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专题一 质点直线运动,1/41,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课标,16,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步增大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9倍。该质点加速度为,(),A.,B.,C.,D.,答案,A动能变为原来9倍,速度变为原来3倍,a,=,s,=,t,解得,a,=,A正确。,考查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一题多解,解法二:3,v,0,=,v,0,+,at,s,=,v,0,t,+,at,2,消去,v,0,即可解得,s,=,at,2,即,a,=,。,解法三:3,v,0,=,v,0,+,at,(3,v,0,),2,-,=2,as,消去,v,0,即可得,a,=,。,2/41,2.,(山东理综,14,6分)距地面高5 m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一直以4 m/s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终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A.1.25 mB.2.25 mC.3.75 mD.4.75 m,答案,A小车由,A,运动到,B,时间为,s=0.5 s,对左侧小球,5 m=,gt,2,对右侧小球,h,=,g,(,t,-0.5 s),2,解得,h,=1.25 m,所以A正确。,3/41,3.,(课标,14,6分,0.787)下列图是伽利略16做斜面试验时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三列数据以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试验数据时添加。依据表中数据,伽利略能够得出结论是,(),4/41,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 192,49,7,1 600,64,8,2 104,A.物体含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由图表可知,图表中物理量未包括物体惯性、质量以及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关系,所以A、B、D错误,由表中数据能够看出,在前1秒、前2秒、前3秒,内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所以C正确。,5/41,考查点,初速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知识拓展,伽利略做了一个6 cm多长、3 m多宽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小球从木板槽顶端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小球下滑时间,研究运动旅程和时间关,系。亚里士多德曾预言小球下滑速度是不变。伽利略却证实小球运动旅程和时间平,方成正比。,6/41,4.,(上海单科,15)物体以25 m/s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s抵达最高点,它在第,三秒内位移为,m。(,g,取10 m/s,2,),答案,2.50,解析,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速度,v,t,=0,由,v,t,=,v,0,-,gt,得,t,=,=2.5 s,又因为,h,=,v,0,t,-,gt,2,则第三秒内位移,h,=(25,3 m-,10,3,2,m)-(25,2 m-,10,2,2,m)=0,易错警示,第三秒内位移不要与前三秒内位移混同。,7/41,考点二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5.,(课标,14,6分,0.450)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时间内,它们,v,-,t,图像如图所表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位移相同,D.汽车甲加速度大小逐步减小,汽车乙加速度大小逐步增大,8/41,答案,A由题图中,v,-,t,图像知,在0,t,1,时间内,甲位移大于乙位移,C错误。由,=,知,甲,平均速度比乙大,故A正确。如图所表示,汽车乙,v,-,t,图像中,实线下面积小于倾斜虚线下,面积,故汽车乙平均速度小于,B错误。,v,-,t,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图线上,各点切线斜率绝对值均逐步减小,故加速度都逐步减小,D错误。,考查点,运动图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位移。,易错警示,=,仅适合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9/41,6.,(广东理综,13,4分)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 s内和第3 s内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由图可知第1 s内和第3 s内速度都为正值,运动方向相同,A项错;24 s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B项正确;,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第1 s内和第4 s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错;02 s和04 s内位移相等,但时间不等,由,=,可知D项错。,10/41,7.,(课标,19,6分,0.567)(多项选择)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汽车,a,和,b,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速率先降低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BC由图可知,t,1,时刻前,b,处于,a,后方,故,t,1,时刻应是,b,追上,a,A错误;,t,2,时刻,b,图线斜率小,于零,即,b,车沿负向运动,而,a,图线斜率一直大于零,即,a,车一直沿正向运动,故B正确;由,t,1,t,2,时间内,b,图线斜率绝对值可知C正确;在,b,图线顶点处切线水平、斜率为零,即此时,b,车瞬时速率为零,可见D错误。,11/41,考查点,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解题关键,在位置-时间图像中,图线斜率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两图线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追及或相遇。,12/41,8.,(福建理综,20,15分)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v,-,t,图像如图,所表示。求:,(1)摩托车在020 s这段时间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 s这段时间平均速度大小,。,13/41,答案,(1)1.5 m/s,2,(2)20 m/s,解析,(1)加速度,a,=,由,v,-,t,图像并代入数据得,a,=1.5 m/s,2,(2)设20 s时速度为,v,m,020 s位移,s,1,=,t,1,2045 s位移,s,2,=,v,m,t,2,4575 s位移,s,3,=,t,3,075 s这段时间总位移,s,=,s,1,+,s,2,+,s,3,075 s这段时间平均速度,=,代入数据得,=20 m/s,14/41,9.,(四川理综,9,15分)最近,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因为行人不恪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恪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行人生命安全。,如图所表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距离为23 m。质量8 t、车长7 m 卡车以54 km/,h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候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觉行人,马上制动,卡车,受到阻力为3,10,4,N。求卡车制动距离;,(2)若人人恪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最少多久变为绿灯?,15/41,答案,(1)30 m(2)2 s,解析,已知卡车质量,m,=8 t=8,10,3,kg、初速度,v,0,=54 km/h=15 m/s。,(1)从制动到停车阻力对卡车所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W,=-,m,已知卡车所受阻力,f,=-3,10,4,N,设卡车制动距离为,s,1,有,W,=,fs,1,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s,1,=30 m,说明:式各2分。,(2)已知车长,l,=7 m,AB,与,CD,距离为,s,0,=23 m。设卡车驶过距离为,s,2,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最少,需经过时间,t,后变灯,有,s,2,=,s,0,+,l,s,2,=,v,0,t,16/41,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t,=2 s,说明:式各3分。,17/41,1.,(江苏单科,5,3分)如图所表示,某“闯关游戏”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时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马上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教师专用题组,18/41,答案,C由,v,=,at,解得,该同学加速到2 m/s所用时间为1 s,经过位移,x,1,=,a,=1 m。之后4 s,匀速,经过位移为,x,2,=,vt,2,=2,4 m=8 m,可见关卡关闭时该同学抵达关卡2右侧1 m处。之后2 s内,运动位移为4 m,关卡再次打开时,该同学在5 s内又运动10 m,抵达关卡4左侧1 m处,此时关卡恰,好关闭,而该同学运动到关卡4只需0.5 s,关卡4仍处于关闭状态,故选C。,19/41,2.,(纲领全国,14,6分)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表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位置为,(),A.,x,=3 mB.,x,=8 m,C.,x,=9 mD.,x,=14 m,答案,B由题图知,质点在8 s内位移,x,=,(2+4),2 m-,(2+4),1 m=3 m。,t,=0时,质点位,于,x,=5 m处,故8 s末质点位置,x,=5 m+,x,=8 m,B正确。,20/41,3.,(四川理综,6,6分)(多项选择)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表示,则,(),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 s之间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 s时加速度方向相同,21/41,答案,BD速度图像中纵坐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方向,即物体运动方向,故A错误;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位移,由题图知在07 s内乙物体速度图线与时间轴上方和,下方所围面积相等,故位移为零,故B正确;在04 s内甲物体速度一直为正,即这段时间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速度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即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由题图可知D正确。,22/41,4.,(重庆理综,4,6分)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试验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一样,角条件下进行屡次试验,最终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试验可知,小球对斜面压力、小球运动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比值,y,随,改变图像分别对应图2中,(),图1图2,A.、和B.、和,C.、和D.、和,答案,B重力加速度,g,与,无关,其值在,值增大时保持不变,故其图像应为,则A、D两项均,错。当,=0时小球加速度,a,=0,故其图像必定为,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23/41,5.,(广东理综,19,6分)(多项选择)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一样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以下说法正确有,(),A.甲切向加速度一直比乙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抵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抵达,B,处,答案,BD由轨道倾斜度知甲切向加速度先是大于乙,后是小于乙,A项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甲、乙在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相等,B项正确。开始时甲加速度大于乙加,速度,故甲开始时下滑较快,C项错误。因开始时甲平均加速度较大,其在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大于乙平均速度,所以甲比乙先抵达,B,处,D项正确。,24/41,评析,本题中C、D两选项较难判断,属于难度较大层次。可用图像法简便处理,图中两阴影,面积相等。,25/41,A组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北京东城期末,6)利用水滴下落能够粗略测量重力加速度,g,大小。调整家中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整盘子高度,使一滴水刚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刚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测出此时出水口到盘子高度为,h,从,第1滴水开始下落到第,n,滴水刚落至盘中所用时间为,t,。以下说法正确是,(),A.每滴水下落时间为,B.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时间间隔为,C.第1滴水刚落至盘中时,第2滴水距盘子距离为,D.此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三年模拟,26/41,答案,D水滴离开水龙头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出水口到盘子高度为,h,由,h,=,g,可知,每滴水,下落时间为,t,1,=,A选项错误;因为空中还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所以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时,间间隔,t,2,=,=,B选项错误;第1滴水刚碰到盘子时,第2滴水将,h,分成时间相等2份,2份位,移比为13,总高度为,h,所以第1滴水刚落至盘中时,第2滴水距盘子距离为,h,C选项错误;第,n,滴水下落至盘中时,第,n,+2滴水开始下落,所以从第1滴水开始下落到第,n,+2滴水开始下落经历时,间为,t,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时间间隔为,每滴水下落时间为,即,t,1,=,=,解得,g,=,D选项正确。,27/41,2.,(北京西城一模,18)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能够使物理学习愈加有趣和深,入。如图所表示,某同学坐在列车车厢内,列车正在前进中,桌面上有一个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假如他发觉小球突然运动,能够依据小球运动,分析判断列车运动。以下判断正确是,(),A.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匀速前进,B.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C.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D.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答案,D当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时,列车有向前加速度;当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时,列车,有向后加速度。故选D。,28/41,3.,(北京朝阳期中,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关系图像如图所表示。则,(),A.在12 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直线运动,B.在020 s内质点速度不停增加,C.在020 s内质点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D.在020 s内质点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时刻只有一处,答案,C020 s内质点一直向,x,轴正方向运动,A选项错;,x,-,t,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速度,020 s内,图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则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平均速度,=,=,m/s=0.8 m/s,有两个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故选项C正确,选项B、D错误。,29/41,4.,(北京通州一模,13)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试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安培C.库仑D.焦耳,答案,A伽利略开创了试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规,律。,30/41,5.,(北京丰台二模,15)人在处于一定运动状态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以下分析人运动情,况选项中正确是,(),A.只有当车厢处于静止状态,人才会落回跳起点,B.若车厢沿直线水平匀速前进,人将落在跳起点后方,C.若车厢沿直线水平加速前进,人将落在跳起点后方,D.若车厢沿直线水平减速前进,人将落在跳起点后方,答案,C人跳起后,因为惯性水平方向保持跳起前速度;车厢速度假如不变,则人和车厢,水平方向相对静止,人将落在跳起点,故A、B错误;车厢假如沿直线水平加速前进,人相对滞后,人将落在跳起点后方,故C正确;车厢假如沿直线水平减速前进,人相对超前,人将落在跳起点,前方,故D错误。,31/41,6.,(北京西城期末,1)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是,(),A.物体速度改变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体位置改变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位置改变越快,加速度越大,答案,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物理量,所以B对,A、C、D错。,32/41,7.,(北京东城一模,22)(14分)某次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进行测量中,汽车在水平测试平台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汽车所受动力随时间改变关系如图1所表示,而速度传感器只传回第10 s,以后数据(如图2所表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 000 kg,汽车所受阻力恒定。求:,(1)汽车所受阻力大小;,(2)10 s末汽车速度大小;,(3)前20 s汽车位移大小。,二、非选择题(共14分),33/41,答案,(1)1.0,10,3,N(2)20 m/s(3)300 m,解析,(1)由图2可知,10 s以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阻力大小等于动力大小。,由图1可知,10 s以后,汽车所受动力大小为1.0,10,3,N,即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1.0,10,3,N,(2)前10 s汽车做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代入数据解得,a,=2 m/s,2,10 s末汽车速度,v,=,at,1,代入数据解得,v,=20 m/s,(3)010 s汽车位移大小,x,1,=,a,1020 s汽车位移大小,x,2,=,vt,2,前20 s汽车位移大小,x,=,x,1,+,x,2,代入数据解得,x,=300 m,34/41,B组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25分钟分值: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北京石景山一模,1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时间内,它们,v,-,t,图像如图所表示。在这段时间内,(),A.两汽车位移相同,B.两汽车加速度大小都逐步减小,C.汽车甲平均速度等于,D.汽车甲平均速度比乙小,答案,B,v,-,t,图线斜率绝对值反应加速度大小,B对。,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反应位移,大小,则,x,甲,x,乙,由,=,可知,A、C、D错。,35/41,2.,(北京海淀期中,8)一个滑块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t,0,时,间返回到斜面底端。如图所表示图像表示该滑块在此斜面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其中可能正确是,(),答案,B滑块在固定斜面上运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摩擦力,一是无摩擦力。若无摩擦力,则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一样,故物体速度改变率相同,且初、末速度大小相同,A、C,均错误;若有摩擦力,则向上运动时加速度比向下运动时大;向上运动时间比向下运动时,间短,故B正确,D错误。,解题关键,若无摩擦,上滑、下滑时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为斜面倾角);若有摩擦,上滑时,加速度大小为,g,sin,+,g,cos,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g,sin,-,g,cos,。,易错警示,注意,v,-,t,图线斜率绝对值反应加速度大小。,36/41,3.,(北京东城期中,6)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直车道上行驶。比赛开始(,t,=0)时两车,在同一计时线处,如图所表示为它们在四次比赛中,v,-,t,图像。在以下哪个图对应比赛中,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答案,C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发生位移。A、B、D中赛车,a,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均一直小于赛车,b,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故不可能追上;C中,t,=20,s时,两赛车,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相等,此时,b,赛车追上,a,赛车,故选C。,37/41,4.,(北京石景山一模,19)平直公路上有一台固定超声波测速仪,汽车向测速仪做直线运,动。当二者相距355 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因为紧急情况刹车,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顿,此时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35 m,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 m,/s,则汽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20 m/s,2,B.10 m/s,2,C.5 m/s,2,D.无法确定,答案,B作出测速仪与汽车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所表示。,设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超声波信号共用时,t,0,对汽车,减速过程有:,38/41,a,=,s,0,-,s,和,=,对超声波则有:,s,+,s,2,=,vt,0,/2,由图中几何关系有,s,1,+,s,2,=,s,0,-,s,解以上各式可得,a,=10 m/s,2,故选B。,39/41,5.(北京通州期末,14)(16分)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倾角为37,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表示。(取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大小;,(2)小物块向上运动最大距离;,(3)小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答案,(1)8 m/s,2,(2)4 m(3)0.25,二、非选择题(共16分),40/41,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为8 m/s,2,。,(2),v,-,t,图线与横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故小物块向上运动最大距离,x,=,1,8 m=4 m,(3)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7,-,F,N,=,ma,而,F,N,-,mg,cos 37,=0,F,N,=,F,N,解得:,=0.25,解析,(1),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m/s,2,=-8 m/s,2,41/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