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6877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而在可自由兑换时期,汇率则相当稳定,甚至比金本位制时期还稳定(Bordo,1992)。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相对短命的。与古典金本位制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的不对称性既维持了该体系的运行也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所不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一个主要靠人为因素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货币体系,而且,作为惟一核心国的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而言远高于古典金本位制下核心国(英国)的霸权地位。这就决定了该体系的不对称性必有其自身的特点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

2、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 8 月宣布放弃按 35 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与古典金本位制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核心国与外围国

3、之间的不对称性既维持了该体系的运行也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所不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一个主要靠人为因素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货币体系,而且,作为惟一核心国的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而言远高于古典金本位制下核心国(英国)的霸权地位。这就决定了该体系的不对称性必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济实力严重不对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参战国的经济近于瘫痪,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有天壤之别。其直接后果是该体系设计者所构想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几乎无法实现一方面,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难以实现。作为最主要外围国的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因生产力的毁坏而无力出口(以换

4、取储备资产),因缺乏储备资产(黄金和美元)而无力进口(食物、原材料、资本财货等)。而且,除美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外,外围国的经常账户基本都处于赤字状态。所以,为了合理配置稀缺的储备资产以进口必需的资源,不得不对货币兑换实施严格的管制。另一方面,固定汇率难以维持。在外围国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吸引资本流入、阻止黄金流出、提高出口能力等目的,一些主要外围国纷纷贬值或浮动本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由于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实力的严重不对称,美元严重短缺,设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建立起来。在当时的学术界,各种理论大都认为美元短缺是长期现象;政策建议则主要集中在:提倡外围国本币贬值以应对

5、美国的贸易壁垒、呼吁美国大量援助、鼓励私人资本流入欧洲等。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难以兑现,美国就无法利用强势美元和一体化的自由市场扩大一般商品出口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也无法为其大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提供便利。于是马歇尔计划及其他援助外围国经济发展的行动开始付诸实施。同时,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也应运而生,外围国之间普遍签署了双边贸易协议。自此,两个货币区得以融合,布雷顿森林体系进入可自由兑换时期(Bordo,1992)。这表明,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实力的严重不对称性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制约作用,同时也说明,强势的核心国在稳定货币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正面推动作用。其二

6、,可自由兑换时期,流动性提供机制不对称在该体系可自由兑换时期的初期,作为除黄金之外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美元仍处于相对短缺的状况。需要强调的是,以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流动性短缺问题是不难解决的-1960 年,IMF 成员国的基金配额增加 50%;1966 年又增加 25%;1961 年,在 IMF 的框架内建立了“借款总安排”(GAB),以提供 60 亿美元的信用;1968 年,第一次修正 IMF条款并创设特别提款权;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美国持续扩大其贸易赤字。但是,当流动性过多时,却难以控制-除非美国愿意缩小国际收支赤字规模。然而,美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将使美国的利益遭受损失。

7、因此,流动性提供机制是不对称的,即,它能够较容易地解决流动性短缺问题,却难以控制和消除流动性膨胀。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短缺与过度的矛盾并不完全等同于“特里芬两难困境”(Triffin dilemma),但却同样严重威胁着美元的可自由兑换性,也注定了该体系的短命。其三,可自由兑换时期,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这一不对称性既存在于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也存在于外围国与外围国之间。一方面,在美国与体系内其他国家之间,调节机制是不对称的:美国作为该体系的核心国,美元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集世界上惟一的本位货币、干预货币、储备货币于一身。这使得美国能够在国际收支处于长期逆差的情况下实现其国内经济目标;而外围

8、国则必须首先以保持本币与美元的平价为目标,这就有可能使得外围国不得不牺牲其国内经济目标。随着美国逆差规模的扩大,国际流动性就会由短缺转为过剩,国际收支顺差的外围国就面临通胀的压力,这正是德国等国家多次指责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外围国之间,调节机制也是不对称的。由于相对生产力差异及世界经济周期非同步性等原因,在同一时期,国际收支逆差国和顺差国必然同时存在。在维持本币与美元平价不变的前提下,对于逆差国来说,扩张的国内政策将使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而紧缩的政策则增加失业,造成政府当局政治上的困境,1960 年代的英国就属于此类情形;对于顺差国来说,一般都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增

9、长,紧缩的国内政策将导致资本内流,使顺差扩大,而扩张的政策则会引发通胀,同期的德国即属这种类型。其四,可自由兑换时期,黄金与美元不对称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流动性提供机制和公众对美元可自由兑换黄金的信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正常运转的三大支柱;然而,在布雷顿森林协议中,除规定美元发行要有 25%的黄金准备之外,更多的是对前两者的关注,换句话说,该体系的设计者并未就维持公众对美元的信心问题提供足够的保证机制。更重要的是,在该时期,黄金-美元双挂钩制的实质就是一种黄金与美元的金汇兑本位制。当这种金汇兑本位制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导时,具有商品价值的黄金与只有信用的美元之间的不对称性就显得格外突出,具体表现

10、在:一方面,需求动机不对称。这是由两种货币的不同特性所决定的:黄金兼具商品价值,又有长期金本位制遗留下来的黄金至上的传统观念相助,使黄金的价值储藏职能因其良好的价值稳定性而更显突出;而美元虽依仗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居于国际货币的核心,但毕竟属于信用货币,其价值稳定性远不及黄金,因此,各国更重视美元的支付职能和干预职能。这样,当各国以美元储备为象征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美元兑换成更具保值增值能力的价值符号(黄金)的动机就会增强-美联储货币黄金存量逐渐下降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供给机制不对称。黄金的供给由世界黄金产量决定,相对缺乏弹性,慢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美元的供给则由美联储的货币

11、政策决定,是富有弹性的,尤其是当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美元供给将快于甚至远快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这种供给机制的不对称,也是阻碍美元与黄金可自由兑换的内在因素。总之,在该体系的可自由兑换时期,黄金与美元不对称性所具有的内生力量,时刻威胁着这种特殊的汇兑规则。最后,美元增长与传导机制不对称。根据 Darby 等学者的研究,美国的货币增长对于主要国家货币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效应,时滞的期限跨度甚至长达 4 年,这表明这些国家针对美元供给的增长采取了有效的冲销措施。本文认为,这一美元增长与传导机制的不对称性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又一重要原因。这里的不对称性是指,美

12、元的增长决定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世界其他国家货币当局难以对其施加约束;而对于美元增长所产生经济效应的传导,其他国家的货币当局则有应对的措施,即,对美元储备增长进行冲销以缓解国内货币增长过快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显然,一国货币当局冲销能力越强,产生通货膨胀的时滞也越长,但是,冲销的能力和效果终归是有限的,当冲销失效时,也就意味着较无冲销时强度更大的通货膨胀的爆发。如果体系内若干重要国家同时爆发高强度通货膨胀,势必直接导致体系规则的失灵,并最终导致体系的崩溃。Darby 等认为,正是美国扩张货币政策的这种时滞效应葬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四、启示启示 1:固定汇率的理想与现实时常相背离固定汇率制曾是

13、国际货币体系追求的理想,但由于存在诸多不对称性,因而常常难以实现。古典金本位制下,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使其最终无法维持;布雷顿森林时期,黄金与美元性质的不对称,使固定汇率制始终在崩溃的边缘上挣扎并过早夭折。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浮动在所难免。2005 年 7 月 21 日,人民币和林吉特均已放弃实质上的钉住美元制,转而实行真正意义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正朝着“浮动全球化”的方向演进,但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够控制和约束汇率浮动的特征和幅度,以利于世界经济的均衡和稳定发展,这需要全球合作。启示 2:体系内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制衡是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关键布雷顿森

14、林体系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的经历表明,货币和经济霸权的存在,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但同时也说明,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实力的过分悬殊不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看,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实力存在差异既是客观现实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应有度的制约。当前,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无疑仍处于绝对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正在崛起,正在促使世界经济朝着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这些因素以及欧元的诞生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领域的全球合作,有利于纠正世界经济不平衡,有利于促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平稳中演进。启示 3: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布雷顿森

15、林体系不对称性表明,在允许资本流动并保持外围国货币与核心国货币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外围国经济常常因核心国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而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困扰。在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与金融项下施行严格管制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合时宜-逐步放松管制、实现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许多东亚货币要实现完全浮动尚需相当长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有效抵御外部冲击,从而减轻经济波动导致的就业不稳定和其他社会压力。货币合作的深化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东亚经济体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依赖,甚至降低官方美元储备资产的持有量、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其

16、结果很可能是不但增加东亚经济体官方美元储备的收益,而且抑制美国过于扩张的国内经济政策。而且,有可能逐渐强化东亚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货币色彩,并与欧元一起构成对美元的竞争关系。从长期看,多元化国际货币的竞争必然最终导致他们之间的国际协调,形成诸国际货币协调、竞争、有序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该体系一直维持到 1971 年,最后由总统尼克松宣告废除。布雷顿森林会议也促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第一,美元与

17、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 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 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 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 年 12 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 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

18、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第六,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 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

19、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第七,第七,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济实力严重不对称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济实力严重不对称第八,第八,可自由兑换时期,流动性提供机制不对称可自由兑换时期,流动性提供机制不对称第九,第九,可自由兑换时期,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可自由兑换时期,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第十,第十,可自由兑换时期,黄金与美元不对称可自由兑换时期,黄金与美元不对称启示启示1:固定汇率的理想与现实时常相背离:固定汇率的理想与现实时常相背离2:体系内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制衡是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关键:体系内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制衡是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关键3: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第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