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题(备用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该学习活动所属的模块是( )。
A.美术鉴赏
B.设计·工艺
C.绘画·雕塑
D.书法·篆刻
【答案】 C
2、热原致热的活性中心为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核酸
E.生物激素
【答案】 B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石膏造型工艺制作”一课的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石膏的性质,掌握操作方法
B.自由形体的造型设计制作
C.石膏造型的制作步骤
D.利用石膏塑造形体比例
【答案】 D
4、阿尔塔米拉洞穴绘画所在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智利
【答案】 B
5、( )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A.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
C.教学方式
D.教学理念
【答案】 A
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 )的特点。
A.多主体、开放性
B.多主体、延伸性
C.开放性、创新性
D.开放性、鼓励性
【答案】 A
7、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 )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
A.1992
B.1995
C.1999
D.2001
【答案】 B
8、为帮助高中学生掌握美术鉴赏方法,美术教师需要做到的是( )。
A.讲解艺术家的轶闻趣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B.介绍作品的艺术价值或拍卖的价格,引起学生的震动
C.讲述作品中的故事和情节.让学生理解主题和内容
D.指导学生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
【答案】 D
9、要求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这属于美术鉴赏方法中的( )
A.形式鉴赏
B.社会学式鉴赏
C.感悟式鉴赏
D.比较式鉴赏
【答案】 C
10、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不包含( )。
A.形象性和情感性
B.文化性
C.技艺性和多样性
D.艺术性
【答案】 D
11、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 )。
A.造型能力
B.动手能力
C.创新能力
D.探索能力
【答案】 B
12、民间美术作为课程资源属于( )。
A.人力资源
B.网络资源
C.自然资源
D.文化资源
【答案】 D
13、宋代鞍马画家首推( )。
A.王铎
B.龚开
C.文同
D.李公麟
【答案】 D
14、被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的欧洲宫殿建筑是( )
A.卢浮宫
B.克里姆林宫
C.凡尔赛宫
D.奎里纳勒宫
【答案】 C
15、张老师在中国画的绘画课上,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以及自己的作品还存在的不足,选择相对评价方式来讲解学生的作品。以下属于此评价方式的是( )
A.将学生的作业特点归纳进行点评
B.将名家作品选出几张作为基准,再将学生作品进行比较点评
C.在学生作品上进行分析,进行肯定后给出建议
D.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
【答案】 B
16、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在他看来,北宗以( )为代表;而南宗则以王维的水墨山水作为典范。
A.李思训父子的着色山水
B.李成的雪景山水
C.郭熙的云石山水
D.米芾的米点山水
【答案】 A
17、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 )。
A.学校
B.教育部
C.教材主编
D.教师
【答案】 D
18、雕塑杰作《昼》《夜》《晨》《暮》的作者是( )。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泰罗
【答案】 C
19、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 )
A.妙品
B.能品
C.神品
D.逸品
【答案】 D
20、“教学方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21、《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画家( )的代表作品。
A.热里科
B.德拉克洛瓦
C.大卫
D.安格尔
【答案】 A
22、后印象派中向往原始和自然生活的艺术家是( )。
A.塞尚
B.高更
C.劳特思克
D.梵·高
【答案】 B
23、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花部分习称槐花,花蕾部分习称槐米。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A.细辛
B.银杏叶
C.陈皮
D.五味子
E.厚朴
【答案】 B
24、普通高中新课标改革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原则是()。
A.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拓展性
B.多样性、时代性、选择性、拓展性
C.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应用性
D.时代性、综合性、选择性、应用性
【答案】 A
25、下列对教学评价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将评价嵌入美术学习的整个过程
B.阶段性自我评价能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
C.书面测验较适合评价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水平
D.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答案】 D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腿部肌肉的是( )。
A.股四头肌
B.腓肠肌
C.比目鱼肌
D.斜方肌
【答案】 D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文艺复兴后期作品的是( )
A.《西斯廷圣母》
B.《沉睡的维纳斯》
C.《春》
D.《雅典学院》
【答案】 B
28、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艺术风格属于()。
A.俄国巡回展览画派
B.法国巴比松画派
C.意大利威尼斯画派
D.法国现实主义画派
【答案】 A
29、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学目标
B.教学评价
C.教学方法
D.教学观察
【答案】 D
30、下列选项中,最早出现的中国画技法是( )。
A.工笔
B.浅绛
C.写意
D.泼彩
【答案】 A
3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评价建议指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 )。
A.质性评价
B.自我评价
C.美术档案袋
D.表现性评价
【答案】 B
32、廖老师在上学画中国画一课时,正好在示范葡萄的画法时,一不小心旁边的学生把墨水打翻在纸上,这个时候廖老师立即想到了曹不兴的“落墨为蝇”的故事,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一边把墨水处理成葡萄的形状。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智慧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答案】 B
33、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包括( )。
A.自我分析
B.自我欣赏
C.自我判断
D.自我决策
【答案】 B
34、荷兰著名的画家马奈的代表作是( )。
A.《舞蹈上的舞蹈》
B.《草地上的午餐》
C.《桥上的少女》
D.《大浴女》
【答案】 B
35、《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学难点是( )。
A.掌握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
B.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C.熟悉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 B
36、对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认识正确的是( )。
A.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
B.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与范画画得一样
C.教师应使用好美术教科书,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D.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
【答案】 A
37、雕塑杰作《昼》《夜》《晨》《暮》的作者是( )。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泰罗
【答案】 C
38、 米兰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 )
A.罗马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D.文艺复兴式
【答案】 C
39、教师在进行“水墨画”(1课时)教学中,不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讲解中国画的审美理想
B.介绍水墨画的艺术特征
C.示范中国画的笔法与墨法
D.讲授文房四宝的品鉴方法
【答案】 D
40、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一些措施,观察、记录和测定美术教育教学现象的变化与结果,此种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田野研究法
【答案】 A
41、绘画作品《记忆的永恒》的作者是( )。
A.达利
B.勃拉克
C.毕加索
D.杜尚
【答案】 A
42、“运用拓印法进行一枚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这一教学目标属于下列哪个维度?( )
A.“过程与方法”
B.“记忆与表现”
C.“知识与技能”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C
43、在《色彩风景画》一课中,沈老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描绘不同地貌的风景画,
A.直观导入法
B.情境导入法
C.故事导入法
D.展示导入法
【答案】 A
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三阶段的是( )。
A.艺术积累
B.艺术表现
C.艺术批评
D.艺术构思
【答案】 C
45、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 )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A.自评、他评、教师评、座谈
B.教师评、学生评、家长都参与
C.他评、自评、教师评、校长参与
D.校长、教师、学生、家长
【答案】 D
46、下列教学内容,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
A.创作美术作品
B.讨论美术问题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D.识记美术术语
【答案】 D
47、戈雅的版画《战争的灾难》创作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期
【答案】 C
48、吕德雕塑作品《马赛曲》表现了历史上的(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七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法战争
【答案】 A
49、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 )。
A.能力
B.情感
C.思想
D.个性
【答案】 D
50、民间年画谚语“画画好比造房子,要有门要有窗,没门没窗闷得慌”是指绘画中的( )。
A.布局
B.造型
C.构思
D.设计
【答案】 A
51、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
A.造型能力
B.动手能力
C.创新能力
D.探索能力
【答案】 B
52、( )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
C.教学设计
D.教学评价
【答案】 A
53、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与流派,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认识艺术门类与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能进行简单的评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属于“欣赏·评述”模块在第( )学段的学习。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D
54、陶老师在摄影教学中,拟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取景方法,以下做法不适合的是( )。
A.教师讲授与示范相结合
B.师生一同赏析经典摄影作品
C.教师讲述摄影的历史及价值
D.请摄影家介绍取景经验
【答案】 C
55、肖老师在上《画家笔下的色彩》一课时,以不同色彩的剪刻纸板进行色调分析,讲解色调统一的原理,此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自主探究法
C.示范法
D.小组讨论法
【答案】 A
56、实物拓印在版画制作上属( )。
A.凸版
B.凹版
C.平版
D.空版
【答案】 A
57、李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上,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个性,在作业中激发学生的创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体现了课程性质的()。
A.视觉性
B.实践性
C.人文性
D.愉悦性
【答案】 D
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手臂骨骼的是( )。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股骨
【答案】 D
59、曾老师在中国画鉴赏课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帮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曾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
A.范例教学
B.讲授教学
C.引导教学
D.发现教学
【答案】 B
60、提出“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是( )。
A.郭沫若
B.齐自石
C.张大千
D.徐悲鸿
【答案】 A
61、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62、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A.巴西利卡
B.罗马式
C.拜占庭
D.哥特式
【答案】 C
63、似橘瓣状,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的药材是
A.金樱子
B.女贞子
C.小茴香
D.牵牛子
E.酸枣仁
【答案】 D
64、丢勒的版画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解剖知识及( )。
A.透视远近法
B.平行透视法
C.空气透视法
D.成角透视法
【答案】 A
65、 下列卡通形象中没有运用拟人创作手法的是()
A.卡通人物
B.画板拟人
C.铅笔拟人
D.草莓跳绳
【答案】 A
66、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程序和方法是( ),
A.叙述,解释,判断,评价
B.描述,认识,理解,评价
C.描述,体验,解释,评价
D.描述,剖析,解释,评价
【答案】 D
67、结构素描的特征是以( )为主要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A.块面
B.透视
C.线条
D.明暗
【答案】 C
68、王老师在进行《笔插的设计与制作》一课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先向全班同学阐释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再按此方案进行实践创作,这体现了美术课程对( )的培养。
A.实践能力
B.绘画潜能
C.合作能力
D.理论知识
【答案】 A
69、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升到( )的新层面。
A.美术文化学习
B.探究性学习
C.绘画创作学习
D.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
【答案】 A
70、硝酸苯汞作为眼用制剂中的
A.渗透压调节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 C
71、《墙壁小装饰》一课中,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教师设计墙壁装饰构思,学生尝试制作
B.学生在探究基础上,设计、制作墙壁装饰作品
C.教师提供装饰品的制作范本,学生集体模仿
D.学生交换买来的装饰品,相互祝福
【答案】 B
72、张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张老师进行的是( )模块的教学。
A.绘画
B.雕塑
C.美术鉴赏
D.设计
【答案】 C
73、洛可可美术最早产生于( )。
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 B
74、主要是指a-羟腈的苷称为
A.醇苷
B.氰苷
C.酚苷
D.酯苷
E.吲哚苷
【答案】 B
75、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作用的是( )。
A.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B.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C.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D.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答案】 B
76、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答案】 D
77、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和出于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创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C
78、 对于南宋画家梁楷,较为合适的表述是
A.擅长山水画,精细勾勒,用笔雅致
B.擅长历史风俗画,尤精建筑、车船题材
C.擅长画马,勾勒设色,一丝不苟
D.擅长人物画,洗练简约,洒脱生动
【答案】 D
79、人物画“没骨”画法,由( )所创。
A.李公麟
B.恽寿平
C.黄荃
D.曾鲸
【答案】 D
8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手臂骨骼的是( )。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股骨
【答案】 D
81、雕塑《哀悼基督》的作者是( )。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泰罗
【答案】 C
82、下列属于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
A.创作美术作品
B.讨论美术问题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D.识记美术术语
【答案】 B
83、下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答案】 C
84、曾老师在上“意象美术”一课时,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区分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之间的不同,分别引导学生观察《亚威农少女》和《土尔其浴室》两幅作品之间的不同。该老师运用了( )教学方法。
A.讲述法
B.讨论法
C.比较法
D.情景法
【答案】 C
85、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答案】 C
8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B.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C.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答案】 C
87、( )又称为“视幻艺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欧洲及美国,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加强绘画效果的艺术。
A.偶发艺术
B.欧普艺术
C.波普艺术
D.极少艺术
【答案】 B
88、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色彩搭配的所有具体形式
B.体会色彩搭配给个人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C.了解色彩搭配的发展史
D.了解配色的基本规律,掌握三种常用的配色方法
【答案】 D
89、秦代官方的通行文字是( )。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章草
【答案】 A
90、高中美术课程提倡( )评价。
A.表现性评价
B.多主体评价
C.质性评价
D.自我评价
【答案】 B
91、评价建议中提出的“成长记录评定”属于( )。
A.结果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外部评价
【答案】 C
92、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和西涅克等。
A.修拉
B.塞尚
C.莫奈
D.马奈
【答案】 A
9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教师教的本质在于主导教学,是教学中的执行者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是教学方法的新主流
D.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对认识都具有动力功能
【答案】 B
94、山水画皴法之一“披麻皴”技法的创始人是( ):
A.荆浩
B.董源
C.马远
D.巨然
【答案】 B
95、银杏叶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
A.槲皮素
B.山奈酚
C.银杏叶内酯
D.葛根素
E.汉黄芩素
【答案】 A
96、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理念之一的是( )。
A.体现开放性、多样性和个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体现专业性、理论性和感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C.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D.体现系统性、操作性和理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答案】 C
97、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导人”理解恰当的是()。
A.应当尽量丰富多彩
B.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不宜使用非美术的方式
D.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答案】 B
98、老师准备在课外小组开展分层教学,以试卷和操作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种评价方式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
A.甄别功能
B.选拔功能
C.诊断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 C
99、( )属于孔版画或漏印版画,是通过丝网网孔将颜色刮漏到纸或布上而完成的
A.丝网版画
B.木刻版画
C.石版画
D.铜版画
【答案】 A
100、日本的风俗画“浮世绘”属于( )。
A.水彩画
B.版画
C.水粉画
D.工笔画
【答案】 B
101、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那么,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102、北宋时期,在徽宗赵佶的支持下由官方编撰的画谱是( )。
A.《历代名画记》
B.《宣和画谱》
C.《芥子园画谱》
D.《石竹斋画谱》
【答案】 B
103、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方法是(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104、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的是( )。
A.实践性
B.视觉性
C.人文性
D.主观性
【答案】 D
105、《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106、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
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答案】 D
107、《速写练习》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速写,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作品练习。以下教学过程,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给学生现场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当场进行临摹
B.教师给学生播放速写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
C.教师让学生示范速写方法,学生速写写生,教师指导
D.教师就学生练习的速写进行个人点评
【答案】 C
108、被誉为“现代风景画之父”的是( )。
A.罗塞蒂
B.康斯太勃尔
C.透纳
D.罗丹
【答案】 B
109、某教师在微电影拍摄教学中,对学生拍摄的样片进行分析,在肯定学生拍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选拔性评价
【答案】 B
110、自然铜属于
A.砷化合物类
B.黄铁矿
C.菱锌矿
D.赤铁矿
E.硅酸盐矿
【答案】 B
111、关于老彼得·勃鲁盖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擅长描绘农民生活的“风俗画”大师
B.擅长外光写生和对自然的如实再现
C.擅长描述中世纪历史题材绘画
D.17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画家
【答案】 A
112、“元四家”倪瓒的绘画风格是( )。
A.章法稠密
B.天真幽淡
C.黑密厚重
D.工细清丽
【答案】 B
11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的是( )。
A.古代雕塑欣赏
B.剪纸创作
C.标志设计
D.装帧书籍
【答案】 B
114、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属于课程基本理念的()。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C.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D.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答案】 B
115、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美术鉴赏
D.书法·篆刻
【答案】 C
116、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 D
117、不属于以语言信息传达和交流为主的美术教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答案】 A
118、 对美术学习档案袋表述正确的是( )。
A.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
B.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结果的资料
C.只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D.是量性评价
【答案】 A
119、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
A.风格
B.形式
C.色调
D.门类
【答案】 A
120、在美术课堂作业辅导中,不适合的做法是( )。
A.任由学生作业
B.指出作业问题
C.启发学生思考
D.示范技法要点
【答案】 A
121、瞿老师在版画教学中,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其潜能,引导他们独立创作一件版画作品,这种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
B.经验主义
C.最近发展区
D.多元智能
【答案】 C
1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欣赏的特点的是( )
A.多层性
B.统一性
C.直观性
D.差异性
【答案】 B
123、关于美术教学设计的标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教学目标多元化
B.教学流程清晰
C.教学步骤合理
D.教学内容丰富
【答案】 C
124、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是( )。
A.相对评价
B.质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 B
125、以下哪一部关于绘画艺术的理论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 )
A.《画品》
B.《画断》
C.《历代名画记》
D.《唐朝名画录》
【答案】 D
126、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中“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
A.艺术理解
B.艺术体验
C.艺术鉴赏
D.艺术表现
【答案】 B
127、“学生只有通过动手,亲身体验,才能把自己的设想变为作品”,这凸显了美术教学实施原则中的( )。
A.审美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视觉性原则
【答案】 B
128、在一次学习活动创作后,虽然有的学生作品并不如意,但是王老师却对其积极的参与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多主体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C
129、林老师在讲授民间剪纸时, 现场剪了三件不同样式的作品并让学生参照练习, 该教学方法属于( )。
A.示范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角色扮演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 A
130、下列美术作品,属于具象作品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131、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形象特征是( )。
A.幻象
B.意象
C.抽象
D.具象
【答案】 B
132、在《江山如此多娇》一课的欣赏教学中,不适合作为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傅抱石的艺术风格
B.重点讲解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
C.分析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D.学生感受作品的气势磅礴
【答案】 B
133、王老师以“烛台的创意设计”为例,向学生演示制作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练习要求,“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件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的小工艺品”。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示范法
C.提问法
D.游戏法
【答案】 B
134、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宗教壁画艺术特色的是( )。
A.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B.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壁画
C.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D.敦煌石窟壁画和内蒙古林格尔墓室壁画
【答案】 A
135、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 )
A.诊断鉴定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
C.激励促进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 C
136、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雕塑代表作品的是()。
A.《大卫》
B.《掷铁饼者》
C.《马尔克.奥利略骑马像》
D.《思想者》
【答案】 A
137、吴门画家中,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徵明
C.唐寅
D.仇英
【答案】 D
1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中美术选修课程的是( ) 。
A.美术史论基础
B.创作与设计基础
C.素描基础
D.工艺基础
【答案】 D
139、下列不属于教师行为评价的是( )。
A.教姿教态
B.教学能力
C.评价语言
D.教师素质
【答案】 D
140、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A.技能欣赏
B.技能鉴赏
C.创作欣赏
D.创作鉴赏
【答案】 C
14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
A.讨论一观察一解释一评价
B.描述一分析一思考一归纳
C.观察一分析一反思一归纳
D.描述一分析一解释一评价
【答案】 D
142、下列选项中,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对学分修习要求的是( )。
A.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18学时。以获得规定1个基本学分
B.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36学时.以获得规定2个基本学分
C.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3个基本学分
D.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72学时,以获得规定4个基本学分
【答案】 C
143、( )是一种工笔画技法,主要是用一个透明的色整体染一遍,用于大块色彩的统一。
A.章法
B.点虱
C.分染
D.罩染
【答案】 D
14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列选项中, 对美术课程总目标维度划分正确的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C.“知识与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D.“知识与思维”“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A
145、传统的“师徒制”绘画教学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
A.个别化教学模式
B.程序化
C.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D.探究式教学模式
【答案】 B
146、单选题对“扬州八怪”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代八位扬州的艺术家,为院体画代表
B.清代扬州画坛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画家
C.对清初“四王”与“四僧”的统称
D.明代文人画家代表,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
【答案】 B
147、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时代性
B.基础性
C.全面性
D.选择性
【答案】 C
148、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美术鉴赏
D.书法?篆刻
【答案】 C
149、外表皮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的饮片是
A.玉竹
B.黄精
C.何首乌
D.胡黄连
E.郁金
【答案】 A
15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是( )。
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与文化相结合
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答案】 C
大题(共20题)
一、案例:《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一课的导入如下:出示徐悲鸿《奔马》、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七七”的号角》等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意义。指出: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但在当时,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画家。问题:本节课的导人方法有什么优点设置导入方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导入切合本课的课程内容.能顺利地进入本课的内容,且这样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为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奠定很好的基础。设置导入需要注意:明确目的,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在每一节不同学习领域,就有着更明确的目的。语言精练,一节课的时间45分钟,不宜在导课环节中花费太长的时间。过于花哨的导入既没有美感,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引导效果。好的导课,必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用精练的语言,达到预期的目标。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注意通过新颖有趣的导课来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英文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