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法考历史纲要冲刺密卷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重点内容标注
一、单选题(共20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B.《民法典》共分为七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C.《民法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D.《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历时十年,经过四次审议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劳动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构成犯罪?
A.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
B.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
C.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受伤
D.紧急避险,造成他人财产损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A.公正原则
B.公开原则
C.辩护原则
D.保密原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下列哪种行政处罚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行政拘留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对行政拘留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赔偿的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赔礼道歉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
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
C.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D.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哪种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A.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B.时事新闻
C.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D.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下列哪种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物和植物品种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下列哪种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A.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B.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C.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D.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虚假宣传
B.侵犯商业秘密
C.商业贿赂
D.正当竞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哪些权利?
A.安全保障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以上都是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什么制度?
A.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B.职业教育制度
C.成人教育制度
D.以上都是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实行什么制度?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排污许可制度
D.以上都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A.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B.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
C.生产经营未经检验的食品
D.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A.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B.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C.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D
3. A
4. D
5. D
6. B
7. D
8. D
9. D
10. D
11. B
12. D
13. D
14. D
15. D
16. D
17. D
18. D
19. C
20. D
解析:
1. 正确选项B,因为《民法典》共分为七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2. 正确选项D,因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3. 正确选项A,因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属于犯罪行为。
4. 正确选项D,因为保密原则不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 正确选项D,因为行政拘留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6. 正确选项B,因为《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7. 正确选项D,因为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8. 正确选项D,因为赔礼道歉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
9. 正确选项D,因为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属于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10. 正确选项D,因为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
11. 正确选项B,因为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12. 正确选项D,因为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13. 正确选项D,因为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14. 正确选项D,因为正当竞争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5. 正确选项D,因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16. 正确选项D,因为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
17. 正确选项D,因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等。
18. 正确选项D,因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等。
19. 正确选项C,因为生产经营未经检验的食品属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0. 正确选项D,因为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D.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E.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A选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之一,旨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选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C选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D选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E选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2: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劳动权
E.受教育权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以及受教育权等。
23: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犯罪?
A.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
B.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
C.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受伤
D.紧急避险,造成他人财产损失
E.教唆他人犯罪
A. B. C. D. E.
答案:AB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E。A选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和E选项“教唆他人犯罪”都是故意犯罪,构成刑法中的犯罪。B选项“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虽然是过失犯罪,但轻伤可能不构成犯罪。C选项“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受伤”和D选项“紧急避险,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在法律上通常不被视为犯罪。
24: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同等原则
C.辩论原则
D.处分原则
E.公开审判原则
A. B. C. D. E.
答案:A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E。《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和公开审判原则。B选项“同等原则”虽然在国际民事诉讼中有一定意义,但不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5: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刑罚种类?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E.死刑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6: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合法性原则
E.平等原则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性原则和平等原则。
27: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
A.文字作品
B.美术作品
C.音乐作品
D.摄影作品
E.工程设计图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包括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工程设计图等。
28: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授权条件?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公开性
E.合法性
A. B. C. D. E.
答案:ABCD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授权条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公开性。E选项“合法性”虽然重要,但不是专利授权的直接条件。
29: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条件?
A.显著性
B.可识别性
C.非描述性
D.非通用性
E.非侵权性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条件包括显著性、可识别性、非描述性、非通用性和非侵权性。
30: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
A.安全保障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E.求偿权
A. B. C. D. E.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求偿权。
三、判断题(共5题)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体现了我国宪法对人权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3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法律责任是相同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法律责任有不同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专利权进行不正当竞争。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专利权进行不正当竞争。这是专利法对专利权使用的一种限制,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的注册是商标专用权的产生条件。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商标的注册是商标专用权产生的法定条件,只有注册后的商标才能获得法律保护。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某城市政府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下是对这些政策的分析报告。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该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但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市政府决定出台一系列政策。
二、政策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支持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2. 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人才入驻。
3. 加强人才培养,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4. 优化产业布局,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5.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问题】
1. 根据材料,分析该城市政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 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措施,提出至少两条优化建议。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主要目的和意义:
- 目的:提升该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意义: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2. 优化建议:
- 建议1:加强政策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如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结合,实现跨领域应用。
- 建议2:加大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降低创业门槛。
【参考解析】
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该城市政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其次,通过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人才,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从而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优化建议
针对政策措施,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 加强政策与其他领域的协同:政府应制定跨领域的综合政策,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结合,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 加大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