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有木兮读后感樊登读书会曾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其中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对孩子进行情绪引导相信各位都还记忆犹新。我个人就是按照书中所介绍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养和引导的。但交流中我仍然发现,很多人仍然不知如何应对子女的情绪问题,更谈不上和孩子良好沟通和高效陪伴了。那么这本书,将从教养方式、父母的教育素质、情绪管理训练的策略和实操案例中,让你快速掌握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键如何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当心不经意的嘲笑询问 一下身边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消极情绪作何反应。很多家长的答案也许和一位叫迈克的父亲是一样的,他发现当4岁的女儿贝蒂生气时,她的样子很好笑。迈克说“小贝蒂生气的伸着手指头说该死
2、,然后像大人一样走开了,这真的很好玩”。确实,如果一个小女孩表达那样一种严重的情绪时,在很多人眼里都好玩。但是,请想象一下,如果妻子生气时,迈克也用同样的态度来回应,结果如何?恐怕一点都不好玩。很多大人都觉得,在一个生气的小孩子面前发笑没什么。就像当孩子很认真的向你倾诉他心里的秘密时,你却无动于衷或是报以无意而善意的嘲笑?很多好心的家长就是这样无意间忽视了子女的激动、恐惧或者悲伤的情绪,就好像自己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想法一样。父母的误区在哪里?(上)让我们花点时间想象一下,你希望自己的父母或者家庭是怎样的?你最希望他们给你提供最好的教育,把你培养成哈佛的精英,但同时给予不断的批评和苛责的惩罚,让你
3、一直在奋起努力中功成名就?还是希望他们能无微不至的呵护你,在你激动、难过、受挫、愤怒、失败的时候陪着你,给你安慰,帮助你渡过难关,而并不真正在乎你是否成功,只要你健康快乐心情愉悦?你希望你拥有哪种父母呢?有没有发现你正在成为你孩子心中那个冷漠苛责却又让他们无可奈何的父母呢?你是否设想过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对你有同理心、理解你的家庭,而不是一个一味要求你积极乐观的家庭里,你的生活是否会不同呢?父母的误区在哪里?(下)成长在中国式家庭里我们从小被要求要积极,要勇敢,男儿有泪不轻弹,以至于当我们的父母询问我们“你好吗?”的时候,我们不论是否真的好,总会强迫自己回答:“挺好的。”以至于我们甚至认为报喜不报
4、忧,不让父母知道我们的遭遇,不让他们担心,我们是孝顺的。但结果呢?你会寻找派遣压力的方法,你会通过分散注意力回避问题,你会不断忍受,直到崩溃。家庭教养悲剧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少年强奸吸毒、天才少年自杀、青年才俊暴力杀害他人。不是父母给予的物质、外在环境条件差,也不是父母为人处世的问题,孩子教养也严格,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些无不反映出同一个规律: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也就是说,关键是父母的教育素质,也就是如何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情绪管理训练的优势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更高。
5、这些孩子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优异的学习成绩。与朋友相处得更好,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少使用暴力,情绪上更健康。复原能力和适应性也会提高。关键时刻,他们更懂得安慰自己,从压力中解脱,回归原有生活。家庭不完整的,但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虽然相比其他双亲家庭的孩子还是略显“悲伤”,但情绪管理训练可以减少他们受到婚姻冲突和离婚带来的危害。另一项重大发现是,父亲如果能以情绪管理训练者的角色介入家庭生活,会对孩子在情绪方面的成长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极端的,可以很积极,也可以很负面)。高迷走神经张力 high vagal tone(上)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所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优
6、点,源于一种通常称为“高迷走神经张力”的特质。拥有此特质的孩子对紧张的情绪状态的回应速度和复原能力都很强。对他们来说,在应对紧急或兴奋事件时,他们的心跳速度会在短时间内加快,一旦事件结束,他们的身体就很快恢复正常状态。这些孩子更善于安慰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关键时刻克制住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消防演习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有此特质的同学将可以轻松应对。当演习开始时,他们能放下手中的一切,从教室中有序、快捷的疏散。一旦消防演习结束,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进行的数学课上。相比这种特质比较低的孩子,在演习中可能不够投入,当活动结束回到教室时,他们也会花好一阵子才能从兴奋感中平静下来
7、,重返学习状态。高迷走神经张力 high vagal tone(下)对压力作出回应、快速复原,这种能力在孩子的童年以至未来一生都极其重要。作为情商的一部分,这种能力将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功课。也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反应力和自我控制力,而这些正是与他人交往、建立并维持良好友谊所必须的。有此特质的孩子能很快占据有利位置,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察觉并提取他人社会提示的能力,可以无需克服太多困难就能配合他人,并作出回应。在激烈冲突发生时,他们更懂得控制自己,以防作出负面回应。孩子的情商取决于性情(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但也可以通过与父母的互动被后天塑造。)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从他们在襁褓里时候就开
8、始了,婴儿体会到情绪体验,对他们迷走神经张力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能在日后影响他们的情绪幸福感。因此,父母掌握着孩子情商的重要机会,对父母而言,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并明白这一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你是哪一种父母?几乎所有父母都能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但你必须注意的是,在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以前,首先要做的功课是对自己进行判断。你是哪一种父母?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情绪不够重视,这并不是说他们在孩子出现情绪时不去安慰,而是缺少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关注。不与孩子共享情绪,而是希望孩子的消极情绪快速消失。典型表现: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2、过于关注
9、如何消灭情绪,而不关注情绪本身的意义。3、面对孩子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4、缩小孩子的感受,对那些引起孩子消极情绪的事件不予重视。5、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调整能力差的表现。6、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智的,因此不必当回事儿。7、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认为时间能解决一切。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孩子将明白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不被认可的。他们会认为,是因为自身存在某种问题,所以才会有那种不好的感受。他们将不太擅长调整自己的情绪。压抑型家长:身上有许多忽视型家长的行为表现,只不过更加负面。通常表现为,当描述孩子的情绪经历时,他们表现得非常苛责,对孩子缺少同理心。他们不只忽略、否定孩子的情绪
10、,甚至常常因为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而遭到父母的斥责、管教或惩罚。典型表现:1、不论孩子是否有不良行为,都会因孩子表达情绪而斥责、教训或惩罚孩子。2、认为表达消极情绪应该有时间限制。(比如这个母亲对孩子说“好了,已经哭了5分钟了”。)3、过分强调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4、强调孩子要向好的行为或情绪标准看齐。(“你看,这个姐姐就不生气”。)5、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现。6、认为情绪让人软弱,孩子必须在情感上坚强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男孩子要坚强,哭哭啼啼像话吗?”)7、认为悲伤等消极情绪是一种需要克制的常见情绪。8、关注孩子对大人权威的服从。(“你要听我的”)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
11、影响:和忽视型家长相同。放任型家长:完全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表达。他们充满了对孩子的同理心。但是他们通常缺乏指导孩子应对消极情绪的技巧,或者采取不干涉的理念。他们把应对愤怒或者悲伤的情绪,简单地当成一种压力的释放,让孩子表达出情绪,父母的使命就完成了。典型表现:1、当孩子感受到消极情绪时,给孩子以安慰。2、对孩子的行为不提供任何指导。3、不教孩子感知、标注和应对情绪。4、是“好好先生”,什么事情都允许不划定界限。5、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6、当面对消极情绪时,觉得除了包容以外没什么其他可以做的。7、认为管理消极情绪就像操控压力装置,情绪一旦发泄出来就万事大吉了。这种类型的教
12、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他们不懂得如何调整情绪,并且很难集中注意力,建立友谊,与他人相处。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利用情绪化的瞬间去做如下事情:倾听孩子/共情、用温情和安慰性的话语来对待孩子/帮助孩子为他正在感受的情绪贴上标签指导孩子调整情绪/划定行为界限,教给孩子什么是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典型表现1、能够感知并重视孩子的情绪2、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做增进亲密感的机会3、当孩子伤心、生气或害怕时,愿意花时间和他在一起,不会对孩子的情绪失去耐心4、认为孩子的消极情绪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孩子的平台5、当孩子表达情绪时,不会变得困惑或者焦虑;知道这时应该做什么
13、6、不会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想7、不会觉得自己需要解决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他们将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调整情绪、解决问题。他们有更强的自尊感、学习成绩很好,与他人相处融洽。评估你的教养方式觉察到你的教养方式了吗?如果还不清晰,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个片段:苏珊娜在女儿的作业本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都是关于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坏话。尽管没有署名,但苏珊娜能认出来,是女儿的笔记。当她带着纸条质问女儿劳拉时,女儿没有承认,但苏珊娜知道劳拉在撒谎,为此她心烦了好几天,但她知道必须要跟女儿说清楚。她告诉女儿“妈妈知道你在撒谎,对你感到伤心、失望,但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你准
14、备好对我说实话,我会聆听会原谅你。”沉默了两分钟后,女儿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承认,确实撒谎了。苏珊娜听到这些,马上给了女儿一个拥抱。接下来她和女儿坐下来,谈了很多关于纸条的事情,和那个小姑娘,关于劳拉该如何化解和那个小姑娘的冲突。与此同时,苏珊娜再次向女儿强调,诚实对他们母女关系的价值。苏珊娜回忆,从此之后劳拉再没有对她撒过谎。如果你是那位母亲,你会如何做呢?是忽视、压抑还是放任?或者像苏珊娜一样,给孩子一步步的引导指导,反复以自己情绪的表露和处理来对孩子如何表达情绪进行最有效地诠释?情绪管理的5个步骤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共情。(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同理心,首先理解孩子。)第一步:觉察到孩子的情
15、绪。(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感知,一个准许自己发怒的母亲,才有可能准许儿子有同样的情绪;一个认可自己悲伤情绪的父亲,才能坐下来聆听女儿的悲伤。)这并不是很容易能做到,孩子表达的情绪往往是含混不清的,但只要我们能敞开心灵仔细聆听,总能破解孩子无意间隐藏的讯息。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尽管他们通常不能准确地表达它。第二步:把握机会。再次重申,孩子此时最需要父母。对父母来说,如果能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发泄当做机会,这是与他们共情,建立亲密关系的好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你能给悲伤中的孩子予以安慰,你自己也会觉得是称职的父母。认同孩子的情绪时候,我们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这种安慰自
16、己的能力将使得孩子受益一生。你们不要害怕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也不要认为它会自然消失,相反,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标注自己的情绪、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时,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失。第三步:倾听与认可。当你准备好面对孩子的情绪化并准备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时,说明你准备好这一步了。此处的听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用耳朵来收集信息。而是要感同身受的用眼镜观察孩子的行为,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懂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他们所处的情形;懂得用安慰性的话语、不带任何批评地去回应;懂得帮助孩子标注自己的情绪;懂得用心去体会孩子。具体如何同孩子进行交流?这要求你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你需要看着孩子
17、的眼睛,深呼吸、放松、专注,你可以通过“照镜子”来回应孩子(即重复听到的话语,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总之,让孩子知道,你把他的想法很当回事儿,你在认真的倾听并且认可他的情绪。第四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你需要在孩子感受自己情绪的同时,帮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比如嫉妒、紧张、担心、伤心、生气、害怕、愤怒、犹豫等。帮助他们把含混不清、不适的感觉变成有界限、可以被定义的事物,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情绪,这是正常的,并且他们自己能够独自应对。研究表明,为情绪贴上标签这一行为对神经系统有安抚作用,帮助孩子从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复。在孩子表达情绪时,需要调动掌握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他们能够帮
18、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恢复平静。因此,孩子越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情商就越有促进作用。这就要看你是否能帮孩子一语中的了。但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有时候是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的,你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多重情绪,并告诉他,同时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绪是完全正常的。第五步:划定界限,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分为5个步骤,听起来过程复杂,很难上手,但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每个步骤都能轻松实现。1、划定界限。这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父母允许,什么是不允许的,遵守或违反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确认目标。这一步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如他想得到一个礼物,或者不需要爸妈陪伴等,如果孩子不清楚,你需
19、要耐心鼓励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的共情,贴标签。3、寻找解决方案。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人的见解和想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请克制这种冲动,不要急于把主动权从孩子手里抢过来,让孩子享受整个过程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4、结合家庭价值观,检验解决方案。你可以这样问孩子“整个方法合理吗?”“这样做安全吗?”“这个方法会成功吗?”“别人会有什么感受呢?”鼓励你的孩子逐一考虑每个方案,同他们讨论,也有机会再次向孩子强调家庭观念和价值观。5、帮助孩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付诸行动的时候。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并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方案实行。千万别剥夺孩子的权利,即使你认为他的尝试是一定会失
20、败的。你只需要辅助孩子让他们学会安排计划,让方案顺利进行。如果实施一段时间效果不佳,可以修正,可以重新选择方案。这个过程能让孩子明白,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每一次调整都让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近。成功亲子关系的五步沟通法:(总结一下,这五步训练法是)1、察觉到孩子的情绪2、把情绪化的瞬间当做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3、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4、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5、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其他除了以上内容外,本书还涉及情绪管理训练的附加策略(比如要避免过度批评、羞辱或嘲笑你的孩子;通过称赞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将孩子的经历转化为成人的经历等)但我认为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还有如何保护孩子免受婚姻矛盾伤害的应对策略,以及父亲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等,需要可以参看原书。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前面的父母角色的自查,以及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必须首先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最后,我的叮嘱是,好的关系一定胜过好的教育。融洽的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无须刻意训练的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