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汉字形体(今文字),今文字阶段汉字,第1页,第一节 隶 书,(一)隶书名称解释,说文隶部,:“隶,附着也”,四体书势,:“隶书者篆之捷也”,第2页,(二)古隶和今隶,隶书正式形成有一个较长历史过程。,普通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指早期隶书,又称,古隶,,是小篆到汉隶过渡阶段字体;汉隶则指汉代逐步成熟隶书,又称,今隶,。,第3页,睡虎地秦简(秦隶),第4页,第5页,熹平石经(汉隶),第6页,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刻(公元年干。”,第7页,(三)隶书意义,1.,实现了汉字笔划化,,把小篆圆转弧形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笔划,;,2.,摆脱了汉字象形特点,,使汉字实现了符号化,,字形义关系已变得很不显著,,甚至完全隐没,。,第8页,第二节 楷 书,楷书,又名,正书,或,真书,。所谓“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榜样之意。,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隋唐,一直使用至今。,第9页,楷书,与,隶书,区分,书写形态,:隶书字体近于横宽四方形,,楷书则程正方形或长方形。,隶书波势,,在楷书中,不复存在。,形体结构,,二者,极少差异,。,第10页,楷书四大名家,唐代,颜真卿,颜勤礼碑,其字雄壮;,柳公权,玄秘塔,其字挺拔;,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其字劲险;,元代,赵孟頫,妙严寺碑,其字秀媚。,第11页,第12页,第三节 草书和行书,不是正式字体,,而是为书写快速简便而形成,辅助性字体。,第13页,一、草 书,比较潦草、初稿,比较潦草、初稿时用,章草,今草-王献之中秋帖,狂草-,第14页,今草-王献之中秋帖,今草-王献之中秋帖,狂草-张旭古诗四帖,第15页,草书对隶书改造,(1)简省字形。,(2)省并笔画,保留轮廓。,(3)改变笔法。,第16页,二、行 书,行书,是介乎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一个,手写字体,,,取其简易流行之意,。兴起于东汉晚年。,行书对楷书成份和草书成份取舍并没有一定准则,靠近楷书叫,行楷(近楷不拘),,靠近草书叫,行草(近草不放),。,第17页,行书 特点,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第18页,王羲之兰亭序,第19页,补充知识:手写体、印刷体与美术体,手写体:文字或拼音字母手,写形式(区分于“印刷体”)。,印刷体:文字印刷形式(区分于,“手写体”)。,美术体: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字,体。,当代汉语词典,第20页,1.手写体特征,大大小小,格调不一,“带着体温书写出来字体”。,第21页,2.印刷体,印刷体指汉字在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上出现字体形式。,它是为读者阅读服务,为了“,目治,”,强调“,可读性,”。,所以,它笔画、结体都以让读者醒目舒适、节约视力为第一要义。,第22页,当代汉字惯用印刷体,宋体(老宋体),仿宋体,楷体(活体),黑体(粗体、方头体),第23页,3.美术体,美术体是指一些,非正常,特殊,印刷,用字体,普通是为了,美化版面,而采取。,美术体笔画和结构普通都进行了一些形象化,惯用于书刊封面或版面上标题部分,应用适当,能够有效地增强印刷品艺术品味。,第24页,汉字形体(今文字),今文字阶段汉字,第2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