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瑞鳖的图片_山瑞鳖怎么养殖山瑞鳖怎么养殖一、亲本的来源及选择选择优良的亲本是人工繁殖的物质基础。如何选择亲鳖是决定山瑞鳖人工繁殖乃至养殖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山瑞鳖亲本来源有二:野外捕捉所得;人工饲养的群体中挑选而得。野生山瑞鳖作亲本要求体重在 1.5 公斤以上。人工饲养的山瑞鳖作亲本则要求年龄在 3 龄以上。样本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具体的鉴别方法是:外观体表无创伤,后缘革状皮肤厚而有皱纹且略带坚硬者为营养良好、体质健壮;头伸缩自如,将背翻转朝下,健壮个体会迅速翻过身来;将山瑞鳖放人水中,如行动活泼、反应敏捷并能迅速潜入水底者说明体质健壮。亲本雌雄比例以 3:1 为好。雌雄鉴别方法为:雌山瑞鳖尾较短,不露出裙边,雄性尾较长,能自然伸出裙边外;雌山瑞鳖后肢间距较宽,雄性后肢间距较窄;雌山瑞鳖体形圆厚,雄性体形则长而薄。二、亲本的培育亲本的培育是人工繁殖工作的开端。加强亲本的培育是提高山瑞鳘卵孵化率的首要条件。1.亲鳖池池塘要求环境安静,背风向阳,面积 13 亩,水深 1.5 米,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池底要有 20 厘米厚的泥沙。在池埂堤岸修建产卵场。产卵场面积以每只雌山瑞鳖占 0.10.3 平方米的沙盘计算。每个产卵场宽 1.2 米,长 34 米,沙深 3035 厘米。沙粒径约为 0.5 毫米。沙盘略向产卵池倾斜,以防积水。每个沙盘之间可用高 50 厘米的水泥板分隔。产卵沙盘宜双数排列,以便产卵时每日开放其中一半。这样可防止隔日产的卵和当天产的混淆,便于取卵。产卵场上端用石棉瓦搭一高 1.82 米的遮阳棚。池塘四周建高 50 厘米高的防逃墙。墙内侧用水泥抹光滑,顶部用水泥板压成檐,檐宽 20 厘米。池塘进排水系统分列,排水处设防逃网。池塘中设数个食台,食台贴水面安置,食台近池水一侧有 1 厘米高的凸起,防止饵料滑人池内。2.亲鳖的放养山瑞鳖的放养密度通常由鳖的个体大小确定。一般 23 平方米水面放一只,每亩水面不超过 300 只,总重量不超过 500 公斤。如放养密度过大,鳖池的水质难以控制,鳖的活动相互干扰,将会影响鳖的性腺发育和繁殖。亲本的雌雄搭配以 3:1 为佳。3.饲养管理亲鳖放养的最佳水温为 1517。放养后要进行强化培育,精心管理。水温 18C 以上可开始投饵。此时水温低,摄食量少,可在晴天上午 10:00 投喂,3 天一次。水温 20:以上可每天一次。25以上每天分上午 9:00、下午 4:00 投喂,夏季则改为上午7:00、下午 5:00。饵料以蛋白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同时搭配一些蔬菜、瓜果、麦麸、米糠等植物性饵料。若投配合饲料,其蛋白含量要求在 40%以上。投喂量以放养的亲山瑞鳖的总重量及水温来确定。水温在 2025,人工配合饲料的日投量为亲鳖总体重的34%,鲜湿动物性饵料为 68%;水温 2530:,人工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 58%,鲜温动物性饵料为 1016%。水温适宜、天气晴朗时可多投喂些气温下降、天气转阴雨时则要少喂。鲜湿饵料应比干饵料多投喂些。根据亲鳖的吃食情况,经常调整日投喂量以促进亲鳖的性腺发育和卵黄营养的积累。产过卵的亲鳖要精心饲养,增加营养,使其尽快恢复体质,促进性腺发育,缩短二次产卵的间隔。亲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新活爽,水色呈褐绿色,透明度为 30厘米。如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换水。在水中适当放养一些水浮莲,既可降低水中氨氮,又可作为鳖的辅助饵料。每天早晨巡池,将残饵清除,洗净食台,以免影响水质。经常检查防逃设备有无破损、堤岸是否坚固,发现问题应立即修补。注意防治敌害,及时消灭鼠、蛇等。亲山瑞鳖产后也应注意管理。人秋后,亲鳖虽停止产卵,但在生殖季节体内消耗大量营养需迅速补充,故需投喂足够的饵料,增加亲鳖本身的营养和积累,以利亲鳖冬眠和促使来年开春亲鳖提前发情、交配、产卵。三、交配与产卵山瑞鳖喜欢在水深 0.5 米以上的安静水域中交配,不足 0.5米水深处一般不交配。除冬眠期外,其他季节均可交配,但以 45月份交配最为常见。在广州,最早交配时间为 3 月份。交配大都在晚上进行,白天也有少量交配行为。交配前,雌雄鳖互相追逐、嬉戏,交配时,雄鳖爬于雌鳖背上。交配需时 2030 分钟。当水温达到 20以上时,山瑞鳖便开始产卵。产卵季节来临之前,要对产卵场进行清理,清除产卵场的杂草、树枝、烂叶,将板结的沙地翻松整平,用石灰水泼洒消毒。在广州,山瑞鳖在5 月初开始产卵,直至 8 月中旬结束,产卵期 100 天。产卵通常在傍晚或夜间进行。产卵时,雌山瑞鳖由水中爬上岸,寻找产卵点。确定位置后用前肢刨土至 5cm 深左右,转而用后肢刨土,至洞深 1520 厘米、直径 1015 厘米时,稍作休息,开始产卵。卵分23 层排放。产完卵,休息 10 分钟左右后填洞、压平,然后离开。全过程约 60 分钟。山瑞鳖产卵高峰期在五六月份,占全年产卵量的 83.1%。每窝卵数在 228 枚之间,其中每窝 813 枚占总窝数的 70%以上。多数山瑞鳖每年产卵一次,少数 2 次,低于甲鱼年产卵 23 次水平。山瑞鳖卵大部分为圆形,少数为椭圆形。外层为钙化的外壳,白色或略带浅黄色,壳内有 1 层卵膜,卵膜内为卵黄和蛋清。2.5 公斤左右的山瑞鳖产的卵,重 7.2113.45 克,平均 9.58 克,比甲鱼卵大。受精卵的特征与甲鱼一样,卵产出不久,将出现一圆形乳白色亮区,在沙温 2627:时,亮区出现时间最短 8 小时,最长 20 小时,大部分在产卵后 1012 小时出现。移动或摇晃刚出现受精点的卵会影响其胚胎发育。最好在产卵 24 小时后再采卵,这样就不会影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山瑞鳖怎么养殖1、饵料投喂:饵料种类选择黄粉虫、鲜畜禽肝脏、新鲜鱼肉等。饵料台用木板制作并固定于池边,作为盛放饵料之用。水温在 2830时,每天喂 3 次,分别在 8 时、12 时、17 时投喂。水温在 2528时,每天喂 2 次,分别在 9 时、16 时投喂。每次投喂量以投喂 1 小时后吃完或剩少许饵料为宜。2、水质调节:依靠换水、换沙来调节水质。换水水源为食用自来水,也可选用江河水、水库水或井水。春夏季每天换水两次,秋冬季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应在山瑞鳖吃完饵料后为宜,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 2/3。底沙每两个月换一次,每次全部换完,新沙用浓度为 50 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后再放入鳖池。3、水温调节:冬春季当水温低于 25时,采用人工加温方法调节水温,加盖塑料薄膜保温。每个养殖池使用 120 瓦水槽用加温棒和 60 瓦电灯泡各一个,进行控制水温和增加光照,将水温控制在 2530之间,绝大部分时间控制在 2830之间。夏季水温超过 32时,在池边用鸿运扇吹风降温。4、光照调节:冬春季阳光充足时拉开塑料薄膜,将山瑞鳖集中于阳台的 2 号池晒背,晒背最好在上午 910 点进行,每次晒背 12 小时,增加光照时间,促进钙和维生素 D 的转化和吸收,提高山瑞鳖的抗病力,也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山瑞鳖多少钱一斤山瑞鳖和甲鱼区别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