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年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58182 上传时间:2025-11-20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30.33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年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26年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单选题(共150题) 1、调查评价范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 A.1 km B.2 km C.5 km D.10 km 【答案】 C 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是(  )。 A.畜禽养殖废物 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C.医疗废物焚烧残渣 D.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答案】 B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改、扩建工业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不包括( )。 A.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 B.评价范用内敏感目标 C.现有项目厂界噪声 D.现有项目停运时厂界背景噪声 【答案】 D 4、基础数据要求:河流、湖库建没项目水文数据时间精度应根据建设项日调控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与过程变化影响,涉及日调度影响的,时间精度宜不小于()。 A.小时平均 B.日平均 C.月平均 D.年平均 【答案】 A 5、某建设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为5dB(A),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2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判定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 A.一级 B.三级 C.二级 D.三级从简 【答案】 B 6、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某新建工业炉窑烟囱高度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B.当烟囱(高于15m)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 C.烟囱高度低于15m,其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D.当烟囱(高于15m)比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建筑物高2m时,其烟(粉)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 【答案】 C 7、(2019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最低要求,下列污染物中,24小时平均浓度要求每日应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的是()。 A.NOx B.S0 2 C.PM 10 D.Pb 【答案】 D 8、(2014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公路项目声环境影响预测中使用的车流量、车速分别是() A.不同车型的平均小时标准车流量、最高车速 B.不同车型的平均小时标准车流量、平均车速 C.不同车型的平均小时自然车流量、最高车速 D.不同车型的平均小时自然车流量、平均车速 【答案】 D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潜势是()。 A.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B.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C.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D.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答案】 B 10、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C.进行达标分析 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答案】 C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评级的生态现状调查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和二级 【答案】 A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应做专题调查。 A.项目投资额较大时 B.项目评价范围较大时 C.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 D.项目评价等级大于二级以上时 【答案】 C 13、(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评价内容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评价内容的是()。 A.分析和评价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B.分析和评价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 C.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 D.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生态系统面临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 【答案】 A 14、GB3095-1996标准规定了()种污染物在不同取值时间情况下的各级别的浓度限值。 A.6 B.8 C.10 D.12 【答案】 C 15、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  )。 A.0.03 B.0.035 C.0.06 D.0.09 【答案】 D 16、(2013年)某企业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水域功能为IV类的河流,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污水排放至少应达到()标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B 17、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和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 A.石油 B.天然气 C.集中供热 D.煤 【答案】 D 18、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没有24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A.O B.NO C.CO D.PM 【答案】 A 19、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  )。 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 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 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 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 【答案】 C 20、(2017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答案】 B 2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 B.开发区周边环境 C.开发区地域范围 D.开发区地域环境 【答案】 A 22、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 A.一、二、三级 B.二、三级 C.一、二级 D.一、二、三、四级 【答案】 C 2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 B.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C.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果检查 D.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运行及其效果检查 【答案】 B 24、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答案】 A 2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不包括(  )。 A.CO B.TSP C.PM10 D.PM2.5 【答案】 B 26、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拟两侧各拓宽一个车道,扩建前双向四车道在有正常车流和无车流通过情况下敏感目标处噪声分别为65dB(A)和58dB(A),扩建后六车道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8dB(A)。则扩建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  )。 A.等于68dB(A) B.在68dB(A)和69dB(A)之间 C.在69dB(A)和70dB(A)之间 D.在70dB(A)和72dB(A)之间 【答案】 B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监测飞机地面试车噪声对机场外敏感目标的影响时,应执行的标准是(  )。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C 28、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之间的夹角。 A.15°到30° B.22.5°到45° C.10°到20° D.45°到90° 【答案】 B 29、某KTV建成营业后通过建筑结构对楼上酒店客房产生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污染。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测量KTV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客房内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 A.在客房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B.测点须布设在客房内噪声最大位置处 C.测量正常营业时客房内1min等效声级 D.须测量客房内噪声31.5Hz~500Hz各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 D 30、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和风险管理。 A.安全距离确定 B.风险计算和评价 C.最大可信事故分析 D.应急措施 【答案】 B 3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中仅对6项有害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  )。 A.铅、汞 B.氟及其化合物 C.二氧化硫 D.颗粒物 【答案】 D 3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 A.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B.经济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C.替代规划方案 D.技术可行的规划方案 【答案】 A 33、(2018年)《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 A.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B.放射性焚烧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C.易燃性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D.化工企业产生的蒸馏残渣焚烧设置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B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 A 3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应提出()。 A.环境监理要求 B.生态监测方案 C.环境跟踪监测计划 D.定期跟踪监测方案 【答案】 B 36、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 C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噪声超标原因分析时,对于通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的路段,还应分析()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防噪声距离。 A.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间的距离 B.建设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距离 C.建设项目与工业区的距离 D.建设项目与商业建筑的距离 【答案】 A 3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最大可信事故是()。 A.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B.基于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C.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的事故 D.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严重的事故 【答案】 A 39、(2015年)某项目有2个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均为20m,间距25m,排放速率分别为0.6、0.8kg/h。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效排气筒高度和二甲苯排放速率分别为() A.20m 0.7 kg/h B.40m 0.7 kg/h C.20m 1.4kg/h D.40m 1.4kg/h 【答案】 C 40、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 A.小于30° B.大于30° C.小于20° D.大于20° 【答案】 A 41、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4km有集中饮用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模式。 A.零维 B.一维 C.二维 D.三维 【答案】 C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 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 【答案】 B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无关 【答案】 A 44、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不包括( )。 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调查评价范围内基本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监测数据不能满足评价内容和方法要求时,应按相关要求进行补充监测 【答案】 B 45、某建项目造成入海河口宽度由150m束窄到125m,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不低于二级 D.三级 【答案】 C 46、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16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 A.5个 B.7个 C.8个 D.11个 【答案】 A 47、《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有关规定说明,铁路边界系指距铁路外轨轨道中心线(  )处。 A.25m B.30m C.35m D.40m 【答案】 B 48、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上自然保护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B.人工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C.海水浴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类别 D.海洋开发作业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水质类别 【答案】 C 4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的重点不包括( )。 A.环境敏感目标变更情况 B.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 C.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D.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答案】 D 5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识别内容包括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D.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答案】 D 5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 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 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 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 【答案】 D 52、下列有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有导排气系统 B.必须设有防渗层 C.可不设置渗滤液集排水系统 D.生活垃圾填埋场服务期满,需采取封场措施,恢复场区的原貌 【答案】 C 53、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评价方法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两种。 A.综合评价 B.多项组分评价 C.复合法评价 D.单一组分评价 【答案】 A 54、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 A.总声压级≥A声级 B.A声级≥总声压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 C 5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3个阶段,即()。 A.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C.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D.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答案】 C 56、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A.现状调查 B.水源防护区调查 C.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 D.建设项目类别识别 【答案】 C 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 A.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 C.声功率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答案】 A 58、(2014年)《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排放限值的污染物是()。 A.CO B.SO 2 C.NO X D.烟气黑度 【答案】 A 59、区域水污染源调查:面源污染调查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 A.现场调查 B.遥感判读 C.现场测试 D.搜集资料 【答案】 D 6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三阶段的有() A.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B.开展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C.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管理要求 D.评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水文要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答案】 B 61、(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A.1-2km B.3km C.5km D.7km 【答案】 C 62、某改扩建城市地面道路两侧紧临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 A.几何发散衰减 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 【答案】 C 63、(2016年)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 C.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氨气 D.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粉尘 【答案】 D 64、TSP和SO A.16h和18h B.12h和18h C.18h和18h D.18h和12h 【答案】 B 6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海湾三级评价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小潮期 B.小潮期 C.大潮期 D.枯水期 【答案】 A 6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A.不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B.不经处理的粪便 C.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禽畜养殖废物 【答案】 B 67、河流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A.2% B.5% C.6% D.10% 【答案】 B 68、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  )。 A.0.1% B.0.5% C.1% D.5% 【答案】 A 6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下列预测与评价结论,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可接受的结论的是()。 A.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且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相关规定的 C.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答案】 C 70、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7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调查中,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指导原则,但不宜提()原则。 A.全面性 B.针对性 C.超前性 D.可行性 【答案】 C 72、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现场勘察核实所收集文件资料的准确性 B.能全面覆盖项目建设所涉及区域的,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80%以上 C.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D.为了定量了解项目建设前后对周围生态所产生的影响,必须进行植物样方调查 【答案】 D 7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  )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颗粒物 【答案】 D 74、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中的()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A.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 B.有害物质和因素 C.有害因素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 D.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 【答案】 A 7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 A.声功率级 B.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答案】 C 76、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  )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段。 A.12 B.18 C.20 D.22 【答案】 C 7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A.50% B.60% C.70% D.80% 【答案】 B 7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内容不包括( )。 A.环境风险措施 B.环境风险类型 C.环境危险单元 D.环境危险物质 【答案】 A 79、(2017年)某建设项目拟向规划水域功能为GB3838中II类的水体排放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该项目污水排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 A.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B.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D.该项目不得在该水体新设排污口 【答案】 D 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 A.6个水样 B.3个水样 C.2个混合水样 D.1个混匀水样 【答案】 D 8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地表水现状调查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时期与评价时期一致 B.至少应调查一个时期 C.根据受影响水体的类型确定 D.根据评价等级确定 【答案】 B 82、适用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导则适用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 B.标准规定的一般性原则适用于有特定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的建设项目 C.适用于生态风险评价及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D.相关规划类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可参考执行 【答案】 C 8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Ⅰ类场和第Ⅱ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 B 84、(2019年)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 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 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答案】 C 85、通过基本6项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其中CO的评价指标正确的是()。 A.CO年评价、CO 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 B.CO年评价、CO 24h平均第90百分位数 C.CO年评价、CO 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 D.CO 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 【答案】 D 86、《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评价内容非常必要。 A.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依法限制新建能耗物耗大、污染严重的项目 B.预防为主 C.节能减排 D.依法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答案】 A 8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分级,现有污染源分______级,新污染源分______级。(  ) A.一、二、三;一、二、三 B.1~5;1~5 C.一、二、三;二、三 D.1~5;2~5 【答案】 C 8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途径及其可能造成的( )。 A.资源利用冲突加剧 B.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C.生态功能丧失 D.人群健康风险 【答案】 D 89、某项目排放两种污染物,经计算A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20%,D10%为27km;B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2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A.50 km B.25 km C.27 km D.23 km 【答案】 A 90、排入GB3838-20021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19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级标准。 A.1 B.2 C.3 D.4 【答案】 A 91、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A.声源种类 B.声源强度 C.声源起源 D.声源数量 【答案】 A 9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跟踪评价方案的内容可不包括(  )。 A.评价时段 B.资金来源 C.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 【答案】 C 93、(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A.昼间70dB夜间67d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 B 94、某水域5年内规划有4个建设项目向其排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可以采用()。 A.矩阵法 B.标准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自净利用指数法 【答案】 D 9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评价项目,距项目边界般应不低于5km B.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项目,距项目边界般应不低于3km C.油气输送管线一级评价项目,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应不低于200m D.油气输送管线二级评价项目,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应不低于200m 【答案】 B 9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 A.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B.工程总投资情况 C.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D.工程挖填土石方平衡情况 【答案】 D 9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铅锌矿开采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  )。 A.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施工期 【答案】 A 98、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包括( )。 A.煤气净化产生的煤焦油 B.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作物秸秆 C.堆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 D.绿化和园林管理中清理产生的植物枝叶 【答案】 B 99、某项目场地下游紧邻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确定为( )。 A.极敏感 B.敏感 C.较敏感 D.不敏感 【答案】 C 10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划,其环境影响识别可不考虑(  )。 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 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主体功能区功能变化 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严重冲突 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 B 101、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  )。 A.苯 B.苯胺 C.二甲胺 D.三甲胺 【答案】 D 10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 A.类比分析 B.实测法 C.实验法 D.现场调研 【答案】 D 103、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为主。 A.地表水 B.含水层 C.水质指标 D.水文气候 【答案】 B 104、在注入海湾的河流中,大河及评价等级为()级的中河应考虑其对海湾流场和水质的影响。 A.1 B.2 C.1和2 D.3 【答案】 C 10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  )。 A.建设项目特点 B.相关法律法规 C.项目建设周期 D.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 C 10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二级评价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应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的有()。 A.污染源监测计划 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替代源的削减方案 D.区域污染源的削减方案 【答案】 A 107、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  )。 A.施工期和运行期 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 C.运行期和竣工期 D.施工期和竣工期 【答案】 A 108、某大气污染物只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判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该大气污染物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取其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 C 109、报告书的结论就是(  )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A.部分评价 B.各环境要素评价 C.各专题评价 D.全部评价 【答案】 D 11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的内容是(  )。 A.工作目的 B.监测方案 C.调查方式 D.评价重点 【答案】 C 111、下列与噪声有关的术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背景值指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 B.贡献值指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C.预测值指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响度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 D.边界噪声评价量指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答案】 C 1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三级标准 B.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禁止新建排污口 【答案】 C 113、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选项中反映评价因子不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是( )。 A.主要特征 B.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 C.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 D.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及排污特征 【答案】 D 11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 A.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项目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C.项目建设阶段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答案】 A 115、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