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练习试题高频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反话”。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答案】 B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 )。
A.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
B.受遗传素质影响
C.受内因所制约
D.受智力发展影响
【答案】 A
3、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 )。
A.游戏
B.上课
C.学习
D.科学探索
【答案】 A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答案】 A
5、某校一名学生在跑800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而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没有违法
D.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答案】 B
6、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手能持续抓握
B.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
C.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
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
【答案】 B
7、某幼儿的手掌、脚掌有红色斑丘疹,舌、颊黏膜及齿龈上有水疱。初步判断该幼儿是患了( )。
A.麻疹
B.猩红热
C.水痘
D.手足口病
【答案】 D
8、( )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家园协调原则
【答案】 C
9、从形式上讲,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主要包括( ),其中,幼儿园教育占主要地位。
A.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
B.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
C.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教育
【答案】 D
10、()是德育的主题。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 A
11、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答案】 A
12、“三八”节来临,小熊老师在生活区为小班幼儿投入了不同洞眼的扣子、珠子,粗细不同的各类绳线,及妈妈们画像头饰等材料,供幼儿进行“装扮妈妈”用。幼儿很快便饶有兴趣地给自己的妈妈制作漂亮的项链、手链等节日礼物。这体现了小熊老师注重材料投入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13、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答案】 D
14、热情大方、表情活泼、多愁善感、孤僻退缩、行为冲动、心直El快是对人t)表现的表述。
A.情感
B.性格
C.为人
D.气质
【答案】 D
15、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3—6岁属于(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答案】 C
16、( )是保教结合最紧密的幼儿园课程形式,其中每一项活动既是对幼儿的
A.游戏
B.日常生活活动
C.教学
D.户外活动
【答案】 B
17、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手能持续抓握
B.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
C.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
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
【答案】 B
18、婴幼儿生理性远视一般发生在( )
A.3岁前
B.5岁前
C.7岁前
D.10岁前
【答案】 B
19、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
A.开放日
B.家长会
C.家访
D.家长委员会
【答案】 A
20、幼儿园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答案】 A
21、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游戏带来的欢乐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有益的,成人应该高度重视
B.身体和心里的分离是引起婴幼儿痛苦的重要原因
C.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容易变化,常常破涕为笑
D.6岁左右幼儿情绪稳定性逐渐增强,基本可以不受家庭和老师感染
【答案】 D
22、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 )
A.激发幼儿兴趣
B.教给幼儿学科知识
C.了解社会
D.为上小学准备
【答案】 A
23、中班幼儿每次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该超过()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答案】 B
24、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
A.学习
B.游戏
C.看书
D.识字
【答案】 B
25、“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答案】 B
26、晨检中的“二摸”是指( )。
A.摸额头和手
B.摸额头和腮部
C.摸腋下和颌下
D.摸腋下和额头
【答案】 B
27、 行文关系就是机关之间公文授受关系,它是依据机关组织体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通常不包括( )
A.监督关系
B.隶属关系
C.平行关系
D.业务指导关系
【答案】 A
28、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 )示范工程。
A.低碳排放区
B.零碳排放区
C.近零能耗区
D.近零碳排放区
【答案】 D
29、下列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历史时期、作者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唐代—关汉卿—《窦娥冤》
B.明代—王实甫—《救风尘》
C.清代—孔尚任—《桃花扇》
D.元代—马致远—《牡丹亭》
【答案】 C
30、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 )的教育环境。
A.自由
B.集体
C.温馨
D.有秩序
【答案】 A
31、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
A.摈弃了宗教信仰
B.提倡人文主义
C.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
D.主要成就集中在绘画领域
【答案】 B
32、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
B.20
C.30
D.60
【答案】 D
33、批办公文时,主批人签注完毕,其他审批人画圈,应视为( )
A.同意
B.基本同意
C.阅过但无态度
D.保留意见
【答案】 A
34、《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 )人。
A.500
B.360
C.400
D.300
【答案】 B
35、儿童最早发展的是身体的中部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动作,最后是腕、手及手指动作,这表明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了( )。
A.由首至尾和由近及远的规律
B.由首至尾和由粗到细的规律
C.由近及远和由粗到细的规律
D.由近及远和由细到粗的规律
【答案】 C
36、科学信念是以事物发展规律的()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理念和态度。
A.系统了解
B.根本认识
C.正确认识
D.错误认识
【答案】 C
37、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D.受教育权
【答案】 A
38、年龄越小,( )
A.呼吸和心率越快
B.呼吸越快,心率越慢
C.呼吸和心率越慢
D.呼吸越慢,心率越快
【答案】 A
39、行政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强弱与决策艺术高低主要体现在( )上。
A.宏观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程序性决策
D.理想决策
【答案】 C
40、幼儿园课程以( )为基础。
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幼儿的间接经验
D.幼儿的直接经验
【答案】 D
41、“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答案】 B
42、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
A.课程的开设顺序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置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答案】 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起施行.
A.1994 年9 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C.1996 年1 月1 日
D.1997 年9月1日
【答案】 B
44、美术活动中,廖老师对绘画能力强的嘟嘟关爱有加,对无从下手的齐齐则不理睬,廖老师的行为违反了师德规范要求中的()
A.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B.尊重学生人格
C.语言规
D.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答案】 A
45、“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
A.相互作用论
B.二因素论
C.环境決定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 B
46、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
B.有利于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C.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D.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答案】 C
47、( )是儿童根据文艺作品中的内容情节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文艺表演
【答案】 C
48、(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
A.亲子关系
B.性别角色
C.同伴关系
D.攻击性行为
【答案】 B
49、 每个学生都是好的,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好孩子,这体现了( )。
A.行为主义思想
B.人本主义思想
C.认知心理学的思想
D.精神分析的思想
【答案】 B
50、我国人事制度历来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 )
A.公平竞争原则
B.依法管理原则
C.党管干部原则
D.分类管理原则
【答案】 C
51、制定学期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一是社会要求,二是( )
A.专家的意见
B.家长的要求
C.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机构的意见
【答案】 C
52、下列能表明新生儿视听协调的是(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答案】 C
53、监护人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 )
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
B.经被监护人所在单位批准
C.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
D.经法院判决认定
【答案】 C
54、由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他们对( )的依赖性更大。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教育环境
D.社区环境
【答案】 A
55、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目的性
B.优美性
C.教育性
D.多样性
【答案】 C
56、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 )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答案】 C
57、下列不属于健康领域目标的是( )。
A.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B.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C.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D.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答案】 D
58、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A.唯物主义
B.党的教育方针
C.教育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E.文化制度
【答案】 D
59、 1周岁时宝宝还在蹒跚学习,2个月后的他已经走得相当稳了。这说明儿童发展特点具有()
A.高速度性
B.不均衡性
C.整体性
D.个别性
【答案】 A
60、某幼儿的手掌、脚掌有红色斑丘疹,舌、颊黏膜及齿龈上有水疱。初步判断该幼儿是患了( )。
A.麻疹
B.猩红热
C.水痘
D.手足口病
【答案】 D
61、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是( )
A.专利权
B.财产所有权
C.著作权
D.名誉权
【答案】 B
62、研究者通过对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被称作( )。
A.调查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 A
63、下面对隐性课程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B.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C.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集中性
D.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答案】 C
6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答案】 D
65、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是指体能的哪一方面?( )
A.生理机能
B.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C.适应能力
D.身体素质
【答案】 D
66、幼儿攻击行为的最大特点是( )
A.情绪性
B.目的性
C.破坏性
D.情境性
【答案】 B
67、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答案】 A
68、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举行。
A.广州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答案】 B
69、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
A.人际关系
B.行为规范
C.社会文化
D.社会性
【答案】 D
70、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描述了“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几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下列能够解释“蝴蝶效应”所包含的哲理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答案】 B
7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答案】 A
72、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答案】 C
73、 根据计算机的( ),计算机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代。
A.体积
B.应用范围
C.运算速度
D.主要元器件
【答案】 D
74、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D.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答案】 A
7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
A.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以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答案】 D
76、( )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A.日常生活
B.游戏活动
C.艺术
D.美术领域
【答案】 C
77、 ( )用人格理论来解释儿童的人格发展,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A.历史文化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 C
78、幼儿喜欢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tt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答案】 C
79、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在( )
A.自主选择区域
B.成品材料
C.教师分配角色
D.丰富经验
【答案】 A
80、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促使原本针锋相对的国共两党结束对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进行分析,这说明了( )
A.在一对矛盾中,居支配地位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和趋势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答案】 B
81、 走、跑、跳、投掷、钻爬是指体能的哪一方面?( )
A.生理机能
B.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C.适应能力
D.身体素质
【答案】 B
82、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的产品
【答案】 C
83、( )是伴随道德认知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践行
D.道德行为
【答案】 B
84、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移情
B.同伴的作用
C.社会生活环境
D.家庭的影响
【答案】 A
85、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福禄贝尔
C.陶行知
D.陈鹤琴
【答案】 A
86、胸腺发育达到高峰的时期是( )
A.胎儿期
B.新生儿
C.幼儿期
D.青春期
【答案】 D
87、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
A.学生反响是否热烈
B.教学效果的好坏
C.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D.教学内容是否合宜
【答案】 B
88、2009年6月1日,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体现的政府职能是( )
A.经济职能
B.保卫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文化职能
【答案】 D
89、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A.投射
B.压抑
C.退行
D.合理化
【答案】 B
90、年龄越小,( )
A.呼吸和心率越快
B.呼吸越快,心率越慢
C.呼吸和心率越慢
D.呼吸越慢,心率越快
【答案】 A
91、不宜让幼儿拎提太重的东西是因为幼儿( )。
A.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
B.腕骨要到10岁左右才钙化完成
C.骨头的韧性强,硬度小,易变形
D.脊柱生理性弯曲尚未固定形
【答案】 B
92、在商品交换发展中,下列物品最早被当作一般等价物的是( )
A.黄金
B.谷帛
C.牲畜
D.铜器
【答案】 C
93、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答案】 B
94、 15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对欧洲以及全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美术三杰”最为后人推崇,其中不包括( )
A.达?芬奇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拉斐尔
【答案】 B
95、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答案】 D
9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
A.政府行政体系与行政能力制度化
B.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多元化
C.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现代化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 D
97、幼儿园教育要和( )教育相互衔接。
A.托儿所与小学
B.社区
C.家庭
D.0一3岁儿童的保育及小学
【答案】 D
98、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
A.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B.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C.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
D.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照看
【答案】 A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 )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A.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C.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答案】 C
100、下列因素中,()决定教育的性质。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国民文化层次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者的能力素质
【答案】 A
101、某教师在班上推出一条新规:能坚持每天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期末时可获得加分的奖励。这属于一种( )手段。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答案】 A
102、角色扮演训练中,幼儿将提供的行为范例变成自己的信念与准则,一般发生在角色扮演的( )。
A.及时模仿阶段
B.认同阶段
C.简单再现阶段
D.内化阶段
【答案】 D
10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发展。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都产生在这个时代。
B.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杜牧。
C.1927年到1937年的10年间,我国新文学向前发展了一步。矛盾的《子夜》、叶圣陶的《倪焕之》、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
D.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作品,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答案】 B
104、教师指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
A.对话法
B.游戏法
C.比较法
D.体验法
【答案】 A
105、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 A
10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答案】 C
107、教师为幼儿选择歌曲时,首先关注的是曲调的( )。
A.音域
B.节奏简单
C.旋律平稳
D.结构短小
【答案】 A
108、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是()
A.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
B.发现有科学潜力的
C.教幼儿学会操作技能
D.激发幼儿的知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答案】 D
109、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反馈儿童在园表现等情况适宜采取的形式( )
A.家访
B.开家长会
C.办家长学校
D.教育讲座
【答案】 B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为了(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答案】 A
111、 下列属于晨、午、晚间检查内容的是( )。
A.量体重
B.查视力
C.测血压
D.看精神
【答案】 D
112、幼儿园投放的优秀活动材料的特征不包括( )
A.能够有反应的材料
B.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
C.先进的电子玩具
D.能引起幼儿参与和学习行为的材料
【答案】 C
113、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
A.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
【答案】 D
114、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 )年。
A.1
B.2
C.3
D.4
【答案】 A
115、学生出现中暑现象,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立即将其送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B.服用十滴水等祛暑药品
C.令其大量饮用冰水,以迅速降低体温
D.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
【答案】 C
116、“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答案】 B
117、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该社会领域目标所属的年龄班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B
118、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在(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 A
119、我国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
A.香山慈幼院
B.武昌蒙养园
C.南京鼓楼幼稚园
D.湖北幼稚园
【答案】 D
120、下列关于常见公文种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B.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C.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
D.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答案】 C
121、“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有他的某种精神。”这是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的论述。这段话主要表述的观点是( )
A.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
B.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一定历史时期才能体现出它的适用性
C.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当代仍然有适用性
D.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特定国家才能体现出相当的作用和影响力
【答案】 C
12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
A.政府行政体系与行政能力制度化
B.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多元化
C.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现代化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 D
123、教师运用口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式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解法
D.游戏法
【答案】 A
12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答案】 C
125、下列不属于角色游戏的是( )。
A.“娃娃家”游戏
B.“看医生”游戏
C.“逛商店”游戏
D.“造城堡”游戏
【答案】 D
126、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是( )。
A.4~5岁
B.3~4岁
C.2~3岁
D.1~2岁
【答案】 C
127、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其他教师评价
【答案】 B
12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的幼儿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典型表现是( )。
A.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B.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C.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D.做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答案】 C
129、风靡城市的广场舞对于推进全民健身无疑大有益处,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噪音扰民”问题却让不少市民对广场舞“爱恨交加”。下列有关小区居民解决“噪音扰民”问题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组织附近居民提出抗议,要求取缔广场舞
B.向某电视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C.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广场舞
D.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
【答案】 D
130、“能熟练使用筷子”,该典型表现所属于的年龄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 D
131、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A.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
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发展
【答案】 D
13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 B
133、教师组织大班科学活动“拱桥的秘密”,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轻重的积木、不同纸板等的各种探究材料。活动中,幼儿反复进行实验来探究拱桥的承重力,兴趣浓厚。活动之后,教师们围绕着幼儿在参与、操作、交流、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这种教育活动评价体现了( )原则。
A.尊重性
B.情境性
C.个别化
D.科学性
【答案】 B
134、儿童对语言的掌握都是从( )开始的。
A.语义
B.语音
C.语法
D.字形
【答案】 B
135、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E.儿童的生活活动
【答案】 B
136、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和()。
A.基本品质
B.工作方法
C.理论基础
D.指导方针
【答案】 A
137、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人园工作的重点是( )。
A.提醒幼儿尽早进人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答案】 C
138、 在“小厨房”区角活动中,幼儿会扮演成厨师、服务员等不同角色来进行游戏活动。从儿童认知发展上看,这属于( )。
A.机能游戏
B.象征游戏
C.规则游戏
D.结构游戏
【答案】 B
139、幼儿园投放的优秀活动材料的特征不包括( )
A.能够有反应的材料
B.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
C.先进的电子玩具
D.能引起幼儿参与和学习行为的材料
【答案】 C
1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
A.对受教育者教学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校任务
【答案】 C
141、下列俗语中,与“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C.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 B
142、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是由( )提出的。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答案】 B
143、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其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答案】 D
144、晨检中的“二摸”是指( )。
A.摸额头和手
B.摸额头和腮部
C.摸腋下和颌下
D.摸腋下和额头
【答案】 B
1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 D
146、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 )
A.30%
B.40%
C.50%
D.60%
【答案】 C
147、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
【答案】 A
148、乐乐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而努力学习,他的动机属于( )。
A.高级动机
B.低级动机
C.外部动机
D.内部动机
【答案】 C
149、下列午睡姿势正确的是()
A.左侧睡
B.右侧睡
C.蒙头睡
D.趴着睡
【答案】 B
150、在2013年度“南南合作”颁奖礼上,获得“人道主义成就奖”的是( )。
A.曼德拉
B.阿拉法特
C.德克勒克
D.甘地
【答案】 A
多选题(共75题)
1、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上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
A.CL
B.VL
C.CH1
D.CH2
E.CH3
【答案】
2、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
A.社会性
B.虚构性
C.自由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