成人体重判定 WS/T 574 临床实验室试剂用纯化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检 final health analysis 在健康体检活动中,综合各科体检信息,对体检者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结论并提出诊查建议和健康指导。 3.2 健康体检 health examination 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体检者进行身体检查, 了解体检者健康状况、 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查行为。 3.3 体检机构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依法获得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从事健康体检的

5、医疗机构。 4 基本要求 4.1 服务环境 4.1.1 公共区域应配备饮水设备、休息座椅、卫生间,配备数量应与体检接待量相适应。 4.1.2 公共设施与体检科室应设有清晰、准确的标识。 4.1.3 体检区域应舒适、明亮、温馨,通风良好。 DB34/T 40152021 2 4.1.4 体检区域内应设有常规体检注意事项。 4.1.5 妇科检查和女性腔内超声检查区域内应明示女性检查注意事项。 4.1.6 放射检查场所的候诊处应明示放射防护知识的注意事项。 4.1.7 宜提供视频、广播、展板及报刊等形式的健康宣传内容。 4.2 服务礼仪 4.2.1 工作人员应着装规范、仪容整洁,佩戴胸牌,胸牌内容应

6、包括本人姓名、职务或职称。 4.2.2 工作人员应礼貌热情、举止得体,熟悉体检流程、科室分布和检查注意事项,为体检者提供常见问题咨询。 4.3 项目设置 4.3.1 基本项目 应包括病史调查、一般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外科常规检查、眼科常规检查、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口腔科常规检查、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心电图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妇科超声检查项目。 4.3.2 选择项目 宜包括眼底摄影检查、 听力检查、 超声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 颈动脉超声、 甲状腺超声、 乳腺超声、前列腺超声等)、四肢动脉硬化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肺功能检查、骨密度检

7、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检查、超薄液基细胞检查(TCT)、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其他有明确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医疗技术项目。 5 服务提供 5.1 服务流程图 图1 服务流程图 5.2 检前咨询 配备专业人员提供电话、网络及现场咨询服务。根据体检者年龄、性别、职业、婚否、身体状况、生活方式、个人病史、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近期检查结果等情况指导其选择体检项目或体检套餐。 5.3 体检预约 应做好检前预约工作,包括: 检前咨询体检预约体检登记健康检查投诉与处理体检报告结果记录报告咨询解答体检报告健康评估DB34/T 40152021 3 根据体检者健康状况、 性别、年龄等个体差异,可

8、结合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 告知健康体检项目意义、项目局限性及风险; 与体检者或受检团体沟通,商定具体体检时间; 向体检者或受检团体告知检前注意事项; 体检预约人数应与体检机构服务能力相匹配; 做好预约情况记录。 5.4 体检登记 5.4.1 应做好体检登记工作,包括: 体检者唯一标识管理, 宜采用身份证号码、条形码或体检编号等; 体检者基本信息,应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现场采集体检者照片,保证信息准确。 5.4.2 登记后应告知体检者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发放体检指引单。 5.5 健康检查 5.5.1 工作人员应在检查前核对体检者基本信息。 5

9、.5.2 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检查的工作人员,应询问体检者相关既往病史、规范查体、准确记录、形成初步的科室结论和建议。 5.5.3 采血、 留取尿液及其他标本核收的工作人员,应做好标本管理及核收记录。 5.5.4 心电图、超声、X 线、四肢动脉硬化、肺功能、骨密度检查的工作人员,应询问体检者病史、规范操作、准确记录。 5.5.5 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及要求应参照附录 A。 5.5.6 应与体检者确认体检项目全部完成;对未完成项目应另行商定时间给予补检,对放弃项目应由体检者书面确认。 5.5.7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体检者隐私。 5.6 结果记录 5.6.1 应使用客观、真实、

10、规范的医学术语进行描述或记录。 5.6.2 纸质的检查结果或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审核签名。 5.6.3 发现异常情况或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告知体检者。 5.6.4 检查全部结束后,受理人员应对检查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核查,经确认无遗漏后由体检者本人签名确认后收回。 5.7 健康评估 5.7.1 结果录入 应当天将检查结果准确无误的录入相应的报告中, 形成专科体检小结, 经执业医师审核签名后提交总检。 5.7.2 总检 DB34/T 40152021 4 5.7.2.1 当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时,总检医师应对体检者个人病史、家族病史进行追溯,宜提出合理的复查建议。 5.7.2.2 总检医师通过审查

11、,将各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对各科阳性体征、异常结果、专科小结、分科建议进行分析、审核和摘录,提出体检结论和保健指导意见,形成体检报告。 5.8 体检报告 5.8.1 体检报告的内容 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体检者一般信息; 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和医学影像检查报告、阳性体征和异常情况的记录; 对需要定期复查的指标,应给出复查时间的建议; 对诊断较明确的健康问题,应给出就诊、预防保健和健康指导的建议; 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结果,尚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给出复查或进一步做其它检查的建议; 对体检中发现的重大疾病或重大异常结果,应立即现场或电话告知体检者。 5.8.2 报告复核 体检报告交付体检者前,应由

12、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对每份体检报告进行复核。 5.8.3 报告发放 5.8.3.1 应采用体检者自行领取、网上发放、邮寄或上门交付等多种方式发放体检报告。 5.8.3.2 应完全密封体检报告,并在显著位置标明“本体检报告仅限体检者本人拆阅”字样。 5.8.3.3 宜向体检者和受检团体提供查询体检报告的服务。 5.8.3.4 提供团体总结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5.9 报告咨询解答 5.9.1 报告咨询场所应相对独立,标识明确,环境安静。 5.9.2 设置专门的咨询服务岗位,提供解答体检报告、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服务。 5.9.3 负责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应认真倾听体检者的提问,耐心解答。 5

13、.9.4 在咨询服务过程中不应向体检者推销或出售药品、保健品、医疗保健器械。 5.10 投诉与处理 5.10.1 应建立投诉处理制度,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做好工作人员培训。 5.10.2 应有受理现场投诉的独立区域。 5.10.3 应在明显位置放置意见箱,公示投诉电话。 5.10.4 应有专人接听投诉电话。 5.10.5 受理投诉时,工作人员应态度良好、解释到位。 5.10.6 对投诉的共性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 5.10.7 宜定期开展体检者满意度调查。 6 质量控制 DB34/T 40152021 5 6.1 全过程控制 6.1.1 应制定年度健康体检质控工作

14、计划和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指标,组织开展健康体检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等工作。 6.1.2 全体工作人员应参与检前、检中、检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质量控制检查的记录。 6.2 重点环节质量控制 6.2.1 培训与考核 各岗位医务人员应参加健康体检相关培训及考核, 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对医务人员的规范操作可参照附录A。 6.2.2 体检者身份标识 应确保体检者身份标识在体检各环节中的唯一性, 做好健康体检信息化管理系统与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对接中的身份信息唯一性管理工作。 6.2.3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的质量控制应包括: 心电图原始图

15、上标有检查时间、体检者基本信息、诊断医师签名; 对异常心电图做出具体心电图诊断。 6.2.4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应包括: 超声医师配备数量与检查人数相匹配,保证体检者体检时间满足技术要求; 超声设备参数达到开展的超声检查项目的技术要求; 超声检查医师宜具有超声诊断工作经验; 应留存体检者影像资料,留存时间可参照门诊病历保存时间执行。 6.2.5 X 线检查 X线检查的质量控制应包括: 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和对体检者防护进行检查: 定期对 X 线成像质量、图像报告进行检查。 6.2.6 医学检验科检查 医学检验科检查的质量控制至少应包括: 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出具检验结果; 对

16、出具检验报告的项目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安徽省室内质控结果实时监控且成绩合格,且有室内质控报告月总结; 对出具检验报告的项目开展室间质量评价且成绩合格; 质控规则能够检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质量控制技术参数满足医学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 明确规定质控物检查频次(一般检查间隔不大于 24 h),定量实验至少采用 2 个浓度水平的质控物,定性实验采用阴性、阳性(弱阳性)质控物; DB34/T 40152021 6 委托检验符合 WS/T 418 的要求; 实验室用水符合 WS/T 574 的要求,有实验用水监测记录。 6.2.7 体检报告 健康体检报告的质量控制应包括: 体检者在本机构体检的唯一标

17、识、体检者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等; 各项检查结果记录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表述准确,语句通顺; 定期对体检报告质量进行抽检,抽检量不低于 3。 6.2.8 高危异常结果 应定期总结高危异常结果处理及随访的结果,对处理不满意及失访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6.2.9 体检数据 体检数据的质量控制至少应包括: 指定专人定期进行体检数据统计,通过与往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对明显异常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纠正; 审核上报体检数据; 按照医疗资料对体检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和存档。 7 监督评价及改进 7.1 监督评价 7.1.1 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 7.1

18、.2 对本机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收集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反馈,对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以下数据分析: 体检统计数据分析; 高危异常结果分析; 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包括内部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检查; 体检者需求分析,包括体检者投诉和满意度调查。 7.1.3 建立服务满意度测评、机构内部服务质量自我监督与考核等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质量的自我评价。 7.1.4 通过实施第三方机构社会化满意度评估、服务质量问卷调查、群众意见反馈和社会媒体监督以及聘用社会监督员实施监督检查等方式,建立服务质量外部监督评价制度,完善服务质量的外部评价。 7.2 持续改进 7.2.1 召

19、开质控组织会议,根据评价检查结果,研究确定整改方向和措施。 7.2.2 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发布的质量控制指标,结合本机构体检服务质量基础数据,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 7.2.3 根据服务质量监督和评价结果,制定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DB34/T 40152021 7 附录A (规范性) 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及要求 A.1 一般检查 A.1.1 检查内容 包括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计算。体重指数(BMI)异常时,应测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围比(W/H)。 A.1.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血压计、身高测量仪、体重计。 A.

20、1.3 注意事项 A.1.3.1 测量血压: 体检者在安静环境下休息 5 min 后,取坐位测量血压; 体检者裸露、伸直、轻度外展上肢,注意肘部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体检者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复查血压。 A.1.3.2 测量身高: 体检者脱掉鞋子、站直、两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放在两足上,眼眶下缘与耳屏缘保持同一水平; 体检者将头发散开或压平; 以“cm”为单位记录结果,读数至取小数点后一位。 A.1.3.3 测量体重: 体检者宜脱掉鞋、帽、外衣,取出衣服口袋中的物品; 体检者站直,身体重心放在两足上; 以“kg”为单位记录结果,读数取至小数点后一位。 A.1.3.4 体重指数(B

21、MI)判定标准符合 WS/T 428 的要求。 A.1.3.5 测量腰围: 体检者站直,露出腰腹部或着贴身单衣,呼吸保持平稳; 宜采用经脐腰围,测量时软尺经肚脐水平位绕腰一周,软尺贴近体检者皮肤; 结果记录应以“cm”为单位,读数取整。 A.1.3.6 测量臀围: 测量时体检者应自然站立双足并拢,露出臀部或着贴身单裤; 测量时软尺应经臀峰点水平环绕臀部一周,测定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距离(此处测量值最大); 结果记录应以“cm”为单位,读数取整。 A.1.3.7 腰臀围比(W/H)计算时注意腰围测量和臀围测量的一致性。 A.2 内科检查 A.2.1 检查内容 DB34/T 401520

22、21 8 包括病史采集及症状询问、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A.2.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检查床、听诊器。 A.2.3 注意事项 A.2.3.1 内科病史采集时着重了解内科病史,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家族史(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症状询问时重点询问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的有关症状。 A.2.3.2 肺部检查: 观察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均匀,胸廓形态是否正常; 听诊肺部时采取坐位或仰卧位,顺序由上而下、先胸后背;听诊时比较肺部两侧对称部位的声音,如呼吸音的强弱、罗音及胸膜摩擦音等。 A.2.3.3 心脏检查: 体检者宜取仰卧位; 观察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等情

23、况; 触诊时核对视诊发现的异常体征,检查震颤、心包摩擦感的情况,心尖搏动和心前区搏动的部位、范围和强弱;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宜采用的听诊顺序: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时注意杂音的部位、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强度、性质(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声样、乐声样)、传导(帮助判断杂音的来源与病理性质); 注意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A.2.3.4 腹部检查: 体检者宜取低枕仰卧位,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屈曲并稍分开,保持腹式呼吸方式,放松腹肌; 工作人员站于体检者右侧; 视诊时观察腹部外形、

24、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时规范检查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脏等脏器; 对触诊发现腹部肿块,检查其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及移动度等,鉴别其与正常脏器差异; 叩诊时检查肝区叩痛、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 A.2.3.5 神经系统检查: 确定体检者检查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状态; 检查体检者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或脑膜刺激征情。 A.3 外科检查 A.3.1 检查内容 宜包括病史采集及症状询问、 皮肤软组织检查、 淋巴结检查、 甲状腺检查、 乳腺检查、 头颈部检查、胸腹部检查、脊柱和四肢关节检查、肛门和直肠检查。 DB34/T 40152021 9 A.3.2 仪器

25、设备 至少配备检查床、一次性医用手套、肛诊润滑剂(医用石蜡油等)。 A.3.3 注意事项 A.3.3.1 外科病史采集时着重了解外科病史、手术史以及与外科疾病有关的恶性肿瘤家族史;症状询问时重点询问消化、泌尿、肌肉骨骼系统的有关症状。 A.3.3.2 淋巴结检查: 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淋巴结肿大情况,包括:肿大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波动、与皮肤及毗邻组织粘连、局部皮肤红肿、瘢痕及瘘管等情况; 宜用手指滑动触诊(由浅入深触摸)皮下淋巴结。 A.3.3.3 甲状腺检查: 观察甲状腺大小和对称情况; 宜采用双

26、手触诊法; 工作人员宜站立于体检者背面,触诊时嘱体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即为甲状腺; 检查左叶时,右手示指及中指在甲状腺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甲状腺右叶,左手示指、中指和环指 3 指触摸甲状腺的轮廓大小及表面, 检查压痛及震颤情况;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叶; 对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检查结节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结节表面光滑度、压痛度,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局部淋巴结肿大情况。 A.3.3.4 乳腺检查: 观察双侧乳房对称情况、乳房皮肤、乳晕、乳头; 触诊乳房的硬度和弹性; 触诊腋窝、锁骨上、颈部淋巴结; 对触诊发现的包块,检查其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 A.3

27、.3.5 肛门直肠检查: 体检者宜取膝胸卧位; 观察肛门及其周围皮肤颜色及皱褶,肛周有无脓血、粘液、肛裂、外痔、瘘管口、溃疡或脓肿; 体检者肛周括约肌适当放松后开始直肠指诊,先检查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再检查肛管及直肠内壁; 按照“体位+时钟方向”方式记录异常体征。 A.3.3.6 外科检查: 强调合理、规范的逻辑顺序,允许形成工作人员自己的体检习惯; 检查中与体检者适当交流; 对老年体检者,准备更多时间,耐心细致检查。 A.4 眼科查体 A.4.1 检查内容 DB34/T 40152021 10 包括病史采集及症状询问、视功能检查、外眼、眼前节和后节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色觉

28、(必要时)检查; 外眼检查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球位置及运动检查; 眼前节检查包括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和晶状体检查; 眼后节检查,包括玻璃体和眼底检查。 A.4.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视力表、色觉检查图、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 A.4.3 注意事项 A.4.3.1 病史采集时着重了解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史、眼科手术史、遗传性疾病史等;症状询问时重点询问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或缩窄、视物变形等异常情况。 A.4.3.2 色觉检查: 工具为色觉检查图;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在距体检者 0.5 m 处放置色觉检查图;体检者读取色觉检查图时,换图时间不超过 5 s;以色觉检查图的说明判定

29、体检者的色觉情况。 A.4.3.3 外眼检查: 眼睑红肿、上睑下垂、内翻、外翻及倒睫等情况; 泪器泪点闭锁、泪囊区有无压痛情况; 结膜充血、水肿、睑球粘连等情况; 眼球高低位置、眼球震颤及斜视等情况。 A.4.3.4 眼前节检查: 工具为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瘢痕、异物及角膜后沉着物等异常情况; 巩膜黄染、充血、结节、压痛等异常情况; 前房深浅、房水有无闪辉、混浊等异常情况; 虹膜纹理清晰度,前、后粘连情况; 瞳孔两侧等大等圆情况,直接、间接对光反应; 晶状体混浊度及位置。 A.4.3.5 眼后节检查: 在暗室内,不扩大瞳孔的情况下,使用检眼镜检查; 玻璃体有无明显混浊; 眼底视盘大小、形状、颜

30、色、边界,视网膜血管管径大小、颜色、动静脉比例,黄斑及中心凹反射情况,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水肿。 A.5 耳鼻喉科查体 A.5.1 检查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耳部、鼻部及咽喉部检查。 A.5.2 仪器设备 DB34/T 40152021 11 至少配备额镜、鼻镜、耳镜、压舌板、音叉、耳鼻喉检查椅、冷光源灯。 A.5.3 注意事项 A.5.3.1 病史采集包括耳鼻喉病史、家族史、手术史、外伤史及体检者主诉症状。 A.5.3.2 耳部检查: 耳廓的外形、大小、位置和对称性,发育畸形、外伤瘢痕、红肿、瘘口等异常情况,乳突压痛情况; 外耳道皮肤,有无湿疹、溢液、耵聍、肉芽或异物堵塞、瘢痕狭窄等异常情况

31、; 鼓膜内陷、鼓膜穿孔情况; 听力检查工具为粗测、音叉试验或纯音听力检查。 A.5.3.3 鼻部检查: 鼻部外形及嗅觉; 鼻粘膜出血、充血、水肿、肥大、干燥及萎缩等异常情况; 鼻中隔偏曲或骨嵴、骨棘、穿孔、异物等异常情况; 鼻腔异物、息肉或肿瘤等等异常情况; 鼻窦区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压痛情况。 A.5.3.4 咽喉部检查: 包括鼻咽、口咽; 观察喉的甲状软骨是否在颈部正中,两侧对称性; 口咽粘膜、扁桃体、悬雍垂充血、溃疡或新生物情况;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肿胀和隆起等异常情况; 鼻咽粘膜充血、粗糙、出血、溃疡、隆起及新生物等异常情况; 宜使用喉镜进行喉咽检查,观察声带运动对称性,充血、肥厚

32、或萎缩,有无结节、息肉和新生物等异常情况。 A.5.3.5 耳鼻喉科检查: 光源定位在体检者者耳后上方 15 cm 处,体检者坐在专用诊查椅上; 检查鼻腔、咽部与喉部时,工作人员面对体检者,宜保持 2540 cm 间距; 耳部检查时,调整体检者的头位,受检耳朝正面,工作人员相对而坐,检查光源置于体检者头部左上方,调整额镜的反光焦点照于受检耳; 用漏斗状耳镜检查耳道狭小或炎症肿胀的情况。 A.6 口腔科查体 A.6.1 检查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牙体、压周、口腔黏膜等。 A.6.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口镜、探针、镊子。 A.6.3 注意事项 A.6.3.1 病史采集包括口腔病史及治疗史、家族史、手

33、术史、外伤史及体检者主诉症状,询问全身系DB34/T 40152021 12 统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及镇静药、糖尿病及血液病等导致的牙龈牙周炎。 A.6.3.2 口腔检查: 口唇唇裂情况,粘膜红润光泽度,皲裂、疱疹、口角糜烂、口周色素沉着等异常情况; 口腔粘膜充血、出血、溃疡、白斑、斑疹等异常情况;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压痛、肿大及肿物等异常情况; 牙齿有龋齿、残根、缺齿和义齿等情况; 牙龈有压迫出血及溢脓、水肿、牙石等异常情况; 舌体有增大、运动异常、干燥舌、地图舌、裂纹舌、草莓舌、牛肉舌、镜面舌、毛舌等异常情况; 颞颌关节有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异常情况。 A.7 妇科查体 A.7.1 检

34、查内容 宜包括病史采集(包含婚育史、月经史)、外阴检查、阴道状况检查、宫颈检查、内诊检查、超薄液基细胞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查。 A.7.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妇科检查床、冷光源灯、扩阴器、一次性臀垫、一次性医用手套、生理盐水或润滑剂(医用石蜡油等)。 A.7.3 注意事项 A.7.3.1 病史采集包括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及体检者主诉症状。 A.7.3.2 妇科查体在采集病史后进行。 A.7.3.3 外阴部检查: 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皮肤颜色及质地,畸形、皮炎、肿物等异常情况,以及皮肤颜色及质地; 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观察尿道口和阴道口; 检查时嘱体检者用力向下屏气,

35、观察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或尿失禁等情况。 A.7.3.4 使用阴道窥器: 根据阴道宽窄选择合适规格的阴道窥器; 放置阴道窥器时,先将其前后两叶前端合并,表面涂润滑剂,避免损伤; 工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用一手拇指、示指将两侧小阴唇分开,另一手将阴道窥器避开敏感的尿道周围区,斜形沿阴道侧后壁缓慢插入阴道内,边推进边将阴道窥器两叶转正并逐渐张开,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然后旋转阴道窥器,充分暴露阴道各壁; 将阴道窥器前后叶合拢后沿阴道侧后壁缓慢取出; 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取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的体检者,改用生理盐水润滑。 A.7.3.5 阴道检查注意观察阴道的通畅度、粘膜的颜色、阴道隔、溃疡、囊

36、肿等情况,以及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 A.7.3.6 宫颈检查注意暴露宫颈,观察宫颈大小、颜色、外口形状,出血、肥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DB34/T 40152021 13 息肉、腺体囊肿、赘生物等异常情况。 A.7.3.7 双合诊: 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内壁的情况; 工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一手示、中两指蘸润滑剂,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检查阴道通畅度、深度、弹性、畸形、瘢痕及阴道穹窿等情况; 扪触宫颈大小、质地、硬度及外口等情况,观察接触性出血情况; 检查子宫体时,宜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一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体检者腹部平脐处,当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方

37、抬举宫颈时,腹部手指往下往后压腹壁,逐渐向耻骨联合处移动,通过内、外手指相互协调,了解子宫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 检查子宫附件时,宜将阴道内两指由宫颈后方移至一侧穹窿部,往上向盆腔深部扪触,另一手从同侧下腹部髂嵴水平开始,由上往下按压腹壁,与阴道内手指相互对合,触摸该侧附件区肿块、增厚、压痛及肿块大小、形状; 两手指放入阴道造成体检者不适,宜用示指替代双指进行检查。 A.7.3.8 直肠腹部诊: 适用于无性生活史、阴道闭锁或其他原因导致不宜行双合诊的体检者; 工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一手示指伸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 A.7.3.9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之前 24 h 避免

38、阴道检查、阴道上药、阴道冲洗及同房; 采集宫颈外口鳞柱交接部脱落细胞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和 HPV 检查; 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后,规范操作取样。 A.7.3.10 其他: 女性避开月经期参加妇科体检; 体检者进行人工流产、上节育环等妇科手术,在术后恢复一次月经后再参加体检; 体检者的阴道炎症治疗期间,不宜进行检查; 体检者近期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除非临床需要,最少间隔 3 个月再进行检查。 A.8 X 线检查 A.8.1 检查内容 健康体检X线检查包括胸部、脊柱、四肢关节检查。 A.8.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 X线光机(DR)、射线防护用品(射线防护仪等)、放射影像工作站。 A.8.3 注意事项

39、A.8.3.1 对体检者应进行标准屏蔽防护,等候者不应进入 X 线检查室,体检者检查时如需要陪同,应为陪同者做好防护。 A.8.3.2 检查前体检者应做好充分准备,按照投照部位的要求,取下检查部位金属物或其他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饰物。 A.8.3.3 X 线检查数字图像显示体检者基本信息、摄影参数、体位、成像时间。 DB34/T 40152021 14 A.8.3.4 胸部 X 线检查采取胸部后前立位摄影,注意: 肺野部血管影(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外带能连续追踪,清晰可见直径 2mm 的血管影; 肩胛骨内侧缘投影于肺野之外,清晰可见末稍血管、气管和邻近的支气管、横膈和双侧肋膈角、心脏和主动脉边缘

40、,可见横膈以上完整胸廓结构,隐约可见心影后肺野及脊柱; 投照时注意肺尖不被防护用具遮挡; 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及栅切割伪影; 摄影距离 180 cm,深吸气后屏气摄影; X 线中心线经第六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影像接收器。 A.9 超声检查 A.9.1 检查内容 A.9.1.1 检查内容至少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 A.9.1.2 宜根据体检者情况进行妇科、前列腺、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心脏、血管等超声检查。 A.9.2 仪器设备 A.9.2.1 至少配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A.9.2.2 宜使用凸阵探头进行腹部超声、妇科经腹超声、前列腺经腹/经会阴超声检查。 A.9.

41、2.3 宜使用腔内探头进行腔内超声(经阴道、经直肠)。 A.9.2.4 宜使用高频线阵探头检查浅表部位器官(甲状腺、颈动脉、乳腺)。 A.9.2.5 使用凸阵探头进行深部较大的占位或有硅胶假体填充的乳腺检查。 A.9.2.6 宜使用相控阵探头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A.9.2.7 宜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 A.9.3 注意事项 A.9.3.1 腹部超声检查: 检查胆道系统时,禁止使用影响胆囊收缩的药物,禁食 8h;胰腺检查前一晚清淡饮食;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检查前适量饮水憋尿; 检查体位至少包括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宜根据需求俯卧位、坐位检查; 对胰腺显示不清的体检者,饮水后

42、检查; 扫查切面至少包括矢状切面、横切面、冠状切面,宜根据需求调整探头倾斜程度,进行垂直扫查、倾斜扫查、肋下扫查、肋间扫查、旋转扫查、滑动扫查; 检查腹部各脏器大小、形态、位置,有无占位性病变,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胆结石、胆总管/肝外胆管梗阻、胆囊息肉、副脾、脾血管瘤、肾囊肿、多囊肾、肾结石、肾积水、膀胱结石等异常情况。 A.9.3.2 妇科超声检查: 经腹检查前,体检者适量饮水,膀胱充盈,取仰卧位; 经阴道检查前,排空尿液,取膀胱截石位; 经直肠检查前,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 腔内检查(经阴道)检查前,再次与体检者本人确认婚姻状况及性生活史; DB34/T 40152021 15

43、 腔内检查(经阴道、经直肠),腔内探头外套一次性安全套; 检查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无占位性病变,发现宫内节育器的存在及位置,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异常情况。 A.9.3.3 前列腺超声检查: 经腹检查前,体检者适量饮水,膀胱充盈,取仰卧位; 经直肠检查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 经腹、经直肠检查有困难者(如肥胖、腹壁瘢痕、膀胱无法充盈等),经会阴检查,取膀胱截石位; 腔内检查(经直肠)时,腔内探头外套一次性安全套; 经会阴检查,探头外套一次性安全套; 检查前列腺大小、形态结构,有无占位性病变,发现前列腺增生等异常情况。 A.9.3.4 甲状

44、腺超声检查: 体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区; 横切扫查时,将探头置于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下方,从上向下滑行扫查,至甲状腺下极消失为止,甲状腺左右叶再分别横切扫查; 纵切扫查时,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滑行扫查; 在灰阶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 检查甲状腺位置、形态、大小,明确甲状腺实质及占位性结节的回声及血供情况。 A.9.3.5 乳腺超声检查: 体检者宜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 检查乳房各解剖层次、乳腺叶组织、乳管系统与周围组织图像; 判断乳腺病变的囊实性质、腺管扩张情况; 检查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特点、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浸润及 CDFI 特征; 宜依据 BI-

45、RADS 分级记录检查结果。 A.9.3.6 心脏超声检查: 体检者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左臂上举以使肋间隙增宽; 经胸超声检查时。常规行胸骨旁左缘和心尖部探查,宜根据需求行剑突下和胸骨上窝检查; 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包括探查各个瓣膜的结构及血流频谱,房室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异常房室大小及射血功能,宜根据需求计算跨瓣、跨隔压差; 对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图像不清晰或无法显示某些切面者应在报告中说明。 A.9.3.7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体检者取仰卧位,以体检者头部舒适为主,检查一侧颈部动脉时体检者头略向对侧倾斜; 常规检查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

46、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 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分别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水平下方 1-1.5cm 范围内取内膜均匀无斑块病变的部位及分叉部测量; 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如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描述斑块回声、测量狭窄率。 DB34/T 40152021 16 A.10 心电图检查 A.10.1 检查内容 至少记录静态心电图。 A.10.2 仪器设备 至少配备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酒精或生理盐水、棉球。 A.10.3 注意事

47、项 A.10.3.1 心电图机由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操作。 A.10.3.2 检查开始前调整心电图机并检查各条线缆的连接情况,各导联电极有无松动。 A.10.3.3 描记心电图时,宜选 25 mm/s 的记录速度,注意定标和校准电压。 A.10.3.4 宜询问病史,对心电图的各种变化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做出正确解释。 A.10.3.5 心电图检查: 体检者取仰卧体位,暴露胸部、手腕及右脚踝,肢体放松,保持平静呼吸; 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宜描记包括肢体的 I、II、II、aVR、aVL、aVF和胸前导联的 V1-V6共 12 个导联; 根据临床需要和心电图变化,适当延长心电图描计时间,或加做特殊导联。 A.11 医学检验科检查 A.11.1 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在本体检机构内完成。 A.11.2 检验质量技术管理符合 GB/T 22576.1 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