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密卷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重点复习
一、单选题(共20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决定物质
C. 物质与意识相互独立
D. 物质与意识同步发展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地位是?
A. 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B. 哲学的核心范畴
C. 哲学的终极目标
D. 哲学的最终归宿
3: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群众性
B. 实践性
C. 革命性
D. 普遍性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 认识是主观的
B. 认识是客观的
C.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分离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来源
B. 认识的目的
C. 认识的唯一标准
D. 以上都是
6: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基本矛盾?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生产关系
B. 生产力
C. 社会意识
D. 社会存在
8: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形而上学
D. 历史辩证法
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的基本属性是?
A. 对象性
B. 主观性
C. 客观性
D. 相对性
10: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
A. 认识的无限性
B. 认识的反复性
C. 认识的实践性
D. 认识的客观性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A. 物质性
B. 社会性
C. 意识性
D. 以上都是
12: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观点?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量变与质变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发展过程是?
A. 直线上升的
B. 不断反复的
C. 环形上升的
D. 周期性的
14: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本质是?
A. 主观映象
B. 客观实在
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 主观与客观的分离
16: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以上都是
18: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发展过程是?
A. 直线上升的
B. 不断反复的
C. 环形上升的
D. 周期性的
20: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群众性
B. 实践性
C. 革命性
D. 历史性
答案:
1. A
2. A
3. D
4. C
5. D
6. D
7. B
8. C
9. C
10. D
11. D
12. D
13. C
14. D
15. C
16. D
17. D
18. D
19. C
20. D
解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A选项正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A选项正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群众性、实践性、革命性和普遍性,D选项不是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选项正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唯一标准,D选项正确。
6.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选项不是社会基本矛盾。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B选项正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实践观,C选项不是方法论。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选项正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选项不是认识论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意识性,D选项正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D选项正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反复的,C选项正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选项正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选项正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归宿,D选项正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D选项正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选项正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反复的,C选项正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群众性、实践性、革命性和普遍性,D选项不是基本特征。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践性
D. 唯物主义
E. 形而上学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性和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因此E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认识论?
A. 认识是主观的
B. 认识是客观的
C. 认识是实践的结果
D. 认识是永恒不变的
E. 认识是发展的
答案:ABC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是实践的结果,认识是发展的。A、B、C、E选项正确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D选项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发展的,不是永恒不变的。
23: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量变与质变
E. 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动力。D选项是辩证法概念的一部分,但不是规律本身。E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属于辩证法规律。
24:以下哪些是社会基本矛盾?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E.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答案:ABC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些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和E选项是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制度,不属于基本矛盾。
25: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践观
D. 唯物主义
E. 形而上学
答案: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实践观。这些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D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E选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26: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E. 实践是客观的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E选项虽然实践是客观的,但不是实践观的全部内容。
27: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E. 历史的发展是无规律的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E选项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相悖。
28: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范畴?
A. 对立统一
B. 质量互变
C. 否定之否定
D. 量变与质变
E. 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范畴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量变与质变。这些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E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属于辩证法范畴。
29: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
A. 认识是主观的
B. 认识是客观的
C. 认识是实践的结果
D. 认识是发展的
E. 认识是永恒不变的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包括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践的结果、发展和永恒不变。E选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相悖。
30: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践观
D. 唯物主义
E. 形而上学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和唯物主义。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E选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三、判断题(共5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3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3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括经济基础和生产力,而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
3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循环往复,不断提高。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日,我国某城市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以下是该市相关部门发布的整治成果报告:
一、整治前,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足,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整治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PM2.5年均浓度降至国家标准以下。
二、整治前,该市部分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不便。整治后,老旧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化覆盖率提高,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整治前,该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出行不便。整治后,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四、整治前,该市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市民文化生活单一。整治后,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问题】
1. 分析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取得的成效,并说明其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2. 针对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整治成效:
- 空气质量改善:优良天数增加,PM2.5浓度下降,居民呼吸环境得到改善。
- 老旧小区环境改善:绿化覆盖率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 交通状况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 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积极影响:
-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出行条件和文化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2. 合理化建议:
-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
-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 拓展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参考解析】
近日,我国某城市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该市空气质量、老旧小区环境、交通状况和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首先,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整治前,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足,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整治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PM2.5年均浓度降至国家标准以下。这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呼吸环境,也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其次,老旧小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整治前,部分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不便。整治后,绿化覆盖率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再次,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整治前,该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出行不便。整治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了完善。整治前,该市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市民文化生活单一。整治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针对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2.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4. 拓展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丰富文化活动,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