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预测密卷附答案解析及历年高频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25550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1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预测密卷附答案解析及历年高频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6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预测密卷附答案解析及历年高频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预测密卷附答案解析及历年高频考点整理 一、单选题(共20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来源 B. 认识的发展动力 C.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接触到客观世界,获得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因为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选项D正确。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证主义 D. 革命实践观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革命实践观。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不符。因此,选项C错误。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是 A.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 主观符合客观的产物 D. 客观事物的本质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因此,选项A正确。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发展的源泉 C. 事物发展的阻碍 D. 事物发展的外在因素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选项A正确。 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B.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 C.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D. 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答案:A 解析: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质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选项A正确。 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B.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事物发展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事物的质变和飞跃。因此,选项B正确。 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选项A正确。 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因此,选项A正确。 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选项A正确。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因此,选项A正确。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 A.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 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C. 稳定不变的过程 D. 混乱无序的过程 答案:A 解析: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质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因此,选项A正确。 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因此,选项A正确。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矛盾 答案:A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矛盾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选项A正确。 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发展的动力 B. 社会发展的障碍 C. 社会发展的外在因素 D. 社会发展的内部因素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不同阶级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矛盾而引起的斗争,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因此,选项A正确。 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矛盾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选项A正确。 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 A.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D. 保留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因此,选项A正确。 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A. 恩格斯 B. 马克思 C. 列宁 D. 斯大林 答案:B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选项B正确。 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以政治建设为重 D. 以文化建设为重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选项A正确。 1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选项A正确。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选项A正确。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证主义 D. 革命实践观 E. 唯物辩证法 答案:AB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A)、辩证法(B)、革命实践观(D)和唯物辩证法(E)。实证主义(C)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正确选项为ABDE。 22: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A. 价值 B. 价格 C. 资本 D. 利息 E. 劳动力 答案:ACE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价值(A)、资本(C)和劳动力(E)。价格(B)和利息(D)虽然与政治经济学有关,但不是其基本范畴。因此,正确选项为ACE。 23: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E.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BC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和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D)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E)虽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但不是基本路线的内容。因此,正确选项为ABC。 24: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 C.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D. 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E.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AC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认识的本质是反映(C)、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D)和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E)。选项B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虽然与认识论有关,但表述不准确。因此,正确选项为ACDE。 25: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E.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D)。选项E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虽然表述正确,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内容。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 26: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观点?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E.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D)。选项E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虽然表述正确,但辩证法更侧重于方法论。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 27: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证主义 D. 革命实践观 E. 群众路线 答案:AB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包括辩证法(B)、革命实践观(D)、历史唯物主义(A)和群众路线(E)。实证主义(C)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因此,正确选项为ABDE。 28: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实证主义 E. 革命实践观 答案:ABC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唯物主义(A)、辩证法(B)、历史唯物主义(C)和革命实践观(E)。实证主义(D)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正确选项为ABCE。 29: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 价值 B. 价格 C. 资本 D. 利息 E. 劳动力 答案:AC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价值(A)、资本(C)和劳动力(E)。价格(B)和利息(D)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但不是其基本范畴。因此,正确选项为ACE。 30: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E.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答案:ACDE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E)。选项B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虽然与哲学有关,但表述不准确。因此,正确选项为ACDE。 三、判断题(共5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终极动力。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它不能成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终极动力。物质世界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 3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3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3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有选择的,并且是不断深化的。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年来,我国某城市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市政府决定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旨在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提高居民购物便利性。然而,在购物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民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环境破坏等。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并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市民意见。 【问题】 1. 分析购物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2. 针对市政府在处理购物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民意见时的做法,评价其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答案与解析】 - 主要问题: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环境破坏。 - 解决建议: a. 优化交通规划,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缓解交通压力。 b. 加强噪音控制,对施工噪音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c. 采取环保措施,如绿色施工、植被覆盖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与解析】 - 评价:市政府在处理购物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民意见的做法是合理的。 - 理由: a. 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体现了对市民意见的重视。 b. 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保障了市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c. 市政府在听取市民意见后,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参考解析】 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本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市民反映出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应优化交通规划,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合理规划停车位,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其次,对于噪音污染问题,市政府应加强噪音控制,对施工噪音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期间,可以采用隔音墙、隔音罩等设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再次,针对环境破坏问题,市政府应采取环保措施,如绿色施工、植被覆盖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购物中心周边增加绿化带,提高空气质量。 在处理市民意见方面,市政府的做法是合理的。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体现了对市民意见的重视。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保障了市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听取市民意见后,市政府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