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眼中的陶渊明200字集合7篇.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2668313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5.55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陶渊明200字集合7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眼中的陶渊明200字集合7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集合 7 篇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1“幽蓝生前,含熏带秋风”,只见一位老者一手拿着扇子来扇风,一手拎着酒壶,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陶渊明。我急忙跑上前,扶着陶老先生:“陶先生,您为什么要隐居起来呢?大城市里多热闹呀,您难道喜欢这冷冷清清的山林中?”“非也,非也”,陶先生边走边扇着扇子说:“我们坐下说话。”于是指了指前面的凳子,我扶陶先生坐下来,“我十分喜欢清静之地,然而这个地方既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桃花林,又有我喜欢的花中四君子,以至于说我不喜欢热闹,看来你还没有享受山林中的哎!你自己亲身体会一下呢,才会感觉到动物们的言语,清新的空气”“哦,对了。陶先生,在您喜爱的事物中,您最喜欢?”陶先生打开酒壶,喝了一口酒,回答道:“老朽当然喜欢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您最喜欢哪两种植物呢?”“这个,我最喜欢菊和梅”陶先生摸了摸胡子接着说:“老朽为什么喜欢他们呢?正是因为菊花可供人们赏用,供人们欣赏,它盛开的烂漫,凋谢时菀转,老朽所以说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嘛,至于梅花,我喜欢它乐观谦虚,凌寒独放的品格,这做人哪,也就要有菊花和梅花的品格,在逆境中生长,在逆境中愈战愈勇,子祯,你说对不对?”“哦!”“哎”陶先生长叹一口气,说道:“虽然在这深山野林中生活,城市,我也想去呀!”“祯儿醒醒”我挣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不过陶先生说的话,我会铭记在心,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古代,诗词歌赋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在假期里,我也开始阅读古诗文,从中我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美。在我阅读的古诗词里,我最喜欢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那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所以陶渊明的诗词写得十分洒脱,有一种不拘一格的美,让人读起来很舒服。他不像李白那么浪漫,也不像杜甫那么忧国忧民,而是十分悠闲,不问世事,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吏和地位,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做自我想做的事情。我不只是喜欢陶渊明的诗,更喜欢他生活和性格。从古到今在官场上受排挤的人有很多,他们大多是辉煌了一时之后就一下子被贬,得不到不可怕,但得到了再失去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陶渊明虽然几次当上官,但最终都辞退了,他厌恶官场上的斗争,相比而言他更喜欢田园的风光,虽然那里给不了他地位权力和金钱,但他并不在意,他只需要平静地度过一生做自我想做的事。我喜欢陶渊明这种洒脱的生活,期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有和他“一样的生活”!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3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4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5也许人生路途中所遭遇的磨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吧,困难的环境中总是能锻造出人才。正是陶渊明当时的环境所迫,才会有那么多的好诗,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渐渐地征服我们的心灵。在光鲜亮丽的表面,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些不如意。当有些选择有些磨难种种浮此刻面前的时候,当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的时候。真的很羡慕陶渊明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腐朽,就像陶渊明在我们心中,留给我们的他那些高贵品质。我心中的陶渊明,他是后人的典范。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应对生活得是后人的典范。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应对生活得不幸,可是谁又能感受的到他内心得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才会在百般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背后的无奈、焦灼、伤痛谁又能真正理解。当他放弃那些官场名利的同时,他也得到了欢乐。山清水秀,使人忘俗,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隐居中拥有的淡然心态、豁达胸怀。他过的那种闲情逸致生活是多少人都向往,都一向念念不忘的。人们都钦佩陶渊明,他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有着不与反动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的诗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更是留在我们的心中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6轻轻挖开花园角落的泥土,种上三株无名无姓的草儿,悉心的浇灌。既然草本无名,不若我为你取个名吧!这一株姓陶,那一株名渊,最后一株唤明。陶渊明。题记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是简朴的,风格也是简朴的,这种简朴的特质是令人敬畏,是会使那些较聪明、较熟悉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的。他今日是人生的真爱好者的模范,因为他忙乱中反抗尘世欲望的念头,并没有驱使他去做一个彻底的遁世者,反而使他的感官的生活调和起来。因为陶渊明已经达到了那种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内心冲突,所以他的生活会像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充斥着喜悦。“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陶诗所表现出来的忧是一种疼痛,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感。庄子里有一则寓言有一种树,树干粗大却无人砍伐。因为这种树做船船沉,做棺棺朽,做器器毁,做门流脂,做柱生虫,毫无用处,所以得以保存。陶潜犹如这一棵特立独行的树。在黑暗的官场中摸爬滚打一阵后,深知要保全自己就要不为任何人所用。自由的最高境界是摆脱一切束缚。所以他选择自然作主导的田园生活,逃避疼痛。结果,肉体自由了。陶潜,高出不胜寒,欲乘风归去。便化龙潜回了日思夜梦的高山绿水,田园深处。归去来兮,倦了的陶渊明回到自己的小屋,洒脱孤傲,无牵无挂。饮酒作乐,以琴书来消愁,你可曾想到借酒浇愁愁更愁!坐车载舟,寻壑经丘,寻美景以排愁抒情,沉醉在这万物复苏,自由任性的世界却又保有一丝清明。又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说是排忧,不如说是为自己凭添忧愁。寻高山以放歌,是在宣泄无法再压抑的忧愁伤痛吗?顺应自然,乐天安命,安度余生,还犹豫什么呢?陶渊明,你是在犹疑什么呢?听天由命,唾弃自己了吧?难道是任其自生自灭?寂寞的烟花在怒放。它们寂寞的无奈,却又不甘寂寞,不甘被人漠视,才不断地变幻自己的装束,不断呼啸着划过夜空。宣泄自己的不满,愤恨!陶渊明如果见了,也会舍下那菊,来哀怜这瞬间的美吧!纵然青史已成灰,人却各有性,复言归去来兮。诗人陶渊明以生命的火焰烛照着他的人生里程,用杯中物消尽心中的块垒,而化作一篇篇珠玑般美丽的诗章,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后世的文人们留下有益的启示。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篇 7当你几欲逃避,当你以筋疲力尽,在挣扎之中,你选择忍下去;当你忍无可忍,当你不愿再逢场作戏,质性使然,你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人未灭,心已死,你隐没于菊香之中,叹息乱世的罪恶。放开历史的束缚,在茫茫人海中,我寻见了你,陶渊明。你于 365 降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早逝。你拼尽全力得到官职,自幼受儒、道思想熏陶的人怎会因一个官职而画地为牢,舍弃自由呢?你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宏图大志,却又向往于山水之美,田园之乐。你不愿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不想做见人乐而赔笑,见人忧而愤慨的小人。厌倦官宦生活的你毅然地拂袖而去,隐居田园。看着你不时望向那勾心斗角的官场,看你无奈的叹息,我终于明白身处乱世之中才知和平之贵的道理。永初 2 年你写下桃花源,桃林之美使我眷恋,民风淳朴使我感动。这有若无物的世外桃源中蕴含着你对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人世是多么的向往。你将那一腔热血埋藏在内心深处,将你对宁静安乐的思念寄托在笔下。但你也知这不可能达到,有美好的事物就有罪恶,有君子就有小人,桃园最后的无人问津和你直至死去依然失落的心,终究没有再次开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你生命的大小不及沙石,一位老人就这样被光阴所淹没。时隔一千五百年,你字迹仍旧清晰可见,你著作早已流传千古。曾经庸乱的社会已永远留在了曾经,你尘封的叹息却无人可以听见,如梦幻般,我走出了你的人生。十分庆幸与你的邂逅,让我读懂了你的内心世界,陶渊明。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左右我眼中的陶渊明 200 字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