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第1页,-,2,-,2,3,4,1,5,1,.(,江苏,),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尤其群规,群友发出红包不能抢。全部微信红包里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价值观影响人们行为选择,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人们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量变引发质变是事物发展总趋势,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能力,包括知识点有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量变与质变关系。,“,日行一善,”,微信群要求群友发出红包不能抢,全部微信红包里钱,都用来帮助贫困人群,弘扬社会正能量,这表达出价值观影响人们行为选择,故当选,;,经过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表达出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故当选,;,表达是价值选择含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在材料中没有表达,不选,;,说法错误,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状态,而不是趋势,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波折性统一。故答案为,A,项。,答案,解析,关闭,A,第2页,-,3,-,2,3,4,1,5,2,.(,课标全国,),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趋势性改变,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展现出新阶段性特征,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矛盾和问题已经处理,推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体制机制已经形成,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改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符合题意。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推进我国处理健康发展新体制机制正在形成,与当前经济新常态不符。,答案,解析,关闭,A,第3页,-,4,-,2,3,4,1,5,3,.(,课标全国,),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可亲、文明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是,(,),以全方面、发展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以辩证否定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以实践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以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一样,”,不要,“,同而不和,”,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关知识。对于中国发展要全方面、客观、公正地对待,而且还要坚持发展观点,正确,故,B,项应选。观点材料未表达,排除。,答案,解析,关闭,B,第4页,-,5,-,2,3,4,1,5,4,.(,天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加转为中高速增加,在结构上表达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表达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事物发展状态是前进性与波折性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根本否定,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从哲学角度考查对,“,新常态,”,了解能力。,“,新,”,表达是绝对运动,“,常,”,表达是相对静止,正确,;“,新常态,”,意味着事物发展新质态出现,正确。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状态,观点错误,;,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排除。,答案,解析,关闭,A,第5页,-,6,-,2,3,4,1,5,5,.(,浙江,),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道理有,(,),善与恶相互对立,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成名、灭身各有对应量变前提,善、恶积累必造成对应质变,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矛盾知识、量变与质变关系问题等,意在考查调动和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材料中古语没有表达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排除,;,善、恶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才能造成对应质变,表述错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表达了善与恶对立,当选,;,善积成名、恶积灭身表达了量变是质变前提和必要准备,正确。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C,第6页,-,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发展概念,1,.,是什么,发展普遍性表现、发展实质,(1),发展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自然界总是处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发展。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停发展过程,;,人认识是发展。每个人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过程,对各种事物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过程,整个人类认识也是不停发展。所以,发展含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认识都是发展,一成不变事物是没有。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2),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第7页,-,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怎么办,方法论要求,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保守思想。,第8页,-,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发展都是运动、改变,运动、改变也都是发展。,(,试判断,),点拨,:,发展是一个运动和改变,但并不是全部运动和改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和上升运动和改变才是发展。关于改变与发展关系,见下表,:,第9页,-,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福建,),以下与下面漫画蕴含哲理相近诗句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B.,C.,D.,答案,答案,关闭,B,第10页,-,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第11页,-,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12页,-,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1,.,是什么,事物发展总趋势,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光明。,2,.,为何,原因,从新事物本身看,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从新旧事物对比看,旧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从社会历史领域看,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定趋势,反应了社会进步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第13页,-,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1,.,是什么,事物发展道路,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2,.,为何,原因,新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第14页,-,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事物发展路径,1,.,是什么,事物发展路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波折,在波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波折性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2,.,怎么样,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停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第15页,-,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1,.,新产生事物就是新事物。,(,试判断,),点拨,:,判断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时,不能以出现时间先后、一时力量强弱、形式上是否新奇为标准。新产生、一时力量强大、形式上新奇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必定趋势相符合。,2,.,事物发展总趋势是迂回波折,路径是前进。,(,试判断,),点拨,:,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发展道路是迂回波折,一切新事物发展路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波折,在波折中向前进。关于事物发展总趋势、道路、路径区分见下表,:,第16页,-,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17页,-,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上海,),从对,“,物,”,守护到对,“,人,”,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公众教育功效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当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无偿开放财政补助等方面,存在很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效转变发展过程是,(,),A.,道路平坦,B.,举步维艰,C.,波折前进,D.,前途光明,答案,答案,关闭,C,第18页,-,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第19页,-,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事物发展量变与质变状态,1,.,是什么,量变和质变关系,(1),区分,:,量变是事物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是渐进、不显著改变,表现为事物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状态,;,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改变,是根本、显著改变,表现为统一物分解、平衡和静止破坏等。,(2),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事物发展就是这么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前进。,第20页,-,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怎么办,方法论要求,(1),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第21页,-,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1,.,发展是质变,质变也是发展。,(,试判断,),点拨,:,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前进和上升。而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改变,有两种方向,能够是前进、上升质变,也能够是倒退、下降质变,只有前进、上升质变才是发展。所以,发展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2,.,质变是量变总和。,(,试判断,),点拨,:,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必定引发质变,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质变是量变总和。,第22页,-,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北京,)“,奔跑,两腿以最简单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前进,最终能成就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能够变得独特,平凡能够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兴趣者感受中,能够领悟到,(,),A.,人生价值大小通常来自个人体验,B.,生命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必定,C.,人能够在量积累中取得精神提升,D.,人意志不停推进社会发展,答案,答案,关闭,C,第23页,-,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第24页,-,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25页,-,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广深视角,1,.,正确把握发展实质,(1),在把握,“,发展实质,”,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信息去了解。,(2),发展是运动、改变,但运动、改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运动和改变。运动和改变分前进、上升及下降、倒退两种情况,不可混同。,第26页,-,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联络、运动、改变、发展关系,(1),联络、运动、改变、发展关系,:,第27页,-,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28页,-,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从发展实质看其与运动、改变关系,:,发展是一个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个改变,但也不能说改变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运动和改变,是表明事物趋向性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范围上讲,运动、改变比发展更广泛,;,从程度上讲,发展比运动、改变更深刻。,第29页,-,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正确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改变过程中两种不一样状态。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并不停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不停前进。,(2),从事物发展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主要。只有质变,才有量变完成,才能必定和巩固量变结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发新量变,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不主要,没有量长久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所以必须重视量积累。,第30页,-,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全方面了解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第31页,-,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32页,-,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山东,),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主动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会早日实现。,结合材料,利用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诠释个人主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主要意义。,第33页,-,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题规范,第34页,-,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积累,只有每个人都主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主动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负担道德责任,不停促成社会道德水准提升,争取早日实现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35页,
展开阅读全文