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考研政治马原基础夯实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26342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8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考研政治马原基础夯实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6考研政治马原基础夯实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考研政治马原基础夯实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考点总结 一、单选题(共20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唯物史观 D. 唯物辩证法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2:以下哪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A. 消灭了阶级对立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全体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包括消灭了阶级对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全体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A. 认识决定实践 B. 实践决定认识 C. 认识和实践相互独立 D. 认识和实践相互无关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4: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统一? A. 物质与精神 B. 实践与认识 C. 辩证法与唯物主义 D.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5: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等。 6: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A. 实事求是 B. 辩证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即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7: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 A. 指导实践 B. 揭示规律 C. 解释世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揭示规律、解释世界,从而为人类的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8: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 解放全人类 B. 建设共产主义 C. 指导社会实践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包括解放全人类、建设共产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等。 9: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 物质 B. 意识 C. 实践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物质、意识、实践等。 10: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11: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唯物史观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 12: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A. 实事求是 B. 辩证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即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13: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 A. 指导实践 B. 揭示规律 C. 解释世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揭示规律、解释世界,从而为人类的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14: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 解放全人类 B. 建设共产主义 C. 指导社会实践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包括解放全人类、建设共产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等。 15: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 物质 B. 意识 C. 实践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物质、意识、实践等。 16: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17: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唯物史观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 18: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A. 实事求是 B. 辩证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即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19: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 A. 指导实践 B. 揭示规律 C. 解释世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揭示规律、解释世界,从而为人类的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20:以下哪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 解放全人类 B. 建设共产主义 C. 指导社会实践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包括解放全人类、建设共产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等。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形而上学 D. 实事求是 E. 唯物史观 答案:AB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A)、辩证法(B)、实事求是(D)和唯物史观(E)。选项C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不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22: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 A. 实事求是 B. 坚持实践第一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发展观点 E.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答案:AB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包括实事求是(A)、坚持实践第一(B)、对立统一规律(C)、发展观点(D)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E)。选项C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原则,不是方法论原则的单独表述。 23: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阶级斗争 E. 科技进步 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和阶级斗争(D)。选项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选项E科技进步虽然影响社会发展,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的主要动力。 24: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 物质 B. 意识 C. 实践 D. 价值 E. 主体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物质(A)、意识(B)、实践(C)和价值(D)。选项E主体虽然在社会学和政治哲学中有重要地位,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25: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 A. 认识来源于实践 B. 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D.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E. 认识是主观的 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包括认识来源于实践(A)、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C)和认识是不断发展的(D)。选项B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识是受实践制约的。选项E认识是主观的也不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26: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的基本观点? A. 历史唯物主义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E.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答案:ABC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的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历史发展的规律性(D)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E)。 27: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伦理学上的基本观点? A. 人的价值在于社会贡献 B.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C. 道德规范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 道德判断具有相对性 E. 道德行为应遵循社会公德 答案:ABC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伦理学上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的价值在于社会贡献(A)、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B)、道德规范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C)和道德行为应遵循社会公德(E)。选项D道德判断具有相对性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道德判断有其客观标准。 28: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基本观点? A.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灭亡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E.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基本观点包括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灭亡(C)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选项E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不是政治经济学上的基本观点。 29: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基本观点? A.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 B. 艺术具有阶级性 C. 艺术应该服务于人民 D. 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主观的 E. 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 答案:ABC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基本观点包括艺术是现实的反映(A)、艺术具有阶级性(B)、艺术应该服务于人民(C)和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主观的(E)。选项D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主观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审美标准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30: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贡献? A. 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B. 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C.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第一次提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E. 第一次系统地批判了形而上学 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贡献包括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A)、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和第一次提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D)。选项B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不是哲学史上的贡献。选项E第一次系统地批判了形而上学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但不是其主要贡献。 三、判断题(共5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派生的。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3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被动适应经济基础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它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总体上是被动适应经济基础的。 3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体现,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得以发展变化。 3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践是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 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不是由英雄人物单独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英雄人物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他们的作用是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实现的。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决定开展一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专项活动。以下是一份关于该活动的报告摘要: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市城市化进程迅速,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市政府决定开展城市环境改善专项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优化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2. 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污染排放; 3. 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三、活动措施 1.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 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3. 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空气质量; 4. 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问题】 1. 分析该专项活动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 针对该专项活动,提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针对问题一的答题要点和解析: - 积极影响包括: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普及。 2. 针对问题二的答题要点和解析: - 建议包括: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空气质量;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参考解析】 针对该专项活动,以下是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建议: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 1. 扩大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 2. 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 加强公共交通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多元化的交通体系; 4. 优化公共交通票价政策,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