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用心电图诊断.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77708 上传时间:2025-11-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6.09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心电图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常用心电图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心脏在激动过程中能产生电势变化,这种电的变化可通过人体这个容积导体传到体表,如通过导联线把电势变化用心电图机将其放大并记录出波形,就是心电图。,心电图的临床重要性,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已有百年,它的临床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医院特别是大的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入院病人首先要做心电图检查,然后再做内科处理。在外科也是先要做心电图,尔后才能制定手术方案。心脏内外科对心电图依赖性更大,重症病人需要连续心电图监护。,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诊断快速而准确。,现代心电图学包括常规心电图、12导联同步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护心电图等。目前心电图正朝着多学科方向迅速发展,这就要求医师、心电图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心电图,提高心电图的理论水平,丰富心电图的临床经验。,所以说医护工作者都应了解掌握常规的心电图知识,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心电图记录的步骤及方法。,首先熟悉你操作的心电图机的性能和常用操作键盘的功能,可以通过向带教老师学习和查阅说明书获得。,准确的连接每个电极及导联,肢体导联连接方法:,右上肢(红色)右下肢(黑色),左上肢(黄色)左下肢(绿色),备注:上肢电极板固定于腕关节上方3cm。下肢电极板固定于内踝上方7cm处。,胸前导联电极安放位置:,V1(红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 (绿色)位于V2-V4中点,V4 (褐色)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黑色)左侧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V6(紫色)左侧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治疗应用,(2)分析心电图时必须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只有如此才能去伪存真。,例如P波一般偏小常意义,儿童P波偏尖;由于体位和激动点位置关系。III avF导联P波低平或浅倒时,只要I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则并非异常。QRS波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递减而递减,儿童右室嵴部电位较占优势,横位时III导联易见Q波,顺钟向转位时易出现“”形波,呼吸可导致交替电压现象等,青年人易见段斜形轻度抬高,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出现段压低,体位、情绪、饮食等也常引起波减低,儿童和妇女导联波倒置机会较多。,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治疗应用,分析心电图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是基础,先将各导联大致看一遍,注意,各波群的有无及其相互关系,平均电轴的大概方位,波形的大小,有无增宽变形,以及的形态等,若心中已经有数,则对大部分较单纯的变化既能作出正确判断,对可疑部分或界限不明确的地方,有目的地去作一些必要的测量,获得较准确的参数。,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治疗应用,定量分析是辅助,常用的有间期,间期,时限,时限以及和的振幅等。为了不致遗漏至少从四个方面考虑:心律问题、传导问题、房室肥大问题和心肌方面的问题。,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心电图在坐标纸上有竖线和横线组成的小方格,每小方格高、宽各为1cm,高代表电压,一般当每毫伏电压调整到等于10mm的标准。宽代表时间,一般在描记纸速每秒25mm时,每小格宽度是0.04s,每5小格为0.02s,每5中格为1s。常规心电图定标电压1mv=10mm,走纸速度为25mm/s。,心电图各振幅、波、段测量,各波振幅的测量:测量正向波的高度应自基线(等电位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形的顶点。测量负向波的深度应从基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形的底端。所测量的振幅大小以mv表示,心电图各振幅、波、段测量,各波、段时间的测量:应选择波形比较清晰的导联从波形内缘测量到终点的内缘。P-R间期测量一般选择P波高大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一般选择QRS波起点清楚而T波较高的导联进行测量。所测量的时间大小以s(或ms)表示。,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特征及正常值,P波:,时间:0.12s.T波往往与主波方向相反,可呈二联律、三联律。,2.其前没有和它有关的P波,代偿间期多完全。,3.其它形态的室性早搏也可出现。,频发室性期收缩形成二联律,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1.出现提早的房性P波,P波的形态与窦性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2.P-R间期0.12s。,3.代偿间期不完全,既早搏前后的P-P间隔短于二个正常的P-P间隔。,4.其它形态的房性早搏也可出现。,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频发性交界区期前收缩,该图心电图特征,提前出现的P波在II III aVF倒置,aVR直立。,频发性交界区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快速的QRS-T波群前后无相关的P波,不易确定是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2.频率多在160-250/min.,3.QRS波群一般为正常形态,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宽大畸形。,4.R-R间隔一般绝对规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A型),1.短P-R间期,时间0.11s,波前起始部分有明显的粗钝,即预激波(“”波,delta).,3.继发性ST-T改变。,4.常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5.(A型),胸导联都是R波为主。,预激综合征(A型),预激综合征(B型),1.短P-R间期,时间0.11s,波前起始部分有明显的粗钝,即预激波(“”波,delta).,3.继发性ST-T改变。,4.常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5.V1主峰向下(rS型),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纤颤伴交界区逸搏,本图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不均齐。,2.部分导联可见延缓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出现逆行P波(aVR应是直立的P波)。在QRS波群之前的P-R时限0.12s,在QRS波群之后的R-P0.12s。,2.V1导联,呈rsR型的M形波,室壁时间0.06s.,3.I、V5、V6的S波增宽,粗钝。,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并左心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1.心电轴左偏-45。,2.I aVL呈qR型,II III aVF呈rS型。,3.RavlRavR,SIIISII.,左心室肥厚,1.V5电压增高2.5,V5的R波+V1的S波4.0mv.,2.V4-V6的ST-T改变。,左前分支阻滞并左心室肥厚,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QRS波时限延长0.12s.,2.V1、V2呈现宽大而深的rS或QS波。I、V5、V6一般无q波,呈宽大、粗钝或有切迹的R波。(呈“几”型),3.室壁激动时间V5 V60.06s.,4.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大都相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度型I房室传导阻滞,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次QRS波脱漏。,2.R-R间期逐渐缩短,继以一个较长的R-R间隔。,度型I房室传导阻滞,度型房室传导阻滞,1.P-P间期常是固定的,时限可正常或延长。,2.P波有周期性不能下传心室,房室比例呈2:1、3:1传导。,3.QRS波的脱漏,形成一个与窦律周期呈整倍数关系的长R-R间隔。,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1.V5电压增高2.5,V5的R波+V1的S波4.0mv.,左心室高电压,左心房扩大(二尖瓣型P波)右心室肥厚不除外,左心房扩大(二尖瓣型P波),1.在肢体导联及胸导P波增宽呈双峰时间0.11秒。,右心室肥厚(不除外),1.RV11.0mv;V1导联R/S1(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时RV11.5mv).,2.RV1+SV51.2mv.,3.RaVR0.5mv;或RQ.,4.电轴右偏常110,左心房扩大(二尖瓣型P波)右心室肥厚不除外,右心房扩大,1.P波异常高尖,P波振幅0.25mv(II III aVF导联明显)P波时限正常,常见于肺心病,故也叫“肺型P波”。,右心房扩大,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肥厚,1.V5电压增高2.5,V5的R波+V1的S波4.0mv.,2.V4-V6的ST-T改变。,左心室增大,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肥厚,1.RV11.0mv;V1导联R/S1(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时RV11.5mv).,2.RV1+SV51.2mv.,3.RaVR0.5mv;或RQ.,4.电轴右偏常110,右心室肥厚,右心室扩大(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1.P波异常高尖,P波振幅0.25mv(II III aVF导联明显)P波时限正常,常见于肺心病,故也叫“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1.RV11.0mv;V1导联R/S1(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时RV11.5mv).,2.RV1+SV51.2mv.,3.RaVR0.5mv;或RQ.,4.电轴右偏常110,右心室扩大(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1.ST段抬高(梗死后数小时出现)ST段抬高可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伴有异常的Q波及倒置的T波即可确定诊断。,2.心肌梗死的定位,前间壁 V1、V2、V3导联,前 壁 V2、V3、V4导联,前侧壁 V5、V6、I、aVL导联,高侧壁 I、aVL导联,下 壁 II、III、aVF导联,正后壁 V8、V9导联,后侧壁 I、aVL、V5-V8导联,后下壁 II、III、aVF、V7-V9导联,广泛前壁 V1-V6、I、aVL导联,心尖部 II、III、aVF、V3、V4导联,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下 壁 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可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异常的Q波及倒置的T波即可确定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前间壁 V1、V2、V3导联。ST段抬高可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异常的Q波及倒置的T波即可确定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陈旧性前间壁心梗,急性心肌梗死3个月以后,S-T段恢复到等电位,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心电图多数患者残留病理性Q波或QS波,可诊断为陈旧性心梗。(在加上对应的导联出现的位置,如下图陈旧性前间壁心梗等),陈旧性前间壁心梗,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I度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ST段部分导联下移0.05mv.,2.T波部分导联低平或倒置。,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电解质紊乱低血钾,1.U波明显可见,肢体导联振幅增高0.1mv,有时超过同一导联上T波的振幅,可与T波融合,Q-T间期延长。,2.ST段下移可达0.5mv以上。T波降低,平坦、负正双向或倒置。,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